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与CT技术在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疾病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张文 刘晓宇 +4 位作者 温智峰 刘有云 冶骏 王琰 叶俊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患者超声与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与CT检查,动态观察高原地区肺结核患者肺部病变的超声影像... 目的:比较研究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患者超声与CT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与CT检查,动态观察高原地区肺结核患者肺部病变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比较超声与CT检查对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与CT检查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05)。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97.80%、特异度为44.44%、约登指数42.24%,CT诊断的灵敏度为96.77%、特异度为42.86%、约登指数3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4,0.004,0.272,P>0.05)。超声与CT检查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病变肺叶分布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1,P>0.05)。超声与CT检查对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肺结核患者肺不张、空洞、钙化、伴随胸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0,0.197,0.190,0.046,P>0.05)。结论:超声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病变肺叶分布检出率和肺不张、空洞、钙化、伴随胸水等肺结核并发或伴随征象检出率均与CT检查无差异,而高原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缺少大型检查设备,应用超声检查进行肺结核普查及初步诊断,对缺少CT设备或受电力影响的高原地区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藏族人群 肺结核 超声 计算机体层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基于超声检查评估藏族人群中胰腺回声强度与血糖的关系
2
作者 高智 尼玛玉珍 《西藏医药》 2024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索藏族人群胰腺回声强度与血糖的相关性,为糖尿病早期筛查提供新视角。方法 选取2024年01月~2024年06月在本院进行超声健康体检的藏族人群120例。依据超声检测分为胰腺回声增强的观察组(60例)和胰腺回声正常的对照组(60例)。比... 目的 探索藏族人群胰腺回声强度与血糖的相关性,为糖尿病早期筛查提供新视角。方法 选取2024年01月~2024年06月在本院进行超声健康体检的藏族人群120例。依据超声检测分为胰腺回声增强的观察组(60例)和胰腺回声正常的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分析胰腺回声强度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均值(7.42±2.27)mmol/L,对照组(4.99±0.51)mmol/L,(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均值(6.22±0.28%),对照组(5.50±0.31%),(P<0.05)。结论 胰腺回声增强与血糖有关联,可能作为藏族人群糖尿病早期筛查的辅助指标,为早期预警和预防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胰腺回声 血糖 藏族人群
下载PDF
青藏高原藏族人群6个血细胞分析项目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熙建 张立营 +2 位作者 刘影 龙琴 沈伟 《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分析青藏高原藏族人群6个血细胞分析参数与年龄和性别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参考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2967名藏族健康体检者体检数据,按年龄分为儿童组(0~6岁,507名,其中男256名、女251名)、少年组(7~17岁,693名,其中男34... 目的分析青藏高原藏族人群6个血细胞分析参数与年龄和性别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参考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2967名藏族健康体检者体检数据,按年龄分为儿童组(0~6岁,507名,其中男256名、女251名)、少年组(7~17岁,693名,其中男344名、女349名)、青年组(18~40岁,1218名,其中男602名、女616名),中年组(41~65岁,421名,其中男212名、女209名)、老年组(≥66岁,128名,其中男62名、女66名)。分析各组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采用x±1.96s的方式建立参考区间,并与已颁布的行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5组数据均为正态分布,各分组与总样本比较,RBC计数、Hb差异率为100%,HCT差异率为60%;各组内部不同性别比较,RBC计数、Hb、HCT、RDW-s、RDW-CV项目差异率均>80%;各组两两比较,除MPV外,差异率均>50%;各组6个项目参考区间与已颁布的行业标准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青藏高原藏族人群6个血细胞分析项目参考区间与其他地区健康成人存在差异,且不同年龄和性别也有差异,应确定适合青藏高原的不同年龄和性别藏族人群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 参考区间 藏族人群 高原地区
下载PDF
地震伤员藏族人群在急进平原治疗前后红细胞及相关参数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莉娜 吴丽娟 +1 位作者 古宇 但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了解该次地震中受伤的世居藏族人群在急进平原治疗前后,其红细胞及其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来该院紧急救治的地震藏族伤员治疗前后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目的了解该次地震中受伤的世居藏族人群在急进平原治疗前后,其红细胞及其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来该院紧急救治的地震藏族伤员治疗前后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地震伤员治疗前后比较,MCV低于治疗后(P<0.01);治疗前后与世居高原的健康对照组比较,RBC、Hb、HCT均低于高原组(P<0.01);藏族伤员治疗前后与平原组相比较,RBC、Hb、HCT、MCV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R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世居高原与平原组相比较,MCV低于平原组(P<0.05),MCHC、RDW高于平原组(P<0.05)。结论与平原组相比,世居高原的藏族人群都未出现RBC和Hb增多,而是在形态上都表现出类似于缺铁贫的小细胞非均一性,提示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合理的饮食,以富含铁的食品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世居高原藏族人群 平原地区人群 小细胞非均一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定居历史与藏族人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崔超英 祁学斌 +2 位作者 欧珠罗布 吴天一 宿兵 《高原科学研究》 2017年第1期76-82,共7页
青藏高原由于其低氧环境而成为人类居住的最极端环境之一,世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的藏族居民已对高原低氧极端环境产生了最佳的生理适应。文章结合国内外有关高原适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对西藏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在青藏高原史前人类定居历史... 青藏高原由于其低氧环境而成为人类居住的最极端环境之一,世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的藏族居民已对高原低氧极端环境产生了最佳的生理适应。文章结合国内外有关高原适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对西藏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在青藏高原史前人类定居历史与藏族人群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指出,自2010年以来,国内外科学家已经初步鉴定了EPAS1与EGLN1这两个低氧通路关键基因的主要功能位点,并揭示了EPAS1与EGLN1在高原藏族人群中主要是通过下调其表达水平来维持高原低氧环境中的相对较低的血红蛋白浓度,进而降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带来的风险,且藏族人群通过调控血红蛋白浓度来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调控机制在海拔4500m以上的极限高海拔低氧环境中不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人群 高原适应 EPAS1 EGLN1
下载PDF
丹巴县藏族人群旋毛虫病血清学调查及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德福 欧阳清 +9 位作者 陈漪澜 泽仁拉姆 余宏斌 姜小军 登根 唐文荣 张文 余桂秀 捅忠 呷扎布日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7年第4期169-171,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丹巴县藏族人群旋毛虫感染血清学状况及人群对旋毛虫病防治的知晓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调查人群均采用现场感染因素问卷调查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旋毛虫抗体。结果受检506人,旋毛虫抗体阳性111... 目的了解四川省丹巴县藏族人群旋毛虫感染血清学状况及人群对旋毛虫病防治的知晓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调查人群均采用现场感染因素问卷调查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旋毛虫抗体。结果受检506人,旋毛虫抗体阳性111人,阳性率为21.94%。阳性者中以2150岁的青壮年为高(17.12%36.04%),男女均易受染。98.20%的阳性者有明确的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史,阳性者中93.69%为半农半牧人群,4.51%为干部,1.80%为学生。问卷调查506人,有生食或半生食猪肉、野猪肉、熊肉、牛肉、羊肉、其他动物肉(野兔、獐子、麂子、狼)者分别为91.70%、16.80%、8.89%、22.13%、4.20%、49.21%。100%的受检者家中砧板生熟不分,37.55%的人群用盛过生肉的碗或器皿直接或未洗干净就盛熟食。84.58%的人群不知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导致旋毛虫病。结论丹巴县藏族人群旋毛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为国内目前旋毛虫流行区少见,且以青壮年为高,绝大部分患者为半农半牧职业人群,人群普遍保持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饮食习惯是导致感染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藏族人群 旋毛虫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藏族人群血液有形成分与生化指标参考范围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孙继兴 嘎热多吉 +1 位作者 次仁措姆 达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藏族人群 血液有形成分 生化指标
下载PDF
西藏地区藏族人群睾丸和附件病变疾病谱分析
8
作者 罗含欢 王倩 +3 位作者 达珍 多布啦 次仁曲珍 霍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687-692,共6页
目的对西藏地区藏族人群睾丸和附件病变的疾病谱进行归纳、总结。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3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有病理存档记录的所有睾丸和附件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症状、病变组织大体表现、病理诊断结... 目的对西藏地区藏族人群睾丸和附件病变的疾病谱进行归纳、总结。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3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有病理存档记录的所有睾丸和附件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症状、病变组织大体表现、病理诊断结果等。结果共纳入睾丸和附件病变患者317例,平均年龄(38.72±19.74)岁,临床症状以阴囊区肿大、疼痛为主(88.01%,279/317),肿瘤性疾病85例(26.81%,85/317)、非肿瘤性疾病232例(73.19%,232/317)。病变组织大体表现:肿瘤性疾病的病灶直径2~17 cm,呈结节或分叶状,切面为实性或囊实性,部分区域可见出血或坏死;非肿瘤性疾病的病灶直径0.6~8 cm,多呈囊性,囊壁较光滑,部分呈实性结节状。85例肿瘤性疾病患者中,平均年龄(38.09±14.52)岁,恶性肿瘤占比96.47%,肿瘤类型依次为生殖细胞肿瘤(88.24%,75/85)、淋巴造血系统肿瘤(4.71%,4/85)、间叶肿瘤(4.71%,4/85)、间质细胞瘤(1.18%,1/85)、附睾乳头状囊腺瘤(1.18%,1/85),其中生殖细胞肿瘤中,主要为精原细胞瘤(66.67%,50/75),其次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4.67%,11/75)、胚胎性癌(12.00%,9/75)。4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32例非肿瘤性疾病患者中,平均年龄(38.94±21.36)岁,以鞘膜积液最为常见(56.03%,130/232),其次为炎症性疾病(31.03%,72/232)、睾丸发育异常(8.62%,20/232),睾丸扭转/梗死(3.88%,9/232)和睾丸附件囊肿(0.43%,1/232)较少见。睾丸与附睾结核(77.78%,56/72)是炎症性疾病的最主要类型。结论本研究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藏地区藏族人群睾丸和附件病变疾病谱:多见于中年人群,疾病谱复杂多样,以非肿瘤性疾病为主;鞘膜积液和结核病是最多见的非肿瘤性睾丸和附件疾病;肿瘤性疾病约占睾丸和附件病变的1/4,其中以生殖细胞肿瘤为最常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人群 睾丸和附件 生殖细胞肿瘤 鞘膜积液 病理
下载PDF
西藏地区藏族人群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干预研究的基线调查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小扎桑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6期110-110,共1页
目的了解藏族人群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情况,为相关的疾病防治提供基线数据并制定一套实用的防治方案。方法从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和林周县分别抽取8个行政村,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饮食、吸烟... 目的了解藏族人群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情况,为相关的疾病防治提供基线数据并制定一套实用的防治方案。方法从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和林周县分别抽取8个行政村,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饮食、吸烟、运动量的情况调查。结果上述两个县的藏族人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缺乏,一定程度存在高盐饮食、吸烟(女性主要以鼻咽为主)等高危因素。结论应该在西藏地区各县、乡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人群 心脑血管疾病 调查
下载PDF
青海省同德地区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双应 易虎 +2 位作者 邵锡如 杨维成 唐志坚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0-402,共3页
Tong-de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had been identified by seroepidemiology as the high infection area of hepatitis B virus where the Zang population inhabit.To formulate a preventive strategy against hepatitis,we invest... Tong-de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had been identified by seroepidemiology as the high infection area of hepatitis B virus where the Zang population inhabit.To formulate a preventive strategy against hepatitis,we investigated in this area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enotypes of hepatitis B virus(HBV).PCR was used to amplify HBV S and C genes of samples from Zang population. The amplified products were sequenced,the nucleotide identities were analysed(MEGA 3 software) 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 gene of most of the HBV serum samples clustered into genotype D while C gene of the samples clustered into genotype C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HBV genotypes mostly were recombinants of HBV C and D genes in Zang population in Tong-de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藏族人群 HBV 基因型
下载PDF
TLR9基因rs18708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藏族人群结核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明桂 汪静 +5 位作者 贺建清 张苗苗 吴寿全 王羽 罗俊 刘倩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目前关于藏族人群Toll样受体9(TLR9)SNP与结核病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中国藏族人群Toll样受体9(TLR9)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的中国藏... 目的目前关于藏族人群Toll样受体9(TLR9)SNP与结核病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中国藏族人群Toll样受体9(TLR9)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诊的中国藏族人群1216例。其中613例结核病患者为结核病组,60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MLDR)技术,检测TLR9(rs187084、rs5743836)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态性位点与藏族人群结核病的易感性。结果 SNP位点rs187084 G/A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结核病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8)。rs187084的基因型与藏族人群结核病的遗传易感无相关性(P>0.05)。rs187084位点在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及加性模型分析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9基因rs187084多态位点与中国藏族人群的结核病遗传易感性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TOLL样受体9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国藏族人群
下载PDF
西藏昌都市藏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叶 泽仁拉姆 +3 位作者 石威 李琳彬 房格 徐华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2-555,共4页
目的:调查西藏昌都市藏族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体检的1 253例藏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验收集数据,统计其患病率,并运用SPSS 22.0软件进... 目的:调查西藏昌都市藏族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体检的1 253例藏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验收集数据,统计其患病率,并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等处理,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8%,其中男性患病率(51.2%)与女性患病率(48.5%)无统计学差异(χ^2=0.967,P=0.326),但60岁以上男性患病率要高于女性患病率(χ^2=8.438,P=0.004),且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χ^2=28.14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72,95%CI=1.059~1.086,P=0.000)、高海拔(OR=1.463,95%CI=1.018~2.102,P=0.040)、高BMI(OR=1.526,95%CI=1.288~1.809,P=0.000)、糖尿病(OR=1.492,95%CI=1.121~1.986,P=0.006)、心率增快(OR=1.010,95%CI=1.000~1.021,P=0.045)、高甘油三酯(OR=1.642,95%CI=1.259~2.142,P=0.000)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西藏昌都市藏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与其居住环境等有密切关系,需加强对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提高其相关医学知识,以及重点干预相关人群,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人群 高血压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藏族人群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CBCT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次仁卡卓 陈立 +3 位作者 白玛德吉 安生琴 卓玛巴央 旦增确旦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12期877-882,共6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分析西藏地区藏族人群的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及根管形态,为藏族人群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纳... 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分析西藏地区藏族人群的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及根管形态,为藏族人群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纳入300例藏族患者的300颗下颌第一恒磨牙的CBCT影像学资料,记录患者年龄及其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数目,并用Vertucci分类法统计分析近中牙根及远中牙根根管形态及发生率。结果300颗下颌第一恒磨牙中双根牙198颗;三根牙102颗,三根牙中有1颗存在近中舌根,其余为远中舌根,远中舌根发生率为33.7%(101/300)。近中根最常见根管构型为VertucciⅣ型65.7%(197/300),其次为VertucciⅡ型20.3%(61/300)。近中中央根管(middle mesialcanal,MMC)发生率为6%(18/300),其中20~40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为9%(9/100)。远中单根的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根以VertucciⅠ型根管为主,占比66.8%(133/199),其次为VertucciⅡ型14.6%(29/199)和VertucciⅣ型11.6%(23/199);远中为双根的下颌第一恒磨牙,96%(97/101)的远颊根根管和100%(101/101)远舌根根管为VertucciⅠ型。结论藏族人群的下颌第一恒磨牙形态复杂多变,约1/3的患者具有远中舌根,临床医生应在CBCT的指导下仔细探查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人群 下颌第一恒磨牙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近中中央根管 远中舌根
下载PDF
拉萨社区体检筛查藏族人群肝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凯 次旺欧珠 +2 位作者 次仁德吉 闫丽娥 高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1期1953-1955,共3页
目的:分析拉萨社区体检筛查藏族人群肝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累计筛查辖区居民26662例,确诊肝包虫病患者20例,阳性率为0.75‰。以20例肝包虫病患者为病例组,并以同期体检筛查的非肝包虫病居民中抽取60例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拉萨社区体检筛查藏族人群肝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累计筛查辖区居民26662例,确诊肝包虫病患者20例,阳性率为0.75‰。以20例肝包虫病患者为病例组,并以同期体检筛查的非肝包虫病居民中抽取60例为对照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肝包虫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肝包虫病患者与对照组人群相比较,4个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包括体重(P=0.008),籍贯—拉萨(P=0.001),文化程度—文盲或小学(P=0.002)和家庭周围有野狗(P<0.001)。考虑到体重有部分数据缺失因而影响分析结果,3个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籍贯—拉萨市外(OR值4.512,95%可信区间1.011~20.145,P=0.048),文化程度—文盲或小学(OR值12.851,95%可信区间1.322~124.888,P=0.028)和家庭周围有野狗(OR值16.967,95%可信区间3.950~72.888,P<0.001)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确定了社区体检筛查人群肝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将有助于社区肝包虫病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病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藏族人群 体检
下载PDF
416例藏族人群慢性膝关节疾病的发病特点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伟 向阳 +5 位作者 丁增尼玛 强巴旦增 严华韬 扎西加措 洛嘎 朗加多吉 《西藏医药》 2021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通过对416例行TKA术的临床资料分析,了解我区藏族人群慢性膝关节疾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统计我科2012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16例。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患膝畸形等)相关数据进行统... 目的通过对416例行TKA术的临床资料分析,了解我区藏族人群慢性膝关节疾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统计我科2012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16例。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患膝畸形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就其西藏藏族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西藏藏族人群慢性膝关节疾病的发病特点是: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325例(78.1%),次之类风湿性关节炎51例(12.2%),膝关节关节结核32例(7.70%);发病年龄43~53岁175例(42.2%),54~66岁202例(48.5%);关节畸形:内翻畸形356例(85.6%);外翻畸形23例(5.5%)。结论藏族人群膝关节炎患者发病年龄偏年轻、病程长,病情重、关节畸形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地区 慢性膝关节疾病 藏族人群 初次TKA
下载PDF
D2-40、生长抑素受体2在藏族人群脑膜瘤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倩 罗含欢 +1 位作者 廖瑞倩 霍真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2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2-40及生长抑素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s 2,SSTR2)在藏族人群脑膜瘤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9—2020年期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34例全部脑膜瘤病例的患者临床及病理...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2-40及生长抑素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s 2,SSTR2)在藏族人群脑膜瘤中的表达情况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9—2020年期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34例全部脑膜瘤病例的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34例病例均经SSTR2、D2-40、AR、ER、PR、EMA、GFAP、S-100、Ki-67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收集同时期病理科存档的15例神经系统间叶源性肿瘤病例(神经鞘瘤12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全部病例均经SSTR2、D2-4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4例脑膜瘤病例中32例为颅内占位,2例为椎管内占位。显微镜下,31例为WHO I级脑膜瘤,3例为WHO II级脑膜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脑膜瘤组31例(31/34,91.2%)D2-40阳性表达,32例(32/34,94.1%)SSTR2阳性表达;对照组11例(11/15,73.3%)D2-40阳性表达,15例SSTR2均为阴性。SSTR2在脑膜瘤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TR2和D2-40在超过90%的藏族人群脑膜瘤病例中阳性表达,有助于脑膜瘤的辅助诊断。SSTR2有助于脑膜瘤与其他神经系统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人群 脑膜瘤 D2-40 SSTR2
下载PDF
PSA>4.0 μg/L在高原地区藏族人群中前列腺癌的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毅平 王峰 李传洪 《当代医学》 2018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评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标志物对高原地区PSA>4.0μg/L藏族人群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10例PSA>4.0μg/L的藏族人群前列腺穿刺的病理结果,年... 目的评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标志物对高原地区PSA>4.0μg/L藏族人群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10例PSA>4.0μg/L的藏族人群前列腺穿刺的病理结果,年龄50~100岁,将患者按PSA含量4.1~10.0μg/L、10.1~20.0μg/L、20.1~50.0μg/L、>50.0μg/L分为4组;同时将年龄分为4组: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评价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诊断不同PSA水平下藏族人前列腺癌的价值及不同年龄段不同PSA水平下藏族人PCa的检出率。结果 110例患者中PCa检出率9.1%(10/110)。PSA含量4.1~10.0μg/L、10.1~20.0μg/L、20.1~50.0μg/L、>50.0μg/L时PCa的检出率分别是:1.8%(1/55)、3.8%(1/26)、4.8%(1/21)、87.5%(7/8);f-PSA/t-PSA、PSAD在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的PSA区间内因PCa样本数量太少,无法进行比较;而各个年龄段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A>4.0μg/L的藏族人群中f-PSA/t-PSA、PSAD能有效诊断前列腺癌,但特异性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年龄 藏族人群
下载PDF
西藏不同海拔地区藏族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鹏昌 邹雨桐 +5 位作者 刘治娟 刘小星 泽吉普赤 田丽萍 吴洁 邱玲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2期1841-1846,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西藏不同海拔地区藏族人群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不同海拔地区、性别和年龄人群Hcy水平的差异,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病率及HHcy和非HHcy人群相关检验指标的差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的原则,随机抽取西藏... 目的调查分析西藏不同海拔地区藏族人群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不同海拔地区、性别和年龄人群Hcy水平的差异,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病率及HHcy和非HHcy人群相关检验指标的差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的原则,随机抽取西藏阿里地区、拉萨及日喀则市、林芝市3组高原地区1615名受试者,经剔除后最终纳入1428名(男性n=585)。采用Kruskal Wallis检验比较不同海拔地区、性别和年龄组间Hcy水平、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HHcy患病率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不同检验指标在非HHcy与HHcy人群中的差异。结果不同海拔地区、不同性别间Hcy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男性高于女性,拉萨及日喀则地区高于林芝和阿里地区;在不同性别、地区、年龄组之间血清HHcy患病率均有差异,男性高于女性、拉萨及日喀则地区>林芝地区>阿里地区。受试者人群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肌酐(Cr)、尿素氮(Urea)、胱抑素C(CysC)、凝血Ⅴ因子(FⅤ)、蛋白C(PC)、免疫球蛋白A(IgA)、乳酸脱氢酶(LD)指标HHcy组显著高于非HHcy组,血清叶酸(SFA)、维生素B 12(VB 12)指标HHcy组显著低于非HHcy组。结论西藏高海拔地区人群HHcy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分析Hcy水平和相关检验指标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该指标,进一步为高原地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藏族人群 高原地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患病率
下载PDF
数学模型在藏族人群HBV感染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成科 李革 贺新国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857-858,共2页
目的 :探讨某地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流行病学模型。方法 :用两级催化模型研究、分析某地 HBV感染血清标志物调查资料。结果 :求得两级催化模型曲线方程为 :y=1.130 5 (e- 0 .0 1 2 5t- e- 0 .1 0 83t) ,并对其拟合 ,理... 目的 :探讨某地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流行病学模型。方法 :用两级催化模型研究、分析某地 HBV感染血清标志物调查资料。结果 :求得两级催化模型曲线方程为 :y=1.130 5 (e- 0 .0 1 2 5t- e- 0 .1 0 83t) ,并对其拟合 ,理论值与实际值基本吻合 ,结果良好 (P>0 .5 0 )。结论 :两级催化模型可用于 HBV感染流行病学研究、估计人群 HBV感染程度的定量指标 ,b值是一个估计阴转的指标 ,分析、比较各地 HBV流行状况、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均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模型 藏族人群 HBV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西藏地区藏族人群血清抗─HCV反应性的研究
20
作者 玉珍拉措 贡扎 +5 位作者 白国霞 尼玛仓决 雅西 宋宏彬 赵新华 央宗 《西藏医药》 1996年第F10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西藏 藏族人群 血清抗——HCV 反应性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