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溪三笑圖》題畫詩考論 被引量:4
1
作者 于淑娟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3年第2期301-320,共20页
"虎溪三笑"是傳統中國畫的重要題材之一,並由此產生了《虎溪三笑圖》的題詠。宋人已考證"虎溪三笑"本事爲虛構,其源流當是佛門僧衆對《高僧傳·慧遠》的踵事增華,至遲在晚唐五代之際已形成,宋代時廣爲人知,成... "虎溪三笑"是傳統中國畫的重要題材之一,並由此產生了《虎溪三笑圖》的題詠。宋人已考證"虎溪三笑"本事爲虛構,其源流當是佛門僧衆對《高僧傳·慧遠》的踵事增華,至遲在晚唐五代之際已形成,宋代時廣爲人知,成爲《虎溪三笑圖》題詠的發端期,出現了贊頌三教同一、思慕高賢的主題。元代是《虎溪三笑圖》題詠的繁盛期,主題呈多樣化,其中遺民情懷主題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與個人情感。明代《虎溪三笑圖》題詠漸呈式微,在佛教衰落、學術風氣漸趨謹嚴的背景下,質疑畫題失真的詩作漸多。入清後,題詠詩作主題漸呈單一,但在藝術上仍有獨到之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溪三笑本事 虎溪三笑 题画诗 主题
下载PDF
高丽文人笔下的“虎溪三笑”典故——以李仁老、李奎报、李齐贤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崔雄权 《东疆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30-38,111,共9页
李仁老、李奎报、李齐贤三位文人生活在高丽后期武臣乱政后的黑暗年代。他们通过承袭了从新罗末开始的解读陶渊明的传统并通过留学中国的高丽僧人亲身耳闻以及当时文坛刮起的苏轼热接受了"虎溪三笑"的典故。三位文人切入的角... 李仁老、李奎报、李齐贤三位文人生活在高丽后期武臣乱政后的黑暗年代。他们通过承袭了从新罗末开始的解读陶渊明的传统并通过留学中国的高丽僧人亲身耳闻以及当时文坛刮起的苏轼热接受了"虎溪三笑"的典故。三位文人切入的角度有所不同,倾向性有所不同,但其诗文都阐明了儒、释、道合流的观点,赞扬了典故中表现出来的旷达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脱离世俗的向往,肯定了陶渊明与慧远法师的人格。但文化冲撞中的误读现象也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仁老 李奎报 李齐贤 虎溪三笑 苏轼热
下载PDF
庐山“虎溪三笑”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怿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
发生在庐山东林寺的"虎溪三笑"故事,虽非真实,却在宋代被广泛流传,反映了三教合流的时代趋势,表达了人们期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庐山海纳百川的人文特征,还体现了庐山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发达。
关键词 庐山 虎溪三笑 文化意蕴
下载PDF
高丽僧人释真静与“虎溪三笑”典故
4
作者 崔雄权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3-136,共4页
释真静生活在高丽中后期武臣乱政的年代。他通过与中国僧人和法门之间的交流,及受因苏轼热引发的北宋文化的涌入的影响,接受了"虎溪三笑"的典故。并由此参与创建韩国高丽万德山白莲社,阐明儒、释、道本是一家的观点,强调人与... 释真静生活在高丽中后期武臣乱政的年代。他通过与中国僧人和法门之间的交流,及受因苏轼热引发的北宋文化的涌入的影响,接受了"虎溪三笑"的典故。并由此参与创建韩国高丽万德山白莲社,阐明儒、释、道本是一家的观点,强调人与人乃至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释真静为人处世的态度近于陶渊明的任真旷达;其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则近于陶渊明诗歌的自然平淡,为当时华靡的文坛注入了一种新鲜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真静 苏轼热 虎溪三笑 平淡自然
下载PDF
论朝鲜诗文中虎溪三笑与《三笑图》的题咏
5
作者 赵维国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4,共9页
晋代高僧慧远的故事自梁代之后被佛家神化,渐渐演绎出虎溪三笑的传说,成为历代诗人、画家题咏、绘事的主要题材。由于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具有特殊的文化渊源,慧远"虎溪三笑"的传说和《三笑图》在高丽王朝时期流入朝鲜半岛。... 晋代高僧慧远的故事自梁代之后被佛家神化,渐渐演绎出虎溪三笑的传说,成为历代诗人、画家题咏、绘事的主要题材。由于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具有特殊的文化渊源,慧远"虎溪三笑"的传说和《三笑图》在高丽王朝时期流入朝鲜半岛。由于虎溪三笑传说所体现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与高丽后期的思想观念相契合,高丽文人以此作为素材创作了很多诗文。所以到了朝鲜王朝时期,随着政治斗争激烈、宦途险恶,士子文人往往借虎溪三笑典故或《三笑图》寄寓政治苦闷,抒发归隐山林之思,表现了朝鲜文人复杂的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溪三笑 图》 题咏 文化心态
下载PDF
日本五山诗僧笔下的“虎溪三笑”
6
作者 吴春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6,共7页
“虎溪三笑”故事所体现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对日本五山禅林的思想影响很大,五山诗僧以此为素材进行了大量汉诗文创作。诗僧们在“三笑”作品中歌颂三教一致、追慕高士风流,表现出对宋元“三笑”诗歌主题的基本承袭。同时也围绕“... “虎溪三笑”故事所体现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对日本五山禅林的思想影响很大,五山诗僧以此为素材进行了大量汉诗文创作。诗僧们在“三笑”作品中歌颂三教一致、追慕高士风流,表现出对宋元“三笑”诗歌主题的基本承袭。同时也围绕“三笑”不断进行有意识的、富有意味的诗意言说,创作出一系列与“三笑”原型不尽相同、甚至独具特色的诗作。表现出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特点,显示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与崇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文学 诗僧 虎溪三笑
下载PDF
韩国高丽朝李奎报对“虎溪三笑”的接受与解读
7
作者 崔雄权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9-46,共8页
韩国高丽文人李奎报通过苏轼、来华僧人以及韩国古代文人之间的传承等方式接受了"虎溪三笑"典故,并创作了众多别具风格的有关"虎溪三笑"典故的诗文作品,可谓造意与造语神采兼备。其中,李奎报对"虎溪三笑"... 韩国高丽文人李奎报通过苏轼、来华僧人以及韩国古代文人之间的传承等方式接受了"虎溪三笑"典故,并创作了众多别具风格的有关"虎溪三笑"典故的诗文作品,可谓造意与造语神采兼备。其中,李奎报对"虎溪三笑"典故或化用、或转用、又或直用,创造了"虎吼"、"陶令饮"、"陶潜卮"等别具新意的诗歌形象,以及彰显儒释对举、诗酒风流、回归田园等哲学文化诉求。不仅增添和丰富了"虎溪三笑"典故的内涵,也生动地展示了韩国文学创作传统的某些特性,并展现出了富有韩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奎报 虎溪三笑 儒释对举 诗酒风流 回归田园
下载PDF
“虎溪三笑”产生缘起考
8
作者 陈岌 《东南文化》 CSSCI 1993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净上宗”机庭——庐山东林寺,自慧远开基以来,名闻遐迩。现今东南亚一带流传的“东南稽首,献心庐岳。”就是对它的最好评价。唐宋以后,随着佛教在国内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加之“净上”教义,是以一种极简单的念佛方法,仙妇孺黔首都可以... “净上宗”机庭——庐山东林寺,自慧远开基以来,名闻遐迩。现今东南亚一带流传的“东南稽首,献心庐岳。”就是对它的最好评价。唐宋以后,随着佛教在国内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加之“净上”教义,是以一种极简单的念佛方法,仙妇孺黔首都可以学佛修行,到达西方“净上”之地。东林寺便成了虔诚膜拜者的向往之地,东晋向朝时,成为我国南方的佛学中心,也是我国两大佛学研习中心之一。历代文人骚客、名士贤达为具纷纷投咏,留下了无数诗章词赋。随着东林寺声名不断远扬,关于祖师慧远的传说、遗闻也随之愈烈。具中最为著名的是“虎溪三笑”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溪三笑 庐山 书院 缘起 东林寺 佛学 陶渊明 儒学文化 陶潜 《形影神》
下载PDF
从“故事叙述”到“艺术符号”:明清“虎溪三笑”题材绘画的嬗变
9
作者 黄斌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2-46,共5页
“虎溪三笑”主题绘画是古代中国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它来源于“虎溪三笑”的传说。这一主题绘画的形成体现了古代三教合一、追慕高贤的思想。“虎溪三笑”主题绘画应该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形成,其后历朝历代都有发展,并产生了大量有关这一... “虎溪三笑”主题绘画是古代中国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它来源于“虎溪三笑”的传说。这一主题绘画的形成体现了古代三教合一、追慕高贤的思想。“虎溪三笑”主题绘画应该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形成,其后历朝历代都有发展,并产生了大量有关这一主题的画作,而不同时期的画作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面貌和绘画图式以及不同的文化价值意义,这背后体现出古人对儒、释、道三教地位的不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溪三笑 教观 艺术演变 内涵变化
下载PDF
傅抱石与《虎溪三笑图》
10
作者 杨程斌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6期30-31,共2页
“虎溪三笑”题材绘画反映了中国古代儒、道、释的三教融合,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的处事态度,符合文人的理想追求,历来受到画家们的青睐。傅抱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美术史学家,擅长山水、人物,在传统基础上融合中西画法,并师法自... “虎溪三笑”题材绘画反映了中国古代儒、道、释的三教融合,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的处事态度,符合文人的理想追求,历来受到画家们的青睐。傅抱石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美术史学家,擅长山水、人物,在传统基础上融合中西画法,并师法自然,崇尚革新。其作品笔墨豪放潇洒、淋漓酣畅,情感强烈、真挚,画风雄健。傅抱石兼通文史,擅长绘制文学、历史题材绘画,《虎溪三笑图》即为此类绘画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虎溪三笑 慧远
下载PDF
虎溪三笑典故 微型佛学辞典
11
《佛教文化》 1992年第Z1期23-23,共1页
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据说东晋时慧远法师在庐山创东林寺,有泉水环绕寺墙,流入虎溪。慧远深居简出,概不送客。一次,住在栗里的儒生大诗人陶渊明和山南的道士陆修静不约而同去拜望慧远,谈论契合。慧远送二位出寺,说话间不知不觉过了虎溪... 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据说东晋时慧远法师在庐山创东林寺,有泉水环绕寺墙,流入虎溪。慧远深居简出,概不送客。一次,住在栗里的儒生大诗人陶渊明和山南的道士陆修静不约而同去拜望慧远,谈论契合。慧远送二位出寺,说话间不知不觉过了虎溪,溪下老虎一声巨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溪三笑 慧远 东林寺 诗人陶渊明 陆修静 栗里 历代画家 居简 客次
下载PDF
近年来《虎溪三笑图》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吴杰 《收藏与投资》 2021年第3期29-31,共3页
江西庐山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这主要归功于东晋的慧远禅师,与他在庐山东林寺发扬、传播佛教文化密不可分。然而,陶渊明则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是"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一心向往田园生活。陆修静则是南方道家的代表人物... 江西庐山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这主要归功于东晋的慧远禅师,与他在庐山东林寺发扬、传播佛教文化密不可分。然而,陶渊明则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也是"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一心向往田园生活。陆修静则是南方道家的代表人物。在东晋文化思想发展融合的时代,儒、释、道三家文化碰撞融合,这才有了今天流传的故事—虎溪三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溪三笑 作品 题材
下载PDF
试析“虎溪三笑”人物故事画中的“道释”思想及关系
13
作者 彭姗姗 《荣宝斋》 2023年第1期88-99,共12页
“虎溪三笑”是中国人物故事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题材,它通过对六朝慧远、陶渊明和陆修静这三个人物形象的描绘,体现了“三教合一”(儒道释)结合的思想倾向。这一题材自五代开始,就受到了众多画家的关注,相关作品甚多。本文在故事文本与... “虎溪三笑”是中国人物故事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题材,它通过对六朝慧远、陶渊明和陆修静这三个人物形象的描绘,体现了“三教合一”(儒道释)结合的思想倾向。这一题材自五代开始,就受到了众多画家的关注,相关作品甚多。本文在故事文本与图像对照的基础上,对这一题材中的人物体容比例和选型风貌、人物位置布局、以及山水衬景做了深入审美分析,揭示了作品所蕴含的不同文化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溪三笑 儒道释 思想内涵 艺术表现
原文传递
韩国“虎溪三笑图”题画诗源流考辨
14
作者 崔雄权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124,共10页
由于韩国古代文人对于中国文化与文学知识的长期积累及"虎溪三笑"典故在韩国古代的不断流播,"虎溪三笑图"及其题画诗借由苏轼在高丽末期登陆韩国,并在其文人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丽末朝鲜朝初期的很多文人都争... 由于韩国古代文人对于中国文化与文学知识的长期积累及"虎溪三笑"典故在韩国古代的不断流播,"虎溪三笑图"及其题画诗借由苏轼在高丽末期登陆韩国,并在其文人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丽末朝鲜朝初期的很多文人都争相创作"虎溪三笑"题画诗,其高峰期的代表人物是徐居正。韩国古代的"虎溪三笑图"题画诗表现出了其文人亲山近水的隐逸情怀,崇儒尚佛的思想特征,同时又掺杂着他们对于祖国山水及文化的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溪三笑 题画诗 源流
原文传递
论朝鲜朝诗人徐居正的“虎溪三笑”题画诗
15
作者 崔雄权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86,共14页
"虎溪三笑"典故在新罗末期就已传入韩国,而"虎溪三笑图"及其题画诗在高丽朝末期开始登陆韩国。高丽朝末期,诗人李穑只是在他的的诗歌中提到了"三笑图",无法确定他是否亲眼目睹了此图,但是元天锡接触到了... "虎溪三笑"典故在新罗末期就已传入韩国,而"虎溪三笑图"及其题画诗在高丽朝末期开始登陆韩国。高丽朝末期,诗人李穑只是在他的的诗歌中提到了"三笑图",无法确定他是否亲眼目睹了此图,但是元天锡接触到了临摹本。真正在本国画作真迹的基础上创作相关题画诗的诗人是朝鲜朝初期的徐居正,从此,迎来了韩国"虎溪三笑题画诗"创作的高峰。在徐居正的诗歌中,充满了作者对于祖国山水的赞美与热爱,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以及人物掌故的崇慕,也折射出隐藏于其内心深处的隐逸之情与亲佛意向及其与现实的矛盾。同时,我们也由此窥见到了徐居正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居正 虎溪三笑”题画诗 隐逸之思 亲佛倾向
原文传递
中国虎溪三笑图的发展演变考
16
作者 杨程斌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282-284,共3页
慧远曾在庐山组织莲社,陶渊明和陆修静二人都曾参加莲社,一日,他们到寺院拜访,慧远送客有一条规则,只到桥边,绝不越过虎溪。由于慧远与二人相聊甚欢,忘记了规则,将陶渊明和陆修静送到桥的另一端,这时,老虎大叫起来,三人方才... 慧远曾在庐山组织莲社,陶渊明和陆修静二人都曾参加莲社,一日,他们到寺院拜访,慧远送客有一条规则,只到桥边,绝不越过虎溪。由于慧远与二人相聊甚欢,忘记了规则,将陶渊明和陆修静送到桥的另一端,这时,老虎大叫起来,三人方才知道已越过虎溪,对视而笑。虎溪三笑图就是描绘三人对视而笑的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溪三笑 慧远 陶渊明 莲社
下载PDF
虎溪三笑
17
作者 雪莉 《中华奇石》 2020年第8期9-9,共1页
石种:黄龙玉糖心料(雕件)尺寸:36×18×8cm雕刻:陈孝贤此雕件最抓人眼球的便是眼前这三位仰天大笑的人物了。匠人用浮雕的光影手法来表现立体的小桥流水,人物与语甚契的表情、身姿,以及整体氛围的明暗对比。整体雕件巧于形,美... 石种:黄龙玉糖心料(雕件)尺寸:36×18×8cm雕刻:陈孝贤此雕件最抓人眼球的便是眼前这三位仰天大笑的人物了。匠人用浮雕的光影手法来表现立体的小桥流水,人物与语甚契的表情、身姿,以及整体氛围的明暗对比。整体雕件巧于形,美自色彩,重在意境,以此显示出匠人高明的技艺。至于脍炙人口的『虎溪三笑』,象征着三教合流的说法是真是假已不再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暗对比 黄龙玉 教合流 虎溪三笑 匠人 光影手法 整体氛围
原文传递
东林送客处 笑别庐山远——作品《虎溪三笑》创作中画意的借鉴
18
作者 李福生 《宝藏》 2014年第7期28-29,共2页
名画一般深藏在博物馆或一些私人手中,常人很难见到,更不用说手摸。记得早在2006年,我就有把历代名画用高浮雕、圆雕等雕刻手法表现出来的愿望,后来由于材料等原因,目前只做出4件:唐代韩干的《牧马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名画一般深藏在博物馆或一些私人手中,常人很难见到,更不用说手摸。记得早在2006年,我就有把历代名画用高浮雕、圆雕等雕刻手法表现出来的愿望,后来由于材料等原因,目前只做出4件:唐代韩干的《牧马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佚名的《虎溪三笑》和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寿山石雕《虎溪三笑》的创作首先要从一块奇石说起。2006年,说来凑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溪三笑 寿山石雕 富春山居图 韩干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黄公望 画意 高浮雕 夜宴图
原文传递
“虎溪三笑”题材在《头边知己图》中的新演绎
19
作者 陈夏 《国画家》 2021年第6期59-61,共3页
引言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有不少作品取材于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典故,"虎溪三笑"就是被反复描绘的题材之一,说的是东晋高僧慧远住在庐山东林寺,相传他"自远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焉&qu... 引言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有不少作品取材于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典故,"虎溪三笑"就是被反复描绘的题材之一,说的是东晋高僧慧远住在庐山东林寺,相传他"自远卜居庐阜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游履,常以虎溪为界焉"。^(1)一次他与简寂观道长陆修静、陶渊明相谈甚欢,不知不觉过了虎溪,山虎号鸣提醒,这才察觉,遂大笑道别。这段佳话尽管在宋代已被考证为虚构的佛门故事,但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自宋至清不断被历代画家所演绎,作品层见叠出。其中,浙江省博物馆藏的《头边知己图》(图1)借"虎溪三笑"的典故讲述了清初周、屠廷楫、大梅的故事,周委托其门人毛绩宣^(2)为三人作画,该图在人物、背景、主旨三方面呈现出了与常见的"虎溪三笑"题材绘画作品不一样的新面貌,带有画家和像主的独特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画家 浙江省博物馆 绘画作品 虎溪三笑 中国古代传统 陆修静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虎溪三笑
20
作者 严丽娟 《中华奇石》 2020年第10期5-5,共1页
石种:黄龙玉糖心料雕刻:陈孝贤乌鸦皮堪一层,够雕琢草树洲渚,够铺陈君子交淡如水的情谊。内里的明黄,纯净清亮,给了无边的境,为所有细节做衬,为饱谈后思邈八极的通透打上明亮的底色。
关键词 黄龙玉 虎溪三笑 陈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