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农作物虚拟水与耕地资源空间组合研究——以河北省11个省辖市为例
1
作者 韩芳 韩素卿 贾士靖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年第16期134-135,共2页
本文基于虚拟水理论,对河北省11个省辖市的主要农作物虚拟水含量进行估算,并与耕地资源空间差异建立联系,以揭示农作物虚拟水——耕地资源空间变化的特征,为制定不同类型区的农业发展对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作物虚拟 耕地资源 区域发展
下载PDF
吉林省农作物虚拟水时间演化与空间重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晓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4-312,329,共10页
虚拟水从植物累计蒸发蒸腾量的角度对农作物耗水量进行测算,更贴近农业的实际耗水量。运用虚拟水理论、ArcGIS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和空间重构模型,对2000年、2005年、2010年、2017年吉林省县域地区6种主要农作物虚拟水空间布局及其特征... 虚拟水从植物累计蒸发蒸腾量的角度对农作物耗水量进行测算,更贴近农业的实际耗水量。运用虚拟水理论、ArcGIS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和空间重构模型,对2000年、2005年、2010年、2017年吉林省县域地区6种主要农作物虚拟水空间布局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匹配视角,提出了农业虚拟水空间重构的3种主要模式。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吉林省农作物虚拟水总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由147.46亿m^(3),上升到2017年的247.95亿m^(3);(2)吉林省单位面积农作物虚拟水由东到西呈逐渐增加趋势;(3)吉林省农业虚拟水和播种面积空间重心均位于长春市区,但虚拟水空间重心位于播种面积的西部;(4)吉林省农作物单位面积虚拟水由高到低,依次为水稻、葵花籽、玉米、烟叶、蔬菜、大豆。若要实现农业水、土资源的空间匹配,需结合区域自然气候条件,农作物耗水量区域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对吉林县域农作物种植结构与布局进行优化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虚拟 标准差椭圆 空间布局 空间重构模型 吉林省县域
下载PDF
辽河流域(辽宁段)主要农作物生产虚拟水含量计算及其影响要素定量分解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春华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第6期163-166,256,共5页
对辽河流域(辽宁段)主要农作物生产虚拟水含量进行了计算并结合通径分析方法对影响要素的贡献量进行定量分解。计算结果表明:辽河流域(辽宁段)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年平均生产虚拟水含量为18.25亿m3,总体呈现递增变化趋势,递增幅... 对辽河流域(辽宁段)主要农作物生产虚拟水含量进行了计算并结合通径分析方法对影响要素的贡献量进行定量分解。计算结果表明:辽河流域(辽宁段)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年平均生产虚拟水含量为18.25亿m3,总体呈现递增变化趋势,递增幅度为1.23亿m3/a。除农作物耕作面积外,农业生产机械动力以及化肥使用效率是影响区域农作物生产虚拟含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21.3%和15.1%。研究成果对于区域农业用水高效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生产虚拟含水量 通径分析方法 影响因素定量分解 辽河流域(辽河段)
下载PDF
虚拟农业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海林 罗长远 唐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59-2061,2080,共4页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世界各地农业和农村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虚拟农业技术将农业科学和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开辟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途径。在给出了虚拟农业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农业的组成、应用范围和发展方...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世界各地农业和农村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虚拟农业技术将农业科学和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开辟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新途径。在给出了虚拟农业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虚拟农业的组成、应用范围和发展方向。针对虚拟农业的一个典型应用——虚拟农作物,研究了虚拟农作物系统的结构,并采用植物三维重建法建立了虚拟农作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拟农业 虚拟农作物 虚拟农作物系统 虚拟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