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儿童虐待认知与潜在施虐倾向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垚 刘爱书 +1 位作者 刘天牧 朱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92-794,共3页
心理虐待是指与儿童有亲密关系和责任义务的人对其产生的持续、反复、不适宜的行为[1]。相比于躯体虐待,心理虐待更容易产生消极、隐蔽、普遍的复杂结果。虐待经历导致个体形成不安全依恋,成人后,此种依恋更有可能体现在个体与其子女的... 心理虐待是指与儿童有亲密关系和责任义务的人对其产生的持续、反复、不适宜的行为[1]。相比于躯体虐待,心理虐待更容易产生消极、隐蔽、普遍的复杂结果。虐待经历导致个体形成不安全依恋,成人后,此种依恋更有可能体现在个体与其子女的关系中[2]。有受虐经历的成年人更容易卷入犯罪行为并虐待自己的子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 虐待认知 施虐倾向 体罚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对儿童虐待的认知量表在大学生群体的修订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天牧 刘爱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07-913,共7页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修订对儿童虐待的认知量表(PCMS),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为测量大学生对儿童虐待的认知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方法:选取555名大学生,将其平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n=277)用于条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另一部分(n=278)用...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修订对儿童虐待的认知量表(PCMS),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为测量大学生对儿童虐待的认知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方法:选取555名大学生,将其平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n=277)用于条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另一部分(n=278)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与内部一致性检验;以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为效标检验效标效度;2周后随机选取其中57名被试进行重测以检验重测信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剩余28个条目,分为心理虐待、躯体虐待、童工、忽视及性虐待5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结构拟合良好(χ~2/df=1.63,CFI=0.912,TLI=0.901,RMSEA=0.048,SRMR=0.059)。CTQ-SF的心理虐待、躯体虐待和忽视3个维度得分分别与PCMS的心理虐待、躯体虐待和忽视3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12~0.15,均P<0.05)。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92,5个维度的α系数为0.55~0.84;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4,5个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76~0.91。结论:修订的对儿童虐待的认知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作为测量儿童虐待认知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儿童虐待 虐待认知 效度 信度
下载PDF
童年期虐待认知中的“假阴性错误”——特点、机制及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天牧 刘爱书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6,共6页
童年期虐待(childhood maltreatment)对个体未来的心理、生理健康有很多不良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受虐待经历越严重便越容易将自身经历定义为虐待,然而很多童年期受害者却在研究中报告自己并没有遭受过虐待,有研究者将这一现象称之为&... 童年期虐待(childhood maltreatment)对个体未来的心理、生理健康有很多不良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受虐待经历越严重便越容易将自身经历定义为虐待,然而很多童年期受害者却在研究中报告自己并没有遭受过虐待,有研究者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假阴性错误"。本文对这一现象的特点、产生机制及其影响进行文献综述,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虐待 虐待认知 假阴性错误 产生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