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胡曲《薰风曲》的传承与衍变 周少梅、蒋凤之、陈振铎《薰风曲》演奏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艺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2-127,共6页
文章通过对周少梅、蒋凤之、陈振铎《薰风曲》二胡演奏谱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三种版本的板[结构变化和加花]奏手法特点,探讨了二胡曲《薰风曲》的传承、衍变与发展。
关键词 薰风曲 老六板 板眼结构 加花变奏 周少梅 蒋凤之 陈振铎
下载PDF
历久弥新——二胡《薰风曲》中的精神内涵浅谈
2
作者 曹露露 《歌迷大世界》 2011年第3期60-61,58,共3页
在中华民族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岁月的涤荡而流传下一些家喻户晓的不朽之作在人们的心底慢慢地沉淀,变成一种不用言语表达的精神,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或是生活的习惯,与我们共同见证成长的时光。《薰风曲》就是这样一首古老的传统乐... 在中华民族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岁月的涤荡而流传下一些家喻户晓的不朽之作在人们的心底慢慢地沉淀,变成一种不用言语表达的精神,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或是生活的习惯,与我们共同见证成长的时光。《薰风曲》就是这样一首古老的传统乐曲,在经过后人无数次的加工整理之后,依然散发着它独特淡雅的光彩。《薰风曲》原本是江南丝竹中的一首乐曲。所谓"江南丝竹",就是流行在江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风曲 江南丝竹 言语表达 不朽之作 传统乐 中花六板 运弓 加工整理 七言绝句 人生哲理
原文传递
刘天华二胡学派与中国近现代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呼延梅文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62-65,共4页
刘天华二胡学派与中国近现代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呼延梅文一、引言刘天华是中国音乐界所熟知和称颂的杰出音乐家,他在二胡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中国近现代二胡艺术的开拓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现、当代二胡艺术的发展... 刘天华二胡学派与中国近现代二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呼延梅文一、引言刘天华是中国音乐界所熟知和称颂的杰出音乐家,他在二胡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对中国近现代二胡艺术的开拓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并对中国现、当代二胡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正由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胡艺术 刘天华 周少梅 二胡演奏家 陈振铎 薰风曲 陆修棠 蒋风之 小提琴演奏 师竹
下载PDF
说古道今话丝竹(续完)——兼谈“江南丝竹”的特色 被引量:2
4
作者 秦鹏章 周大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23-27,共5页
再从上述乐曲情况来看,今日江南丝竹乐曲的来源,可谓是“多源式”的而并非出于一源,它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明清时代全国流行的《天下同》,即《八板》,江南称为《六板》。在清代的弦索中已有此曲,并有对位因素的二声部谱。由... 再从上述乐曲情况来看,今日江南丝竹乐曲的来源,可谓是“多源式”的而并非出于一源,它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明清时代全国流行的《天下同》,即《八板》,江南称为《六板》。在清代的弦索中已有此曲,并有对位因素的二声部谱。由《六板》而再衍变派生成《中花六板》(即《虞舜薰风曲》)、《慢六板》、《快六板》、《花花六板》,如把这五曲联缀演奏时,有人曾称之为“五代同堂”,倒是非常形象化的形容。这些乐曲根于《六板》,运用的技法是扩板加花或减板浓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丝竹 六板 薰风曲 八板 说古道今 移宫 旋法 乐种 演奏风格 马尾胡琴
下载PDF
瞿安华的二胡演奏艺术
5
作者 高厚永 《南艺学报》 1979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宋人沈括诗云:"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说明马尾胡琴在我国很早就被采用。金元以后,这种弓弦乐器更普遍流传。而发音柔美富有表现力的二胡,正是胡琴类乐器的一种,它之所以发展成为... 宋人沈括诗云:"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说明马尾胡琴在我国很早就被采用。金元以后,这种弓弦乐器更普遍流传。而发音柔美富有表现力的二胡,正是胡琴类乐器的一种,它之所以发展成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独奏乐器,甚至成为中国拉弦乐器之代表,这是它具有悠久传统,受到历代二胡艺术家们的不断革新的结果。瞿安华副教授最近举行的二胡独奏音乐会,使我们欣尝到老一辈音乐家给我们所作的富有传统和个人特色的表演。他擅长于细致柔和而富有激情的表现,其运弓灵活,发音结实而优美。他在吟揉滑指等方面细致多样,使一首乐曲频添色彩并赋有韵味。他对乐曲处理洗炼而娴熟,并能体会其深刻的内容与表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马奔腾》 薰风曲 二胡演奏 马尾胡琴 安华 音乐作品 运弓 《二泉映月》 演奏家 音乐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