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薛岔地区长6油层组油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强 刘长亮 +1 位作者 常森 王涛 《地下水》 2012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厘清研究区长6储层油水分布特征。方法顺延砂体走向和垂直砂体走向分别制作两条油藏剖面图,通过对剖面图详细分析,得出目的层油水分布规律。结果研究区砂体呈条带状展布,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较强,油层厚度较薄,厚度变...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厘清研究区长6储层油水分布特征。方法顺延砂体走向和垂直砂体走向分别制作两条油藏剖面图,通过对剖面图详细分析,得出目的层油水分布规律。结果研究区砂体呈条带状展布,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较强,油层厚度较薄,厚度变化较快。结论研究区长6储层油水接触关系正常,但油水分异程度差,油水同层现象普遍,纯油层较少,差油层、油水同层较为发育,并且油水相变迅速,以连片层状或透镜体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岔地区 油藏剖面 油水分布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薛岔地区长6储层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李勇奇 赵卫卫 《辽宁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1557-1560,共4页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薛岔地区长6储层水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具较强的非均质性,较差的物性,实验模型有均匀、指状、网状三种主要驱替类型。储层水驱动用程度差,通过油膜...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薛岔地区长6储层水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具较强的非均质性,较差的物性,实验模型有均匀、指状、网状三种主要驱替类型。储层水驱动用程度差,通过油膜、卡断和绕流形成残余油。良好的孔喉分选性,形成了发育较好的孔隙,减少了残余油的形成机会。驱油机理和剩余油分布特征因为岩石颗粒表面润湿性的不同而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岔地区 长6储层 真实砂岩微观模型 水驱油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