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东北构造古地理特征及冈瓦纳北界的时空转换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根厚 梁定益 +4 位作者 张维杰 贾建称 周志广 万永平 于海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21-928,共8页
研究区位于南北向三江构造带与东西向羌塘构造带的衔接处,是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包含金沙江、澜沧江、双湖-昌宁、班公湖-怒江4条古特提斯洋壳带及昌都-芒康、羌北、索县-左贡、多玛-安多4个微陆块的相关部位。4条缝合... 研究区位于南北向三江构造带与东西向羌塘构造带的衔接处,是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包含金沙江、澜沧江、双湖-昌宁、班公湖-怒江4条古特提斯洋壳带及昌都-芒康、羌北、索县-左贡、多玛-安多4个微陆块的相关部位。4条缝合带时分时合,其间的微陆块则"藕断丝连"。前奥陶纪金沙江带属于泛冈瓦纳"泛非软基底"的北界,早古生代它还是"泛非"混合生物群与扬子区系的界线。泥盆纪—石炭纪,古特提斯形成南北2支,即金沙江带和双湖-昌宁带,与其间亲扬子的中间岛块群(昌都-芒康、羌北、索县-左贡)形成"多岛海"格局,此间,双湖-昌宁转换为冈瓦纳的北界,多玛-安多微陆块为亲冈瓦纳相。早、中二叠世,中间岛块(群)裂解为亲扬子的昌都-芒康和亲冈瓦纳的羌北、索县-左贡三岛块,形成多岛洋,冈瓦纳北界转换到澜沧江带。晚二叠世,古特提斯消亡,形成Pangaea联合古陆,研究区为陆间多岛海。晚三叠世印支运动阶段,金沙江、澜沧江和双湖-昌宁带相继转换为陆内造山带;与此同时,班公湖-怒江带与雅鲁藏布江带形成中特提斯北、南2支,其间为中间陆块群(基墨里),班公湖-怒江带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消亡的,"基墨里"岛块群是晚白垩世增生在亚洲大陆之上的。喜马拉雅地块是喜马拉雅运动阶段才最后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转换为亚洲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北 特提斯 多岛洋 洋壳带 生物区系 冈瓦纳北界 构造转换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藏东北牧业生产关键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杜军 马鹏飞 +1 位作者 杜晓辉 袁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61-1371,共11页
利用藏东北10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牧草生长季(PGS)、牧草青草期(GGD)、牲畜抓膘期(FD)和牲畜掉膘期(FLD)等牧业生产关键期的时空变化,预估了未来50 a和... 利用藏东北10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牧草生长季(PGS)、牧草青草期(GGD)、牲畜抓膘期(FD)和牲畜掉膘期(FLD)等牧业生产关键期的时空变化,预估了未来50 a和100 a牧业生产关键期的变化.结果表明:近53 a PGS因结束日推迟而延长1.70 d·(10a)-1,GGD平均每10 a延长1.53 d,牲畜抓膘开始期线性趋势不明显,结束期趋于推迟,FD平均每10 a延长1.84 d;牲畜掉膘开始日期显著推迟,结束日明显提前,FLD以-4.33 d·(10a)-1的速度显著缩短.PGS的变化趋势与经度呈正相关,与海拔高度为负相关.PGS突变发生较早,出现在1998年;2005年是GGD明显变长的突变点,而FD和FLD的突变时间均发生在2003年.在10 a年际变化尺度上,近30 a PGS、GGD和FD呈逐年代增加趋势,而FLD趋于减少.如果气候按升温率0.044℃·a-1变化,50 a后PGS、GGD和FD分别延长20.2、18.4和21.6 d,FLD缩短23.2 d;未来100 a PGS、GGD和FD可能分别延长40.3、36.9和43.2 d,FLD缩短46.5 d.这种变化趋势十分有利于藏东北牧草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业关键期 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异常 突变 情景预测 藏东北
下载PDF
藏东北地区煤炭资源分布特征及洁净煤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聪聪 牛军强 +2 位作者 杨创 杜芳鹏 雒铮 《中国煤炭地质》 2016年第11期8-11,48,共5页
以煤炭资源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西藏东北部地区的煤炭资源赋存状况进行了梳理,统计分析了不同成煤期煤层的煤质分析测试数据,并依据新一轮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提出的煤炭洁净等级6级划分方案,主要选用灰分、硫分、有害元素(砷、磷、氯)5个评... 以煤炭资源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西藏东北部地区的煤炭资源赋存状况进行了梳理,统计分析了不同成煤期煤层的煤质分析测试数据,并依据新一轮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提出的煤炭洁净等级6级划分方案,主要选用灰分、硫分、有害元素(砷、磷、氯)5个评价指标对区内的煤炭资源洁净等级进行了初步划分,并以333+334-1资源量为基础,对不同洁净等级的煤炭资源占比进行了统计分析,早石炭世原煤洁净等级为Ⅲ级,属较好洁净煤,晚二叠世原煤洁净等级为Ⅵ级,属差洁净煤;晚三叠世原煤洁净等级为Ⅳ-Ⅵ级,属中等-差洁净煤。区内以较好洁净煤和差洁净煤为主,占比分别为43.02%、50.17%,中等洁净煤和较差洁净煤较少,合计占比为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煤质特征 洁净煤 藏东北
下载PDF
树轮晚材最大密度记录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公元1725年以来5~8月温度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峰 袁玉江 喻树龙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2-1120,共9页
利用采自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的岷江冷杉树轮样本,建立树轮晚材最大密度年表.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区岷江冷杉树轮晚材最大密度与暖季(5~8月)温度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与5~8月平均最高温度(1967~ 2008年)的相关最高(r=... 利用采自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的岷江冷杉树轮样本,建立树轮晚材最大密度年表.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区岷江冷杉树轮晚材最大密度与暖季(5~8月)温度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与5~8月平均最高温度(1967~ 2008年)的相关最高(r=0.635,p<0.001).在此基础上,利用树轮晚材最大密度重建了藏东北玛曲地区过去284年来的5~8月平均最高温度变化,重建方程稳定可靠,重建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40.4%(R2adj=38.9%,N=42,F=27.09).重建结果显示,在过去的284年中玛曲地区5~8月平均最高温度的异常高温年份为38年,异常低温年份为42年,且存在5个温度偏低时段(1725 ~ 1746年、1769~1819年、1834~ 1845年、1857 ~ 1869年和1965 ~ 1988年)和5个温度偏高时段(1747~ 1758年、1820~1833年、1846~1856年、1870~ 1964年和1989~2008年).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玛曲温度重建序列与昌都温度重建序列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它们之间的第一主成分序列能够准确指示公元1725年以来青藏高原东部大范围暖季温度变化.在与海温数据的公共时段内(1854~ 2000年),青藏高原东部两个温度序列的第一主成分序列和海温场的相关分析显示,北印度洋孟加拉湾和西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海温对于青藏高原东部暖季温度变化影响显著;同时,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暖季温度与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负相关说明其变化还可能受到ENSO影响,研究还发现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暖季温度与印度夏季风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东北玛曲 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 晚材最大密度 温度重建 海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