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蔬菜重金属(Pb,As,Cd,Hg)积累量的比较 被引量:48
1
作者 徐明飞 郑纪慈 +3 位作者 阮美颖 王钢军 张永志' 俞林火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研究采用盆栽的方法,以不同重金属(Pb,As,Cd,Hg)含量的土壤种植瓜类、叶菜类、茄果类、根茎类蔬菜中的9个浙江省主栽蔬菜品种,于采收期检测各蔬菜食用部分的重金属积累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呈... 本研究采用盆栽的方法,以不同重金属(Pb,As,Cd,Hg)含量的土壤种植瓜类、叶菜类、茄果类、根茎类蔬菜中的9个浙江省主栽蔬菜品种,于采收期检测各蔬菜食用部分的重金属积累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对重金属的积累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瓜类为重金属低积累型蔬菜,其食用部分重金属含量在土壤Pb,As,Cd,Hg浓度分别为919.600,96.800,0.985,1.970 mg/kg的条件下均未超标(GB18406.1-2001);供试各蔬菜可食用部分均对Hg低积累,Hg含量均在标准(GB18406.1-2001)安全食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蔬菜类型 积累量
下载PDF
中国蔬菜生产体系N_(2)O排放的空间差异及减排措施
2
作者 钟东亮 方雪娟 +5 位作者 周唯珺 Mohammad Jawad Alami 许肃 黄葳 崔胜辉 高兵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9,共13页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蔬菜种植模式、种植区域和蔬菜类型的N_(2)O-N排放系数及不同减排措施对N2O排放和蔬菜产量的综合影响,以减少区域和全国蔬菜体系N2O排放清单估算的不确定性。[方法]检索收集关于中国菜地N_(2)O排放及减排研究论文的...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蔬菜种植模式、种植区域和蔬菜类型的N_(2)O-N排放系数及不同减排措施对N2O排放和蔬菜产量的综合影响,以减少区域和全国蔬菜体系N2O排放清单估算的不确定性。[方法]检索收集关于中国菜地N_(2)O排放及减排研究论文的田间观测数据,基于数据整合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不同蔬菜生产区和不同蔬菜类型在设施和露地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排放系数,及不同管理措施对土壤N_(2)O减排潜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华南露地蔬菜土壤N2O-N排放系数分别为1.27%、0.83%、1.20%、1.54%和5.57%,全国平均为1.23%,华南是西北地区的6.7倍。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设施蔬菜N_(2)O-N排放系数分别为0.99%、0.65%、1.13%,全国平均为0.88%。露地种植模式下,叶菜类、茄果类、块茎类和根类蔬菜菜田N_(2)O-N排放系数分别为1.72%、1.03%、0.92%和1.28%;设施种植模式下,叶菜类、茄果类、块茎类菜田的N_(2)O-N排放系数分别为0.44%、0.95%和0.41%。减氮施肥、施用生物炭、优化灌溉和施用硝化抑制剂与常规施肥相比,N_(2)O分别减排41.3%、29.1%、37.4%和27.9%。相比单一减排措施,优化灌溉和减氮施肥、硝化抑制剂和减氮施肥组合措施的N_(2)O减排效果可达45.8%~57.3%。不同硝化抑制剂的N_(2)O减排效果相当(26.5%~29.7%)。当生物炭施用量为≤10、10~20、20~30、30~40 t/hm时,N_(2)O可分别减排31.7%、24.3%、38.0%、26.8%。相比于常规管理措施,氮肥投入量减少≤20%、20%~30%、30%~40%、40%~50%、>50%时,可分别减少N_(2)O排放量36.9%、37.5%、29.7%、71.3%、39.4%。[结论]中国设施和露地蔬菜N_(2)O-N的排放系数在不同蔬菜产区和蔬菜种类间均存在较大差异,尤其需重视南方亚热带地区一年多熟蔬菜体系N_(2)O排放与减排。依据蔬菜类型制定减排措施的效果较为稳定。单一减施40%~50%氮肥、使用硝化抑制剂、施用生物炭(20~30 t/hm^(2))等措施均可实现蔬菜稳产和最佳的N_(2)O减排效果的双赢。采用减施氮肥+优化灌溉和减施氮肥+硝化抑制剂两种组合措施,可进一步削减土壤N_(2)O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排放系数 种植区域 蔬菜类型 减排潜力
下载PDF
皖苏等地日光温室蔬菜茬口类型及技术要点 被引量:2
3
作者 易光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1998年第8期6-7,共2页
皖苏等地日光温室蔬菜茬口类型及技术要点□易光一、以黄瓜为主茬栽培的茬口类型(一)冬茬冬茬黄瓜———伏豇豆、伏菜秧或定植分葱———晒垡。1主茬黄瓜9月中旬至10月份播种,嫁接育苗,10月-11月份定植,12月份至翌年... 皖苏等地日光温室蔬菜茬口类型及技术要点□易光一、以黄瓜为主茬栽培的茬口类型(一)冬茬冬茬黄瓜———伏豇豆、伏菜秧或定植分葱———晒垡。1主茬黄瓜9月中旬至10月份播种,嫁接育苗,10月-11月份定植,12月份至翌年6月份采收结束。此茬黄瓜生长供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蔬菜茬口类型 技术
下载PDF
有机农业对蔬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铭 杨宏博 +5 位作者 刘发波 程艳莉 梁涛 刘敦一 陈新平 王孝忠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7,共7页
基于数据整合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有机农业对不同地区蔬菜生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揭示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能够降低蔬菜产量14.5%,同时显著提高蔬菜维生素C含量34.8%,提高可溶性糖含量... 基于数据整合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有机农业对不同地区蔬菜生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揭示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能够降低蔬菜产量14.5%,同时显著提高蔬菜维生素C含量34.8%,提高可溶性糖含量39.5%,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32.2%。露地栽培管理方式下有机农业提高可溶性糖含量46.3%,提高幅度高于设施栽培。与其他类型蔬菜相比,有机农业降低叶菜类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以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幅度均最高,分别为23.9%、34.3%、53.9%;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氮肥施用量>250 kg·hm^(-2)时,有机农业提高蔬菜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幅度均最高,分别为4.9%、33.2%。相比于其他区域,北美洲地区降低产量幅度最小,为11.4%。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有机农业条件下促进蔬菜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土壤速效钾含量和pH值是提升蔬菜品质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有机农业是提高蔬菜品质,实现蔬菜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类型 有机农业 产量 品质 田间管理
下载PDF
巧施蔬菜叶面肥增产显著
5
作者 余文贵 《福建农业》 2004年第2期17-17,共1页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在我县逐年增加,为了提高蔬菜单产和品质,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县大力推广蔬菜追施叶面肥技术,并在选肥、用肥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与探讨,初步总结出一套蔬菜“五看”追施...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在我县逐年增加,为了提高蔬菜单产和品质,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县大力推广蔬菜追施叶面肥技术,并在选肥、用肥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与探讨,初步总结出一套蔬菜“五看”追施叶面肥方法。据统计,使用这种方法平均增产幅度达10%—65%,增效13.5%—75.8%。 一看蔬菜类型:不同蔬菜类型其需肥特性不同,如叶菜类喜氮、豆类好磷钾、大白菜、花椰菜、萝卜等对硼肥需求量敏感,豆科与十字花科对钼肥需求量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叶面肥 增产效果 蔬菜类型 生育期 气候条件
下载PDF
种植年限及栽培方式对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素萍 杜雷 +8 位作者 郭翠英 黄翔 张贵友 洪娟 练志诚 姜利 张利红 叶莉霞 陈钢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88-91,98,共5页
为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和栽培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累积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了种植年限低于5、5~10、10~15年及15~20年的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Ni、Pb、Zn、Hg)的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系数,同时分析了露地和设施2种... 为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和栽培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累积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了种植年限低于5、5~10、10~15年及15~20年的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Ni、Pb、Zn、Hg)的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系数,同时分析了露地和设施2种栽培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生物有效性系数。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Ni、Pb的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递增,Cd、Cr、Cu、Pb、Zn的有效态含量和生物有效性系数在种植年限为10~15年时分别最高和最大,土壤中As、Cd、Hg、Ni含量露地栽培高于设施栽培,Cr、Cu、Pb、Zn的含量设施栽培高于露地栽培;土壤中Ni的生物有效性系数露地栽培高于设施栽培,As、Cr、Cd、Cu、Hg、Pb、Zn的生物有效性系数设施栽培高于露地栽培。种植叶菜类土壤中As、Cr、Cu、Pb、Zn的含量平均值高于种植瓜果类和根茎类,Hg含量的平均值在种植瓜果类蔬菜的土壤中最高,Cd和Ni的含量平均值在种植根茎类蔬菜的土壤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类型 种植年限 栽培方式 菜田 土壤重金属
下载PDF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gularity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Vegetables Produced in Inner Mongoli 被引量:2
7
作者 Fujin ZHANG Dekun HOU +5 位作者 Jiang HE Tianyun GAO Hong LUO Songyan LANG Xinxin ZHANG Yiping YAO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3年第10期1471-1475,1516,共6页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study regularity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vegetables produced in Inner Mongolia.[Method]Mathematical statist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6 800 samples of veggies,fruits,leguminous vegetab... [Objective]The paper was to study regularity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vegetables produced in Inner Mongolia.[Method]Mathematical statist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6 800 samples of veggies,fruits,leguminous vegetables,nuts and seeds produced in Inner Mongolia.[Result]The dominated vegetables in Inner Mongolia were green leafy vegetables,solanaceous vegetables and melon vegetables,and their yields accounted for 70%of the total vegetables production.Since 2003,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detected vegetable numbers,the status of vegetable quality safety had entered into a new stage of sustainable steady after a rapid decline or periodic fluctuation,and the differences in safety levels were obvious,of which the range of exceeding standard rate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solanaceous vegetables,melon vegetables and leguminous vegetables(about 55%of the total vegetables)was under 2%,with average values of 1.1%,1.6%and 3.1%,respectively.They belonged to stable type.The exceeding standard rate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green leafy vegetables and Chinese cabbage group(about 30%of total vegetables)presented a de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wondering in the range of 7%-10%.They belonged to main risk type.The time period of exceeding standard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root vegetables and cole vegetables was under predictable,and its exceeding standard rate in some years was over 5%(amplitude variation is over 15percentage points).They belonged to random risk type.The kinds of pesticides,which exceeding standard rate in vegetables were relatively intensive,presented variance in different vegetable species.70%of the pesticides belonged to intermittent over-limits and the probability was below 5%.About 20%tradition pesticides often exceeded standard and their probabilities were over 30%.The exceeding standard of organophosphorus and carbamates pesticides in vegetables presented a decreasing tend,while the risk of some new pesticides containing nitrogen element and high effective pyrethroids showed an increasing tendency.[Conclusion]The paper provided decision making services for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depar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er Mongolia VEGETABLES Pesticide Residues Status of pesticide residue REGULARITY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日光温室气候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2
8
作者 武荣盛 吴瑞芬 +5 位作者 金林雪 王惠贞 刘姝宁 姜少杰 刘霞霞 郑诗然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5-1312,共8页
为解决内蒙古自治区不同蔬菜类型日光温室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利用全区119个观测站1991—202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基于内蒙古自治区日光温室叶菜和果菜的生长需求,结合生产季节关键气象要素分析及低温冷害、风灾、雪灾等气象灾害指标研究... 为解决内蒙古自治区不同蔬菜类型日光温室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利用全区119个观测站1991—2020年的地面气象资料,基于内蒙古自治区日光温室叶菜和果菜的生长需求,结合生产季节关键气象要素分析及低温冷害、风灾、雪灾等气象灾害指标研究,筛选出冬季低温日数、日光温室生产季节的日照时数、阴天日数、极端最低气温、风灾日数、积雪日数作为气候区划指标,采用加权求和方法分析不同坡度(35°和40°)日光温室叶菜类和果菜类综合气候适宜性指标、等级和区划。结果表明:35°叶菜、35°果菜、40°叶菜、40°果菜的气候适宜性区划等级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叶菜类较果菜类在同一地区的日光温室气候适宜性更高。坡度越大,风灾指标越低、雪灾指标越高。受风灾和雪灾影响程度不同的地区,气候适宜性也不同,研究区东北部主要受雪灾影响,40°坡度的气候适宜性更高;东南部受风灾影响更大,35°坡度的气候适宜性更高。阿拉善盟、河套灌区、土默川平原、鄂尔多斯市大部、燕山丘陵区东南部、西辽河平原南部等地区,光热资源匹配良好,风雪灾风险最低,为日光温室最适宜区,也是当前和未来设施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内蒙古东北部的大兴安岭沿麓地区,光温资源匮乏,温室生产能耗大,暴雪灾害频繁,为不适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 日光温室 气候适宜性区划 坡度 蔬菜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