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安“外损致虚说”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思路 被引量:2
1
作者 夏泽华 孙悦 +3 位作者 何蕾 李子龙 郝文哲 黄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通过对清代新安医家吴澄“外损致虚说”以及解托、补托、理脾阴三法与慢性肝炎因机证治的对比研究,从审证求因、治病求本、辨证论治三个方面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治法,寻找中医分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行性和优势。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外损致虚说 吴澄 新安医学 理脾阴
下载PDF
慧远的禅智论与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 被引量:13
2
作者 普慧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35,共8页
本文指出,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虚静说的真正确立和形成,是与佛教分不开的。慧远的禅智论在思维与心理活动等方面,为审美虚静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慧远提出的"幽人玄览"与"冥神绝境"的审美虚静说,揭示了艺术审... 本文指出,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虚静说的真正确立和形成,是与佛教分不开的。慧远的禅智论在思维与心理活动等方面,为审美虚静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慧远提出的"幽人玄览"与"冥神绝境"的审美虚静说,揭示了艺术审美的心理特征。宗炳的"澄怀味象",注重超功利的直觉和美感体验,是慧远审美虚静说的进一步发挥。刘的审美虚静说虽语多出庄老,然其内涵则主要是从慧远、宗炳一线而来,它强调了虚静是艺术创作中审美心态变化的全部流程,是艺术创作的最佳的心理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远 禅智论 念佛三昧 审美
下载PDF
基于新安医家吴澄“外损致虚说”探讨艾滋病的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任瑾 周雯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68-71,共4页
对新安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提出的"外损致虚说"以及由此学说自创的"解托六方""补托七方""理脾阴九方"进行研究,分析艾滋病与"外损"病因、病机的相似之处,指出可基于吴澄的"... 对新安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提出的"外损致虚说"以及由此学说自创的"解托六方""补托七方""理脾阴九方"进行研究,分析艾滋病与"外损"病因、病机的相似之处,指出可基于吴澄的"外损致虚说",采用其自拟方"解托六方""补托七方""理脾阴九方"治疗艾滋病,为艾滋病的治疗指明了新的方向,且为艾滋病的分阶段中医论治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外损致虚说 吴澄 新安医学
原文传递
论肾虚衰老学说及其与其它衰老学说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鞠兴荣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40,共3页
肾气的盛衰、肾精的盈亏与机体衰老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肾虚是衰老的主因,肾虚衰老说应是中医衰老学说的核心。而脏腑虚弱衰老说、脾胃虚弱衰老说、虚实夹杂衰老说及精血耗竭衰老说等其它衰老学说所涉及到的致衰因子均始于肾虚并终于... 肾气的盛衰、肾精的盈亏与机体衰老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肾虚是衰老的主因,肾虚衰老说应是中医衰老学说的核心。而脏腑虚弱衰老说、脾胃虚弱衰老说、虚实夹杂衰老说及精血耗竭衰老说等其它衰老学说所涉及到的致衰因子均始于肾虚并终于肾虚,这些学说应居于从属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衰老
下载PDF
虚静说的美学之旅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贞权 《求索》 CSSCI 2003年第6期190-192,共3页
“虚静”说本为先秦道家哲学观点 ,在中国古代就有其丰富的哲学意蕴和美学内涵。当援用到艺术创作领域后 ,贯穿于艺术创作始终。从道家的体道方式中超脱出来 ,到“虚静空明”的体用方式和“以资谈美”的自觉方式 ,再到“物我两忘”的艺... “虚静”说本为先秦道家哲学观点 ,在中国古代就有其丰富的哲学意蕴和美学内涵。当援用到艺术创作领域后 ,贯穿于艺术创作始终。从道家的体道方式中超脱出来 ,到“虚静空明”的体用方式和“以资谈美”的自觉方式 ,再到“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创作理论、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艺术创作 艺术鉴赏
下载PDF
玄学虚静说与文学创作心理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顺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0-97,89,共9页
关键词 文学创作 艺术想象 创作主体 《文心雕龙》 审美指向 “气” 气质个性 “志” 魏晋玄学
下载PDF
基于吴澄外损致虚说及理脾阴说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瘥后调治 被引量:3
7
作者 牛亚男 陆翔 +1 位作者 韦翠萍 蒋可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9-22,共4页
通过对清代吴澄外损致虚说、理脾阴说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瘥后期的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瘥后期的基本病机、临床表现与吴澄的外损致虚理论具有一致性,对新冠肺炎瘥后期的治疗可以借鉴吴澄理脾阴大法进行辨证论治、随症加... 通过对清代吴澄外损致虚说、理脾阴说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瘥后期的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瘥后期的基本病机、临床表现与吴澄的外损致虚理论具有一致性,对新冠肺炎瘥后期的治疗可以借鉴吴澄理脾阴大法进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瘥后期的病后调理可以参考吴澄的药食同补和病后进食建议进行。对于外感瘥后期,吴澄的外损致虚说和理脾阴说强调调补脾阴,以培土生金为治疗大法,对新冠肺炎瘥后期的调治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损致虚说 理脾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瘥后期 辨证论治 调理
原文传递
审美虚静说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献惠 《武警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72-75,共4页
儒道佛三家共有的重心灵体验的认识方式,所追求的中国文化的柔静精神,是审美虚静说的哲学渊源。其理论内涵是,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保持一种空灵、宁静的审美心态。具体包括:去物但得物之内在精神;去我但得灵心独运... 儒道佛三家共有的重心灵体验的认识方式,所追求的中国文化的柔静精神,是审美虚静说的哲学渊源。其理论内涵是,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保持一种空灵、宁静的审美心态。具体包括:去物但得物之内在精神;去我但得灵心独运的审美效应。审美虚静说的科学性可从生理学、心理学和异质同构说三个角度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儒道佛 审美主体 异质同构
下载PDF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静说与道禅哲学的渊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满 《九江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41-47,共7页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静说涉及相关的四个问题 :其一 ,何为虚静 ;其二 ,为何要虚静 ;其三 ,如何进入虚静 ;其四 ,虚静有何功效。虚静说本是老庄、禅宗参禅悟道之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不二法门。因此 ,古典...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静说涉及相关的四个问题 :其一 ,何为虚静 ;其二 ,为何要虚静 ;其三 ,如何进入虚静 ;其四 ,虚静有何功效。虚静说本是老庄、禅宗参禅悟道之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不二法门。因此 ,古典美学的虚静说与老、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道禅哲学 文化渊源关系
下载PDF
试论“虚静”说与“距离”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莉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20-24,共5页
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都是审美鉴赏中审美主体的态度和修养,二者在揭示审美活动主体作用的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不仅在于二者都是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有动机的选择性的行为,... 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都是审美鉴赏中审美主体的态度和修养,二者在揭示审美活动主体作用的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不仅在于二者都是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一种有动机的选择性的行为,同时,二者都是强调在审美观照中保持一种非理性的、无功利的态度。然而,由于"虚静"说和"距离"说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产生的哲学渊源不同;其次,"虚静"说主要强调物我两忘的状态,而"距离"说主要强调物我有别;再次,道家的"虚静"说比西方的"距离"说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 “距离” 审美
下载PDF
刘勰“虚静”说两种渊源论辨
11
作者 张吉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6,共4页
传统注释家主刘勰虚静说源出老庄,王元化认为《荀子.解蔽篇》的“虚壹而静”才是其渊源。最近,青年学者李金松博士等著文,从知识论的角度对原有材料进行了新的阐发和解读,对王说提出不同意见,维护传统观点。本文认为李文的分析方法和认... 传统注释家主刘勰虚静说源出老庄,王元化认为《荀子.解蔽篇》的“虚壹而静”才是其渊源。最近,青年学者李金松博士等著文,从知识论的角度对原有材料进行了新的阐发和解读,对王说提出不同意见,维护传统观点。本文认为李文的分析方法和认识见解有欠缜密。笔者赞同王元化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渊源论 王元化 李金松等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
12
作者 袁济喜 《江汉论坛》 1986年第9期45-49,共5页
"虚静"是中国美学史的重要范畴.先秦时它主要限于哲学领域,魏晋六朝时进入审美和艺术创作领域,被陆机、刘勰等人发展为系统的美学理论.因此,探明魏晋南北朝审美"虚静说"的内涵和理论价值,对于把握中国美学史上的&qu... "虚静"是中国美学史的重要范畴.先秦时它主要限于哲学领域,魏晋六朝时进入审美和艺术创作领域,被陆机、刘勰等人发展为系统的美学理论.因此,探明魏晋南北朝审美"虚静说"的内涵和理论价值,对于把握中国美学史上的"虚静"范畴,乃至了解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文化特征,都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中国美学史 审美境界 文化特征 陆机 理论价值 魏晋六朝 道家 文心雕龙
下载PDF
苏东坡“虚静说”对领导干部加强修为的启示
13
作者 房立洲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1-42,共2页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送参廖师》中写道:"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寥寥数语,强调的是作者在为文赋诗时,唯有狠下一番静观默察的工夫,胸中装有整个世界,方能笔下生辉,著就佳作。但在今天看来,其中的"虚"(...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送参廖师》中写道:"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寥寥数语,强调的是作者在为文赋诗时,唯有狠下一番静观默察的工夫,胸中装有整个世界,方能笔下生辉,著就佳作。但在今天看来,其中的"虚"(空)和"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领导干部 苏东坡
下载PDF
评虚静说
14
作者 郎宝如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75-81,共7页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创作观,即虚静说和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对立面的虚静说,在某种意义上,又给发愤著书说以重要的补充,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近年来,... 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创作观,即虚静说和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对立面的虚静说,在某种意义上,又给发愤著书说以重要的补充,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近年来,批评界出现一种偏颇,似乎认为文学距离社会生活愈远就愈好,不少论者甚至把虚静视为文学创作至关重要的前题,而完全无视其对文学创作影响的消极作用,这就必然影响对虚静说评价的准确性。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从虚静说发展的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愤著书 文学创作 古代文论 中国文学 司马迁 社会生活 准确性 批评家 代表性
下载PDF
刘勰虚静说溯源
15
作者 龚贤 高林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9-92,共4页
刘勰虚静说是指作家创作构思的一种理想状态,直接导源于佛教禅学静观的入静理论,因为前者与后者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刘勰生活在禅法风行的南朝,他修习且重视禅学,《文心雕龙》虚静说是刘勰吸取了佛教禅学静观的入静理论之后的创造。... 刘勰虚静说是指作家创作构思的一种理想状态,直接导源于佛教禅学静观的入静理论,因为前者与后者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刘勰生活在禅法风行的南朝,他修习且重视禅学,《文心雕龙》虚静说是刘勰吸取了佛教禅学静观的入静理论之后的创造。禅学是中国化的佛学,它不仅继承了印度佛教静观修行解脱之法,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老庄道家的静观思想。老庄哲学的主静观念通过影响中国佛教禅学静观而影响刘勰的虚静说。因此,《文心雕龙》虚静说直接的近源是佛教禅学静观的入静理论,间接的远源是老庄哲学的主静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禅学静观 道家静观
下载PDF
说虚静
16
作者 艾初玲 潘安敏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7-90,共4页
在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中 ,“虚静”说几乎广涉了各个艺术领域 ,其中重“心”、重“虚”、重“神”是“虚静”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艺术理论 静” 美学理论 文学创作 创作思想
下载PDF
中国文史出版社最近出版《三国演义与三国史实——谈虚说实八十题》
17
《纵横》 1999年第11期46-46,共1页
《三国演义》小说流传久远,三国故事家喻户晓,以此为题材的戏剧影视作品层出不穷。面对《三国演义》及其派生的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细心的读者对三国历史真相屡屡发出探问:三国演义的情节和人物都是历史事实吗?
关键词 三国史 虚说 《三国演义》 国文 三国故事 三国历史 各种体裁 影视作品 出版社
原文传递
浅析宗炳、刘勰“虚静说” 被引量:1
18
作者 乐婷 《南方论刊》 2008年第4期92-93,共2页
审美虚静观是一个颇具中国古典美学特色的、内蕴丰厚的经典范畴。它的哲学渊源是儒道佛,其理论内涵是,审美主体在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必须去物去我,保持一种空灵、宁静的审美心态。本文分析并比较了宗炳和刘勰的"虚静说"。
关键词 起源 内涵 比较
下载PDF
浅论《文心雕龙·神思》的“虚静说”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云 《知识经济》 2008年第12期154-154,147,共2页
"虚静说"是《文心雕龙·神思》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艺术观念,主要指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状态与创作前必要的心理状态准备。本文旨在对"虚静说"的哲学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刘勰的《神思》篇中... "虚静说"是《文心雕龙·神思》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艺术观念,主要指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状态与创作前必要的心理状态准备。本文旨在对"虚静说"的哲学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刘勰的《神思》篇中的"虚静说"来源进行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思 一而静
下载PDF
试论道家虚静说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20
作者 卞俊良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100,共3页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更成为当代教育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道家的虚静理论认为,虚静是人的生命之本,人处于虚静状态时其生命力最为旺盛,因此养生就要由"动"重新回归于"静&...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更成为当代教育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道家的虚静理论认为,虚静是人的生命之本,人处于虚静状态时其生命力最为旺盛,因此养生就要由"动"重新回归于"静"以减少对生命力的消耗。当前青少年学生的过度的学习、过度的带刺激性的娱乐活动和频繁的交际活动挤占了他们在虚静状态下的休息时间,导致了他们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的出现。道家的虚静说启示我们:要保持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引导他们适度地学习、健康地娱乐、合理地与人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青少年学生 身心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