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恐怖·狂欢·虔恪”与本真救赎——战国策派美学旨趣新探
1
作者
叶金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寄语中国艺术人》是战国策派的美学纲领,须结合《中国心灵》才能读懂战国策派的美学旨趣。战国策派美学始于反对儒道,却终于复归道家,因为中国人就社会属性是儒家信徒,作为个体却是道教徒。陈铨等人所意识到的时代病是战国策派无力解...
《寄语中国艺术人》是战国策派的美学纲领,须结合《中国心灵》才能读懂战国策派的美学旨趣。战国策派美学始于反对儒道,却终于复归道家,因为中国人就社会属性是儒家信徒,作为个体却是道教徒。陈铨等人所意识到的时代病是战国策派无力解决的,因而以海德格尔的学说格义道家作为药方,从美学概念引向哲学概念。虔恪的"绝对之体",对于"超人"而言是以老子的"无"为终;对于"超人"与"末人"以外的第三种人而言,是以海德格尔的本真为终。因此,在陈铨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阅读到本真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派
美学旨趣
虔恪
'超人'
'末人'
道家
存在
本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林同济的美学概念“虔恪”——论《寄语中国艺术人》与尼采《悲剧的诞生》的渊源
2
作者
杨俊杰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3年第2期54-66,共13页
林同济的《寄语中国艺术人——恐怖·狂欢·虔恪》(1942)模仿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行文风格,借取尼采《悲剧的诞生》的思想框架,敦促中国的艺术人,尤其是画家走一条从"恐怖"到"狂欢"再到"虔恪...
林同济的《寄语中国艺术人——恐怖·狂欢·虔恪》(1942)模仿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行文风格,借取尼采《悲剧的诞生》的思想框架,敦促中国的艺术人,尤其是画家走一条从"恐怖"到"狂欢"再到"虔恪"的心路,画出新风格。有鉴于其所申述的"狂欢"与尼采悄然有别,其"自恐怖而狂欢"的递进也与《悲剧的诞生》貌合神离的。林同济所着意者,原就是狂欢以后的"虔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同济
尼采
虔恪
美学
原文传递
“蛊镇”细读:苍生鬼神不等闲
被引量:
1
3
作者
杜国景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45-149,共5页
肖江虹的《蛊镇》《悬棺》《傩面》三部中篇,写"蛊镇"方圆数十里的人和事,内容相对独立,但人情相同,风俗相近。三部小说与过去之不同,在于苍生之外,鬼神别有开掘。《傩面》中虔恪的追逼与苟且的动摇即是一种新格磔,三部中篇...
肖江虹的《蛊镇》《悬棺》《傩面》三部中篇,写"蛊镇"方圆数十里的人和事,内容相对独立,但人情相同,风俗相近。三部小说与过去之不同,在于苍生之外,鬼神别有开掘。《傩面》中虔恪的追逼与苟且的动摇即是一种新格磔,三部中篇对死亡意象亦有推进。苍生与鬼神的兼顾,给小说带来了新的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蛊镇”
虔恪
与苟且
死亡意象
苍生与鬼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恐怖·狂欢·虔恪”与本真救赎——战国策派美学旨趣新探
1
作者
叶金辉
机构
南开大学中文系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文摘
《寄语中国艺术人》是战国策派的美学纲领,须结合《中国心灵》才能读懂战国策派的美学旨趣。战国策派美学始于反对儒道,却终于复归道家,因为中国人就社会属性是儒家信徒,作为个体却是道教徒。陈铨等人所意识到的时代病是战国策派无力解决的,因而以海德格尔的学说格义道家作为药方,从美学概念引向哲学概念。虔恪的"绝对之体",对于"超人"而言是以老子的"无"为终;对于"超人"与"末人"以外的第三种人而言,是以海德格尔的本真为终。因此,在陈铨的文学作品中,我们阅读到本真的救赎。
关键词
战国策派
美学旨趣
虔恪
'超人'
'末人'
道家
存在
本真
Keywords
the School of Zhanguoce
aesthetic taste
piety
'superman'
'petty man'
Taoism
being
authenticity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林同济的美学概念“虔恪”——论《寄语中国艺术人》与尼采《悲剧的诞生》的渊源
2
作者
杨俊杰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3年第2期54-66,共13页
文摘
林同济的《寄语中国艺术人——恐怖·狂欢·虔恪》(1942)模仿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行文风格,借取尼采《悲剧的诞生》的思想框架,敦促中国的艺术人,尤其是画家走一条从"恐怖"到"狂欢"再到"虔恪"的心路,画出新风格。有鉴于其所申述的"狂欢"与尼采悄然有别,其"自恐怖而狂欢"的递进也与《悲剧的诞生》貌合神离的。林同济所着意者,原就是狂欢以后的"虔恪"。
关键词
林同济
尼采
虔恪
美学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蛊镇”细读:苍生鬼神不等闲
被引量:
1
3
作者
杜国景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45-149,共5页
文摘
肖江虹的《蛊镇》《悬棺》《傩面》三部中篇,写"蛊镇"方圆数十里的人和事,内容相对独立,但人情相同,风俗相近。三部小说与过去之不同,在于苍生之外,鬼神别有开掘。《傩面》中虔恪的追逼与苟且的动摇即是一种新格磔,三部中篇对死亡意象亦有推进。苍生与鬼神的兼顾,给小说带来了新的气象。
关键词
“蛊镇”
虔恪
与苟且
死亡意象
苍生与鬼神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恐怖·狂欢·虔恪”与本真救赎——战国策派美学旨趣新探
叶金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也谈林同济的美学概念“虔恪”——论《寄语中国艺术人》与尼采《悲剧的诞生》的渊源
杨俊杰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3
0
原文传递
3
“蛊镇”细读:苍生鬼神不等闲
杜国景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