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2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虚拟生活”及其信用建设
被引量:
2
1
作者
林贵长
艾丹
《理论与现代化》
2007年第2期96-100,共5页
虚拟生活作为以互联网为中介的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不但没有消除信用失范现象,而且还放大了现实生活中的诸种失信行为。诸多失信行为不断冲击着互联网,严重干扰了人们的虚拟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存。“虚拟生活”良好信用关系的产...
虚拟生活作为以互联网为中介的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不但没有消除信用失范现象,而且还放大了现实生活中的诸种失信行为。诸多失信行为不断冲击着互联网,严重干扰了人们的虚拟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存。“虚拟生活”良好信用关系的产生与维系,有赖于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有赖于加强网络管理和公共信息建设以及提高网民德性和信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生活
网络信用
信用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生活中主体想象发展的本体论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世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2-75,共4页
虚拟空间是被技术实现了的人的想象空间,虚拟生活是主体想象创造并控制的生活。虚拟生活也激发主体的想象。在虚拟空间中,开放、多元、自由、宽容、共享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开放与共享,意味着主体可以相互启迪着想象;多元与宽容,意味...
虚拟空间是被技术实现了的人的想象空间,虚拟生活是主体想象创造并控制的生活。虚拟生活也激发主体的想象。在虚拟空间中,开放、多元、自由、宽容、共享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开放与共享,意味着主体可以相互启迪着想象;多元与宽容,意味着主体可以启动创造的意念,自由地想象。虚拟空间排除了现代科学理性和市场逻辑对自由想象的挤压,有效地抵制想象的齐一化、单向化。虚拟空间想象的发展还有利于反抗现代文明对主体创造生活的压抑。由此,虚拟生活中主体想象的发展又有了本体论与人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生活
主体想象
本体论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生活方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鼎
《文教资料》
2016年第23期93-95,共3页
虚拟生活方式是一种崭新的人类生存状态,给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平台和新的可能.对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研究虚拟生活方式带来的新课题.强化人本意识、问题意识、...
虚拟生活方式是一种崭新的人类生存状态,给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平台和新的可能.对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研究虚拟生活方式带来的新课题.强化人本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探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构和栽体优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在现实和虚拟双重生活方式下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生活
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建构
载体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君子精神”与虚拟生活伦理建构
4
作者
林贵长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第7期54-54,74,共2页
虚拟社会并非理想乐园,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得技术控制和规范约束在虚拟社会中难以奏效,而儒家"君子精神"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虚拟生活伦理建构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儒家"君子精神"对于虚...
虚拟社会并非理想乐园,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得技术控制和规范约束在虚拟社会中难以奏效,而儒家"君子精神"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虚拟生活伦理建构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儒家"君子精神"对于虚拟生活伦理的资源意义包括"积极伦理精神"和"消极伦理精神"两个方面,其中前者主要体现为"仁者爱人,济世安民;辨善识人,权变中庸;勇于担当,敢于批判"等三个方面,后者主要体现为"诚意慎独、不愧屋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君子
虚拟生活
网络伦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载人深空探测虚拟生活舱概念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政
李海阳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载人深空探测任务中,航天员对生存空间的需求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任务规模和成本。针对该问题,根据实际生活中数字空间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实体空间的现象,提出了虚拟生活舱的概念,对虚拟生活舱的空间需求、功能定位等进行了初步的构...
载人深空探测任务中,航天员对生存空间的需求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任务规模和成本。针对该问题,根据实际生活中数字空间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实体空间的现象,提出了虚拟生活舱的概念,对虚拟生活舱的空间需求、功能定位等进行了初步的构想;并对载人火星探测任务虚拟舱的规模和质量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引入虚拟生活舱会使飞行器总规模降低22%。最后,对虚拟生活舱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需求
虚拟生活
舱
质量估计
技术梳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数字化时代人的虚拟生活与现实幸福
被引量:
2
6
作者
周梅玲
《文化软实力》
2021年第1期22-27,共6页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不仅拓展了人类生存的广度和深度,也将人类引入了一个数字化数据构成的虚拟世界,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虚拟生活。互联网为人们创造出的这个虚拟网络生活世界正在给人们的现实生活造成巨大冲击,不...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不仅拓展了人类生存的广度和深度,也将人类引入了一个数字化数据构成的虚拟世界,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虚拟生活。互联网为人们创造出的这个虚拟网络生活世界正在给人们的现实生活造成巨大冲击,不仅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新条件,同时也引发了人的新异化,突出表现为生活主体的非人化、日常生活的殖民化和精神生活的异化。消解虚拟生活带来的人的新异化,需要回归人的主体地位,建构合理的日常生活形态,重塑网络精神家园。只有充分借助虚拟生活这一生活形态和生存手段,在感性实践活动中去追寻人们的现实幸福,人类才能真正摆脱虚拟生活引发的现实困境,寻找到实现个性自由与解放的现实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虚拟生活
人的新异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渗透中的福利态度转变:虚拟生活方式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偏好的影响
7
作者
汤茜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17,共17页
虚拟化作为影响个体福利态度的技术环境因素,在研究中长期被忽视。本文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出发,将宏观的技术环境与微观层面的个体心理结合起来,探讨了生活方式虚拟化程度如何作用于个体福利责任态度的机理。本研究的结论如下:虚拟化程...
虚拟化作为影响个体福利态度的技术环境因素,在研究中长期被忽视。本文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出发,将宏观的技术环境与微观层面的个体心理结合起来,探讨了生活方式虚拟化程度如何作用于个体福利责任态度的机理。本研究的结论如下:虚拟化程度显著降低政府福利责任偏好,生活方式虚拟化程度越高,其支持政府承担福利责任的程度越低,并且其弱化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加强;虚拟化程度主要通过风险预期和经济个人主义两个中介变量影响政府福利责任态度,而社会权利意识和社会公平感知的中介效应不明显;虚拟化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的弱化作用,在年龄更大、非中间阶层、经济增速较低区域的个体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化
虚拟生活
福利态度
政府福利责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生活方式与家具设计
8
作者
池春雷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1年第5期6-7,共2页
本文介绍了人类未来的虚拟生活方式,阐述了家具设计结合虚拟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虚拟生活
方式
家具设计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慧兰 在虚拟生活中“卖创意”
9
作者
王丽
《劳动保障世界》
2008年第7期32-33,共2页
你想不想在阿尔卑斯山上拥有一座如童话般美丽的森林小木屋?在这里,你可以风驰电掣般纵情滑雪,累了就坐在火炉旁惬意地喝咖啡;你想像纽约富翁那样拥有一座地中海风景别墅,或长满棕榈树和原始野果林的私人小岛吗?其实只需花一两百美元,...
你想不想在阿尔卑斯山上拥有一座如童话般美丽的森林小木屋?在这里,你可以风驰电掣般纵情滑雪,累了就坐在火炉旁惬意地喝咖啡;你想像纽约富翁那样拥有一座地中海风景别墅,或长满棕榈树和原始野果林的私人小岛吗?其实只需花一两百美元,一个叫李慧兰的留美女孩就能让你美梦成真。这位聪颖女孩在虚拟世界里靠"贩卖创意",大赚80多万美金,成了实实在在的老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生活
创意
虚拟
世界
李慧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VR技术的虚拟仿真生活体验馆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1
10
作者
胡萍
蒋纪平
+1 位作者
赵明富
刘媛媛
《软件导刊》
2017年第4期103-105,共3页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形成三维空间场景,使个体沉浸于虚拟环境中,提升个体在虚拟环境中的交互能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新乡市荷叶鲫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构建虚拟场景模型,运用图、文、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开发具有交...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形成三维空间场景,使个体沉浸于虚拟环境中,提升个体在虚拟环境中的交互能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新乡市荷叶鲫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构建虚拟场景模型,运用图、文、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开发具有交互功能的仿真生活体验馆,探讨了虚拟仿真交互技术在水产业中的应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现实技术
虚拟
仿真
生活
体验馆
荷叶鲫鱼
3ds
MAX
VRP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互动对抗逆力的影响——以同妻的虚拟日常生活实践为中心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冬
唐魁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风险社会的到来,致使抗逆力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关注的主题。现有抗逆力研究普遍关注家庭、组织对于抗逆力构建的影响,却忽视了伴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涌现出的网络社会支持作用。借助针对40名同妻虚拟日常生活实践的解释现象学...
风险社会的到来,致使抗逆力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关注的主题。现有抗逆力研究普遍关注家庭、组织对于抗逆力构建的影响,却忽视了伴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涌现出的网络社会支持作用。借助针对40名同妻虚拟日常生活实践的解释现象学分析,得到结论:网络空间特征与同妻抗逆力构建具有同一性。以"最熟悉的陌生人"为特征的同妻社会交往中形成了信息交流网、友伴互动网和情感关系网,衍生的各类社会支持为同妻抗逆力的构建和提升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在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中,同妻在网络空间里形成了类"互动仪式"的群体互动模式,情感能量不断地"涌现",解构了同妻认知、生活意义等方面的困境,最终促使同妻重构其生活秩序,完成抗逆力的构建。网络互动视角的引入补充了传统抗逆力研究中现实社会支持的框架结构,在理论上为个体抗逆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互动
同妻
抗逆力
虚拟
日常
生活
解释现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大学生虚拟生活之困境与出路
12
作者
希尔扎提·图尔荪
《新丝路(下旬)》
2022年第7期0244-0246,共3页
在了解大学生虚拟生活方式现状和不合理虚拟生活方式成因的前提下,应注意大学生合理虚拟生活方式培养教育的几点要求,即注重内容的导向性和适应性,在功能上具有传导性和渗透性,在形式上具有动态性和差异性,在过程中追求人性和生命。同时...
在了解大学生虚拟生活方式现状和不合理虚拟生活方式成因的前提下,应注意大学生合理虚拟生活方式培养教育的几点要求,即注重内容的导向性和适应性,在功能上具有传导性和渗透性,在形式上具有动态性和差异性,在过程中追求人性和生命。同时,要明确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虚拟生活方式必须坚持的原则,即坚持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来解决大学生虚拟生活的困境。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虚拟生活方式的现状,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养成合理的虚拟生活方式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虚拟生活
方式
虚拟
新媒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生活中的现实
13
作者
Karen(编译)
《财经文摘》
2006年第6期23-23,共1页
在2005年的美国畅销书《世界是平的》(The Wordis Flat)中,托马斯·费里德曼娓娓道来今日的世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他口中的“抹平世界的十台推土机”中,处处都有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身影。可将复杂工作切分的工作流软件,业务...
在2005年的美国畅销书《世界是平的》(The Wordis Flat)中,托马斯·费里德曼娓娓道来今日的世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他口中的“抹平世界的十台推土机”中,处处都有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身影。可将复杂工作切分的工作流软件,业务的全球外包,跨国企业的海外工厂,整合全球企业的供应链,方便迅捷的资讯搜索,开放源代码运动——第三世界国家有竞争机会,个人面对巨无霸企业亦有机会,人人都可能兼具雇主、雇工、股东、公民等多种身份认同。他描绘的世界图景栩栩如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生活
第三世界国家
跨国企业
全球企业
开放源代码
费里德曼
信息技术
海外工厂
竞争机会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基于VR技术的虚拟仿真生活体验馆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4
14
作者
崔萌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第3期34-35,共2页
本文就VR技术下的虚拟仿真生活体验馆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VR技术,进而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为VR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VR技术
虚拟
仿真
生活
体验馆
模型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青年网络虚拟精神生活引导研究
15
作者
雷松源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15,40,共5页
网络虚拟精神生活是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发展中的新层次和主要形式。高校青年虚拟精神生活存在精神世界的困惑与虚拟求助、精神世界的拉扯与虚拟依赖、精神世界的无力与虚拟共舞三种状态。应通过帮助青年走出困惑来吸引青年、引导青年加强...
网络虚拟精神生活是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发展中的新层次和主要形式。高校青年虚拟精神生活存在精神世界的困惑与虚拟求助、精神世界的拉扯与虚拟依赖、精神世界的无力与虚拟共舞三种状态。应通过帮助青年走出困惑来吸引青年、引导青年加强对自我本质的掌握来凝聚青年、确正新时代多样的奋斗理念来引领青年。同时,通过建立赢得关注、取得信任、稳健输出的引导机制,培植促进青年发展的网络意见领袖,传播和弘扬虚拟空间内的奋斗精神等形式,启智青年进行自我调适和自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网络
虚拟
精神
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视角下的“完美世界”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李宁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89,共2页
随着计算机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生活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虚拟与虚拟实在究竟是什么?虚拟或网络化的生存展示技术与人类存在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的深远影响是什么?它对我们的认知方式、意义感、人性观念乃至人...
随着计算机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生活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虚拟与虚拟实在究竟是什么?虚拟或网络化的生存展示技术与人类存在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的深远影响是什么?它对我们的认知方式、意义感、人性观念乃至人性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后果?本组笔谈从虚拟存在为切入点,对网络技术、工具理性和人类生存进行哲学追问。朱珊的文章讨论了虚拟和虚拟实在的区别,在文化和人的活动中看到虚拟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同一性。陆月宏的文章从网络技术的发展思考当代西方哲学对技术本性的追问。李宁的文章显示,在虚拟存在带来的"完美世界体验"中,人们可能导致的"自我虚化"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生活
世界
网络技术
当代西方哲学
虚拟
实在
人类存在
人性观念
哲学追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虚拟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初探
被引量:
4
17
作者
李辉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5年第3期37-40,共4页
网络虚拟环境是在互联网普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生活空间。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网恋、网婚、网游等多种虚拟生活方式。网络虚拟环境以其虚拟性、互动性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并影响着虚拟生活主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一个...
网络虚拟环境是在互联网普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生活空间。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网恋、网婚、网游等多种虚拟生活方式。网络虚拟环境以其虚拟性、互动性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并影响着虚拟生活主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一个新的生活领域究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又如何应对,是需要回答的迫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环境
教育关系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
空间
符号互动
生活
方式
虚拟生活
生活
领域
互联网
虚拟
性
性吸引
人生观
价值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时代的哲学
18
作者
陆月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87,共3页
随着计算机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生活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虚拟与虚拟实在究竟是什么?虚拟或网络化的生存展示技术与人类存在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的深远影响是什么?它对我们的认知方式、意义感、人性观念乃至人...
随着计算机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生活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虚拟与虚拟实在究竟是什么?虚拟或网络化的生存展示技术与人类存在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的深远影响是什么?它对我们的认知方式、意义感、人性观念乃至人性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后果?本组笔谈从虚拟存在为切入点,对网络技术、工具理性和人类生存进行哲学追问。朱珊的文章讨论了虚拟和虚拟实在的区别,在文化和人的活动中看到虚拟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同一性。陆月宏的文章从网络技术的发展思考当代西方哲学对技术本性的追问。李宁的文章显示,在虚拟存在带来的"完美世界体验"中,人们可能导致的"自我虚化"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生活
哲学追问
网络技术
当代西方哲学
虚拟
实在
人类存在
人性观念
人类生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宇宙生活场景中的利益识别与法律发展
被引量:
23
19
作者
焦艳鹏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44,共15页
法治生长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元宇宙技术的产业化使人类生活具有了虚拟向度。元宇宙技术的去中心化,使以人为中心、以真实生活为场景的法治面临挑战。对元宇宙之下的人的生活利益进行识别,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美好生活建设为愿景的法治...
法治生长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元宇宙技术的产业化使人类生活具有了虚拟向度。元宇宙技术的去中心化,使以人为中心、以真实生活为场景的法治面临挑战。对元宇宙之下的人的生活利益进行识别,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美好生活建设为愿景的法治价值的必修课。元宇宙中生活虚拟化的加剧,使人的生活利益的形态产生巨大变化,具体体现在人的人格利益、财产利益、身份利益、秩序利益等多个维度。加强对元宇宙生活场景中人的生活利益的识别,对于准确把握人的生活利益的未来呈现以及法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人的人格利益、身份利益与虚拟生活中的真实人格与身份的分离,促进财产利益对人生活的增益,并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中多重秩序的连接与稳固,调适好法治的功能与向度,促进人在生活利益上发展性与稳定性的协调,是未来元宇宙法律治理的应有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生活
生活
利益
身份利益
利益识别
法律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虚拟财产管理问题研究
20
作者
安淑萍
《财会通讯(中)》
2013年第7期75-76,共2页
网络虚拟财产,广义而言是指长时间虚拟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这点是不能转换到现实生活中的虚拟财产;狭义而言是指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它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但由于目前网络游戏的盛行,虚...
网络虚拟财产,广义而言是指长时间虚拟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这点是不能转换到现实生活中的虚拟财产;狭义而言是指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它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但由于目前网络游戏的盛行,虚拟财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虚拟
财产
管理问题
网络游戏
信息类产品
人物形象
虚拟生活
现实
生活
财产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生活”及其信用建设
被引量:
2
1
作者
林贵长
艾丹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理论与现代化》
2007年第2期96-100,共5页
文摘
虚拟生活作为以互联网为中介的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不但没有消除信用失范现象,而且还放大了现实生活中的诸种失信行为。诸多失信行为不断冲击着互联网,严重干扰了人们的虚拟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存。“虚拟生活”良好信用关系的产生与维系,有赖于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有赖于加强网络管理和公共信息建设以及提高网民德性和信息素养。
关键词
虚拟生活
网络信用
信用建设
分类号
B829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生活中主体想象发展的本体论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世芳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2-75,共4页
文摘
虚拟空间是被技术实现了的人的想象空间,虚拟生活是主体想象创造并控制的生活。虚拟生活也激发主体的想象。在虚拟空间中,开放、多元、自由、宽容、共享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开放与共享,意味着主体可以相互启迪着想象;多元与宽容,意味着主体可以启动创造的意念,自由地想象。虚拟空间排除了现代科学理性和市场逻辑对自由想象的挤压,有效地抵制想象的齐一化、单向化。虚拟空间想象的发展还有利于反抗现代文明对主体创造生活的压抑。由此,虚拟生活中主体想象的发展又有了本体论与人学的意义。
关键词
虚拟生活
主体想象
本体论意义
Keywords
virtual life
human imagination
ontological meaning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生活方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鼎
机构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
出处
《文教资料》
2016年第23期93-95,共3页
文摘
虚拟生活方式是一种崭新的人类生存状态,给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平台和新的可能.对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研究虚拟生活方式带来的新课题.强化人本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探讨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构和栽体优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在现实和虚拟双重生活方式下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关键词
虚拟生活
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建构
载体优化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君子精神”与虚拟生活伦理建构
4
作者
林贵长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第7期54-54,74,共2页
基金
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项目编号0711689-Y
文摘
虚拟社会并非理想乐园,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得技术控制和规范约束在虚拟社会中难以奏效,而儒家"君子精神"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虚拟生活伦理建构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儒家"君子精神"对于虚拟生活伦理的资源意义包括"积极伦理精神"和"消极伦理精神"两个方面,其中前者主要体现为"仁者爱人,济世安民;辨善识人,权变中庸;勇于担当,敢于批判"等三个方面,后者主要体现为"诚意慎独、不愧屋漏"。
关键词
儒家
君子
虚拟生活
网络伦理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载人深空探测虚拟生活舱概念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政
李海阳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
出处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2345)
载人航天预先研究项目(010701)
文摘
载人深空探测任务中,航天员对生存空间的需求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任务规模和成本。针对该问题,根据实际生活中数字空间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实体空间的现象,提出了虚拟生活舱的概念,对虚拟生活舱的空间需求、功能定位等进行了初步的构想;并对载人火星探测任务虚拟舱的规模和质量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引入虚拟生活舱会使飞行器总规模降低22%。最后,对虚拟生活舱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空间需求
虚拟生活
舱
质量估计
技术梳理
Keywords
spatial demand
virtual habitation cabin
mass estimation
technical combing
分类号
V416.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数字化时代人的虚拟生活与现实幸福
被引量:
2
6
作者
周梅玲
机构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文化软实力》
2021年第1期22-27,共6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研究”(SKZ202011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不仅拓展了人类生存的广度和深度,也将人类引入了一个数字化数据构成的虚拟世界,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虚拟生活。互联网为人们创造出的这个虚拟网络生活世界正在给人们的现实生活造成巨大冲击,不仅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新条件,同时也引发了人的新异化,突出表现为生活主体的非人化、日常生活的殖民化和精神生活的异化。消解虚拟生活带来的人的新异化,需要回归人的主体地位,建构合理的日常生活形态,重塑网络精神家园。只有充分借助虚拟生活这一生活形态和生存手段,在感性实践活动中去追寻人们的现实幸福,人类才能真正摆脱虚拟生活引发的现实困境,寻找到实现个性自由与解放的现实道路。
关键词
数字化
虚拟生活
人的新异化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渗透中的福利态度转变:虚拟生活方式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偏好的影响
7
作者
汤茜草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17,共1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社交媒体对主观福利的影响机理研究”(项目编号:19YJA86002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虚拟化作为影响个体福利态度的技术环境因素,在研究中长期被忽视。本文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出发,将宏观的技术环境与微观层面的个体心理结合起来,探讨了生活方式虚拟化程度如何作用于个体福利责任态度的机理。本研究的结论如下:虚拟化程度显著降低政府福利责任偏好,生活方式虚拟化程度越高,其支持政府承担福利责任的程度越低,并且其弱化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加强;虚拟化程度主要通过风险预期和经济个人主义两个中介变量影响政府福利责任态度,而社会权利意识和社会公平感知的中介效应不明显;虚拟化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的弱化作用,在年龄更大、非中间阶层、经济增速较低区域的个体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关键词
虚拟
化
虚拟生活
福利态度
政府福利责任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生活方式与家具设计
8
作者
池春雷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1年第5期6-7,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人类未来的虚拟生活方式,阐述了家具设计结合虚拟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虚拟生活
方式
家具设计
发展趋势
Keywords
Virtual Life Style
Design In Furniture
分类号
TS664.0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慧兰 在虚拟生活中“卖创意”
9
作者
王丽
出处
《劳动保障世界》
2008年第7期32-33,共2页
文摘
你想不想在阿尔卑斯山上拥有一座如童话般美丽的森林小木屋?在这里,你可以风驰电掣般纵情滑雪,累了就坐在火炉旁惬意地喝咖啡;你想像纽约富翁那样拥有一座地中海风景别墅,或长满棕榈树和原始野果林的私人小岛吗?其实只需花一两百美元,一个叫李慧兰的留美女孩就能让你美梦成真。这位聪颖女孩在虚拟世界里靠"贩卖创意",大赚80多万美金,成了实实在在的老板!
关键词
虚拟生活
创意
虚拟
世界
李慧兰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VR技术的虚拟仿真生活体验馆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1
10
作者
胡萍
蒋纪平
赵明富
刘媛媛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软件导刊》
2017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基金
2014年新乡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CP1406)
文摘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形成三维空间场景,使个体沉浸于虚拟环境中,提升个体在虚拟环境中的交互能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新乡市荷叶鲫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构建虚拟场景模型,运用图、文、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开发具有交互功能的仿真生活体验馆,探讨了虚拟仿真交互技术在水产业中的应用开发价值。
关键词
虚拟
现实技术
虚拟
仿真
生活
体验馆
荷叶鲫鱼
3ds
MAX
VRP
分类号
TP3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互动对抗逆力的影响——以同妻的虚拟日常生活实践为中心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冬
唐魁玉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同妻社群生活适应问题的虚拟社会人类学研究"(12YJA8400ZZ)
文摘
风险社会的到来,致使抗逆力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关注的主题。现有抗逆力研究普遍关注家庭、组织对于抗逆力构建的影响,却忽视了伴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涌现出的网络社会支持作用。借助针对40名同妻虚拟日常生活实践的解释现象学分析,得到结论:网络空间特征与同妻抗逆力构建具有同一性。以"最熟悉的陌生人"为特征的同妻社会交往中形成了信息交流网、友伴互动网和情感关系网,衍生的各类社会支持为同妻抗逆力的构建和提升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在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中,同妻在网络空间里形成了类"互动仪式"的群体互动模式,情感能量不断地"涌现",解构了同妻认知、生活意义等方面的困境,最终促使同妻重构其生活秩序,完成抗逆力的构建。网络互动视角的引入补充了传统抗逆力研究中现实社会支持的框架结构,在理论上为个体抗逆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可能。
关键词
网络互动
同妻
抗逆力
虚拟
日常
生活
解释现象学
Keywords
online interaction
gay wife
resilience
virtual daily life
IPA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大学生虚拟生活之困境与出路
12
作者
希尔扎提·图尔荪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新丝路(下旬)》
2022年第7期0244-0246,共3页
文摘
在了解大学生虚拟生活方式现状和不合理虚拟生活方式成因的前提下,应注意大学生合理虚拟生活方式培养教育的几点要求,即注重内容的导向性和适应性,在功能上具有传导性和渗透性,在形式上具有动态性和差异性,在过程中追求人性和生命。同时,要明确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虚拟生活方式必须坚持的原则,即坚持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来解决大学生虚拟生活的困境。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虚拟生活方式的现状,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养成合理的虚拟生活方式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虚拟生活
方式
虚拟
新媒体
分类号
C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生活中的现实
13
作者
Karen(编译)
出处
《财经文摘》
2006年第6期23-23,共1页
文摘
在2005年的美国畅销书《世界是平的》(The Wordis Flat)中,托马斯·费里德曼娓娓道来今日的世界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他口中的“抹平世界的十台推土机”中,处处都有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身影。可将复杂工作切分的工作流软件,业务的全球外包,跨国企业的海外工厂,整合全球企业的供应链,方便迅捷的资讯搜索,开放源代码运动——第三世界国家有竞争机会,个人面对巨无霸企业亦有机会,人人都可能兼具雇主、雇工、股东、公民等多种身份认同。他描绘的世界图景栩栩如生。
关键词
虚拟生活
第三世界国家
跨国企业
全球企业
开放源代码
费里德曼
信息技术
海外工厂
竞争机会
身份认同
分类号
F112.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VR技术的虚拟仿真生活体验馆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4
14
作者
崔萌
机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出处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第3期34-35,共2页
文摘
本文就VR技术下的虚拟仿真生活体验馆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VR技术,进而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为VR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VR技术
虚拟
仿真
生活
体验馆
模型构建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U247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青年网络虚拟精神生活引导研究
15
作者
雷松源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15,40,共5页
基金
2021年度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高校‘微思政’体系建设的实效性探究”(项目编号:21HMY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网络虚拟精神生活是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发展中的新层次和主要形式。高校青年虚拟精神生活存在精神世界的困惑与虚拟求助、精神世界的拉扯与虚拟依赖、精神世界的无力与虚拟共舞三种状态。应通过帮助青年走出困惑来吸引青年、引导青年加强对自我本质的掌握来凝聚青年、确正新时代多样的奋斗理念来引领青年。同时,通过建立赢得关注、取得信任、稳健输出的引导机制,培植促进青年发展的网络意见领袖,传播和弘扬虚拟空间内的奋斗精神等形式,启智青年进行自我调适和自我教育。
关键词
青年
网络
虚拟
精神
生活
Keywords
youth
network
virtual spiritual life
分类号
D432.6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视角下的“完美世界”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李宁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89,共2页
文摘
随着计算机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生活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虚拟与虚拟实在究竟是什么?虚拟或网络化的生存展示技术与人类存在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的深远影响是什么?它对我们的认知方式、意义感、人性观念乃至人性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后果?本组笔谈从虚拟存在为切入点,对网络技术、工具理性和人类生存进行哲学追问。朱珊的文章讨论了虚拟和虚拟实在的区别,在文化和人的活动中看到虚拟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同一性。陆月宏的文章从网络技术的发展思考当代西方哲学对技术本性的追问。李宁的文章显示,在虚拟存在带来的"完美世界体验"中,人们可能导致的"自我虚化"的代价。
关键词
虚拟生活
世界
网络技术
当代西方哲学
虚拟
实在
人类存在
人性观念
哲学追问
分类号
B02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虚拟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初探
被引量:
4
17
作者
李辉
机构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系
出处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5年第3期37-40,共4页
文摘
网络虚拟环境是在互联网普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生活空间。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网恋、网婚、网游等多种虚拟生活方式。网络虚拟环境以其虚拟性、互动性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并影响着虚拟生活主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一个新的生活领域究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又如何应对,是需要回答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
虚拟
环境
教育关系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
空间
符号互动
生活
方式
虚拟生活
生活
领域
互联网
虚拟
性
性吸引
人生观
价值观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时代的哲学
18
作者
陆月宏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87,共3页
文摘
随着计算机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生活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改变的生活方式。虚拟与虚拟实在究竟是什么?虚拟或网络化的生存展示技术与人类存在的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的深远影响是什么?它对我们的认知方式、意义感、人性观念乃至人性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后果?本组笔谈从虚拟存在为切入点,对网络技术、工具理性和人类生存进行哲学追问。朱珊的文章讨论了虚拟和虚拟实在的区别,在文化和人的活动中看到虚拟生存与人类生存的同一性。陆月宏的文章从网络技术的发展思考当代西方哲学对技术本性的追问。李宁的文章显示,在虚拟存在带来的"完美世界体验"中,人们可能导致的"自我虚化"的代价。
关键词
虚拟生活
哲学追问
网络技术
当代西方哲学
虚拟
实在
人类存在
人性观念
人类生存
分类号
B02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宇宙生活场景中的利益识别与法律发展
被引量:
23
19
作者
焦艳鹏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44,共15页
文摘
法治生长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元宇宙技术的产业化使人类生活具有了虚拟向度。元宇宙技术的去中心化,使以人为中心、以真实生活为场景的法治面临挑战。对元宇宙之下的人的生活利益进行识别,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美好生活建设为愿景的法治价值的必修课。元宇宙中生活虚拟化的加剧,使人的生活利益的形态产生巨大变化,具体体现在人的人格利益、财产利益、身份利益、秩序利益等多个维度。加强对元宇宙生活场景中人的生活利益的识别,对于准确把握人的生活利益的未来呈现以及法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人的人格利益、身份利益与虚拟生活中的真实人格与身份的分离,促进财产利益对人生活的增益,并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中多重秩序的连接与稳固,调适好法治的功能与向度,促进人在生活利益上发展性与稳定性的协调,是未来元宇宙法律治理的应有之道。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生活
生活
利益
身份利益
利益识别
法律发展
Keywords
metaverse
virtual life
life interests
personality interests
interest identification
legal development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虚拟财产管理问题研究
20
作者
安淑萍
机构
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财会通讯(中)》
2013年第7期75-76,共2页
文摘
网络虚拟财产,广义而言是指长时间虚拟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这点是不能转换到现实生活中的虚拟财产;狭义而言是指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它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但由于目前网络游戏的盛行,虚拟财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
关键词
网络
虚拟
财产
管理问题
网络游戏
信息类产品
人物形象
虚拟生活
现实
生活
财产形式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虚拟生活”及其信用建设
林贵长
艾丹
《理论与现代化》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虚拟生活中主体想象发展的本体论意义
林世芳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虚拟生活方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黄鼎
《文教资料》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儒家“君子精神”与虚拟生活伦理建构
林贵长
《中国校外教育》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载人深空探测虚拟生活舱概念研究
张政
李海阳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数字化时代人的虚拟生活与现实幸福
周梅玲
《文化软实力》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虚拟渗透中的福利态度转变:虚拟生活方式对政府福利责任态度偏好的影响
汤茜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虚拟生活方式与家具设计
池春雷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李慧兰 在虚拟生活中“卖创意”
王丽
《劳动保障世界》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VR技术的虚拟仿真生活体验馆设计与实现
胡萍
蒋纪平
赵明富
刘媛媛
《软件导刊》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网络互动对抗逆力的影响——以同妻的虚拟日常生活实践为中心
刘冬
唐魁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新时代大学生虚拟生活之困境与出路
希尔扎提·图尔荪
《新丝路(下旬)》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虚拟生活中的现实
Karen(编译)
《财经文摘》
2006
0
原文传递
14
基于VR技术的虚拟仿真生活体验馆设计与实现
崔萌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当代青年网络虚拟精神生活引导研究
雷松源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虚拟视角下的“完美世界”
李宁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网络虚拟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初探
李辉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虚拟时代的哲学
陆月宏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元宇宙生活场景中的利益识别与法律发展
焦艳鹏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网络虚拟财产管理问题研究
安淑萍
《财会通讯(中)》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