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鲁敏小说对非虚构创作的戏仿
1
作者 陆梦欣 贺昱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9期110-113,共4页
非虚构创作以现实元素为基础,强调创作者的主体性与共情能力,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因重新搭建起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桥梁而拥有新的文学可能,在新世纪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作家鲁敏对于当下非虚构创作的热潮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 非虚构创作以现实元素为基础,强调创作者的主体性与共情能力,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因重新搭建起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桥梁而拥有新的文学可能,在新世纪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作家鲁敏对于当下非虚构创作的热潮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担忧,在小说中运用"戏仿"这一后现代话语解构了非虚构创作的三个重要特征.首先,鲁敏指出创作者对非虚构创作模式的僵化遵守、对读者阅读取向的迎合以及对商业传播导向的谄媚,导致了创作者思辨能力的下降,反讽了非虚构创作的叙事策略.其次,鲁敏认为创作者对个体情感关怀的缺失与责任伦理意识的缺乏,使非虚构创作陷入道德伦理的困境,反思了创作者缺乏共情能力的写作姿态.最后,鲁敏意识到非虚构创作中"真相悖论"这一写作窘境,揭示出生活内核的虚无本质以及后真相时代人们的需求位移,反拨了非虚构创作对"还原真相"的要求.鲁敏在小说中思考了非虚构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方法被工具化的创作现状,描写了当下非虚构创作面临的现实困境.虚构与非虚构是文学创作的一体两面,任何时代的文学都应以反映时代精神与深描个体内心为写作目标,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作家深刻的历史意识与深厚的人文关怀是走出当下文学困境的根本办法.因此,文章分析鲁敏在小说中对非虚构创作的戏仿,论述非虚构创作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期为当代非虚构创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敏 虚构创作 戏仿
下载PDF
真实性的重构与文学性的增强——“《龚自珍传》及非虚构创作”研讨会综述
2
作者 郝雨 杨欣怡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6年第10期92-100,共9页
陈歆耕撰写的《剑魂箫韵——龚自珍传》2016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注重和尊崇历史的真实,又有较高的文学创造价值,特别在传记写作的范式和表现手法上显示出了独特的探索和创新。为了能够从学术理论的深层次总结和认识本书的创作... 陈歆耕撰写的《剑魂箫韵——龚自珍传》2016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注重和尊崇历史的真实,又有较高的文学创造价值,特别在传记写作的范式和表现手法上显示出了独特的探索和创新。为了能够从学术理论的深层次总结和认识本书的创作经验与特色,2016年7月,上海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和作家出版社联合召开"《龚自珍传》及非虚构创作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确定了作品批评与非虚构创作问题研讨作为共同的会议议题和主旨。来自京津沪及苏浙晋冀粤等地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极大地拓展思路,就非虚构创作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尤其是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传记文学写作的真实性与文艺性、历史性与当下性等核心论题展开深入探讨。郝雨和杨欣怡对本次研讨会发言作了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传》 虚构创作 真实性与文艺性、历史性与当下性
下载PDF
情节套用:论《战国策》中的模式化虚构创作 被引量:1
3
作者 苗江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5-70,共6页
战国士人研习揣摩之术,以工于游说论辩,借机取合诸侯,这种风气之下,一大批托名纵横名士而虚构的游说故事应时而生。而带有模式化特征的作品便是这些虚构故事中举足轻重的一类,约可分为情节模式化作品与言辞模式化作品两类。就产生原因而... 战国士人研习揣摩之术,以工于游说论辩,借机取合诸侯,这种风气之下,一大批托名纵横名士而虚构的游说故事应时而生。而带有模式化特征的作品便是这些虚构故事中举足轻重的一类,约可分为情节模式化作品与言辞模式化作品两类。就产生原因而言,《战国策》的模式化虚构作品来源于策士的企慕名利与自我推销;就文本内涵而言,它们在谋篇布局与篇章数目等方面都已然颇成规模。《战国策》中的模式化故事作为此书所含虚构作品中特殊的一类,它们与其他游说故事一样,都体现着文学在走向自觉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的有益尝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 揣摩之术 虚构创作 情节模式化 言辞模式化
下载PDF
从巴塞尔姆的《看见父亲在哭泣》看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述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燕 《希望月报(上)》 2008年第6期51-51,共1页
后现代主义小说已经深入发展为一种有着重大影响的文学派别。本文浅析了《看见父亲在哭泣》的人物描写、滑稽模仿和碎片艺术的叙述手法,从而窥视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充满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读者被迫参与到小说的创作中,从而揭示出... 后现代主义小说已经深入发展为一种有着重大影响的文学派别。本文浅析了《看见父亲在哭泣》的人物描写、滑稽模仿和碎片艺术的叙述手法,从而窥视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充满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读者被迫参与到小说的创作中,从而揭示出小说创作性和虚构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不确定性 创作性与虚构
下载PDF
电视纪录片环绕声制作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惠 《现代电视技术》 2019年第7期93-95,共3页
本文对笔者在电视纪录片环绕声前期采录、后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些许分析和思考,希望与读者和同行交流、学习。
关键词 主观心理声学 纪录片同期录音设计 后期“非虚构创作 还原真实声音空间
下载PDF
文学创作:一种“多余”体验
6
作者 郑鸣 《理论界》 2011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法国思想家乔治·巴塔耶把文学创作看作是实践其哲学理论的一种手段。在提出了"多余"观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论证之后,巴塔耶还尝试借助文学手段来拓展生命的"多余"体验。我们将在本文中讨论在巴塔耶眼里,文学虚构... 法国思想家乔治·巴塔耶把文学创作看作是实践其哲学理论的一种手段。在提出了"多余"观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论证之后,巴塔耶还尝试借助文学手段来拓展生命的"多余"体验。我们将在本文中讨论在巴塔耶眼里,文学虚构的意义和功能,以及巴塔耶文学创作的风格与"多余"观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余”实践 文学虚构 文学创作与“多余”体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