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质量视角下AIGC虚假信息问题及根源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莫祖英 盘大清 +1 位作者 刘欢 赵悦名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40,共9页
[目的/意义]探讨AIGC中存在的各种虚假信息类型及其特征,对理解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减少AIGC中虚假信息的生成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数据测试实验方法,立足于信息质量视角,通过采集AIGC系统一手的测试数据和收集二手的AIG... [目的/意义]探讨AIGC中存在的各种虚假信息类型及其特征,对理解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减少AIGC中虚假信息的生成具有积极作用。[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数据测试实验方法,立足于信息质量视角,通过采集AIGC系统一手的测试数据和收集二手的AIGC虚假信息来剖析AIGC虚假信息类型及特征;以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的信息生成过程为着力点,探析AIGC中虚假信息生成的根源。[结论/发现] AIGC虚假信息主要包括事实性虚假和幻觉性虚假两种类型,事实性虚假信息主要集中在数据错误、作者作品错误、客观事实错误、编程代码错误、机器翻译错误五个方面,而幻觉性虚假信息主要集中在虚假新闻事件、虚假学术信息、虚假健康信息和偏见与歧视方面;AIGC虚假信息产生的根源与大规模语言模型、预训练数据集和人工标注三个要素有关。[创新/价值]采用了数据测试实验方法,并辅以二手数据的收集,全面分析了各种AIGC虚假信息的类型,并根据生成机理与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事实性虚假信息和幻觉性虚假信息,为AIGC虚假信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 虚假信息 信息质量 事实虚假信息 幻觉性虚假信息 根源分析
下载PDF
《虚假的事实》:印度民族自我的“寓言”
2
作者 黎跃进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1年第2期106-115,156,157,共12页
耶谢巴尔是印度现当代进步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以现实主义的描绘,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他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长篇小说《虚假的事实》,以印度独立前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背... 耶谢巴尔是印度现当代进步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创作以现实主义的描绘,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他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长篇小说《虚假的事实》,以印度独立前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情节和艺术的形象体系,以文学虚构叙述,重新建构印度的"民族自我",是后殖民语境中印度民族自我的"寓言"。小说在印巴分治、教族冲突的民族灾难反思中,提出正视现实,清理殖民统治带来的文化后果,革除独立政府新权贵的种种弊政,经过历史风雨的洗礼后,建设一个进步繁荣、平等团结、理性奉献、自力更生、代表民众利益和愿望的新的民族自我。这个"民族自我"在小说主人公达拉与和布兰身上得到"寓言"式的体现,达拉的经历和命运是印度民族的象征性写照,她勤勉温雅、宽容仁慈、正直清廉的性格,是新的"民族自我"的人格化。小说的构思也艺术地体现了寻求"民族自我"的突出特点:在历史框架中虚构情节,民族知识分子聚会,本土风习描写,坚信民族光明前程的结局。小说在表现耶谢巴尔一贯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同时,鲜明地体现了探讨"民族自我"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谢巴尔 虚假事实 民族自我 寓言 后殖民文学
下载PDF
“恶意传谣”行为入罪的刑事法检讨——从主观事实的证明困难切入
3
作者 杜治晗 罗艳妮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75-80,共6页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损害商品声誉、商业信誉罪、诬告陷害罪、诽谤罪等的相似之处在于行为人捏造或传播了虚假的信息。刑事实体法对主观要素规定的繁简决定了主观事实证明的难易,将诽谤罪等的构成要件简化为"明知是虚...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损害商品声誉、商业信誉罪、诬告陷害罪、诽谤罪等的相似之处在于行为人捏造或传播了虚假的信息。刑事实体法对主观要素规定的繁简决定了主观事实证明的难易,将诽谤罪等的构成要件简化为"明知是虚假事实而传播"将给司法证明带来极大困难,"明知是虚假事实而传播"的行为也缺乏处罚必要性。我国刑法理论及立法对诽谤罪等相似罪名的解释和规定选择"虚假性"或"主观恶性"两个标准之一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传谣 捏造行为 虚假事实 主观事实证明
下载PDF
论商业诽谤行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立新 蔡颖雯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0-51,共12页
商业诽谤行为是一种公开对特定商事主体及其财产或财产的品质等进行诋毁 ,造成其经济利益损害的行为。对于商业诽谤行为 ,我国仅仅通过《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进行禁止 ,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只有立足于《民法通则》 ,对商业... 商业诽谤行为是一种公开对特定商事主体及其财产或财产的品质等进行诋毁 ,造成其经济利益损害的行为。对于商业诽谤行为 ,我国仅仅通过《刑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其进行禁止 ,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只有立足于《民法通则》 ,对商业诽谤行为予以民事法律制裁 ,才能够全面完善对商事主体的保护 ,维护正常的商业交易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诽谤 虚假事实 公布 实际恶意 法律制裁
下载PDF
侵害商誉罪立法初探
5
作者 王昌学 范永红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9-32,共4页
商誉是社会对经营者(包括经营组织和个人)的商业道德、服务质量、厂商资信以及商品质量、价格等情况的综合评价。商誉作为联系经营者和顾客的桥梁,作为促销创益的催发剂,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之相应,近年来,侵害商誉的案件也... 商誉是社会对经营者(包括经营组织和个人)的商业道德、服务质量、厂商资信以及商品质量、价格等情况的综合评价。商誉作为联系经营者和顾客的桥梁,作为促销创益的催发剂,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之相应,近年来,侵害商誉的案件也急骤增多。一些不法分子出于各种动机,往往采取捏造事实、散布流言的方法,侵害他人商誉,表现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种侵害商誉的行为应该予以犯罪化。为此,本文就侵害商誉罪的有关立法问题略抒管见,以作引玉之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事实 经营者 社会危害性 经营组织 行为人 商业道德 无形财产 立法例 服务质量 假冒商标罪
下载PDF
商业诽谤罪立法刍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红卫 崔红利 《山东法学》 1995年第1期36-38,共3页
商业诽谤罪立法刍议崔红卫,崔红利市场经济离不开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经营者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也就出现了诽谤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现象... 商业诽谤罪立法刍议崔红卫,崔红利市场经济离不开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经营者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也就出现了诽谤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现象。对此,虽然我国颁布的《反不正当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诽谤 立法刍议 诽谤罪 竞争对手 经营者 商品声誉 虚假事实 反不正当竞争法 商业信誉 行政责任
下载PDF
论新闻诽谤
7
作者 姚经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07-110,共4页
论新闻诽谤姚经华防止和制裁新闻诽谤是构成新闻法的重要内容。新闻诽谤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新闻诽谤的含义及其构成略抒拙见。一、新闻诽谤的含义新闻诽谤是一种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因此... 论新闻诽谤姚经华防止和制裁新闻诽谤是构成新闻法的重要内容。新闻诽谤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新闻诽谤的含义及其构成略抒拙见。一、新闻诽谤的含义新闻诽谤是一种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因此,新闻诽谤也分一般的新闻诽谤违法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诽谤罪 新闻诽谤 社会危害性 新闻从业者 危害行为 虚假事实 行为人 诽谤行为 新闻媒介 危害结果
下载PDF
青海人民出版社诉周洁侵害名誉权案一审判决
8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8-48,共1页
原告青海人民出版社诉称1993年6月17日,被告举行新闻发布会,散布原告将被告的肖像移植在一女性半裸照上,侵害了被告的肖像权、名誉权.被告在公开场合,向新闻界和公众提供、散布侵害原告名誉权的虚假新闻信息,导致国内外数十家报刊、电... 原告青海人民出版社诉称1993年6月17日,被告举行新闻发布会,散布原告将被告的肖像移植在一女性半裸照上,侵害了被告的肖像权、名誉权.被告在公开场合,向新闻界和公众提供、散布侵害原告名誉权的虚假新闻信息,导致国内外数十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广为传播,严重影响了社会对原告的公正评价,干扰了原告的正常工作,造成原告的经济损失.被告是在明知不是原告出版非法淫秽书《欲神》的情况下,散布贬低、污辱原告的虚假事实,其行为已构成侵权,为此请求:被告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十二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害名誉权 原告 出版社 青海 被告 虚假事实 新闻发布 人格权 向法院起诉 赔偿经济损失
下载PDF
解读耶谢巴尔《虚假的事实》中的主要女性形象
9
作者 唐仁虎 《南亚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140-148,共9页
《虚假的事实》是印度著名进步作家耶谢巴尔的代表作,在印度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重点塑造的核心人物是女性,这在印度文学中是比较少见的。因此,本文试图解读作者笔下的达拉和甘娜格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典... 《虚假的事实》是印度著名进步作家耶谢巴尔的代表作,在印度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重点塑造的核心人物是女性,这在印度文学中是比较少见的。因此,本文试图解读作者笔下的达拉和甘娜格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典型意义,阐述作者通过她们所表现的对在婚姻问题上遭到过不幸的印度教妇女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文学 耶谢巴尔 虚假事实 女性形象
原文传递
诽谤罪与名誉权的刑法保护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钱舫 秦思剑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1-34,共4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社会诸种自由中,言论、出版自由是人们获得其他自由的决定因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然而在任何一个法制社会里,言论、出版自由都不可能是无制约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滥用必然导致...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社会诸种自由中,言论、出版自由是人们获得其他自由的决定因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然而在任何一个法制社会里,言论、出版自由都不可能是无制约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滥用必然导致对他人人格权的侵犯。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保障与公民、社会组织人格权的保护,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两难矛盾和价值冲突。不同国家的立法对两者有不同的偏重。在立法和司法上如何达到公平、公正,个人权利、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三者如何衡平,形成宪法、刑法等多学科交错的疑难课题。 在刑法典中设置诽谤罪,是对名誉权不受非法侵害的有力保障,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对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诽谤罪 名誉权 人格权 出版自由 虚假事实 非法人团体 社会评价 行为人 刑法 虚构的事实
原文传递
妨害商业信誉罪立法研究
11
作者 李麒 冯卫国 《政法学刊》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6-39,共4页
一、设立妨害商业信誉罪的必要性 商业信誉,是指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在生产、流通或与此有直接联系的经济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反映社会对其资信状况、经营绩效、商品质量、员工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简言之,商业信誉就是一个企业的公... 一、设立妨害商业信誉罪的必要性 商业信誉,是指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在生产、流通或与此有直接联系的经济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反映社会对其资信状况、经营绩效、商品质量、员工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简言之,商业信誉就是一个企业的公众形象,它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无价之宝,同时,商业信誉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它能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盈利水平,属于无形财产的范畴。良好的信誉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其经济价值是巨大的,但由于它处于一种信息状态,其流向和强度往往难以控制,因而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和侵害,从而给商业信誉主体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其进行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并不能完全捍卫自己的权利,只有法律才能给商誉权提供最为充分和有效的保护。刑法的适度参与,则是商誉权法律保护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道屏障,设立妨害商业信誉罪,就是以立法手段来构筑这道重要的、也是最强硬的法律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誉 商誉权 刑事立法 假冒注册商标 虚假事实 犯罪 名誉权 行为人 商品生产经营者 诽谤罪
原文传递
新闻报道与侮辱、诽谤罪
12
作者 王国庆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39,共1页
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时很少有人会把刑法与新闻报道联系在一起。几年后,上海的一起诽谤案,使刑法中的“侮辱罪”、“诽谤罪”在新闻界同仁眼里不再陌生了。 1983年上海《民主与法制》杂志第1期发表的一篇文章《... 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当时很少有人会把刑法与新闻报道联系在一起。几年后,上海的一起诽谤案,使刑法中的“侮辱罪”、“诽谤罪”在新闻界同仁眼里不再陌生了。 1983年上海《民主与法制》杂志第1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二十年“疯女”之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应,也带来了一场长达数年的诉讼。两位记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民主与法制 诽谤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虚假事实 剥夺政治权利 人格 新闻工作者 合法权益 情节严重
原文传递
引人误解
13
《工商行政管理》 2001年第7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引人误解 《反不正当竞争法》 误导行为 消费者 虚假事实 虚假宣传 字面含义 执法水平 表现形式 真实性
原文传递
商业诋毁行为
14
《工商行政管理》 2001年第14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商业诋毁行为 经营者 竞争对手 商品声誉 商业信誉 《反不正当竞争法》 市场竞争优势 虚伪事实 虚假事实 经营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