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36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洋 王政医 梁海彬 《中医研究》 2015年第6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黄连素片,1次2片,1 d 3次,口服;50 g/L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保留灌肠,1 d 1剂。治疗组给予薏苡附子败酱...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黄连素片,1次2片,1 d 3次,口服;50 g/L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保留灌肠,1 d 1剂。治疗组给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薏苡仁、熟附子、败酱草、白术、白芍、山药、三七片、防风、炙甘草),分2次温服;联合纳米银抗菌水凝胶(中山市国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纳入,睡前1支,柳氮磺吡啶栓(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纳肛,睡前1枚。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68.96%。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直肠/中西医结合疗法 薏苡附子/治疗应用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Nrf_(2)通路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西药对葡聚糖硫酸钠盐诱导小鼠结肠炎黏膜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梁国强 陈江 +7 位作者 葛惠男 张露蓉 杰辉 陶秋垚 张川 姜程帆 李红琳 蒋文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34-239,共6页
目的:研究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对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及肠黏膜损伤修复机制。方法:50只BALB/c雄性小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组,每组10只。DSS诱导慢性实验性结肠炎... 目的:研究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对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及肠黏膜损伤修复机制。方法:50只BALB/c雄性小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组,每组10只。DSS诱导慢性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西药组给予DSS 7 d后,每天分别给予0.4 g/kg美沙拉嗪灌胃治疗;中药组给予DSS 7 d后,每天分别给予5.24 g/kg薏苡附子败酱散灌胃治疗;中西药组给予DSS 7 d后,每天分别给予5.24 g/kg薏苡附子败酱散和0.4 g/kg美沙拉嗪联合灌胃治疗。30 d后处死全部小鼠,观察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记录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中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_2)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紧密连接蛋白-2(claudin-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DAI和CMDI评分、MPO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claudin-2、Nrf_2蛋白表达均显著性上调(P<0.05),claudin-1蛋白表达均显著性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对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调控,尤以中西药组最为明显,其明显降低CMDI评分和claudin-2蛋白的过度表达(P<0.05),改善性上调claudin-1蛋白、Nrf_2蛋白(P<0.05)。结论:薏苡仁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对DSS诱导的小鼠慢性实验性结肠炎及结肠病变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效应明显优于单独薏苡仁附子败酱散组和美沙拉嗪灌胃组。二药联合通过上调Nrf_2蛋白的表达而有效改善抗氧化应激的防御机制。另一方面,其调控病变结肠组织claudin-1/claudin-2蛋白表达,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黏膜的通透性。这可能是薏苡仁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黏膜损伤修复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西药 溃疡性结肠炎 黏膜损伤修复
原文传递
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火龙罐治疗妇科疾病验案举隅
3
作者 彭敏 李辉 +1 位作者 张云霞 张连岐 《山西中医》 2024年第5期35-36,共2页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组方小巧,仅三味: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草五分。原文用于治疗寒热夹杂之肠痈证,取其利湿排脓、温阳散结之功效。张连岐教授是国家级第七批,内蒙古自治区第一...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组方小巧,仅三味: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草五分。原文用于治疗寒热夹杂之肠痈证,取其利湿排脓、温阳散结之功效。张连岐教授是国家级第七批,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第二、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教师,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善将经方与时方结合指导临床实践。张师临证应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脾肾阳虚、湿浊内停型妇科疾病疗效颇佳,现介绍验案3则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疾病 薏苡附子 火龙罐 验案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通过抗三结构域蛋白21-Toll样受体4-t-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MH7A细胞的影响
4
作者 刘冬梅 刘润萍 曾芳馨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12-1517,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2―8月,大鼠用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及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20μg/L的TNF-...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2―8月,大鼠用不同浓度薏苡附子败酱散及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20μg/L的TNF-α处理的MH7A细胞记为TNF-α组,TNF-α+含药血清处理的MH7A细胞记为薏苡附子败酱散低浓度组、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组、薏苡附子败酱散高浓度组,正常培养的MH7A细胞标记为对照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的存活、凋亡及白细胞介素(IL)-1β、干扰素(IFN)-γ;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抗三结构域蛋白21(TRIM21)、Toll样受体4(TLR4)、t-核因子(NF)-κB p65、磷酸化(p)-NF-κB p65、p-NF-κB抑制因子(IκB)-α和t-IκB-α蛋白表达。pcDNA 3.1组(转染空载体)、pcDNA+TRIM21组(转染pcDNA 3.1+TRIM21)、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si-con组(转染si-con+4.70 g/kg含药血清)、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si-TRIM21组(转染si-TRIM21+4.70 g/kg含药血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细胞存活率(105.07±1.90比185.67±3.06)、TRIM21(0.56±0.02比0.68±0.04)、MMP-3(0.18±0.00比0.63±0.02)、MMP-9(0.39±0.01比0.82±0.01)、TLR4(0.25±0.02比0.68±0.07)、p-NF-κB p65(0.24±0.01比0.68±0.06)、p-IκB-α(0.22±0.01比0.55±0.04)蛋白表达和IL-1β(31.65±0.66比101.93±0.60)、IFN-γ(8.53±0.16比63.76±1.35)含量均显著升高,凋亡率(6.54±0.06比1.17±0.08)均显著降低;与TNF-α组相比,薏苡附子败酱散低浓度组(185.67±3.06比153.77±3.09;0.68±0.04比0.37±0.02;0.63±0.02比0.47±0.02;0.82±0.01比0.73±0.01;103.2±0.7比92.93±0.85;66.3±1.45比54.47±1.46;0.68±0.07比0.53±0.05;0.68±0.06比0.53±0.06;0.55±0.04比0.47±0.01;1.84±0.07比6.67±0.28)、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组(185.67±3.06比136.23±1.57;0.68±0.04比0.57±0.02;0.63±0.02比0.37±0.02;0.82±0.01比0.57±0.00;103.2±0.7比86.4±0.75;66.3±1.45比38.1±0.92;0.68±0.07比0.43±0.07;0.68±0.06比0.59±0.01;0.55±0.04比0.40±0.03;1.84±0.07比9.59±0.29)、薏苡附子败酱散高浓度组(185.67±3.06比143.47±1.50;0.68±0.04比0.47±0.02;0.63±0.02比0.41±0.05;0.82±0.01比0.62±0.00;103.2±0.7比89.63±0.42;66.3±1.45比40.17±0.90;0.68±0.07比0.51±0.06;0.68±0.06比0.69±0.07;0.55±0.04比0.41±0.02;1.84±0.07比8.89±0.08)细胞存活率、TRIM21、MMP-3、MMP-9蛋白和IL-1β、IFN-γ含量及TLR4、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pcDNA组相比,pcDNA+TRIM21组细胞TRIM21蛋白表达(0.24±0.03比0.51±0.04)、细胞凋亡率(1.61±0.11比12.43±0.61)均显著升高,MMP-3(0.64±0.02比0.41±0.04)、MMP-9(0.82±0.03比0.45±0.02)、IL-1β(110.63±0.55比90.93±0.60)、IFN-γ(64.5±0.82比48.1±1.25)及细胞存活率(179.03±0.74比120.07±0.60)均显著降低;敲减TRIM21显著抑制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浓度对损伤细胞的治疗作用且显著升高TLR4(0.45±0.06比0.61±0.02)、p-NF-κB p65(0.49±0.02比0.56±0.02)、p-IκB-α(0.38±0.01比0.62±0.01)的蛋白表达。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增强TNF-α诱导的MH7A细胞的生存能力,其作用机制与上调TRIM21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薏苡 附子 薏苡附子 抗三结构域蛋白21 Toll样受体4-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双喜 宋晓锋 +1 位作者 张相安 安永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42-2646,共5页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疗程4周。然后,检测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疗程4周。然后,检测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肠道菌群(大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IBDQ评分显著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2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美沙拉嗪能下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提高生活质量,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文献分析与考证
6
作者 魏艳婷 王萌 +2 位作者 李佳佳 苏红宁 贡磊磊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6期38-43,共6页
目的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临床应用与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数据库、《国医典藏》中医古籍数据库、中医药基本古籍数据库(中南大学)及中医世家、中医宝典官网,以及中国知网中薏苡附子败酱散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1958年... 目的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临床应用与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数据库、《国医典藏》中医古籍数据库、中医药基本古籍数据库(中南大学)及中医世家、中医宝典官网,以及中国知网中薏苡附子败酱散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1958年1月至2022年12月。梳理记载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古代文献,并结合现代临床研究,考证该方关键信息。结果与结论共收集相关古籍文献84条,涉及中医古籍48部,其中23部全面记载了该方功能主治、组成、剂量、炮制、制法与服法等内容。薏苡附子败酱散共3种异名方(附子汤、败酱散、薏苡附子散)。其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组方,根据古今剂量折算,每剂含薏苡仁34.5 g,附子6.9 g,败酱草17.25 g,附子用炒制品,薏苡仁、败酱草均用生品,加水400 mL,煎至200 mL,顿服。该方古籍记载主治病证为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现代研究以炎症为主要应用方向,并广泛应用于内科、妇科、儿科等学科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 古代文献 现代研究 本草考证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湿瘀结型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郑安锐 齐云 +6 位作者 王品发 滕小军 胡晓岚 胡起茂 廖艳林 朱尤庆 薛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02-2704,共3页
目的 评价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湿瘀结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33与10的水平、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寒湿瘀结型患者用随机对照法将研究对象... 目的 评价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寒湿瘀结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对血清炎性因子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33与10的水平、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寒湿瘀结型患者用随机对照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颗粒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Mayo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血清TNF-α、血清白细胞介素-33、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ayo活动指数、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血清IL-33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清IL-10的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肠杆菌显著减少(P<0.05),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口服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联合美沙拉嗪提高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具有增效减毒功效,有利于肠黏膜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加味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肿瘤坏死因子-Α 炎症因子IL-33 白介素-10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牟重临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妇科验案举隅
8
作者 顾盼盼 陈辰 牟重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553-555,共3页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用于治疗肠痈,由湿热壅结,热毒化脓,阳气不足,正不胜邪所致[1]。此方现广泛运用于消化科、妇科、皮肤科、男科、肿瘤科等诸多疾病[2]。牟重临出生于中医世家,浙江省...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用于治疗肠痈,由湿热壅结,热毒化脓,阳气不足,正不胜邪所致[1]。此方现广泛运用于消化科、妇科、皮肤科、男科、肿瘤科等诸多疾病[2]。牟重临出生于中医世家,浙江省名中医,中医经典基础理论深厚,临证经验丰富,诊病辨证贯通,用方灵活精要。牟老师临证常用此方治疗妇科病证,此类患者多数病机复杂,寒、湿、热、瘀、虚错杂,本虚标实,与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方证颇为吻合,临证中根据不同病证配合相关方剂,每获良效。现通过4则验案将牟老师临证思路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崩漏 癥瘕 薏苡附子 牟重临 病案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33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杜艳林 王泽民 +2 位作者 芦殿荣 李响 冯利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5年第2期213-214,共2页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肠癌手术后的辅助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的毒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至于部分患者终止化疗,导致肿瘤复方转移,降低生存期。中医药协同化疗有增效减毒、抑制...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大肠癌手术后的辅助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的毒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至于部分患者终止化疗,导致肿瘤复方转移,降低生存期。中医药协同化疗有增效减毒、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作用。笔者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加味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3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手术 联合化疗 薏苡附子 增效减毒 生活质量 肿瘤复发 辅助化疗 金匮要略 主要毒副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基于整合药理学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胃肠癌“异病同治”作用机制
10
作者 程一诺 卞玟晰 +2 位作者 洪赟 王文义 李德森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9期165-173,共9页
目的:通过整合药理学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胃癌和肠癌“异病同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数据平台预测薏苡附子败酱散相关成分及作用靶点,与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的胃... 目的:通过整合药理学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胃癌和肠癌“异病同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数据平台预测薏苡附子败酱散相关成分及作用靶点,与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的胃癌(GC)、结直肠癌(CRC)相关靶点进行交互,将交互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平台进行基因本体功能(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分子对接预测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从数据库共筛选出薏苡附子败酱散44个有效成分以及968个作用靶点,与GC、CRC进行交集后得到交集靶点463个;利用Network Analyer插件筛选出金合欢素、蒙花苷、脱氧穿心莲内酯等10个核心成分,肿瘤蛋白p53(TP53)等10个核心靶点。GO功能共富集蛋白质磷酸化等1870个条目;KEGG共富集表皮生长因子(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195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证实金合欢素、蒙花苷、脱氧穿心莲内酯等具有良好的构效关系。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TP53、PIK3CA等核心靶点调控p53、EGFR、VEGF、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对胃癌、肠癌“异病同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 胃癌 结直肠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敏 冯兰兰 韩春霞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2期2300-230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女性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两组患者腰痛、腹痛、白带异常及月经过多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保留灌肠 薏苡附子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叶道冰 宋红旗 +1 位作者 李宾 冀春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5期84-84,90,共2页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65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两组均15d...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65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定疗效。随访6月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68.96%,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口服联合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UC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薏苡附子加味 直肠滴入 康复新液
下载PDF
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33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黎雾峰 赵方方 +1 位作者 黄芳 杨雪军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脾阳不足、湿热痹阻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去除脱落病例后每组33例。对照组予非布司他40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后停药观察4周;... 目的:观察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脾阳不足、湿热痹阻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去除脱落病例后每组33例。对照组予非布司他40 mg口服(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后停药观察4周;治疗组前4周予非布司他20 mg(每日1次)和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中药汤剂(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口服,后4周停用西药,继续服用中药汤剂。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和治疗期间痛风发作次数。结果:治疗4周、8周后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则较治疗4周时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4周后甘油三酯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1)。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痛风的期间患病率为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42%(P<0.01)。结论: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具有协同作用,可减少非布司他用量并维持血尿酸降低程度,在停用西药后延缓血尿酸上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因血尿酸骤降引发的痛风发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脾阳不足 湿热痹阻 薏苡附子 非布司他 血尿酸 甘油三酯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伟平 滕秀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76例符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西医诊断标准和湿热瘀结证中医辨证标准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76例符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西医诊断标准和湿热瘀结证中医辨证标准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给予当归芍药散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征、中医证候、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改变、治愈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综合疗效:试验组愈显率(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56.76%),差异有显著性(P<0.05);(2)治疗后两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组内比较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治愈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当归芍药散联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证,临床疗效确切,炎症程度改善明显,复发率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湿热瘀结证 当归芍药 薏苡附子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电针治疗对AOM/DSS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防治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阎旻宇 李冰融 +7 位作者 蒋君涛 刘鹏 袁龙 耿子翔 凌乐乐 李赞 隋华 张必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405-2411,共7页
目的:探究薏苡附子败酱散(Yiyi Fuzi Baijiang San,YYFZBJS)联合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AOM/DSS模型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的防治作用及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 目的:探究薏苡附子败酱散(Yiyi Fuzi Baijiang San,YYFZBJS)联合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AOM/DSS模型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的防治作用及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建立AOM/DSS诱导的CAC小鼠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药结合组、薏苡附子败酱散组、电针组和阿司匹林组,于实验第2周开始干预治疗,治疗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统计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及生存情况,于实验末比较各组小鼠结直肠长度、成瘤数量及肿瘤大小,通过HE染色观察结直肠组织及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直肠肿瘤Ki-67、PCNA、p-NF-κB、NF-κB、E-cadherin、ZO-1、Occludin、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DAI分值降低(P<0.05),生存率为87.5%,结直肠长度显著增加(P<0.01),直径小于2 mm的肿瘤数量减少(P<0.05),直径介于2~4 mm之间和大于4 mm的肿瘤数量显著减少(P<0.01),总成瘤数量明显下降(P<0.01),结直肠形态明显改善;肿瘤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1),肿瘤组织中Ki-67、PCNA、p-NF-κB、NF-κB、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E-cadherin、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电针对AOM/DSS模型小鼠的CAC发生发展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信号通路,减缓EMT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薏苡附子 电针 上巨虚穴 天枢穴 核转录因子-κB AOM/DSS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6
作者 薛战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山西省平陆县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薏苡...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山西省平陆县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大黄牡丹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腹痛、压痛/反跳痛、发热)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痛、压痛/反跳痛、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薏苡附子 大黄牡丹皮汤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丽琴 林颖琦 +1 位作者 陈珮怡 张昭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5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究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70例气虚血瘀兼湿热型C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组和西药组。均予多西环素治疗,中西组加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汤,比较两组临床疗... 目的探究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汤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CE)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70例气虚血瘀兼湿热型C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组和西药组。均予多西环素治疗,中西组加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内膜指标[子宫内膜厚度、血流指数(FI)、阻力指数(RI)]、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β(IL-1β)]、子宫内膜CD38及CD138阳性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中西组临床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子宫内膜厚度、FI均升高(P<0.05),RI均下降(P<0.05),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下降(P<0.05),IL-10水平均升高(P<0.05),子宫内膜CD38、CD138阳性例数均下降(P<0.05),且中西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汤联合抗生素可提高气虚血瘀兼湿热型CE的临床疗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子宫内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加味汤 多西环素 气虚血瘀兼湿热型 慢性子宫内膜炎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西药治疗婴幼儿湿疹102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宣兆三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4期101-101,共1页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西药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方法采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丁酸氢化可的松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102例。结果102例患儿89%于一周内皮损消失,渐变为正常皮肤,其余一周后痊愈,无色素沉着及斑痕。结论该法治疗婴幼儿湿疹...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西药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方法采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丁酸氢化可的松外用治疗婴幼儿湿疹102例。结果102例患儿89%于一周内皮损消失,渐变为正常皮肤,其余一周后痊愈,无色素沉着及斑痕。结论该法治疗婴幼儿湿疹无毒副作用,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是安全的治疗方法,经初步用于治疗婴幼儿湿疹,获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 湿疹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薏苡附子败酱散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政 刘丽萍 +1 位作者 刘海涛 雷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9-832,共4页
目的:优选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薏苡仁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薏苡仁的醇提工艺;以原儿茶酸、绿原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优选附子和败酱草的水提工艺。结果:薏苡仁最佳提取工艺为:加... 目的:优选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薏苡仁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薏苡仁的醇提工艺;以原儿茶酸、绿原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优选附子和败酱草的水提工艺。结果:薏苡仁最佳提取工艺为:加4倍量无水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20 min。附子和败酱草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即第1次附子加10倍量水煎煮1.0 h,然后加入败酱草,共同煎煮45 min;第2次药渣加8倍量水,再煎煮3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制剂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文献分析及研究评述 被引量:11
20
作者 柴妮 朱惠蓉 叶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研究及应用。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KN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1980年~2018年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建立文献数据...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研究及应用。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KN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1980年~2018年的期刊文献为资料来源,建立文献数据库。对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文献年代、文献类型、疾病分布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96篇,文献年代统计中:研究文献数量稳步上升。期刊分布统计中:前3位依次是《四川中医》《内蒙古中医》。文献类型统计中:个案报道及经验总结文献占56.08%,临床研究类文献占36.82%。病症研究中:前3位疾病分科是消化科、妇科、泌尿科。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临床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 文献分析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