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兰索拉唑肠溶胶囊为例探索模型引导的仿制药等效性替代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锦琳 李岩 +6 位作者 陈涛 周颖 宋芸峰 贾欢欢 袁耀佐 张玫 曹玲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探索如何建立体内外相关性与生物等效性的替代方法,为药物日常质量控制及市场监管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通过分析兰索拉唑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ADME)过程,整合已有体外... 目的:本研究探索如何建立体内外相关性与生物等效性的替代方法,为药物日常质量控制及市场监管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通过分析兰索拉唑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ADME)过程,整合已有体外研究结果至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hysiological pharmacokinetics,PBPK)中,搭建兰索拉唑的体内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模型,借助GastroPlus中的机制性口服吸收模型反推口服给药后在胃肠道内的释放与吸收曲线,进而构建兰索拉唑肠溶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模型,分析现有体外溶出条件是否是与生物体相关的溶出方法。最后再通过软件开展虚拟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的分析。结果:成功搭建了兰索拉唑口服给药的PK模型,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口服给药后兰索拉唑在体内的ADME过程,口服特点以及在体内的处置行为。目前法定的溶出方法与体内并非生物体相关,通过软件推测了可能生物体相关的溶出方法。同时虚拟评估了7家仿制药企业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情况。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体内外相关性与生物等效性的替代方法,为药物的质量控制及一致性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手段,为科学监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药代动力学模型 体内外相关 虚拟生物等效性评估 仿制药一致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