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公羊传》的虚词观 被引量:1
1
作者 贡桂勇 陈曦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4-196,共3页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虚词是表示语法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加之经传注释过程中“实字易解,虚词难释”,所以在我国传统语法学中虚词研究历史悠久,独树一帜。《春秋公羊传》为了阐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对经文的虚词作了独具特色的分析...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虚词是表示语法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加之经传注释过程中“实字易解,虚词难释”,所以在我国传统语法学中虚词研究历史悠久,独树一帜。《春秋公羊传》为了阐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对经文的虚词作了独具特色的分析,主要表现为:既按照训诂学的要求解释虚词词义,又阐明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尤其注重分析虚词的语义和语用平面的意义。可以看出,早在《春秋公羊传》时期,在训诂学萌芽的同时,我国的学者就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虚词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羊传》 虚词观 语法的三个平面
下载PDF
杜预虚词观初探
2
作者 王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年第6期44-47,共4页
杜预(222—284),晋代京兆杜陵人,历任河南尹、度支尚书、荆州都督、镇南大将军,以功封当阳县侯.杜氏博学多识,自谓有“《左传》癖”,著《春秋左氏传集解》,这是流传至今最早最好的注本.该注本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其注释中含有大量... 杜预(222—284),晋代京兆杜陵人,历任河南尹、度支尚书、荆州都督、镇南大将军,以功封当阳县侯.杜氏博学多识,自谓有“《左传》癖”,著《春秋左氏传集解》,这是流传至今最早最好的注本.该注本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其注释中含有大量的关于虚词的解释和说明,有许多关于句子结构意义的分析和阐发.这些都比较充分地代表和反映了当时学者的语法思想特征.本文拟据现今的古汉语词法系统,对杜预注中关于虚词的论述进行分类剖析,以便进一步讨论和研究他的词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 虚词观 杜预 语助 副词 夏姬 先君 词法 “辞” 《左传》
下载PDF
《文心雕龙·章句》的虚词观及其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予超 张家合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38-40,共3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阐述了虚词的用法,并首次对虚词进行了分类,其虚词观对后世虚词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图对《文心雕龙·章句》中反映出的虚词观及其对后世虚词研究的影响稍作探讨。
关键词 《文心雕龙·章句》 虚词观 虚词研究 古代汉语
下载PDF
从《古书疑义举例》看俞樾的虚词观
4
作者 周永研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1-76,共6页
《古书疑义举例》是清人俞樾的著作,学界普遍认为该书是一部训诂学著作.实际上该书涉及范围远不止于训诂,文字、修辞、校勘、语法等内容都不同程度被囊括其中,它的语法价值更是有待深入挖掘.我们运用语法理论对书中提及的虚词进行探析,... 《古书疑义举例》是清人俞樾的著作,学界普遍认为该书是一部训诂学著作.实际上该书涉及范围远不止于训诂,文字、修辞、校勘、语法等内容都不同程度被囊括其中,它的语法价值更是有待深入挖掘.我们运用语法理论对书中提及的虚词进行探析,分别从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五个方面展开,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从一个侧面来揭示俞樾的虚词观及其语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书疑义举例》 俞樾 虚词观 语法思想
下载PDF
从词类术语看王氏虚词词类观——王氏父子语法思想研究之一
5
作者 郝文华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年第4期58-67,共10页
壹 序言 在《马氏文通》问世之前,我国的语法思想尽管不成系统,但已经较为发达,到了王氏父子的时代,更是达到其高峰。关于王氏父子在训诂学上的辉煌成就,人们归因于其对音韵知识的娴熟运用。我们认为,王氏父子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还在... 壹 序言 在《马氏文通》问世之前,我国的语法思想尽管不成系统,但已经较为发达,到了王氏父子的时代,更是达到其高峰。关于王氏父子在训诂学上的辉煌成就,人们归因于其对音韵知识的娴熟运用。我们认为,王氏父子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还在于其语法思想的先进.王氏父子的语法思想,从其著述来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主要体现于《经传释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父子 词类 语法思想 术语 虚词观 叹词 语助 转语 分句 语气词
下载PDF
论《经义述闻》的语法观
6
作者 韩陈其 立红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43-47,共5页
《经义述闻》因其恢宏博大,不仅完全涵容《经传释词》所表现出的语言学思想———诸如"声近义通"的原则、"因声求义"的方法、"依文作解"的语境观点,而且几乎随处可见到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语言观。王引之... 《经义述闻》因其恢宏博大,不仅完全涵容《经传释词》所表现出的语言学思想———诸如"声近义通"的原则、"因声求义"的方法、"依文作解"的语境观点,而且几乎随处可见到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语言观。王引之天才的语言审析能力和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贯穿整部《经义述闻》,从而形成王引之的语言学思想。而王引之的语法观,既反映在《经传释词》对虚词的考释上,又反映在《经义述闻》对句法的推敲上,而通过对《经传释词》和《经义述闻》的比较研究,更便于深入理解王引之语法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词观 句法 《经义述闻》 《经传释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