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证知津
1
作者 熊寥笙 熊晓阳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89年第2期10-10,共1页
血为水谷之精气,气为水谷之悍气,二者同出而异名,均从饮食营养中来。血生于心,疏于脾,藏子肝,布于肺,施泄于肾,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其入于脉,源源而来,灌溉一身。《内经》云:“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听,手得血而能摄,掌得血而能握... 血为水谷之精气,气为水谷之悍气,二者同出而异名,均从饮食营养中来。血生于心,疏于脾,藏子肝,布于肺,施泄于肾,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其入于脉,源源而来,灌溉一身。《内经》云:“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听,手得血而能摄,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由此可知,出入升降之道,濡润宣通之宜,都是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谷之 饮食营养 血生 肝主 血症 肾为先天之本 脾虚者 中医研究所 藏精气而不泻
下载PDF
《黃帝内经·素问·五藏別论》(节选)
2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共1页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化物而不 藏精气而不泻 奇恒之府 而不泻 岐伯 胃虚 传化之府
原文传递
五彩的生命
3
作者 吴奕奇 《中国医学人文》 2023年第10期24-24,共1页
引言:这篇诗歌创作之源是中医的“藏象学说”,它是中医体系中以脏腑的形态、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目标的理论体系。其中“五脏”即为心、肺、脾、肝和肾,它们共同的生理功能即为化生和贮藏精气,也就是《素问·五藏别论》中提... 引言:这篇诗歌创作之源是中医的“藏象学说”,它是中医体系中以脏腑的形态、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目标的理论体系。其中“五脏”即为心、肺、脾、肝和肾,它们共同的生理功能即为化生和贮藏精气,也就是《素问·五藏别论》中提出的“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本诗歌将“藏象学说”与“器官捐献”有机结合,运用中医藏象之神去称赞器官捐献之美,人以五脏为中心构成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又以五脏为中心与社会、自然和环境保持统一性,人类的生命便在五脏间得以绵延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象学说 藏精气而不泻 别论 生理病理 五脏 化生 素问
原文传递
不吃苦,心会出问题
4
作者 徐文兵 梁冬 《祝你幸福(午后)》 2015年第8期60-61,共2页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古人把南方、赤色、人的心联系到了一块儿。同一个红,有的叫正红,有的叫朱红,还有的叫桃红,形容不一样,代表的信息能量也不太一样。有门学问叫"色彩治疗学",就是让不同的病人去看不同的颜色,最后达到一种平衡...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古人把南方、赤色、人的心联系到了一块儿。同一个红,有的叫正红,有的叫朱红,还有的叫桃红,形容不一样,代表的信息能量也不太一样。有门学问叫"色彩治疗学",就是让不同的病人去看不同的颜色,最后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效果。道家有句话叫"五色令人盲",比如,现在电影中的画面全是强刺激、强色彩,看完以后,讲的啥故事都不知道。所以,这叫"悦目而不赏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令 粥样硬化 动脉血管壁 人说 烤馒头 经济舱综合征 寒性 藏精气而不泻 苦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