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创西藏藏语电视剧翻译制作事业的领军人物——访著名藏语剧本翻译家嘉央先生
1
作者 格朗 达瓦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开辟了西藏藏语电视剧译制事业。嘉央先生可谓开创西藏藏语电视剧翻译制作的领军人物。文章通过嘉央先生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主要介绍西藏藏语电视剧译制事业的创业过程。
关键词 藏语电视 翻译制作 开创
下载PDF
彰显特色 提升品质——新时期藏语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伊丰 《新闻传播》 2018年第8期37-38,共2页
藏语新闻节目的传播受众范围主要集中在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州、县、乡集聚区,为广大藏族群众服务,始终是发展藏语电视媒体的宗旨。当前,电视媒体在维护祖国统一,遏制分裂,强化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 藏语新闻节目的传播受众范围主要集中在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州、县、乡集聚区,为广大藏族群众服务,始终是发展藏语电视媒体的宗旨。当前,电视媒体在维护祖国统一,遏制分裂,强化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下,藏语电视媒体想要持续发展,就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竞争优势,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藏语电视新闻 创新 特色 策略研究
下载PDF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浅谈藏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创意与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冰 王彬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第5期127-128,共2页
藏族是中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500多万,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拥有共同的文字。按发音差异,藏语又分为安多、拉萨、康巴三种方言。其中,使用安多方言的藏族群众占中国藏族人口一半以上。制作安多方言藏语电视天气预报节... 藏族是中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500多万,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拥有共同的文字。按发音差异,藏语又分为安多、拉萨、康巴三种方言。其中,使用安多方言的藏族群众占中国藏族人口一半以上。制作安多方言藏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2009年初青海省政协委员在青海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提案建议。这项建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使用安多藏语播报的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完成建设,并通过了专家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电视天气预报 创意与发展
下载PDF
汉藏翻译视野下青海藏语电视事业的发展与成就初探
4
作者 朋毛多杰 玉珍措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2年第4期18-31,共14页
本文以实地考察和人物采访、采集数据为依据,就汉藏翻译视野下青海藏语电视事业的发展与成就进行了考察。青海藏语电视台是全国唯一使用藏语安多方言播出的上星频道,有效覆盖我国涉藏省区60%以上的地域面积,涉及8个藏族自治州,服务人口... 本文以实地考察和人物采访、采集数据为依据,就汉藏翻译视野下青海藏语电视事业的发展与成就进行了考察。青海藏语电视台是全国唯一使用藏语安多方言播出的上星频道,有效覆盖我国涉藏省区60%以上的地域面积,涉及8个藏族自治州,服务人口280多万。自1984年成立至今,青海藏语电视台坚守民族语主流媒体定位,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新闻翻译为主,致力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民族文化,不断提升宣传、教育、引导、服务安多方言区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以“队伍专业化、栏目精品化、服务优质化”建设为抓手,以主流价值引领主流舆论,不断强化藏语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在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藏语电视事业 汉藏翻译 发展 成就
下载PDF
新媒体视野下藏语电视节目创新思考
5
作者 索南多杰 《攀登(藏文版)》 2022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新时代我国媒体发展趋于多元化。藏语电视媒体要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敢于改革创新,发挥藏语电视节目的独特优势,增强电视节目的传播力、吸引力与感染力,让民族语言电视更好... 新时代我国媒体发展趋于多元化。藏语电视媒体要抓住发展机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敢于改革创新,发挥藏语电视节目的独特优势,增强电视节目的传播力、吸引力与感染力,让民族语言电视更好地服务于民众,赋予涉藏媒体更强的舆论导向力,不仅有助于实现各民族团结统一,社会和谐稳定,也有利于带动涉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藏语电视 电视节目 创新思考
下载PDF
藏语电视译制工作发展现状及思路分析
6
作者 宋志莲 《传媒论坛》 2019年第17期75-75,77,共2页
2000年,'西新工程'正式启动,也成为西部大开发精神文化层面建设的重点。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也从1970年的甘南州电影公司译配组发展成为当前在编19人的事业单位,甘南州的藏语电影电视译制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但是... 2000年,'西新工程'正式启动,也成为西部大开发精神文化层面建设的重点。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也从1970年的甘南州电影公司译配组发展成为当前在编19人的事业单位,甘南州的藏语电影电视译制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但是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资金不足,片源引进不足以及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等问题阻碍着甘南州藏语电影电视译制工作的发展。本文对当前甘南地区藏语电影电视译制工作的发展现状较为详细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设的要求,探究其发展的思路,为藏语地区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 藏语电视译制 译制团队 资金 片源
下载PDF
藏语电视译制工作发展现状及思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雅玲 《中国报业》 2019年第4期20-21,共2页
2000年9月,覆盖藏区、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工程正式开启,被人们称为"西新工程"。"西新工程"启动至今已经历了近20个年头,藏区广播电视技术设施显著改善,新闻节目、影视文娱节目空前发展。藏语媒体一方面... 2000年9月,覆盖藏区、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工程正式开启,被人们称为"西新工程"。"西新工程"启动至今已经历了近20个年头,藏区广播电视技术设施显著改善,新闻节目、影视文娱节目空前发展。藏语媒体一方面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到藏区的千家万户,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藏语电视节目译制工作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藏语译制工作的经验和感悟,分析译制工作的现状及传播效果,并针对藏语节目译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电视 译制 发展现状 制约因素
原文传递
谈藏语电视译制工作的民族性
8
作者 那巴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12,共2页
青海藏语电视自1984年开播以来,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工作开展宣传,已逐步成为党联系藏族人民的纽带和桥梁,成为青海党的宣传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历史上包括西藏在内的藏族地区,从语言上分为拉萨、安多和康巴三大方言区,其... 青海藏语电视自1984年开播以来,紧紧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工作开展宣传,已逐步成为党联系藏族人民的纽带和桥梁,成为青海党的宣传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历史上包括西藏在内的藏族地区,从语言上分为拉萨、安多和康巴三大方言区,其中以安多方言播出的青海藏语电视,受众分布于青海的海南、黄南、海西、果洛、海北及海东,甘肃的甘南、天祝,四川的阿坝和甘孜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电视译制工作 民族性 青海 电视事业 节目制作
原文传递
藏语广播电视新闻的“播”与“说”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门仲.次仁平措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3-86,共4页
"播"新闻并非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明日黄花"。在这个人们日常审美观念多样化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形式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播"新闻具有权威性、鼓舞性、规范性等特点;"说"新闻... "播"新闻并非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明日黄花"。在这个人们日常审美观念多样化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播音的形式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播"新闻具有权威性、鼓舞性、规范性等特点;"说"新闻具有贴近性、灵活性、缓冲性等特点。"说"与"播"各有所长,同时也各有不足。具体的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新闻内涵、栏目设置及频道特点,体现不同的播音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广播电视 播新闻 说新闻
下载PDF
谈藏语新闻翻译的技巧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健 《民族翻译》 2009年第2期45-49,共5页
新闻翻译工作者要不断总结翻译经验,进一步完善翻译手段,为广播电视新闻藏语翻译寻求比较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本文以探讨广播电视新闻藏语翻译的技巧为目的,选用举例说明的方式,将广播电视新闻藏语翻译技法归纳为:增译、减译、调动、变... 新闻翻译工作者要不断总结翻译经验,进一步完善翻译手段,为广播电视新闻藏语翻译寻求比较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本文以探讨广播电视新闻藏语翻译的技巧为目的,选用举例说明的方式,将广播电视新闻藏语翻译技法归纳为:增译、减译、调动、变换形象、释义、对应、创新、音译、形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广播电视 新闻翻译 翻译技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