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儒林外史》的人物原型及其意义——以蘧公孙、赵雪斋为中心
被引量:
8
1
作者
郑志良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0,共9页
本文考证《儒林外史》中蘧公孙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赵雪斋的人物原型是姚莹,并以两人为中心,考察他们周边的人物原型,指出蘧公孙祖父蘧祐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祖父李天祜,蘧公孙父亲蘧景玉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的父亲李弘永;而与赵雪斋交往...
本文考证《儒林外史》中蘧公孙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赵雪斋的人物原型是姚莹,并以两人为中心,考察他们周边的人物原型,指出蘧公孙祖父蘧祐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祖父李天祜,蘧公孙父亲蘧景玉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的父亲李弘永;而与赵雪斋交往密切的胡三公子,其人物原型是王材振。通过对这些人物原型的考察,我们可以加深对《儒林外史》艺术构思及艺术创作上的理解,譬如《儒林外史》塑造的人物形象涉及吴敬梓"朋友圈"的问题;在时空处理上,作者采取空间挪移的方式来构建地域场景,并有时间明暗的问题;在素材处理上,采取删繁就简与虚实相映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人物原型
蘧公孙
赵雪斋
李本宣
姚莹
原文传递
论《儒林外史》中的选家形象
2
作者
苏亚静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为中国讽刺文学的巅峰之作,是通过小说来对现实生活进行评价的典型例子。小说使用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选家就是其中一类。本篇论文将选家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选家产...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为中国讽刺文学的巅峰之作,是通过小说来对现实生活进行评价的典型例子。小说使用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选家就是其中一类。本篇论文将选家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选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马二先生、匡超人、蘧公孙为代表的选家形象分析以及作者吴敬梓和小说中的人物对选家的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撰写,以进一步深化小说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选家
马二先生
匡超人
蘧公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共时人较短长”——《儒林外史》的人物系统概观
3
作者
周书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35-42,共8页
与《儒林外史》的反思历史,揭示时代的文化心态,探索民族性格走向主题相适应,吴敬梓在人物设置、刻画上,不是以塑造典型的个体形象取胜,而是以众多个体交汇的群体形象见长;不是以纵贯全书的主宾人物关系架设人物系统,而是以不断现隐的...
与《儒林外史》的反思历史,揭示时代的文化心态,探索民族性格走向主题相适应,吴敬梓在人物设置、刻画上,不是以塑造典型的个体形象取胜,而是以众多个体交汇的群体形象见长;不是以纵贯全书的主宾人物关系架设人物系统,而是以不断现隐的人物交替构建群体人流。这样的人物系统不仅较全面地展示出科举制度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种种异化的世态外相;而且较好地传导出科举制度给各个社会阶层带来了怎样的心理流向,怎么牵动整个社会的心灵律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士子
文化心态
范进
马纯上
蘧公孙
个体形象
沈琼枝
庄绍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林外史》黄评述略
4
作者
胡光波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68-74,共7页
我国传统的小说批评常常采取夹批、眉点和回评的方式,优点是批评和作品紧密结合,便于读者在阅读中欣赏品味,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从理论形态看,评点虽然不免零散细碎、系统性弱,但在小说中以点悟方法洞幽烛微,会意阐发,往往能切中肯綮,抓...
我国传统的小说批评常常采取夹批、眉点和回评的方式,优点是批评和作品紧密结合,便于读者在阅读中欣赏品味,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从理论形态看,评点虽然不免零散细碎、系统性弱,但在小说中以点悟方法洞幽烛微,会意阐发,往往能切中肯綮,抓住关键,并引发出精辟的小说理论。《儒林外史》的评骘,流行的有卧闲草堂本评、齐省堂本评和天目山樵评,其实在“齐评”和“天评”之前,黄小田就继“卧评”做了富有特色的评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小说理论
小说批评
杨执中
切中肯綮
范进
蘧公孙
严监生
马纯上
鲁编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食韵味
5
作者
武清华
《烹调知识》
2017年第6期70-70,共1页
在凡俗的红尘里,是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味佳肴的。闲时翻书,偶然翻开了《儒林外史》这部书,一路读来,忽然觉得《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凡俗的生活和凡俗生活里的吃食,却是难得的美味佳肴,洋溢着质朴的人情味,更透着难言的俗中有雅的美好。...
在凡俗的红尘里,是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味佳肴的。闲时翻书,偶然翻开了《儒林外史》这部书,一路读来,忽然觉得《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凡俗的生活和凡俗生活里的吃食,却是难得的美味佳肴,洋溢着质朴的人情味,更透着难言的俗中有雅的美好。在《儒林外史》中,牛浦郎的祖父牛老爹跟卜老爹吃过一次小酒。喝的酒是牛老爹店里卖的现成的百益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美味佳肴
百益酒
牛浦郎
蓑衣饼
鸡黍
蘧公孙
一杯茶
茶酒
孟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人雅趣与大众审美的脱节——从接受的角度看《儒林外史》
被引量:
3
6
作者
傅承洲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5,共10页
在《儒林外史》的传播与接受中,存在一种独特的现象:文人学者给予高度评价,清人认为它超越《水浒传》和《金瓶梅》,现代学者将它与《红楼梦》相提并论,而大众读者却反应平平。古今出版的《儒林外史》的版本数量大约相当于《红楼梦》的...
在《儒林外史》的传播与接受中,存在一种独特的现象:文人学者给予高度评价,清人认为它超越《水浒传》和《金瓶梅》,现代学者将它与《红楼梦》相提并论,而大众读者却反应平平。古今出版的《儒林外史》的版本数量大约相当于《红楼梦》的四分之一。这种接受反差与小说题材相关,《儒林外史》主要反映文人的生活与情感,理所当然地受到文人的青睐而不为大众读者所理解。《儒林外史》完全打破章回小说的传统写法,基本上是一些文人轶闻趣事的连缀,这种叙事风格和结构特点与大众读者从听说话以来形成的欣赏习惯完全脱节。吴敬梓不再采用说话人评述模式叙事,而是"直书其事,不加断语",大众读者缺乏理解这种小说艺术的历史文化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大众读者
吴敬梓
欣赏习惯
小说艺术
小说题材
小说史
叙事风格
蘧公孙
儒林外史
原文传递
吴敬梓的真名士风流
7
作者
王芳芳
《中国青年》
2016年第15期70-71,共2页
虽老而丑,我固见其姣且好也。《儒林外史》中,杭州与南京的吃食写得最集中,金陵自古繁华,钱塘名流济济,更兼商贸兴隆,食肆如云。吴敬梓中年以后长住南京,杭州只是偶一游览,书中写马二先生游西湖,差不多也就是吴敬梓自己的游历路线。只...
虽老而丑,我固见其姣且好也。《儒林外史》中,杭州与南京的吃食写得最集中,金陵自古繁华,钱塘名流济济,更兼商贸兴隆,食肆如云。吴敬梓中年以后长住南京,杭州只是偶一游览,书中写马二先生游西湖,差不多也就是吴敬梓自己的游历路线。只是马二先生迂腐,对景致一概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敬梓
《儒林外史》
名士风流
见其
鲍廷玺
蘧公孙
全椒
李太白
放鞭炮
少卿
原文传递
题名
《儒林外史》的人物原型及其意义——以蘧公孙、赵雪斋为中心
被引量:
8
1
作者
郑志良
机构
中国人民大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0,共9页
文摘
本文考证《儒林外史》中蘧公孙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赵雪斋的人物原型是姚莹,并以两人为中心,考察他们周边的人物原型,指出蘧公孙祖父蘧祐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祖父李天祜,蘧公孙父亲蘧景玉的人物原型是李本宣的父亲李弘永;而与赵雪斋交往密切的胡三公子,其人物原型是王材振。通过对这些人物原型的考察,我们可以加深对《儒林外史》艺术构思及艺术创作上的理解,譬如《儒林外史》塑造的人物形象涉及吴敬梓"朋友圈"的问题;在时空处理上,作者采取空间挪移的方式来构建地域场景,并有时间明暗的问题;在素材处理上,采取删繁就简与虚实相映的手法。
关键词
《儒林外史》
人物原型
蘧公孙
赵雪斋
李本宣
姚莹
Keywords
The Scholars
character archetype
Qu Gongsun
Zhao Xuezhai
LiBenxuan
Yao Ying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儒林外史》中的选家形象
2
作者
苏亚静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文摘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为中国讽刺文学的巅峰之作,是通过小说来对现实生活进行评价的典型例子。小说使用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选家就是其中一类。本篇论文将选家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选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马二先生、匡超人、蘧公孙为代表的选家形象分析以及作者吴敬梓和小说中的人物对选家的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撰写,以进一步深化小说主题。
关键词
儒林外史
选家
马二先生
匡超人
蘧公孙
Keywords
The Scholars
Xuan Jia
Mr. Maer
Kuang Chaoren
Qu Gongsun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共时人较短长”——《儒林外史》的人物系统概观
3
作者
周书文
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35-42,共8页
文摘
与《儒林外史》的反思历史,揭示时代的文化心态,探索民族性格走向主题相适应,吴敬梓在人物设置、刻画上,不是以塑造典型的个体形象取胜,而是以众多个体交汇的群体形象见长;不是以纵贯全书的主宾人物关系架设人物系统,而是以不断现隐的人物交替构建群体人流。这样的人物系统不仅较全面地展示出科举制度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种种异化的世态外相;而且较好地传导出科举制度给各个社会阶层带来了怎样的心理流向,怎么牵动整个社会的心灵律动。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士子
文化心态
范进
马纯上
蘧公孙
个体形象
沈琼枝
庄绍光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林外史》黄评述略
4
作者
胡光波
出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68-74,共7页
文摘
我国传统的小说批评常常采取夹批、眉点和回评的方式,优点是批评和作品紧密结合,便于读者在阅读中欣赏品味,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从理论形态看,评点虽然不免零散细碎、系统性弱,但在小说中以点悟方法洞幽烛微,会意阐发,往往能切中肯綮,抓住关键,并引发出精辟的小说理论。《儒林外史》的评骘,流行的有卧闲草堂本评、齐省堂本评和天目山樵评,其实在“齐评”和“天评”之前,黄小田就继“卧评”做了富有特色的评点。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小说理论
小说批评
杨执中
切中肯綮
范进
蘧公孙
严监生
马纯上
鲁编修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食韵味
5
作者
武清华
出处
《烹调知识》
2017年第6期70-70,共1页
文摘
在凡俗的红尘里,是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味佳肴的。闲时翻书,偶然翻开了《儒林外史》这部书,一路读来,忽然觉得《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凡俗的生活和凡俗生活里的吃食,却是难得的美味佳肴,洋溢着质朴的人情味,更透着难言的俗中有雅的美好。在《儒林外史》中,牛浦郎的祖父牛老爹跟卜老爹吃过一次小酒。喝的酒是牛老爹店里卖的现成的百益酒,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美味佳肴
百益酒
牛浦郎
蓑衣饼
鸡黍
蘧公孙
一杯茶
茶酒
孟浩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人雅趣与大众审美的脱节——从接受的角度看《儒林外史》
被引量:
3
6
作者
傅承洲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5,共10页
文摘
在《儒林外史》的传播与接受中,存在一种独特的现象:文人学者给予高度评价,清人认为它超越《水浒传》和《金瓶梅》,现代学者将它与《红楼梦》相提并论,而大众读者却反应平平。古今出版的《儒林外史》的版本数量大约相当于《红楼梦》的四分之一。这种接受反差与小说题材相关,《儒林外史》主要反映文人的生活与情感,理所当然地受到文人的青睐而不为大众读者所理解。《儒林外史》完全打破章回小说的传统写法,基本上是一些文人轶闻趣事的连缀,这种叙事风格和结构特点与大众读者从听说话以来形成的欣赏习惯完全脱节。吴敬梓不再采用说话人评述模式叙事,而是"直书其事,不加断语",大众读者缺乏理解这种小说艺术的历史文化知识。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大众读者
吴敬梓
欣赏习惯
小说艺术
小说题材
小说史
叙事风格
蘧公孙
儒林外史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吴敬梓的真名士风流
7
作者
王芳芳
出处
《中国青年》
2016年第15期70-71,共2页
文摘
虽老而丑,我固见其姣且好也。《儒林外史》中,杭州与南京的吃食写得最集中,金陵自古繁华,钱塘名流济济,更兼商贸兴隆,食肆如云。吴敬梓中年以后长住南京,杭州只是偶一游览,书中写马二先生游西湖,差不多也就是吴敬梓自己的游历路线。只是马二先生迂腐,对景致一概无感,
关键词
吴敬梓
《儒林外史》
名士风流
见其
鲍廷玺
蘧公孙
全椒
李太白
放鞭炮
少卿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儒林外史》的人物原型及其意义——以蘧公孙、赵雪斋为中心
郑志良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
8
原文传递
2
论《儒林外史》中的选家形象
苏亚静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也共时人较短长”——《儒林外史》的人物系统概观
周书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儒林外史》黄评述略
胡光波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美食韵味
武清华
《烹调知识》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文人雅趣与大众审美的脱节——从接受的角度看《儒林外史》
傅承洲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原文传递
7
吴敬梓的真名士风流
王芳芳
《中国青年》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