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拇对掌功能重建结合多边形皮瓣治疗先天性铲状手畸形 被引量:2
1
作者 沈小芳 印飞 +3 位作者 薛明宇 余炯 林伟枫 芮永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掌骨截骨、拇对掌功能重建结合多边形皮瓣治疗先天性铲状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铲状手畸形患儿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3~35个月,平均17.5个月。患儿均表现为手指完全并指的"平板样"畸... 目的探讨一期掌骨截骨、拇对掌功能重建结合多边形皮瓣治疗先天性铲状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铲状手畸形患儿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3~35个月,平均17.5个月。患儿均表现为手指完全并指的"平板样"畸形,患手较健侧短小;所有对侧手均无异常,均未合并胸部、头颅、面部畸形。手术均采用掌骨截骨、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并通过掌背矩形瓣重建虎口、多边形皮瓣旋转重建拇指指蹼及拇示指甲侧襞,拇指尺背侧及示指桡侧近节通过植皮修复。术后采用手功能评定专用游标卡尺测量患手虎口距离,拇指功能采取改良Tada评分评价。结果 8例患儿对掌功能重建与虎口成形均一期完成,术后拇指尺背侧及示指桡侧植皮均成活。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16.1个月。术后无皮瓣坏死、拇指侧偏、虎口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虎口区皮肤颜色与健侧无明显区别;患手虎口开大距离3.5~5.0 cm,平均4.2 cm;术后拇指功能采用改良Tada评分,获优7例、良1例,优良率100%。术后拇指均可主动行抓握、对捏等动作,对掌功能良好。结论一期拇对掌功能重建结合多边形皮瓣治疗先天性铲状手畸形术后手部功能改善良好,皮瓣设计合理能有效覆盖重要区域,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铲状手畸 掌骨截骨 对掌功能重建 虎口成形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