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地区上地壳结构的远震虚震源反射地震成像 被引量:6
1
作者 邹志辉 周华伟 张建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1-423,共13页
远震虚震源反射成像方法利用远震初至波在台网之下地表与地下界面间形成的反射波(PPdp震相)波形资料进行台网地区地震反射结构研究.此方法先用台网各台站的平均初至波形求取震源信号,再用该震源信号与各道地震记录作反褶积从而取得反射... 远震虚震源反射成像方法利用远震初至波在台网之下地表与地下界面间形成的反射波(PPdp震相)波形资料进行台网地区地震反射结构研究.此方法先用台网各台站的平均初至波形求取震源信号,再用该震源信号与各道地震记录作反褶积从而取得反射剖面.本文介绍了远震虚震源反射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并以三峡地区的观测资料为例,得到三峡库首区上地壳的反射地震剖面.成像剖面中解释出的四川盆地和秭归盆地的底界面位置和形态与地表地质观测和大地构造背景吻合.为验证虚震源成像的能力,本文使用弹性波正演模拟合成地震数据,经过处理实际资料一样的步骤获得虚震源成像结果.正演模拟表明,叠加多个远震的反射地震剖面可以有效地改善成像的信噪比和连续性;虚震源成像需要选择特定的震源频率范围,以减轻高频噪音以及低频造成的成像问题.在研究上地壳结构时,建议在不适合主动源采集和缺乏低频信号的地区尝试远震虚震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震虚震源反射成像 三峡 PPdp震相 弹性波正演模拟 上地壳
下载PDF
绕射波叠前共虚震源道集分离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城增 张宣堂 +3 位作者 盛同杰 黎小伟 马运利 刘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7-854,I0005,共9页
绕射波携带了地下小尺度非均质体的高分辨率信息,对岩溶体储层等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能量较弱的绕射波易被反射波场掩盖,导致偏移成像不清、小尺度异常体精细识别与刻画难度大等。传统的绕射波分离方法存在深层绕射波能量损失严重、绕... 绕射波携带了地下小尺度非均质体的高分辨率信息,对岩溶体储层等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能量较弱的绕射波易被反射波场掩盖,导致偏移成像不清、小尺度异常体精细识别与刻画难度大等。传统的绕射波分离方法存在深层绕射波能量损失严重、绕射波与反射波场相交或相切时难以分离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叠前绕射波分离方法:首先通过共虚震源变换将共炮点道集转换成共虚震源道集,然后在共虚震源道集中进行偏移—反射波去除—反偏移,最后通过共虚震源反变换得到共炮点道集绕射波场。数值模型和实测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压制反射波,同时较完整地保留绕射波能量,提升成像剖面上小尺度地质体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射波分离 虚震源道集 反偏移 绕射波成像
下载PDF
利用虚震源反射成像法研究江南造山带东段上地壳结构
3
作者 肖尧 唐启家 王林松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7-579,I0001,共14页
江南造山带是华南地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碰撞的产物,其地壳构造记录了两地块的碰撞过程,研究江南造山带的地壳构造有助于重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碰撞过程。本研究在江南造山带上布设了两条流动地震台阵,利用虚震源反射法提取其所记... 江南造山带是华南地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碰撞的产物,其地壳构造记录了两地块的碰撞过程,研究江南造山带的地壳构造有助于重建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碰撞过程。本研究在江南造山带上布设了两条流动地震台阵,利用虚震源反射法提取其所记录的远震事件初至P波在地表的反射波(PPdp)波形,重构了研究区内两条测线下方的上地壳结构。结果显示:江绍断裂两侧上地壳沉积层的厚度变化明显,推断该断裂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东边界;相较华夏地块,江南造山带与扬子地块的层位连续性更强,符合江南造山带先与扬子地块合为整体后再与华夏地块碰撞的多期构造过程及其对应产生的亲扬子地块属性;江绍断裂西北侧的地层不整合以及赣东北断裂区域的断陷构造,可为了解古华夏洋向扬子陆块俯冲及碰撞和随后的构造运动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震源反射 江南造山带 华南地块 上地壳结构
下载PDF
用于Mars油田OBC数据进行时延监控的虚震源法
4
作者 Kurang Mehta 曹玉玲 《油气地球物理》 2011年第4期65-68,共4页
虚震源方法(Bakulin和Calvert,2006)可以在没有覆盖层速度和近地表变化信息的情况下对复杂覆盖层的下方进行成像和监控。
关键词 虚震源 时延监测 功率谱 开时窗 Mars油田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虚震源信号去噪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曾靖雯 韩立国 许卓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07-2511,共5页
常规地震勘探中,复杂覆盖层会降低地下深处目标层的成像效果.虚震源法将下行波与对应的上行波进行互相关运算,使地表震源重建到地下检波器的位置,由此避开构建覆盖层的速度模型,改善了地震记录的质量.然而,传统的虚震源法是在时空域中... 常规地震勘探中,复杂覆盖层会降低地下深处目标层的成像效果.虚震源法将下行波与对应的上行波进行互相关运算,使地表震源重建到地下检波器的位置,由此避开构建覆盖层的速度模型,改善了地震记录的质量.然而,传统的虚震源法是在时空域中进行的,受多次波、散射波及其他噪声干扰,重建的虚震源数据质量会降低.对此,本文结合小波互相关与小波阈值去噪法,将小波变换运用在虚震源法处理过程中,在小波域里进行互相关得到虚震源信号小波系数谱,然后进行小波阈值去噪.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与传统虚震源法相比,这种做法提高了虚震源数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震源 小波变换 小波阈值去噪
原文传递
高频面波方法的若干新进展 被引量:73
6
作者 夏江海 高玲利 +2 位作者 潘雨迪 沈超 尹晓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91-2605,共15页
面波多道分析方法(MASW)通过分析高频瑞雷波确定浅地表剪切波速度.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该方法具有非侵入性、无损、高效及价格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浅地表地球物理和地质工程学界的重视,视为未来最有希望的技术之一.这篇综述论文将介... 面波多道分析方法(MASW)通过分析高频瑞雷波确定浅地表剪切波速度.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该方法具有非侵入性、无损、高效及价格低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浅地表地球物理和地质工程学界的重视,视为未来最有希望的技术之一.这篇综述论文将介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浅地表地球物理团队近年来在研究高频面波的传播理论和应用中取得的部分成果.非几何波是一种仅存在于浅地表介质,尤其是未固结的沉积物中的独特的地震波.它的存在对快速而准确地获得表层S波速度有一定价值.我们的研究表明非几何波是一种具有频散特性的泄漏波.泄漏波的存在可能导致将其误认为瑞雷波的基阶或高阶能量,从而造成模式误判.这种模式误判会导致错误的反演结果.我们通过求取高基阶分离后的瑞雷波格林函数证明虚震源法瑞雷波勘探的可行性.这个结果将极大地降低野外瑞雷波勘探成本.勒夫波多道分析方法(MALW)中未知参数比瑞雷波的少,这使得勒夫波的频散曲线比瑞雷波的简单.因此,勒夫波反演更稳定,非唯一性更低.勒夫波数据生成的能量图像通常比瑞雷波的清晰,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从而可以更容易地拾取精确的勒夫波的相速度.利用雅克比矩阵分析波长与探测深度的关系表明对相同波长的基阶模式而言,瑞雷波的探测深度是勒夫波的1.3~1.4倍;而两种波的相同波长的高阶模式波的探测深度相同.我们也尝试了时间域勒夫波反演.按照勒夫波分辨率将地球模型剖分成了不同尺寸的块体,利用反卷积消除了地震子波对勒夫波波形的影响,通过更新每个块体的S波速度来拟合勒夫波波形,从而获得地下S波速度模型.该方法不基于水平层状模型假设,适用于任意二维介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瑞雷波 高频勒夫波 泄漏波 虚震源 勒夫波多道分析方法 穿透深度 波形反演
下载PDF
地震波干涉法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1
7
作者 陶毅 符力耘 +1 位作者 孙伟家 孙秋霞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75-1784,共10页
地震波干涉法的提出与应用丰富了对地震波传播规律的认识和研究,被认为是地球物理发展的一大进展.其基本原理是对不同位置接收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相关而得到新的地震信号,该信号能反映原始地震波信号所不能反映的信息.本文详细介绍了地... 地震波干涉法的提出与应用丰富了对地震波传播规律的认识和研究,被认为是地球物理发展的一大进展.其基本原理是对不同位置接收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相关而得到新的地震信号,该信号能反映原始地震波信号所不能反映的信息.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波干涉法的原理及其在地球物理学特别是地震勘探领域中的应用.首先,重点介绍了地震波干涉法理论的提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次,讨论了目前应用的地震波干涉法的不同的数学实现方式;最后,介绍了用地震波干涉法的数值实现过程以及用地震波干涉法进行成像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干涉法 虚震源 相关 成像
下载PDF
非纵时距曲线的求取及对动校正的影响
8
作者 杨国平 《青海石油》 2003年第4期15-18,共4页
利用虚震源法及地震勘探原理求取了水平界面及倾斜界面非纵时距曲线方程及相应的动校正公式,并探讨了垂直偏移距离的增加对动校正的影响,从而在理论上指导我们在野外地震施工中,可以尽可能地使用垂直偏移,并可适当增加垂直偏移的距... 利用虚震源法及地震勘探原理求取了水平界面及倾斜界面非纵时距曲线方程及相应的动校正公式,并探讨了垂直偏移距离的增加对动校正的影响,从而在理论上指导我们在野外地震施工中,可以尽可能地使用垂直偏移,并可适当增加垂直偏移的距离.保证覆盖次数,避免因过多使用加密炮点而造成地震剖面的“缺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非纵时距曲线 校正 虚震源 垂直偏移 地震剖面
下载PDF
部分国外最新期刊中与地球物理有关的题录
9
《油气地球物理》 2007年第3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宽方位角 油田 矿物燃料矿床 Edge 地震层析成像 地震成像 油藏特征 地球科学 地球物理 地震资料 地球物理勘探 地震勘探 可控震源 反演法 声波测井 虚震源 地质力学 电磁模拟 检索工具 题录 报刊 期刊
下载PDF
海上高分辩率采集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云峰 刘卫华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0-17,共8页
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是由陆地地震勘探发展而来,先延展至浅海,最后发展到深海.海上地震数据采集设备,包括震源系统,数据记录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随着海洋石油能源开发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采集设备和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更新... 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是由陆地地震勘探发展而来,先延展至浅海,最后发展到深海.海上地震数据采集设备,包括震源系统,数据记录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随着海洋石油能源开发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采集设备和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更新和发展.追求高的分辩率,贯穿于地震勘探的始终.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较大的、易于勘探的构造型油田,首先被找到和开发,现在要觅找的石油资源,不是地震勘探难于开展的地区,就是小的油气藏或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区域.我国海上油气层薄,非构造油藏多,没有高分辩率的地震资料,许多油田是难于寻找和开发,以至于高投入低产出,得不偿失.尽管我国开展高分辩率勘探时间不是很长,起步晚,但发展相当快.近二十余年来,我国的高分辩率地震勘探相继在南海渤海显现成效.可以相信,高分辩率地震勘探将促进海洋石油的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变辩率 震源子波 反射 枪深 采样率 电缆沉放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