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思维下检察监督的思维转变及困境突破:以虚假诉讼为切入点
1
作者 孙智培 高美艳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检察监督的思维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新时代虚假诉讼案件频发的现状,检察机关应该积极推进大数据思维赋能法律监督,通过转变大数据思维,推动大数据技术打击虚假诉讼行为。为确保大数据思维有效赋能虚假诉讼...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检察监督的思维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新时代虚假诉讼案件频发的现状,检察机关应该积极推进大数据思维赋能法律监督,通过转变大数据思维,推动大数据技术打击虚假诉讼行为。为确保大数据思维有效赋能虚假诉讼类案监督,首先,应当在类案监督的基础上,明确大数据思维的具体转变方式;其次,从虚假诉讼类案监督的实践出发,剖析大数据思维与大数据技术结合存在的诸如“信息孤岛”“复合型人才稀缺”“大数据思维越位”等问题及背后的原因;最后,从数据扩源、人才引进、思维建立三个维度入手,解决大数据思维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进一步挖掘大数据思维赋能检察监督的深层价值,提升虚假诉讼类案监督的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技术 虚假诉讼 类案监督 数字检察
下载PDF
民间借贷类虚假诉讼的规制困境与纾解
2
作者 董真 《西部学刊》 2024年第8期81-84,135,共5页
民间借贷型虚假诉讼行为强调行为人双方之间通过恶意串通的方式,或者行为人一方通过虚构证据,以不真实的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然而,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司法认定问题仍存在诸多不敷适用之处,在行为识别、证明标准以及... 民间借贷型虚假诉讼行为强调行为人双方之间通过恶意串通的方式,或者行为人一方通过虚构证据,以不真实的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然而,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司法认定问题仍存在诸多不敷适用之处,在行为识别、证明标准以及惩戒机制方面表现尤甚。基于此,当前应结合经验法则与科学法则,明确民间借贷虚假诉讼识别规则;同时细化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证明标准,厘清“高度盖然性”标准与“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适用逻辑;最后,强化民间借贷类虚假诉讼惩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 虚假诉讼 证明标准 惩戒机制
下载PDF
论虚假诉讼的查处和防治
3
作者 谢勇 《中国应用法学》 2024年第2期150-161,共12页
虚假诉讼的查处和防治是司法实践面临的难题。认定虚假诉讼应把握捏造案件基本事实这一要件,并以能够决定原告诉讼请求是否成立的要件事实作为案件基本事实。“假离婚”、制造管辖连接点、依据“白合同”起诉一般不应认定为虚假诉讼。... 虚假诉讼的查处和防治是司法实践面临的难题。认定虚假诉讼应把握捏造案件基本事实这一要件,并以能够决定原告诉讼请求是否成立的要件事实作为案件基本事实。“假离婚”、制造管辖连接点、依据“白合同”起诉一般不应认定为虚假诉讼。对虚假诉讼原告应当驳回诉讼请求,而非驳回起诉,并应处以罚款或拘留、移送犯罪线索。从行为动因看,虚假诉讼可分为虚假确权型、政策套利型、逃废债务型和恶意侵权型四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虚假诉讼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探索建立虚假诉讼法定赔偿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和信用责任制度是防治虚假诉讼的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要件事实 法定赔偿 惩罚性赔偿
下载PDF
宛城区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三二三”监督模式不断提升民事虚假诉讼监督质效
4
作者 刘海俭 王峰 《人民法治》 2024年第2期64-65,共2页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检察院将虚假诉讼监督作为民事检察工作的着力点,探索建立“三二三”监督模式,高质高效办理一批虚假诉讼案件。2021年至今,共办理虚假诉讼案件15件,提请抗诉4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1件,移送虚假诉讼犯罪线...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检察院将虚假诉讼监督作为民事检察工作的着力点,探索建立“三二三”监督模式,高质高效办理一批虚假诉讼案件。2021年至今,共办理虚假诉讼案件15件,提请抗诉4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1件,移送虚假诉讼犯罪线索5件,有力打击虚假诉讼,维护司法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再审检察建议 司法秩序 犯罪线索 南阳市宛城区 监督模式 移送 探索建立
下载PDF
虚假诉讼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原理及其救济
5
作者 黄忠顺 刘宏林 《经贸法律评论》 2024年第1期39-56,共18页
虚假诉讼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实质是在诉讼过程中未给予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正当程序保障,但却在诉讼结果上对其实体权利义务产生不利影响。实体法上的代理、法律行为效力、无权处分、合同相对性、债的保全、不当得利、侵权... 虚假诉讼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实质是在诉讼过程中未给予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正当程序保障,但却在诉讼结果上对其实体权利义务产生不利影响。实体法上的代理、法律行为效力、无权处分、合同相对性、债的保全、不当得利、侵权责任等制度均能够为受害人提供一定救济,但无法消除虚假诉讼生效裁判之原有效力及其附随效力的不利影响。诉讼法现有的上诉、再审、执行异议及执行异议之诉、分配方案异议及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等非专有程序救济机制对虚假诉讼受害人的保护不够充分和周延,也无法与实体救济机制协调对接。立法论上,以第三人撤销之诉为基础建立“案外人撤销之诉”作为专有程序救济机制,可以为虚假诉讼受害人提供较为充分的救济。当然,虚假诉讼的治理还有赖于立案程序和审理程序的识别与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正当程序 判决效力 第三人撤销之诉 案外人撤销之诉
下载PDF
捏造事实躲债务 虚假诉讼严惩罚
6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期49-49,共1页
【案例】姜某为规避债务,通过虚假决议变更法定代表人、伪造购销合同、捏造情节提起民事诉讼、虚构事实申请执行程序等一系列手段,达到将自己财产“合法”转移的目的,后被公安机关查获。经法院审理,依法以虚假诉讼罪判处姜某罚金50万元... 【案例】姜某为规避债务,通过虚假决议变更法定代表人、伪造购销合同、捏造情节提起民事诉讼、虚构事实申请执行程序等一系列手段,达到将自己财产“合法”转移的目的,后被公安机关查获。经法院审理,依法以虚假诉讼罪判处姜某罚金50万元,撤销原民事调解书,驳回姜某的诉讼请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调解书 购销合同 虚假诉讼 民事诉讼 虚构事实 诉讼请求 法定代表人 捏造事实
下载PDF
虚假诉讼检察监督职能再定位 被引量:3
7
作者 潘志玉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虚假诉讼在我国的典型存在,除了归根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以及诉讼诚信原则的失范因素以外,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以及调解制度的固有局限性也不无关系。检察监督对虚假诉讼进行规制和遏止具有天然制度优势。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权是兼... 虚假诉讼在我国的典型存在,除了归根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以及诉讼诚信原则的失范因素以外,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以及调解制度的固有局限性也不无关系。检察监督对虚假诉讼进行规制和遏止具有天然制度优势。虚假诉讼检察监督权是兼有行政性质与司法性质的混合性权力。虚假诉讼打破了传统民事诉讼基本构架平衡,加强和完善对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应该参照权力制衡理念,以事后监督为主,兼顾事前和事中监督,坚持法律职业共同体理念,重在与各方协同,避免部门对立,并在司法谦抑与能动检察之间寻求平衡,推动虚假诉讼检察监督守正创新。要实现检察监督职能的理念更新和重新定位,检察机关应当在虚假诉讼治理中发挥先锋主导作用,通过立法进一步拓宽虚假诉讼案件来源机制,赋予检察建议刚性约束力,加强和完善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构建“民事、行政与刑事”制裁三位一体的协同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检察监督 协同治理 联动机制
下载PDF
论单方虚假诉讼的民事程序规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剑锋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48,共16页
《民诉法修正案》新增的单方虚假诉讼规范存在与双方通谋型虚假诉讼的同质化问题,应当从司法秩序的单向保护视角转向兼顾对方当事人权益保护的双向视角,秉持区分化的基本逻辑对要件和效果进行再构筑。单方诉讼欺诈的民事侵权责任实行以... 《民诉法修正案》新增的单方虚假诉讼规范存在与双方通谋型虚假诉讼的同质化问题,应当从司法秩序的单向保护视角转向兼顾对方当事人权益保护的双向视角,秉持区分化的基本逻辑对要件和效果进行再构筑。单方诉讼欺诈的民事侵权责任实行以捏造基本事实和主观故意为核心的四要件,无需设立非法侵害利益的主观目的要件,以区别于滥用诉讼权利的恶意诉讼。强制措施则排除损害对方权益的结果要件,妨害司法秩序的行为要件应以法院耗费的司法资源为认定标准。法律效果应根据立案、审前、开庭、执行等阶段,形成裁定驳回、判决驳回、强制措施、再审推翻、反诉侵权的规制体系,民事制裁在证明标准、适用范围、处罚折抵等方面与刑事惩罚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诚信原则 真实义务 恶意串通 单方欺诈
下载PDF
虚假诉讼中受害普通债权人救济程序之辨——基于法教义学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戴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46-156,共11页
基于既判力的相对性,法院对虚假诉讼所作的生效裁判对普通债权人没有既判力。虚假诉讼的生效裁判损害的是普通债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第五百三十九条规定享有的撤销权,或者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所享有的确认... 基于既判力的相对性,法院对虚假诉讼所作的生效裁判对普通债权人没有既判力。虚假诉讼的生效裁判损害的是普通债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第五百三十九条规定享有的撤销权,或者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所享有的确认无效的权利。据此,普通债权人有权对虚假诉讼的生效裁判提出第三人撤销之诉,但其身份是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真正侵犯普通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是债务人与受让人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而非法院对虚假诉讼所作的生效裁判,故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区分撤销原生效裁判与撤销债务人与他人民事法律行为(或者确认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二者在法律效果上的本质区别。前者并不当然导致债务人与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撤销或者无效,普通债权人需要另行提起诉讼撤销债务人与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确认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债权人 虚假诉讼 第三人撤销之诉 撤销权
下载PDF
虚假诉讼罪研究:以“虚假诉讼行为”为视角
10
作者 华海娟 《法学(汉斯)》 2023年第5期3618-3623,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法治建设的持续改进,人们对于法律的认知日趋深入,诉讼已成为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然而,许多非法分子却滥用这一机制,利用虚假的诉讼谋取不正当利益。“虚假诉讼行为”是一种违反规定并且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法治建设的持续改进,人们对于法律的认知日趋深入,诉讼已成为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然而,许多非法分子却滥用这一机制,利用虚假的诉讼谋取不正当利益。“虚假诉讼行为”是一种违反规定并且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涉及到捏造事实和证据,企图谋取非法财物,损害公众的信任,破坏司法秩序,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多种虚假诉讼行为,主要以单方欺诈、恶意串通、隐瞒真相这几种形式存在。行为人在进行虚假诉讼行为时通常会以其他不法手段作为辅助,如为了获得相关利益甚至会对被害人的人身造成威胁,从而触犯其他犯罪。“虚假诉讼行为”在统一的法律体系下,司法实践中认定虚假诉讼行为的标准不统一,对罪数和犯罪状态界限模糊,导致虚假诉讼罪在司法适用中遭到困境,从不同路径出发解决适用中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虚假诉讼行为 虚构事实 司法适用
下载PDF
虚假诉讼中检察机关调查核实程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占善刚 张梦智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160,共9页
在以“套路贷”形态出现的虚假诉讼中,基于错误立案而形成的终局判决可对司法公信力造成损害。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源于法律监督职责,集中呈现为纠正型检察建议的处置效果。基于虚假诉讼的调查核实内容上表现为督促法院启动再审撤销不当... 在以“套路贷”形态出现的虚假诉讼中,基于错误立案而形成的终局判决可对司法公信力造成损害。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源于法律监督职责,集中呈现为纠正型检察建议的处置效果。基于虚假诉讼的调查核实内容上表现为督促法院启动再审撤销不当判决,并可通过移送调查核实所获线索以衔接刑事侦查程序。实践中,虚假诉讼调查核实存在功能运行上的局限性,包括规范效力层级相对较低、适用范围受限及缺失必要的强制措施保障等。未来立法应注重强化虚假诉讼调查核实的法律监督刚性,赋予调查核实获取证据的诉讼证据能力。由此,方可明确经由调查核实收集的线索具备移送刑事立案的证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调查核实 法律监督 证据能力 侦查衔接
下载PDF
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证明问题
12
作者 孔令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02,共10页
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认定困难与其独特的证明逻辑不无关联。本罪兼具民事违法与刑事犯罪的双重属性、立案追诉的启动困难、证明内容纷繁复杂以及认知与心证机制的尚不成熟,综合导致本罪证明困局的形成,有必要完善本罪的司法证明体系,降低... 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认定困难与其独特的证明逻辑不无关联。本罪兼具民事违法与刑事犯罪的双重属性、立案追诉的启动困难、证明内容纷繁复杂以及认知与心证机制的尚不成熟,综合导致本罪证明困局的形成,有必要完善本罪的司法证明体系,降低证明难度。在证明对象方面,着重把握本罪妨害司法秩序与严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两大核心构成要件事实,正确认识构成要件事实与解释性事实的关系以及本罪与他罪的关系。在证明责任方面,公诉方应通过多种方式履行证明责任,法院应加强对虚假诉讼事实的职权调查,自诉方的诉求应被全面审查而非轻易驳回。在证明标准方面,应降低虚假诉讼行为事实的证明标准,使其与虚假诉讼犯罪事实的证明标准呈现一定层次性,同时尽可能降低自诉证明要求,增大法院的证明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司法证明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
下载PDF
中立帮助行为主观限制可罚说的实践展开——以虚假诉讼罪为例
13
作者 支海宇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1期422-435,共14页
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限缩不应局限于客观面。客观限制可罚说者主张的实质化制造风险理论、假定的替代原因论、相当性说或限定帮助说均存在缺陷,无法限缩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范围。基于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主观限制可罚说具有采纳的必... 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限缩不应局限于客观面。客观限制可罚说者主张的实质化制造风险理论、假定的替代原因论、相当性说或限定帮助说均存在缺陷,无法限缩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范围。基于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主观限制可罚说具有采纳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中立帮助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的审查需要立足于帮助犯的故意内容,确认正犯与共犯存在意思联络的同时,强调中立帮助行为人确定地认识到其中立帮助行为对正犯行为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帮助行为 虚假诉讼 意思联络 中立认识
下载PDF
虚假诉讼罪法益的逻辑不自洽及其修正
14
作者 陈发水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3-128,共6页
虚假诉讼罪的保护法益在纵向结构上按照外延从大到小分别由章法益、节法益和具体法益构成,在横向结构上有两个地位等同的具体法益即妨害司法秩序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构成。对这些纵横交错的法益不管是进行逻辑运算或进行逻辑推理,虚假诉... 虚假诉讼罪的保护法益在纵向结构上按照外延从大到小分别由章法益、节法益和具体法益构成,在横向结构上有两个地位等同的具体法益即妨害司法秩序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构成。对这些纵横交错的法益不管是进行逻辑运算或进行逻辑推理,虚假诉讼罪的保护法益在逻辑上都不自洽。对虚假诉讼罪的法益结构进行解剖,探究造成虚假诉讼罪逻辑不自洽的根源,可以得出删除具体法益之一的妨害司法秩序是解决问题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保护法益 结构 逻辑不自洽
下载PDF
刑民意义上的虚假诉讼--基于程序规制的视角
15
作者 姚浩亮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9-46,共8页
立案审查制向立案登记制的转变提升了诉讼效率,便于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但加剧了虚假诉讼行为的产生。虚假诉讼案件作为刑民交叉案件的一种,受到《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规制。在具体适用中,虚假诉讼线索难以发现,故民事规制适用困难... 立案审查制向立案登记制的转变提升了诉讼效率,便于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但加剧了虚假诉讼行为的产生。虚假诉讼案件作为刑民交叉案件的一种,受到《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规制。在具体适用中,虚假诉讼线索难以发现,故民事规制适用困难;在规制适用的情形下,惩戒力度较弱无法形成有效威慑,故有以刑事规制作为后盾之必要。然而在刑事规制与民事规制的转化中,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关于保护对象、行为认定、适用程序的认知不一;两者关于证据标准之差异以及公安机关与法院程序衔接不畅等因素秩序其难以转化,以刑事手段进行规制案例极为有限。厘定虚假诉讼的刑民边界有利于规制适用;加大虚假诉讼的实施成本可以增强民事规制的威慑;畅通虚假诉讼的打击协作机制以充分发挥刑事规制的后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刑民交叉 程序规制 规则重构
下载PDF
虚假诉讼罪“捏造事实”司法认定研究
16
作者 狄克春 徐翔 《警学研究》 2023年第1期64-74,共11页
自虚假诉讼入刑以来,司法实务对如何认定“捏造事实”莫衷一是。根据司法解释规定,“捏造”的对象应当是能够影响法院立案决定且构成一定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依据民事诉讼法理,起诉人的主张事实在经过法律要件的筛选后成为要件事实并... 自虚假诉讼入刑以来,司法实务对如何认定“捏造事实”莫衷一是。根据司法解释规定,“捏造”的对象应当是能够影响法院立案决定且构成一定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依据民事诉讼法理,起诉人的主张事实在经过法律要件的筛选后成为要件事实并构建起该案的实质法律关系,而虚假诉讼对事实的捏造亦是通过同样的流程影响了整个诉。因此可以法律关系为分析框架,以要件事实为基本要素,从而找到实务认定虚假诉讼罪“捏造事实”的基本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捏造事实 法律关系 要件事实
下载PDF
实证主义视角下我国虚假诉讼犯罪防范路径探索
17
作者 付斌 《法学(汉斯)》 2023年第5期4474-4482,共9页
基于实证分析的维度,可以将虚假诉讼犯罪类型分为串通型虚假诉讼与欺诈型虚假诉讼,其典型表现形式主要有“虚假起诉、恶意调解、虚假支付令”三种。当前虚假诉讼犯罪防范困境主要有“立法缺失、司法审查制度的不严格、检察监督的不到位... 基于实证分析的维度,可以将虚假诉讼犯罪类型分为串通型虚假诉讼与欺诈型虚假诉讼,其典型表现形式主要有“虚假起诉、恶意调解、虚假支付令”三种。当前虚假诉讼犯罪防范困境主要有“立法缺失、司法审查制度的不严格、检察监督的不到位以及对受害人自我救济权利保障的不充分”。为化解上述困境,进一步完善虚假诉讼犯罪防范路径,首先,应当在立法层面完善非诉督促程序规则、增强调解程序性规制、完善追究刑事责任程序立法;其次,应当建立“立案、审理、执行”全程序覆盖的民事诉讼立体防护体系;再者,应当从及时提出抗诉与检察建议、加强对当事人申诉权保障维度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最后,还应当从保障受害人参与权、撤销权、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角度保障受害人的自我救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犯罪 虚假起诉 实证主义 检察监督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虚假诉讼条款的司法适用研究——以117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18
作者 李灿玖 王亚萍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4期29-33,38,共6页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法院多在再审程序才被动适用虚假诉讼条款。法院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虚假诉讼条款过程中存在识别与规制滞后、处罚手段单一、第三人救济渠道不足、民刑衔接不畅等问题。立足司法实践,可从适度降低认定...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法院多在再审程序才被动适用虚假诉讼条款。法院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虚假诉讼条款过程中存在识别与规制滞后、处罚手段单一、第三人救济渠道不足、民刑衔接不畅等问题。立足司法实践,可从适度降低认定标准、拓宽受害人救济渠道、构建顺畅的民刑衔接机制入手,以民事手段加强对虚假诉讼的司法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虚假诉讼 司法适用 法律规制
下载PDF
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认定问题探析——以全国首例律师“部分篡改型”行为无罪判决为例
19
作者 王为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8-86,共9页
虚假诉讼行为妨害司法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司法实践中一般将虚假诉讼罪的客观对象限定为“无中生有型”行为,对于“部分篡改型”行为一般不认定犯罪。通过对虚假诉讼罪的理论概念诠释,结合全国首例律师因“部... 虚假诉讼行为妨害司法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司法实践中一般将虚假诉讼罪的客观对象限定为“无中生有型”行为,对于“部分篡改型”行为一般不认定犯罪。通过对虚假诉讼罪的理论概念诠释,结合全国首例律师因“部分篡改型”行为被判无罪案件的探析,应该加大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惩戒力度,以及对“捏造”的内涵立法予以明确诠释,将“部分篡改型”行为纳入犯罪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捏造 部分篡改型 妨害司法秩序
下载PDF
房地产领域虚假诉讼研究
20
作者 陆亦纯 《法学(汉斯)》 2023年第2期502-506,共5页
虚假诉讼早已有之,而如今呈现愈演愈烈之趋势,房地产领域更是成为常发之地。行为人通过虚构不存在的房产纠纷并提起诉讼,意图利用法院的审判程序来规避政策或者获取有利于己的利益。这种行为一方面损害其他人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占用司... 虚假诉讼早已有之,而如今呈现愈演愈烈之趋势,房地产领域更是成为常发之地。行为人通过虚构不存在的房产纠纷并提起诉讼,意图利用法院的审判程序来规避政策或者获取有利于己的利益。这种行为一方面损害其他人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占用司法资源,扰乱司法秩序。当下有关房地产虚假诉讼的研究薄弱,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剖析房地产虚假诉讼的原因,并提出对房地产虚假诉讼的预防与规范建议,以供司法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房地产 调解制度 证据规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