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无”与“虚静”合一——从《老子衍》看王夫之对老子“有无”思维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建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7-22,共6页
老子以"有无"境界,对人生实有领域的观照与觉悟,就是"虚静","有无"与"虚静"合一就是老子以境界形态的"有无"思维论证人生领域"无中之有"的"虚静"与"无&qu... 老子以"有无"境界,对人生实有领域的观照与觉悟,就是"虚静","有无"与"虚静"合一就是老子以境界形态的"有无"思维论证人生领域"无中之有"的"虚静"与"无"之境界的合一,这体现了老子境界形态"有无"思维的特征。王夫之以万物实有为思维起点,以实有形态的"有无",即:"有"与"有中之无"论"虚静",统一"有无"与"虚静"于"有"与"无中之有"的实有境界之中,从而从哲学思维的深度论证了"有无"与"虚静"合一于实有,即"有无"与"虚静"统一于"有"与"有中之无"合一的万物实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 虚/静 实有/境界
下载PDF
从西方文艺心理学看中国古代文论中虚静的动态心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莹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0-23,共4页
虚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审美范畴,若从西方文艺心理学角度探求虚静的心理动态机制,就会发现,是虚静中的动静相宜、个性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心理,虚静与醉并行不悖的心理机制,虚静与梦求同存异的心理特征等,共同构成了虚静的动态心理的价... 虚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审美范畴,若从西方文艺心理学角度探求虚静的心理动态机制,就会发现,是虚静中的动静相宜、个性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心理,虚静与醉并行不悖的心理机制,虚静与梦求同存异的心理特征等,共同构成了虚静的动态心理的价值与意义。虚静的动态心理,为构思创作提供了活跃的思维和广阔的心理空间,是创作构思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醉 梦幻 心理机制
下载PDF
老子“守中”思想的三个视域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瑞芬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5-56,共2页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至虚,恒也;守中,笃也"充分体现了老子的"守中"思想。从宇宙观论视域来看,要达到一种道法自然、"复归于朴"、自然无为的状态;从认识论视域来看,要持守没有成见、偏见的虚...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至虚,恒也;守中,笃也"充分体现了老子的"守中"思想。从宇宙观论视域来看,要达到一种道法自然、"复归于朴"、自然无为的状态;从认识论视域来看,要持守没有成见、偏见的虚静认知的状态;从主客体视域来看,要守住人心中淳厚和谐的心境,守住人作为人的本性和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守中 和谐 心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