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史前“龙”形遗迹时空分异研究:以南京薛城遗址为例
1
作者 杨林 徐峰 +2 位作者 刘千娇 刘金涛 贾鑫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龙”为研究对象,通过南京薛城遗址2021年出土的“龙”形遗迹,论述基于多源空间数据进行“龙”形遗迹三维修复和建模的过程,为考古遗迹数字化保护提供一种定量方法。此外,对比分析中国四处典型“龙”形考古遗迹... 以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龙”为研究对象,通过南京薛城遗址2021年出土的“龙”形遗迹,论述基于多源空间数据进行“龙”形遗迹三维修复和建模的过程,为考古遗迹数字化保护提供一种定量方法。此外,对比分析中国四处典型“龙”形考古遗迹的材质、形态以及所在的地理环境等,探讨史前“龙”形遗迹面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演变规律,认为:辽宁阜新“龙”与早期农业阶段先民选择猪作为财富的象征有关;中原地区全新世适宜期的暖湿气候条件致使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和江苏南京薛城遗址的“龙”形象与鳄类似,材质均来自淡水资源;伴随着中原地区夏王朝影响规模的扩大,河南二里头遗址的“龙”形遗迹取材于陕西地区的绿松石,已经脱离了地理环境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形遗迹 地理环境分析 遗迹修复与建模 薛城遗址
下载PDF
城郊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模式探索——以南京高淳薛城遗址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尉 汪永平 《江苏建筑》 2010年第3期16-17,104,共3页
概述了大遗址保护的概念,从实际工程操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薛城遗址方案中的具体设计过程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力求在大遗址保护中达到回归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的效果。
关键词 遗址保护 薛城遗址 保护策略
下载PDF
全新世气候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兴衰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芸 朱诚 +1 位作者 戴东升 宋友桂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6-560,共5页
来自长江三角洲的薛城遗址和金坛三星村遗址的孢粉和植物硅酸体鉴定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的兴衰与全新世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薛城遗址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晚期,它是南京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新仙女木冰... 来自长江三角洲的薛城遗址和金坛三星村遗址的孢粉和植物硅酸体鉴定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史前文化的兴衰与全新世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薛城遗址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晚期,它是南京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遗址,新仙女木冰期之后,该区进入明显的持续增温时期,直至全新世高温期,持续较长时期的暖湿气候使该区新石器文化得以发展。金坛三星村新石器遗址相当于马家浜文化中期至崧泽文化中期,崧泽文化是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出现和繁荣的,但在5500a BP之后,气候极为冷干,加上当时人类活动剧烈,自然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导致崧泽文化发生中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全新世 薛城遗址 三星村遗址 气候变化 史前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