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藕–鱼种养结合模式对藕田底栖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沈亚强
姚祥坦
程旺大
-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
-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98-1606,共9页
-
基金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2011年"创新农作制度深化研究"专项重点项目
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AZ2019)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3C32029)资助~~
-
文摘
低洼田因地制宜创新农作制度,构建的藕-鱼种养结合模式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底栖动物是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藕-鱼种养结合模式对藕田底栖动物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3种模式(莲藕-甲鱼模式、莲藕-彩鲤模式以及莲藕-泥鳅模式),以单养甲鱼模式作为对照,于种养结合前(2013年3月)、种养结合后作物生长旺盛期(2013年8月)以及鱼类捕捞后(2014年1月)3个时期对各试验田块底栖动物进行了取样,分析种养结合前后藕田底栖动物的种类构成、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养结合模式对底栖动物种类无显著影响,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科12属13种。但藕田套养水产动物,由于水产动物活动对底泥的扰动,底栖动物多样性有所下降。种养结合模式田块水生昆虫密度、生物量以及底栖动物总密度、总生物量均较种养结合前大幅度增加。3种种养结合模式种养结合后水生昆虫密度、生物量以及底栖动物总密度、总生物量的平均增加幅度分别达到12倍、336倍、11倍和273倍。而单养甲鱼模式池塘放养甲鱼后底栖动物生物量较放养前有所减少。另外,与单养甲鱼模式相比,莲藕-甲鱼种养结合模式水生昆虫密度、生物量以及底栖动物总密度、总生物量均有所提高,而寡毛类密度、生物量则有所降低。此外,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BI生物指数(Hilsenhoff生物指数)对3种种养结合模式藕田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BI生物指数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3种种养结合模式中水质状况以莲藕-彩鲤模式最好,而莲藕-泥鳅模式水质最差。
-
关键词
藕-鱼种养结合模式
底栖动物
密度
生物量
多样性指数
水质
-
Keywords
Integrated lotus-fish farming systems
Macrozoobenthos
Density
Biomass
Diversity index
Water quality
-
分类号
Q178.1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