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实在世界、可能世界与虚构世界的符号双轴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谭光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129,共7页
我们可以把实在世界看作组合轴,把可能世界看作聚合轴,把虚构世界看作可能世界的聚合轴——虚轴,从而构建起一个包含全域的叙述模型。实在世界由主体与事件构成,聚合轴由事件的可能选项构成,虚轴由主体的可能选项构成,因此虚构世界就是... 我们可以把实在世界看作组合轴,把可能世界看作聚合轴,把虚构世界看作可能世界的聚合轴——虚轴,从而构建起一个包含全域的叙述模型。实在世界由主体与事件构成,聚合轴由事件的可能选项构成,虚轴由主体的可能选项构成,因此虚构世界就是主体与事件被可能选项替换之后的结果,它是实在世界与可能世界的投影,通过象征的方式与实在世界发生关联。虚构世界可以自由卷曲并与其他世界相交,形成文本特殊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轴 聚合轴 虚轴 实在世界 可能世界 虚构世界
下载PDF
论叙述视角中虚构世界的聚焦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志高 邬美花 《社科纵横》 2017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聚焦是叙事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外叙事学家无不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任何媒介的叙事,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一样,只能照亮虚构世界中叙述者所聚焦的那部分,而没有被光束照亮的黑暗部分实际上更加广阔。聚焦使得虚构世界的某个侧面获得... 聚焦是叙事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外叙事学家无不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任何媒介的叙事,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一样,只能照亮虚构世界中叙述者所聚焦的那部分,而没有被光束照亮的黑暗部分实际上更加广阔。聚焦使得虚构世界的某个侧面获得最大限度的放大和前景化,从而更好地强化叙事中的认知能力、情感共鸣和价值判断。通过细读叙事文本,读者能够感受、认知其中的伦理价值及其意义,引发他们对世界的哲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视角 虚构世界 聚焦性
下载PDF
论叙述视角中虚构世界的不完整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志高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63-67,共5页
现实世界在本体论上和内容上是完整的,而叙事虚构世界是不完整的。在叙事中,故事可以无限地延展,但因为文本的限制,叙述者只能选择一定的叙述视角进行叙述,这必定会造成叙事中虚构世界的不完整。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他选... 现实世界在本体论上和内容上是完整的,而叙事虚构世界是不完整的。在叙事中,故事可以无限地延展,但因为文本的限制,叙述者只能选择一定的叙述视角进行叙述,这必定会造成叙事中虚构世界的不完整。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他选择叙述什么,选择不叙述什么,都与叙述者的伦理取位紧密相关。影响虚构世界的不完整性的因素除了文本本身的边界之外,还有文本残缺、文类规则、作者风格、美学追求、文化特点等因素。以上这些因素,除了文本残缺之外,都与叙述视角有关,并且能够折射出不同叙述视角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视角 虚构世界 不完整性
下载PDF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论虚构世界的大小
4
作者 周志高 《社科纵横》 2016年第4期118-122,共5页
文本是虚构世界的物质载体,是实在有形的,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却并非如文本本身一样真实地存在,它是主观抽象的,是话语的表征和想象力的产物。读者只有在阅读文本之后才能感觉到虚构世界的存在,而虚构世界是模... 文本是虚构世界的物质载体,是实在有形的,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文本中的虚构世界却并非如文本本身一样真实地存在,它是主观抽象的,是话语的表征和想象力的产物。读者只有在阅读文本之后才能感觉到虚构世界的存在,而虚构世界是模糊的、无形的,读者只有根据逻辑规律和可能世界的标准,依靠想象、推理来判断虚构世界的大小。虚构世界的大小与文本篇幅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文本篇幅并非判断虚构世界大小的金科玉律,更多的是要依靠文本信息"读出"虚构世界的大小。虚构世界可以分为同质世界与异质世界两种,对于同质的虚构世界而言,由于依据的参照系统是相对固定的,判断其中的虚构世界的大小比判断异质的虚构世界的大小要简单些。由于叙述中的虚构世界的有限性,读者"读出"的世界往往比文本呈现的世界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世界 大小 同质 异质
下载PDF
虚构世界的密度——叙事语义研究的一个维度
5
作者 周志高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8-82,共5页
密度原本是一个常见的物理学概念,运用到叙事学中,有利于对虚构世界的内部结构与构成成分进行更清晰的分析。虚构世界的密度对于建构虚构世界的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虚构世界的构成要素与虚构世界规模的比例关系构成了虚构世界的密... 密度原本是一个常见的物理学概念,运用到叙事学中,有利于对虚构世界的内部结构与构成成分进行更清晰的分析。虚构世界的密度对于建构虚构世界的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虚构世界的构成要素与虚构世界规模的比例关系构成了虚构世界的密度。虚构世界规模大小的模糊性与相对性决定了其密度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而使确定虚构世界密度的标准出现多样性,有利于我们对虚构世界进行多方位的立体考察。透过虚构世界的密度,我们不仅可以观察虚构世界的内部结构,而且能够与审美功能联系在一起。不同的虚构世界密度召唤读者应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注意力投入,导致读者与虚构世界之间的距离产生差异,读者的审美时效和阅读回报也因虚构世界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世界 构成要素 密度
下载PDF
影片《断臂山》叙述中的虚构世界
6
作者 段鸣鸣 《新余高专学报》 2006年第5期64-66,共3页
电影《断臂山》的成功离不开影片鲜明的叙述技巧。影片创作者在同一叙述层次和不同叙述层次中营建了多个虚构世界,这些虚构世界的存在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清楚各个虚构世界间的关系对影片叙述意图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断臂山》 虚构世界 叙述标示 叙述意图
下载PDF
《七姐妹》中的虚构世界和自我叙事真相
7
作者 吴丽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七姐妹》以精编细织的叙事手法,建构了一个能够在非正常逻辑与艺术创作之间实现对接耦合的虚构世界,并从中提炼出小说隐秘的发生肌理。本文从边界与人物两个层面观测德拉布尔在《七姐妹》中建构的虚构世界形...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七姐妹》以精编细织的叙事手法,建构了一个能够在非正常逻辑与艺术创作之间实现对接耦合的虚构世界,并从中提炼出小说隐秘的发生肌理。本文从边界与人物两个层面观测德拉布尔在《七姐妹》中建构的虚构世界形貌,分析发现小说中虚构世界的诞生不仅承载了故事情节发展所依托的叙事载体,更凭借其虚构与真实的交锋共同揭开了小说中隐秘的自我叙事真相,从而隐喻了当下社会中个体叙事的矛盾与含混,以及个体对于自我认知的焦虑与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七姐妹 虚构世界 自我叙事 自我认知
原文传递
可能世界叙事学类型理论:渊薮与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晓芳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类型理论是可能世界叙事学的重要分支之一。17至18世纪,可能世界理论影响下的诗学类型理论开始发端,但尚未摆脱神学的束缚。20世纪后期,可能世界概念陷入主体性之争,进入21世纪,中国学者赵炎秋提出的可能世界类型理论,为解决这一困境提... 类型理论是可能世界叙事学的重要分支之一。17至18世纪,可能世界理论影响下的诗学类型理论开始发端,但尚未摆脱神学的束缚。20世纪后期,可能世界概念陷入主体性之争,进入21世纪,中国学者赵炎秋提出的可能世界类型理论,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叙事虚构世界类型理论蓬勃一时,但除了瑞安等西方学者,中国学者傅修延也有原创理论贡献。赵炎秋、傅修延等中国学者的理论以现实关注为特点,有助于纠正西方可能世界叙事理论轻实重虚之偏颇。而从这一历程亦可看出,可能世界叙事学的建构不能缺失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叙事学 类型理论 虚构 叙事虚构世界
下载PDF
可能世界理论视域下J.K.罗琳奇幻世界的通达性研究
9
作者 杨颖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1期28-31,共4页
本论文以可能世界理论为视角,研究分析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构建的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其衍生故事为核心的奇幻世界。论文探讨了作品中两个虚构世界,魔法界与麻瓜界之间的沟通机制和通达性,分析了虚构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之... 本论文以可能世界理论为视角,研究分析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构建的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其衍生故事为核心的奇幻世界。论文探讨了作品中两个虚构世界,魔法界与麻瓜界之间的沟通机制和通达性,分析了虚构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作品中所展现的通达性元素。在可能世界理论视域下,J.K.罗琳的奇幻世界展现出独特的通达性。这种通达性为读者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丰富了故事情节的深度与广度,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罗琳奇幻作品所传递的深刻内涵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J.K.罗琳 虚构世界 通达性
下载PDF
文本作为世界——论虚构叙述世界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蓓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50-55,共6页
受可能世界理论的启发,文艺理论家们把文学作品看作一种由文本建构的特殊可能世界——虚构叙述世界。虚构叙述世界不是对真实世界的摹仿或表征,而是现实的一种可能,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是非真实的可能世界,它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取决于... 受可能世界理论的启发,文艺理论家们把文学作品看作一种由文本建构的特殊可能世界——虚构叙述世界。虚构叙述世界不是对真实世界的摹仿或表征,而是现实的一种可能,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是非真实的可能世界,它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取决于两者之间的远近距离。通过分析虚构叙述世界的哲学根源,比较它与真实世界的差异,可以论证可能世界理论与叙述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可行的。以此为基础,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虚构叙述世界的结构属性。可见,可能世界理论为从多角度、多侧面研究文学虚构叙述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比单一世界模型理论为文学虚构作品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虚构叙述世界 属性特征 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虚构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修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3-7,共5页
真实的世界是实现了的“可能的世界”,为弥补不能亲历其他未实现的“可能的世界”的遗憾,人类通过叙述构建出种种“虚构的世界”。真实的世界与“虚构的世界”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堂吉诃德所患的“叙述蛊惑症”在一般人身上... 真实的世界是实现了的“可能的世界”,为弥补不能亲历其他未实现的“可能的世界”的遗憾,人类通过叙述构建出种种“虚构的世界”。真实的世界与“虚构的世界”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堂吉诃德所患的“叙述蛊惑症”在一般人身上也有存在。叙述永远具有述史功能,读者借助“虚构的世界”来认识真实的世界,后者因此常打上前者的烙印;然而人们毕竟依赖后者来认识前者,前者中的逻辑规律与“可能”的标准必须从后者中化生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世界 真实的世界 “可能的世界 “叙述蛊惑症”
下载PDF
论文学史的三重世界及叙述——对文学史内部构建的理论探讨
12
作者 乔国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83,共16页
可能世界理论告诉我们,现实与虚构并不是截然分明地存在于这个可能世界之中的,而是因其可通达性以相互融合或交叉的形式存在。文学史也是一种以文本形式存在的交叉融合了真实与虚构的文学世界。这个世界有三重,即虚构世界、真实世界以... 可能世界理论告诉我们,现实与虚构并不是截然分明地存在于这个可能世界之中的,而是因其可通达性以相互融合或交叉的形式存在。文学史也是一种以文本形式存在的交叉融合了真实与虚构的文学世界。这个世界有三重,即虚构世界、真实世界以及虚构与真实因可通达而相关联的交叉世界。融合是指这三重世界的共同趋向,即因可通达性而共存于一个文学史文本之中,合力共同构建了文学史的文本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集合体;区别是指三重世界各有自己的属性、边界和功能。将可能世界理论运用到文学史的文本分析之中有助于揭示这些属性、功能的可通达性,并进而揭示出文学史的性质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可能世界 虚构世界 真实世界 交叉世界
下载PDF
论虚构人物的生存时空
13
作者 赖华先 《老区建设》 2021年第24期64-68,共5页
虚构人物生存在虚构文本所建立的文学国度里,它们有的来源于历史、有的来源于现实生活、有的纯粹是作家的虚构。这些人物的生存时空呈现出与文本世界深度融合的整体性和意义性。由此,虚构世界通过虚构人物生存的“世界性”而获得合法性... 虚构人物生存在虚构文本所建立的文学国度里,它们有的来源于历史、有的来源于现实生活、有的纯粹是作家的虚构。这些人物的生存时空呈现出与文本世界深度融合的整体性和意义性。由此,虚构世界通过虚构人物生存的“世界性”而获得合法性。虚构世界中的虚构人物建立起虚构与现实互相通达的时空隧道,只要现实中的人们(读者)进入文本之中,便与虚构人物照面,并身临其境地以各种虚构身份参与到建构虚构世界的本体论叙事中来。具体而言,虚构人物的生存时空分为现世时空、超世时空、地球时空和宇宙时空四种递进式时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人物 生存时空 虚构世界
下载PDF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出版价值和可能世界理论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丽平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6,共3页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是英国作家帕·林·特拉芙斯发表于1934年的儿童奇幻文学著作,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获得了广大儿童读者的好评。本文从跨文化传播和语言思维转换价值两个方面探讨了这部作品的出版价值,同时运用可能世界理...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是英国作家帕·林·特拉芙斯发表于1934年的儿童奇幻文学著作,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获得了广大儿童读者的好评。本文从跨文化传播和语言思维转换价值两个方面探讨了这部作品的出版价值,同时运用可能世界理论分析文学叙事中的虚构世界,阐述该理论对小说出版价值的重建,以期为文学作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 出版价值 虚构世界 可能世界理论
下载PDF
《消失的地平线》中神奇的世界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梦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113,共2页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一经发表即引起了巨大反响,香格里拉也因此书而成为世人祈寻之地。英国文学中素有乌托邦小说的传统,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无疑为英国的乌托邦小说添加了一抹亮丽的异彩!本文对《消失的地... 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一经发表即引起了巨大反响,香格里拉也因此书而成为世人祈寻之地。英国文学中素有乌托邦小说的传统,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无疑为英国的乌托邦小说添加了一抹亮丽的异彩!本文对《消失的地平线》的叙述动力源泉以及其中虚构的神奇的世界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的地平线》 香格里拉 叙述动力 不可靠叙述 虚构世界
下载PDF
多重宇宙与分叉路径:《刺杀小说家》的可能世界叙事
16
作者 李子叶 《影剧新作》 2022年第4期90-98,共9页
电影《刺杀小说家》利用最新的媒介技术在现实与虚构、想象与真实的交融中构成了独特的叙事和审美张力。本文主要利用“可能世界理论”分析电影故事的嵌套结构与分叉路径,审视并反思电影虚构叙事中的真实本质。《刺杀小说家》中多重宇... 电影《刺杀小说家》利用最新的媒介技术在现实与虚构、想象与真实的交融中构成了独特的叙事和审美张力。本文主要利用“可能世界理论”分析电影故事的嵌套结构与分叉路径,审视并反思电影虚构叙事中的真实本质。《刺杀小说家》中多重宇宙与故事世界之间的镜像影响形成了深刻的互文性与通达性,角色故事分支能让观众们进入不同的情节及其结局,实现从“假装相信”到“相信”。可以说,可能世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叙事思维,能够为电影创作提供成倍的想象力与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杀小说家》 可能世界 虚构世界
下载PDF
从可能世界叙事看《拍卖第四十九批》中的狂欢
17
作者 李楠 向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33-139,共7页
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分支,可能世界叙事学对小说的虚构命题提出全新见解,为后现代文本提供了新的解构模型。在《拍卖第四十九批》中,托马斯·品钦借扑朔迷离的侦探案件刻画了多个可能世界,以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思维模式,提倡多... 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分支,可能世界叙事学对小说的虚构命题提出全新见解,为后现代文本提供了新的解构模型。在《拍卖第四十九批》中,托马斯·品钦借扑朔迷离的侦探案件刻画了多个可能世界,以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思维模式,提倡多元文化。本文将运用可能世界叙事理论建构该小说的可能世界模型,并将虚构叙事世界视为具有真值的独立个体,以探讨其真实域、虚构域及虚实间的嵌套叙事。通过真实域中的技术理性展现美国社会的专制秩序,通过虚构域中的激进混乱展现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通过嵌套叙事展现狂欢取代专制的必然性。以此,本文揭露托马斯·品钦对传统中心秩序的解构,对边缘人群的关注及对多元文化的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拍卖第四十九批》 可能世界叙事学 虚构叙事世界 狂欢
下载PDF
小说就是虚构——小说断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鸿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8-88,共1页
小说艺术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可惜它在发展过程之中迷失了自已,它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小说自己把自己弄得非常沉重,却吃力不讨好。其实,小说没有必要包揽众多的责任。小说就是虚构,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之中,人类纵情异想,做着非常而合乎逻... 小说艺术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可惜它在发展过程之中迷失了自已,它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小说自己把自己弄得非常沉重,却吃力不讨好。其实,小说没有必要包揽众多的责任。小说就是虚构,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之中,人类纵情异想,做着非常而合乎逻辑的事情。小说的本质是提醒人类:还能这样生活,还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小说放弃了自己教育的功能,宣传的功能,树立榜样的功能,改造社会的功能,似乎空虚了一些,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艺术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虚构世界 教育的功能 树立榜样 现实主义方法 现实主义小说 价值取向 发展过程 泥土建筑
下载PDF
表演艺术真实性与生活自然真实性的关联
19
作者 姬明宇 《艺术家》 2023年第1期113-115,共3页
正确处理表演艺术的真实性和生活的真实性之间的关系,对演员的表演来说非常重要。本文讨论了表演艺术真实性和生活真实性的区别及关系,解释了正确理解表演艺术真实性及生活真实性的重要性,并讨论了演员如何塑造角色,希望能够对我国演员... 正确处理表演艺术的真实性和生活的真实性之间的关系,对演员的表演来说非常重要。本文讨论了表演艺术真实性和生活真实性的区别及关系,解释了正确理解表演艺术真实性及生活真实性的重要性,并讨论了演员如何塑造角色,希望能够对我国演员表演事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在众多艺术形式中,表演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演艺术将艺术家和作品紧密联系在一起。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既可以逼真地展现生活,又可以突破现实的假象,通过各种写意的表演方式对生活进行诠释。但无论表现形式和表演体裁如何,它们都诠释了“真实与非真实”的主题。表演艺术的基本创作前提是“虚构”,但其主题和信息却坚持真实。行为艺术的呈现总是美轮美奂,因为它在无形中联结了生活和自然的许多部分,在虚构的故事中迸发出真实的火花。面对虚构世界中的真实联系以及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即表演艺术真实性与生活自然真实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员表演 行为艺术 艺术真实性 表演艺术 虚构世界 表现形式 表演方式 塑造角色
下载PDF
伦理转向语境中的叙事伦理 被引量:14
20
作者 伍茂国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叙事伦理无论作为批评方法还是研究范式,正逐渐受到域内文艺理论界的重视,但在具体使用中却陷入种种误区,原因在于对叙事伦理的概念背景、内涵和批评方法缺少应有的梳理。叙事伦理自古就有,但作为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和范式而出现,则是西... 叙事伦理无论作为批评方法还是研究范式,正逐渐受到域内文艺理论界的重视,但在具体使用中却陷入种种误区,原因在于对叙事伦理的概念背景、内涵和批评方法缺少应有的梳理。叙事伦理自古就有,但作为文艺理论研究方法和范式而出现,则是西方结构主义之后伦理转向的结果。现代性的展开是伦理转向以及叙事伦理凸显的基本背景,这也决定了叙事伦理不同于传统伦理道德批评,它可区分为故事伦理和叙述伦理。叙事伦理是一种虚构伦理,遵循虚构世界的逻辑和价值原则,因而,虽受生活理性伦理的启发,但并非其刻板复制或反映,叙事伦理批评是现象学意识批评的本质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转向 叙事伦理 虚构世界 意识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