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考察(1833—2022)
1
作者 赵春龙 李正栓 《民族翻译》 2023年第5期69-78,共10页
自乔玛于1833年将《萨迦格言》译为英文起,藏族格言诗在国外已走过近二百年的译介历程。从外文译本产生、翻译研究视角和主题变迁进行考察,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演进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形成了东方学视角下认知西藏翻译的肇始... 自乔玛于1833年将《萨迦格言》译为英文起,藏族格言诗在国外已走过近二百年的译介历程。从外文译本产生、翻译研究视角和主题变迁进行考察,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历时演进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形成了东方学视角下认知西藏翻译的肇始期(1833—1899年)、蒙古学视角下蒙古文翻译考释的发展期(1900—1964年)、藏蒙学视角下多维翻译研究的成熟期(1965—1999年),以及藏蒙学视角下深入翻译研究的深化期(2000年以来)四个阶段。历时宏观视角下的阶段性具体考察有助于把握藏族格言诗国外翻译研究的整体路径,可为全面考察民族典籍国外翻译研究现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典籍 藏族格言 《萨迦格言 国外翻译研究
下载PDF
基于藏族格言的方位词统计分析研究
2
作者 丁海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2-36,72,共6页
以藏族格言作为输入语料,用藏文CRF自动分词系统将文本自动分词后,利用语料分析软件,统计和分析文本中的方位词词性和词频.在词汇语境共现中筛选方位词单独作语法成分的具体实例,进一步分析方位词的语义特点、句法功能及搭配情况.通过... 以藏族格言作为输入语料,用藏文CRF自动分词系统将文本自动分词后,利用语料分析软件,统计和分析文本中的方位词词性和词频.在词汇语境共现中筛选方位词单独作语法成分的具体实例,进一步分析方位词的语义特点、句法功能及搭配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方位词在句法中,其语义包括定性和泛性两种,承担了普通名词(nn)、不及物动词(vi)、及物动词(vt)、时间名词(nt)等语法成分,在作名词时主要强调地点义,而方向义并不明显.在句法功能中,可作主语、宾语、地点状语等.从搭配情况来看,它与位格、属格和从格助词搭配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和范围,与动词搭配表示一定的趋向性,也作修饰动词的地点状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方位词 统计 分析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文本及译本研究述评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正栓 彭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84,共5页
藏族格言诗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值得深入研读。自1950年代至今,藏族格言诗文本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者对藏族格言诗的结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和文化意义作了多维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文化传播的需要,格言诗翻... 藏族格言诗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值得深入研读。自1950年代至今,藏族格言诗文本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者对藏族格言诗的结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艺术魅力和文化意义作了多维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文化传播的需要,格言诗翻译逐渐走入研究者和译者的视野,并在1980年代出现可喜局面。但藏族格言诗英译发展缓慢,自1960年代末至今只有四个译本。鉴于此,有必要对藏族格言诗文本及译本进行梳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文本 译本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中“佛”类字眼英译辨考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密卿 赵春龙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藏族格言诗高度融合了藏、汉、印三种文化的智慧,是很有价值的精神文本。因此,藏族格言诗的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文化间的复杂交流,译者应充分注意到中西文化之间的转换,尤其要注意集中体现藏族文化的"佛"类字眼的... 藏族格言诗高度融合了藏、汉、印三种文化的智慧,是很有价值的精神文本。因此,藏族格言诗的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文化间的复杂交流,译者应充分注意到中西文化之间的转换,尤其要注意集中体现藏族文化的"佛"类字眼的翻译。将藏族格言诗三个英译本中"佛"类字眼的翻译进行比较,从文化转换的角度分析其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从宗教文化、译者身份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佛”类字眼 文化转换 宗教文化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翻译史略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正栓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9-12,共4页
对藏族格言诗翻译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传播藏族文学的成就。藏族格言诗汉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萨迦格言》、《格丹格言》和《水树格言》三部作品上,主要汉译者是王尧、次旦多吉、耿予方等。藏族格言诗英译主要集中在《萨迦格言》,其英译... 对藏族格言诗翻译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传播藏族文学的成就。藏族格言诗汉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萨迦格言》、《格丹格言》和《水树格言》三部作品上,主要汉译者是王尧、次旦多吉、耿予方等。藏族格言诗英译主要集中在《萨迦格言》,其英译者主要是国外译者并且都笃信佛教,以传播佛教教义为己任。《格丹格言》和《水树格言》尚未发现国外英译本。把藏族格言诗作为文学进行英译是一种翻译学术研究,也是一种对外宣传,还可以看作是文学外交,对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内外社会和谐作用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汉译 英译 概论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荣高悦 贾晓英 崔佳灿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2-66,共5页
格言诗在藏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反映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对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藏族格言诗也出现了多种译本传于世界各地。藏族格言诗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对于这些文化负载词的处... 格言诗在藏族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反映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对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藏族格言诗也出现了多种译本传于世界各地。藏族格言诗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对于这些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成为译者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奈达把文化负载词分为五类,李正栓和达文波特对藏族格言诗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平分秋色,各具意义,各有原因,译者主体性和读者接受是不同翻译策略选择的先决条件,从而决定了译作的整体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下载PDF
间接忠实: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一颗硕果——评李正栓新著《藏族格言诗英译》 被引量:20
7
作者 北塔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藏族格言诗是藏、汉、印三种文化高度结合后的三位一体,整合了三种文化中最高级的智慧,因此是极为高端的文体和极有价值的精神文本。李正栓等的译本是由汉语转译的,他们忠实的对象是汉语译文,间接地忠实于藏语原文。间接忠实的保障是所... 藏族格言诗是藏、汉、印三种文化高度结合后的三位一体,整合了三种文化中最高级的智慧,因此是极为高端的文体和极有价值的精神文本。李正栓等的译本是由汉语转译的,他们忠实的对象是汉语译文,间接地忠实于藏语原文。间接忠实的保障是所有的本子(包括原文、原译和转译)都是善本。间接忠实不亚于甚至可能比有些直接翻译更加忠实。反过来,这种间接忠实保障了译文风格的统一、译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英译 间接忠实
下载PDF
不同时期藏族格言诗翻译对西藏经济文化的构建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正栓 赵春龙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70-76,156,共8页
藏族格言诗为藏民族重要的精神文本和文学文本,具有较高翻译研究价值。本文系统梳理了藏族格言诗英、汉翻译史,全面分析了其翻译活动对西藏地区经济文化构建的重要作用。西藏是我国西南边陲重要桥头堡,宣传西藏文化对推进"一带一路... 藏族格言诗为藏民族重要的精神文本和文学文本,具有较高翻译研究价值。本文系统梳理了藏族格言诗英、汉翻译史,全面分析了其翻译活动对西藏地区经济文化构建的重要作用。西藏是我国西南边陲重要桥头堡,宣传西藏文化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间友好关系,促进文化交流以及保持周边安定有着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翻译 西藏 经济文化 构建作用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翻译史概览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正栓 贾晓英 《民族翻译》 2022年第1期18-27,共10页
藏族格言诗翻译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中华文化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沟通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促成了相互间的沟通理解,也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和藏学的发展。本文对藏族格言诗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翻译现象进行简单梳理,以简史形... 藏族格言诗翻译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中华文化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沟通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促成了相互间的沟通理解,也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和藏学的发展。本文对藏族格言诗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翻译现象进行简单梳理,以简史形式将藏族格言诗的翻译大致分为八个阶段:13、14世纪《萨迦格言》蒙译初始期;17、18世纪《萨迦格言》蒙译跟进期;19世纪《萨迦格言》外译初期;20世纪上半叶《萨迦格言》全本德译及比较研究期;20世纪50年代《萨迦格言》汉译初始期;20世纪下半叶《萨迦格言》多语翻译繁荣期;20世纪80年代藏族格言诗汉译繁荣期;21世纪初多部藏族格言诗多语翻译鼎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翻译史 阶段划分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晓菁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9-62,共4页
藏族格言诗是藏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其所蕴藏的人生哲理与审美意识对于藏族人民有着深刻的影响。《萨迦格言》、《水树格言》以及《国王修身论》作为藏族格言诗的代表作,不但体现了藏族学者的大智慧,对夯实和谐基... 藏族格言诗是藏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其所蕴藏的人生哲理与审美意识对于藏族人民有着深刻的影响。《萨迦格言》、《水树格言》以及《国王修身论》作为藏族格言诗的代表作,不但体现了藏族学者的大智慧,对夯实和谐基础、倡导和谐理念、推进社会和谐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和谐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与汉族诗之异同以及英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畅 闫曼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2-87,共6页
诗歌是最老最早的文学形式。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诗歌翻译。在当代典籍翻译事业中,诗歌翻译仍占相当大的比重。民族诗歌翻译现在如火如荼,但与汉族诗歌关系微妙。弄清民族诗歌和汉族诗歌之异同很有必要。汉族诗歌与藏族格言诗则是一脉相... 诗歌是最老最早的文学形式。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诗歌翻译。在当代典籍翻译事业中,诗歌翻译仍占相当大的比重。民族诗歌翻译现在如火如荼,但与汉族诗歌关系微妙。弄清民族诗歌和汉族诗歌之异同很有必要。汉族诗歌与藏族格言诗则是一脉相承而又独具特色。文章从其思想内涵、结构形式和艺术特点这三个方面对藏族格言诗和汉族诗的特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指出藏族格言诗和汉族诗英译策略的选择。异化和归化都是有效的翻译策略,两者互为补充才能真正达到翻译的目的。通过对汉、藏诗歌的对比分析,以期更深刻全面地折射出汉藏两族的文化,同时对中国民族典籍翻译起到点拨作用,为中华文化更好地进行对外传播,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汉族诗 英译策略 异化和归化
下载PDF
藏族格言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在西藏高校传承路径研究——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斌 《西藏教育》 2020年第5期11-14,共4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今天,藏族格言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依然具有教育引导人们,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西藏民族大学传承藏族格言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现状、存在问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今天,藏族格言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依然具有教育引导人们,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西藏民族大学传承藏族格言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解决的路径,为西藏高校传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文化 核心价值观 现状及问题 传承路径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与实践》:一部集评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于一体的力作
13
作者 马士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李正栓教授编写的《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与实践》2020年1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力作是我国对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国王修身论》第一部完整的英文译著。藏族格言诗是藏族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 李正栓教授编写的《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与实践》2020年1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力作是我国对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国王修身论》第一部完整的英文译著。藏族格言诗是藏族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取四行一节的民歌体形式,将叙事与哲理相结合,通俗易懂,深受藏族民众和世界读者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英译研究 藏族传统文化 教授编写 翻译实践 民歌体 国王修身论 李正栓
下载PDF
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
14
作者 李伟超 益西旦增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33-135,139,共4页
藏族格言诗在藏族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外都受到了一定的关注。文章以中国知网为调查分析的数据库来源,全面梳理国内学者对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的现状,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藏族格言 英译研究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探索典籍外译发展路径--评《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与实践》
15
作者 赵长江 梁倩 《外语教育研究》 2022年第3期15-20,共6页
《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与实践》是民族典籍英译作品中的一部鸿伟佳作。该书对已有的英译作品进行研究,对尚无英译本的典籍进行翻译,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的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之作。本文将从三个路径对此书进行评述,即该书的背景研究、该... 《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与实践》是民族典籍英译作品中的一部鸿伟佳作。该书对已有的英译作品进行研究,对尚无英译本的典籍进行翻译,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的藏族格言诗英译研究之作。本文将从三个路径对此书进行评述,即该书的背景研究、该书的成果特色和该书的实践价值。透过以上评介,读者将吸收藏族格言诗的文化魅力,进而传承中华民族多元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 评介 民族文化
下载PDF
藏族格言文化研究综述
16
作者 梁斌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1-67,共7页
在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今天,研究藏族格言文化,应该在继承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藏族格言,不断挖掘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文化熏陶、服务当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藏族格言文化 重新审视 重要作用
下载PDF
藏族格言文化核心价值观述评
17
作者 梁斌 《西部学刊》 2019年第22期120-124,共5页
产生于封建农奴社会的藏族格言文化,剔除唯心主义思想和宿命论观点后,还具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其具体表现如: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从政观;求学若渴、作真学问的治学观;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幸福观;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产生于封建农奴社会的藏族格言文化,剔除唯心主义思想和宿命论观点后,还具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其具体表现如: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从政观;求学若渴、作真学问的治学观;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幸福观;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伦理观①等思想。这些藏族格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极大的重合度,是藏民族对人类的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以期达到古为今用、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文化 核心价值观 传承与发扬
下载PDF
文学经典与文化认同——藏族格言诗域内经典化建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春龙 许明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30-37,共8页
藏族格言诗经由传播地域的渐次拓展与读者群体的多元面向实现了域内经典化。诗学品质、思想主题以及文化认同构成藏族格言诗内在的经典文学美质,赞助人、评论、翻译、传播媒介等多重因素合力拓展了其传播地域与读者面向。藏族格言诗域... 藏族格言诗经由传播地域的渐次拓展与读者群体的多元面向实现了域内经典化。诗学品质、思想主题以及文化认同构成藏族格言诗内在的经典文学美质,赞助人、评论、翻译、传播媒介等多重因素合力拓展了其传播地域与读者面向。藏族格言诗域内经典化建构历程呈现出其内在文学属性的生发过程,折射出其赞助人、译介力量和读者交互作用下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社会关怀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文化认同 藏族格言 经典化 翻译 《萨迦格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语言学的《藏族格言诗英译》语言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蕾 舒静 《民族翻译》 2018年第1期18-24,共7页
2013年李正栓的《藏族格言诗英译》出版后,学者们对藏族格言诗英译的文本及译本在结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艺术魅力、文化意义等方面作了多维度阐释,但是译作的语言特征还需从实证层面进行探索,而语料库翻译研究无疑为之提供了一个... 2013年李正栓的《藏族格言诗英译》出版后,学者们对藏族格言诗英译的文本及译本在结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艺术魅力、文化意义等方面作了多维度阐释,但是译作的语言特征还需从实证层面进行探索,而语料库翻译研究无疑为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研究途径。本研究通过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论人生》英文原文为参照语料,从词频特征、词汇丰富度、词汇密度和句法复杂度4个方面探寻《藏族格言诗》的语言特征,从实证角度证明了译者语言在目标语环境中是具有一定可接受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诗英译 语料库语言学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藏族格言诗翻译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正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5,共11页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兹以此文表示纪念。本文概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藏族格言诗翻译情况,分为四个时期,即:新生时期(1950—1965年)、沉寂时期(1966—1976年)、全面时期(1977—1999年)与深入时期(...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兹以此文表示纪念。本文概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藏族格言诗翻译情况,分为四个时期,即:新生时期(1950—1965年)、沉寂时期(1966—1976年)、全面时期(1977—1999年)与深入时期(2000年以后)。在国内,藏族格言诗的翻译与中央对西藏和藏族文化的关心密切相关,中央民族政策极大促进了藏族格言诗的翻译。在国际上,藏族格言诗翻译受到世界藏学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中国国力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在这70年期间,最初只是《萨迦格言》得到关注并被翻译,随着时代进步,其他格言诗被逐渐汉译和外译。藏族格言诗翻译的成就充分表明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传播力,体现出翻译在文化与文明共生和互鉴中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格言诗翻译 70年 四阶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