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伪的形式”下的人性悲歌——《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深层解读
1
作者 周海燕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12期87-88,共2页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无论从全文的情节发展、人物行为的特征而言,还是从作家本人的创作理念、创作实践而言,都充分说明了名份与事实、概念与现实的脱节,突出了余华小说常用的“虚伪的形式”,咏叹了一曲人...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无论从全文的情节发展、人物行为的特征而言,还是从作家本人的创作理念、创作实践而言,都充分说明了名份与事实、概念与现实的脱节,突出了余华小说常用的“虚伪的形式”,咏叹了一曲人性之恶的悲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 虚伪的形式 人性悲歌
下载PDF
欲望充盈的原始残酷的审美意象世界——论余华小说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崇 王咏梅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8-20,共3页
余华以"本能"状态下的欲望为艺术符号,展现人类真实的内心世界;以暴力话语、梦幻话语、历史话语为表现形式,构筑出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采用音乐式的叙述节奏,直接扣击人类的灵魂。
关键词 欲望 虚伪的形式 音乐
下载PDF
余华小说中“叙述的和声” 被引量:2
3
作者 苗珍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文着重从三种理论视角论述了余华小说在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的“叙述的和声”,指出“叙述的和声”是“虚伪的形式”的显著特征,并分析了“叙述的和声”与作家创作理念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 “叙述的和声” 虚伪的形式 语词
下载PDF
先锋实验小说的实验价值——以莫言和余华80年代中后期的创作为例
4
作者 张蕊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11期41-43,共3页
先锋实验小说以"新"掀起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文坛的创作和评论浪潮,这股浪潮既是一批新锐作家有意借用西方的创作观念来打破固有的小说创作模式,更是在一批新生的评论家的推动下掀起的小说创作革新。他们的创作给文坛带... 先锋实验小说以"新"掀起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文坛的创作和评论浪潮,这股浪潮既是一批新锐作家有意借用西方的创作观念来打破固有的小说创作模式,更是在一批新生的评论家的推动下掀起的小说创作革新。他们的创作给文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但是也带来了作品与读者的疏离。可是在这其中更出现了如莫言和余华这样的生力军,莫言以他扎根中国的古典气息和魔幻的现代派手法赢得了声誉;余华以他虚伪的形式和真实的人性的书写感动着读者。他们的创作都表明先锋实验小说的创作不仅应该关注如何写,也应该关注写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气息 魔幻手法 虚伪的形式 真实的人性
下载PDF
把意义还给世界——关于《呼喊与细雨》的解读提纲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秋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9-90,81,共3页
(一) 被作家本人称之为“当代最伟大的杰作”的《呼喊与细雨》,尽管已经发表二年多时间了,但从见诸报刊的为数不多的几篇评介文章来看,对它的解读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等揭之迷。 也许问题出在这里—— 马克·肖莱尔认为:“现代... (一) 被作家本人称之为“当代最伟大的杰作”的《呼喊与细雨》,尽管已经发表二年多时间了,但从见诸报刊的为数不多的几篇评介文章来看,对它的解读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等揭之迷。 也许问题出在这里—— 马克·肖莱尔认为:“现代批评已经证明,只谈内容就根本不是谈艺术,而是谈经验;只有当我们谈完成了的内容,即形式,即作力艺术品时,我们才是作为批评家在在话,内容即经验与完成了的内容即艺术之间的差别,就在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喊与细雨》 虚伪的形式 余华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 先锋派作家 小说 作家评论 现代批评 陈晓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