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是魔鬼吗?——以弗洛姆的理论解读《奇境》主人公的虐待狂人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璟瑜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80-83,共4页
以弗洛姆关于虐待狂的理论,分析《奇境》一书中的主人公杰西虐待狂人格的形成原因,以及他行为中表现出的受虐特性与施虐特性。反映了"原始关系"的断裂使人产生孤独无力感;通过服从或控制外界这种消极的方式获取安全感,导致了... 以弗洛姆关于虐待狂的理论,分析《奇境》一书中的主人公杰西虐待狂人格的形成原因,以及他行为中表现出的受虐特性与施虐特性。反映了"原始关系"的断裂使人产生孤独无力感;通过服从或控制外界这种消极的方式获取安全感,导致了人格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欧茨 杰西 奇境 艾里希·弗洛姆 虐待狂人格
下载PDF
构想道德的色情作品——读《虐待狂的女人》 被引量:2
2
作者 柯倩婷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6,共7页
本文通过解读卡特的《虐待狂的女人》,梳理卡特提出"道德色情"这一概念的背景,指出其核心的内容是构想一种服务于女人的色情作品,并针对那些限制女性的性的观念进行了论辩。本文进一步结合萨德和卡特自己的写作,具体分析了两... 本文通过解读卡特的《虐待狂的女人》,梳理卡特提出"道德色情"这一概念的背景,指出其核心的内容是构想一种服务于女人的色情作品,并针对那些限制女性的性的观念进行了论辩。本文进一步结合萨德和卡特自己的写作,具体分析了两位作家的小说创作如何体现了道德色情的理念,证明了卡特的"道德色情"构想并非海市蜃楼,而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文化改造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色情 安吉拉·卡特 虐待狂
原文传递
小小虐待狂
3
作者 Bernadette Costa-Prades 《父母必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55,共1页
平时,他是那么温柔。但有一次,你在小区花园里发现,他手里正拿着一根小棍子,在用沙土去堵蚂蚁洞。蚂蚁们吓得惊慌失措地乱跑,而他,却哈哈地大笑。你不禁会问:他是不是虐待狂啊?
关键词 虐待狂
原文传递
被称为“虐待狂”的5岁男孩
4
作者 晓林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9年第2期62-64,共3页
屡教不改的虐待狂他是一个5岁男孩,名叫宝宝。他长着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翘翘的鼻子,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帅哥,但在他的爸爸卢先生看来,宝宝简直是一个杀气腾腾的大魔头。
关键词 虐待狂 男孩 屡教不改 宝宝
原文传递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性暴行虐待
5
作者 经盛鸿 秦军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2年第4期34-43,共10页
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对中国妇女进行大规模的奸淫活动时,经常进行种种变态的和虐待狂的性暴行,不仅对中国妇女与中国民众造成肉体与精神上的严酷摧残,同时也更加暴露了日本军队的法西斯本质。
关键词 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 变态的和虐待狂的性暴行
下载PDF
旧南方棺椁上的一朵玫瑰花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5-39,共5页
过去,人们认为《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一个南方哥特式的恐怖故事,女主人公被看作可恶而可怖的变态魔鬼。认真解读本文,并还原小说人物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后,本文对此有不同的发现。
关键词 嫉妒 集体虐待狂 叙述视角 美国 小说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下载PDF
银海遐思录(之四)——帕索里尼和他的影片《萨罗》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雪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共3页
帕索里尼的影片《萨罗》是世界电影中最奇特、最惹起争议也最怵人心目的影片之一。它充分表明了一位有才华的西方艺术家,当他处于被形形色色哲学信条束缚的环境中时,他的创作道路是何等艰辛,对他说来,完整的世界观又是何等重要。
关键词 反法西斯 弗洛伊德主义影响 虐待狂 但丁式"叙事圈"
下载PDF
“自由”的围城现象——评弗罗姆对“逃避自由”的心理解析
8
作者 王兆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6-70,共5页
当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千古名句响彻宇宙之时,当无数的仁人志士还在扛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喊着“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浴血奋战的时候,三十年代的日耳曼却为自由唱起了挽歌:放弃自由... 当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千古名句响彻宇宙之时,当无数的仁人志士还在扛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喊着“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浴血奋战的时候,三十年代的日耳曼却为自由唱起了挽歌:放弃自由,选择专制。历史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令人十分迷惘:究竟是诗人为一时浪漫激情的冲动所导致的信口开河,还是先辈们千百年来不惜牺牲所选择的争自由、求解放的路走错了?面对这一时代难题,西方的学者们纷纷从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等方面去寻找答案,而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却独辟蹊径,选取心理视角对“逃避自由”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罗姆 逃避自由 心理解析 “自由” 心理机制 孤独感 法西斯主义 虐待狂 心理因素 资本主义
下载PDF
弗洛姆逃避自由心理机制述评 被引量:4
9
作者 丁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56,共3页
自由与个性的独立是现代社会人存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现代人追求的理想与价值。但是,在现代社会,自由对于人的生存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人逐渐地摆脱了与自然和社会的原始联系,获得了... 自由与个性的独立是现代社会人存在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现代人追求的理想与价值。但是,在现代社会,自由对于人的生存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人逐渐地摆脱了与自然和社会的原始联系,获得了广泛的自由;但另一方面,这种自由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机制 逃避自由 弗洛姆 虐待狂 法西斯主义 极权主义 受虐狂 发达工业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 述评
下载PDF
卡夫卡笔下人物的“人类的普遍弱点”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岗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卡夫卡笔下的人物,特别是主人公,大都是正直善良的普通老百姓,属于一般的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大都带有卡夫卡本人的性格特征的烙印,其共同点是皆为防守型的弱者。在他们被动的精神状态中,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类的... 卡夫卡笔下的人物,特别是主人公,大都是正直善良的普通老百姓,属于一般的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大都带有卡夫卡本人的性格特征的烙印,其共同点是皆为防守型的弱者。在他们被动的精神状态中,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类的普遍弱点"。其实,卡夫卡笔下这些人物的弱点,并不是什么"人类的普遍弱点",而是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制度造成的一部分畸形儿的变态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弱点 孤独感 恐惧感 软弱性 负罪感 虐待狂
下载PDF
变态心理犯罪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兴华 《青少年犯罪问题》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4,共4页
(一)变态心理及变态心理犯罪的概念 变态心理又称病态心理,是指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属于一种精神障碍,或称为心理障碍。广义的变态心理,包括精神病在内;狭义的变态心理,专指病态人格。这里我们运用狭义的概念。变态心理犯罪就是指行... (一)变态心理及变态心理犯罪的概念 变态心理又称病态心理,是指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属于一种精神障碍,或称为心理障碍。广义的变态心理,包括精神病在内;狭义的变态心理,专指病态人格。这里我们运用狭义的概念。变态心理犯罪就是指行为人由于变态心理的驱使而导致的犯罪行为。 (二)变态心理犯罪预防的重要性 变态心理犯罪预防是犯罪心理预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犯罪心理预防的核心是大力提高公民的心理素质,锻炼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公民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孤立的,它既依赖于公民的自我修养来不断完善人格,又依赖于社会环境条件的优化和人际关系的协调。两者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优化社会环境,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公民心理素质的提高,消除犯罪和犯罪人心理形成的各种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心理 虐待狂 心理素质 犯罪预防 犯罪心理预防 性心理变态 性变态者 犯罪行为 精神障碍 色情杀人狂
下载PDF
通心粉式的超现实 昆汀·塔伦蒂诺致敬塞尔吉奥·考布西 被引量:1
12
《电影世界》 2012年第11期85-85,共1页
美国黑奴的历史并不是影响昆汀创作《被解放的姜戈》的主要因素,意大利导演塞尔吉奥·考布西的许多"通心粉式西部片"才是他创作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为此,昆汀特意在《被解放的姜戈》上映前撰写文章向考布西致敬。稍微有... 美国黑奴的历史并不是影响昆汀创作《被解放的姜戈》的主要因素,意大利导演塞尔吉奥·考布西的许多"通心粉式西部片"才是他创作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为此,昆汀特意在《被解放的姜戈》上映前撰写文章向考布西致敬。稍微有点思想的西部片导演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拍摄模式与风格:安东尼·曼总能让詹姆斯·斯图尔特、加里·库珀这样的大牌演员出演低预算的影片,并能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呆在屋子里;山姆·佩金法就不用说了,他的血腥和暴力令我迷醉;当然,还有伟大的塞尔吉奥·考布西。塞尔吉奥·考布西是一位风格强烈的导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片 通心粉 超现实主义 西部电影 意大利 导演 印第安人 暴力 创作 虐待狂
下载PDF
从美学角度看“魔鬼式的人物”希克历
13
作者 高艳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2-103,共2页
《呼啸山庄》中的“魔鬼式的人物”希克历是个长期招评论家和读者厌恶的人物。女作家关心的不是道德标准,而是摆脱了是非善恶的伦理标准,她运用了超乎常情常理之外的手法去塑造并刻画了一个能引起崇高感的魔鬼式的人物——希克历。他极... 《呼啸山庄》中的“魔鬼式的人物”希克历是个长期招评论家和读者厌恶的人物。女作家关心的不是道德标准,而是摆脱了是非善恶的伦理标准,她运用了超乎常情常理之外的手法去塑造并刻画了一个能引起崇高感的魔鬼式的人物——希克历。他极端唯我,排斥他者,成为可怖的虐待狂。因此对希克历的评价不能仅从伦理道德的单一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希克历 崇高 唯我 虐待狂
下载PDF
自由的“困惑”——弗洛姆论逃避自由
14
作者 杨淑琴 《三明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1-35,共5页
在漫长的并且实际上从未间断的争取自由的战斗中,一些阶级曾经也为自由而战,一旦赢得了胜利,也需要维护新的特权,就摇身一变成了自由的敌人。尽管充满着曲折和反复,自由还是通过战争而获得进展。束缚一个接一个地被解除。人已推翻了大... 在漫长的并且实际上从未间断的争取自由的战斗中,一些阶级曾经也为自由而战,一旦赢得了胜利,也需要维护新的特权,就摇身一变成了自由的敌人。尽管充满着曲折和反复,自由还是通过战争而获得进展。束缚一个接一个地被解除。人已推翻了大自然的统治,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人已推翻了教会的控制和专制国家,人类相信自由似乎即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避自由 弗洛姆 心理机制 “困惑” 积极的自由 虐待狂 人的本性 孤独感 人的存在方式 逃避孤独
下载PDF
揭开魔鬼的面纱──静珍形象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心理学意义
15
作者 李荣合 《蒲峪学刊》 1994年第2期41-44,共4页
揭开魔鬼的面纱──静珍形象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心理学意义李荣合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以其厚重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及深遂的人性力度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小说成功地塑了一个“恨比死还强”的“魔鬼”静珍形象。这个形... 揭开魔鬼的面纱──静珍形象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心理学意义李荣合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以其厚重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及深遂的人性力度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小说成功地塑了一个“恨比死还强”的“魔鬼”静珍形象。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使她获得了独一无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意义 文化内涵 静珍 生命本能 非理性 性格结构 魔鬼 虐待狂 《活动变人形》 社会结构
下载PDF
温和的意义
16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3年第5期4-7,共4页
眼泪是属于女人的,温和是属于文人的。中国古代大抵如斯。只有虐待狂才把女人的以泪洗面作有趣;然而温和对人类却有永久的魅力,因为它是一轮月亮。
关键词 虐待狂 眼泪 周作人 胡适 《鲁迅全集》 人道主义 恕道 逻辑 社会生活 儒家
下载PDF
争取生存的人权宣言
17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2期93-95,共3页
争取生存的人权宣言——《趟过男人河的女人》道德评估王鸿雁一写下这篇文章的题目,我就想起了当年鲁迅对易卜生《玩偶之家》的评价。娜拉走出家庭,固然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宣言。不过,易卜生却未能为娜拉的生存找到一条道路,尽管娜拉... 争取生存的人权宣言——《趟过男人河的女人》道德评估王鸿雁一写下这篇文章的题目,我就想起了当年鲁迅对易卜生《玩偶之家》的评价。娜拉走出家庭,固然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宣言。不过,易卜生却未能为娜拉的生存找到一条道路,尽管娜拉离开海尔茂最后的关门,比滑铁卢的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宣言 男人河 基本人权 易卜生 精神病患者 王大宝 生存条件 海尔茂 生存权利 虐待狂
下载PDF
暴力影视在美国
18
作者 镇宇 《青少年犯罪问题》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6-46,共1页
美国是电视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家庭拥有电视机的比率为98.2%,有线电视普及率为56.4%。青少年在黄金时间收视率达90.5%至95%,有线电视收视率达40.1%。自60年代中期以来影视中的色情、吸毒、贩毒、斗殴、枪杀等方面的情节逐年增加,电... 美国是电视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家庭拥有电视机的比率为98.2%,有线电视普及率为56.4%。青少年在黄金时间收视率达90.5%至95%,有线电视收视率达40.1%。自60年代中期以来影视中的色情、吸毒、贩毒、斗殴、枪杀等方面的情节逐年增加,电影公司和制片商越来越青睐此类影片,而深受其害的首当其冲是青少年。 暴力影视中那些残忍而疯狂的行为,不断地对青少年灌输着病态的虐待狂心理,致使一向被视为安全环境的校园,至今已成为日常暴力行为的场所。据统计,美国全国每天有10万名学生携枪上学,另有16万以上学生因害怕或受威胁而逃学。在舆论的压力下,美国有线电视业巨头特德·特纳也不得不承认,电视网的竞争者在节目中推出暴力镜头是杀人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有线电视业 影视 安全环境 电视收视率 暴力行为 杀人行为 60年代中期 普及率 虐待狂 电视机
下载PDF
补偿
19
作者 陈娟 《华文文学》 1999年第3期18-19,17,共3页
关键词 丈夫 败兴的事 虐待狂 骰子 连本带利 澳门 只顾自己 小指 生命安全 制衣厂
下载PDF
波德莱尔—无限与芳香
20
作者 朱莉亚.克丽斯蒂娃 秦海鹰 《法国研究》 1992年第1期23-33,共11页
在波德莱尔的作品中,文本比显而易见的爱情经验更为重要,这种爱情经验在阅读中呈现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肉体的毁灭性的(有人说是“虐待狂式的”)迷恋,另一方面是对理想的狂热崇拜,虽然这理想无法达到,但它是绝对的、必需的。情人波德... 在波德莱尔的作品中,文本比显而易见的爱情经验更为重要,这种爱情经验在阅读中呈现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肉体的毁灭性的(有人说是“虐待狂式的”)迷恋,另一方面是对理想的狂热崇拜,虽然这理想无法达到,但它是绝对的、必需的。情人波德莱尔、天主教徒波德莱尔、神秘主义者波德莱尔:这也许不是同一个人,然而却是一个建立在隐喻之上的完整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隐喻式 神秘主义 爱情 芳香 无限 虐待狂 客体 完整文本 自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