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教材编写者的“合理虚构”权
- 1
-
-
作者
王超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8期37-39,共3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语文教科书中‘合理虚构’问题研究"[12c0122]
-
文摘
教材编写者按照教学大纲(亦称课程标准)的规定,根据教学的需要,有对课文进行删节、改写或加工的"合理虚构"权。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教材编写者"合理虚构"权的质疑之声不断。教材编写者的"合理虚构"权有其存在的三大依据:传道的需要;授业的需要;立人的需要。教材中"中国式"的主题"文以载道"、"文质兼美"、"厚德载物",既是我们的过去,也是我们的现在,恐怕还是我们的将来。
-
关键词
语文教材
“合理虚构”权
编写者
-
分类号
G6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文学与激情的疗救——“净化”对抗极端暴力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让-夏尔.达尔蒙
肖熹
-
机构
法国凡尔赛圣昆廷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4,共9页
-
文摘
小说《复仇女神》以纳粹军官的视角再现了大屠杀的过程和细节,并依循古希腊戏剧的手法把主人公塑造成悲剧英雄,这种运用反面人物的带入效果、利用文学的净化、同情等治疗功能的做法,引起了许多批评。许多人认为大屠杀不应该、也无法被艺术所再现和虚构,更不应该让读者获得宣泄和净化。在大屠杀这个题材上,净化遭遇到合法性和适用性的质疑。作者从这些争论出发,回顾了巴洛克到启蒙时期关于净化的重要争论,分析了在什么条件下,作家运用出色语言能力和叙述能力以追求同情与净化的效果,才能够被接受。净化这个古典诗学问题之所以被重新讨论,说明文学与伦理的关系依然是一个重要话题,从宣泄与净化中可以重新认识恐惧与人的意义。
-
关键词
净化
大屠杀
《复仇女神》
虚构权
同情
恐惧
-
Keywords
Catharsis
Shaoh
The Kindly Ones
the right to fictionalization
pity
horror
-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