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乾陵61蕃臣像补考 被引量:4
1
作者 樊英峰 《文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8,64,共6页
1300年前,唐人在乾陵树立了61尊少数民族人物石像,后人称为61尊蕃臣石像.历经千年的风雨和人为的破坏,当初树立时每位石人背部所刻文字大都漫灭不清,无法辨认.北宋以后有学者对部分石人作了著录,从而为后人弄清这部分人的真实身份提供... 1300年前,唐人在乾陵树立了61尊少数民族人物石像,后人称为61尊蕃臣石像.历经千年的风雨和人为的破坏,当初树立时每位石人背部所刻文字大都漫灭不清,无法辨认.北宋以后有学者对部分石人作了著录,从而为后人弄清这部分人的真实身份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陵 臣像 补正 考证 阿史那步真 突厥酋长 阿史那怀道 阿史那献 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斛勃 阿史那乌湿波 百济王 扶余隆 男生 高藏 高丽王 国官员 羁縻州府酋长
下载PDF
北宋朝野人士对西夏的看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华瑞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93-100,共8页
西夏是我国西北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对北宋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统治集团和一般文人对西夏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看法:1.视西夏为蕃臣属国,对它的乍叛乍服感到激愤;2.正视西夏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压力,试图改变自身... 西夏是我国西北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对北宋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统治集团和一般文人对西夏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看法:1.视西夏为蕃臣属国,对它的乍叛乍服感到激愤;2.正视西夏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压力,试图改变自身的弱点,克敌制胜;3.视西夏为弱小的“夷狄”,在文化、外交上歧视之。基于这三种看法,北宋朝野产生两种对西夏的态度:一是作为宗主大国、礼仪之邦不应与弱小叛臣或夷狄争一时之长短;二是西夏竟敢以蕞尔小国屡屡羞辱大宋,造成严重边患,故要求惩治的呼声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朝野 西夏 国属臣 军事威胁 歧视 认同
下载PDF
潮汕人在海外
3
作者 陳秋龍 《今日中国》 1991年第10期66-67,共2页
粵東黃金海岸上有片方圓一萬多平方公里的綠色土地。這裹,自然條件優越,山河秀麗,賢達輩出,它便是聞名遐邇的僑鄕潮汕。飄洋出海的傳說翻開潮汕的歷史,唐宋時期(六一八——一二七九年),就有離鄕背井、出海謀生的人。當時,潮州正處於閩... 粵東黃金海岸上有片方圓一萬多平方公里的綠色土地。這裹,自然條件優越,山河秀麗,賢達輩出,它便是聞名遐邇的僑鄕潮汕。飄洋出海的傳說翻開潮汕的歷史,唐宋時期(六一八——一二七九年),就有離鄕背井、出海謀生的人。當時,潮州正處於閩粵交通要衝,是嶺東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始發港,“舟船繼路,商使交屬”,“岸海介閩,船通甌吳及諸蕃國”?鄙巧倘司痛俗慵1榧皷|南亞,遠達波斯、埃及、西班牙、加拿大等地。特別是從事舟船業的商民,不少在通商諸國定居下來,成爲在海外最早的潮籍僑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人 舟船 背井 蕃國 二七 林道乾 乾泰 人社 新加坡人 雍正七年
下载PDF
“天朝”与“蕃国”之间:齐梁品位结构与政治体制中的嫡皇孙
4
作者 庞博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63,共13页
南朝齐梁时期,面对政治体制困局所导致的宗王对皇位继承秩序的威胁,朝廷开始重视嫡皇孙的地位。其集中表现,便是在爵位、仪仗、车驾、朝位、个人任职资格、国官僚属任职资格等品位结构中的各类位阶上加崇嫡皇孙。与此相对应,萧齐时期还... 南朝齐梁时期,面对政治体制困局所导致的宗王对皇位继承秩序的威胁,朝廷开始重视嫡皇孙的地位。其集中表现,便是在爵位、仪仗、车驾、朝位、个人任职资格、国官僚属任职资格等品位结构中的各类位阶上加崇嫡皇孙。与此相对应,萧齐时期还在观念中完成了对嫡皇孙的身份塑造,使嫡皇孙兼具了“天朝”与“蕃国”两种身份。一方面,“天朝”与“蕃国”之间的身份地位,同时确认了嫡皇孙的皇位继承权和宗室参政权,与品位结构层面的加崇相互配合,体现了品级、等级与观念的一致性,凸显了嫡皇孙的嫡嗣身份,提高了嫡皇孙与皇太子的地位,形成了一套用于稳定皇位继承秩序的制度、观念机制。另一方面,在具体施行过程中,受政治局势的影响,上述制度、观念机制也经历了选择与调整,最终在梁后期得到完全行用。对嫡皇孙加崇现象的考察,有助于我们理解南朝政治体制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嫡皇孙 品位 天朝 齐梁时期
原文传递
从宋代广西买马看当时三个“化外”彝族蕃国的分布
5
作者 王继超 《乌蒙论坛》 2012年第4期67-71,共5页
由于宋代的北方军事压力,无力对西南地区实行有效的"羁縻",在今贵州的西北、中、西南三部地区,出现了三个"化外"彝族蕃国阿者、罗殿和毗那,他们通过与宋朝在今广西田东县的故邕州横山寨的市马而浮出水面,从分布上,... 由于宋代的北方军事压力,无力对西南地区实行有效的"羁縻",在今贵州的西北、中、西南三部地区,出现了三个"化外"彝族蕃国阿者、罗殿和毗那,他们通过与宋朝在今广西田东县的故邕州横山寨的市马而浮出水面,从分布上,可以看出他们并立关系的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彝族 阿者 罗殿 毗那
原文传递
朝贡制度的理论渊源与时代特征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云泉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2,共6页
朝贡制度曾是中国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之一。源自先秦的华夏中心意识、大一统理念及“事大字小”的交邻之道虽为朝贡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朝贡制度如何实施并在多大程度上奏效,则与当时局势和国力的强弱密... 朝贡制度曾是中国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主要模式之一。源自先秦的华夏中心意识、大一统理念及“事大字小”的交邻之道虽为朝贡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朝贡制度如何实施并在多大程度上奏效,则与当时局势和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因此,朝贡制度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制度 华夏中心意识 四夷
原文传递
唐代外事机构论考 被引量:6
7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5-73,共9页
唐代外事机构论考方亚光四方馆、鸿胪寺、礼宾院、互市监、市舶司、蕃长司是唐代掌管外事工作的几个主要机构。它们或设在中央、或置于地方;有的机构有专职官员,有的则为其它官吏兼任。这些机构、官员的设置、职责及其在唐代对外交往... 唐代外事机构论考方亚光四方馆、鸿胪寺、礼宾院、互市监、市舶司、蕃长司是唐代掌管外事工作的几个主要机构。它们或设在中央、或置于地方;有的机构有专职官员,有的则为其它官吏兼任。这些机构、官员的设置、职责及其在唐代对外交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还未引起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胪寺 市舶使 市舶司 交往活动 岭南节度 旧唐书 化外人
原文传递
明朝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外交往来
8
作者 束有春 《寻根》 2023年第6期24-32,共9页
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向大臣们自豪地说:“自有天地以来,即有君臣上下之分、中国四裔之防。我朝混一之初,海外诸蕃,莫不来享。”经过30年经营,明王朝已经树立起万国来朝的东方大国形象。在东南亚及南亚各国朝贡过程中,明王朝也不... 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向大臣们自豪地说:“自有天地以来,即有君臣上下之分、中国四裔之防。我朝混一之初,海外诸蕃,莫不来享。”经过30年经营,明王朝已经树立起万国来朝的东方大国形象。在东南亚及南亚各国朝贡过程中,明王朝也不是如菩萨一般只接受供奉,对他们也实行赏赐式回赠;对一些动乱不安甚至胆敢冒犯边境的蕃国,耐心调停与重拳出击并重,既维护了宗主国地位,又起到了以华夏文化爱民重道来积极引导蕃国的作用,从而形成鲜明的外交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国家 万国来朝 明王朝 华夏文化 东方大国 朱元璋 东南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