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的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余金明 袁鸿昌 +4 位作者 陈启明 杨求吉 姜庆五 SakedeVlas BrunoGryseels 《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特征 ,建立、检验和应用虫卵计量变异的随机模型。方法 在了解虫卵计量变异的基础上建立和检验虫卵计量变异的数学模型 ,应用数学模型绘制估计人群“实际”感染率的袖珍图。结果 湖滩地区居民以从事渔... 目的 了解日本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特征 ,建立、检验和应用虫卵计量变异的随机模型。方法 在了解虫卵计量变异的基础上建立和检验虫卵计量变异的数学模型 ,应用数学模型绘制估计人群“实际”感染率的袖珍图。结果 湖滩地区居民以从事渔业生产为最主要的感染方式 ,垸内水网地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感染方式。虫卵在粪中的分布为非随机分布 ,从粪便的头部至尾部、从外层至中心虫卵计数逐渐降低。虫卵计量在不同人群间、人群内、个体间、个体内、粪便内的变异特征均可用负二项分布来描述。以负二项分布理论为基础对虫卵计量变异建立了随机模型 ,并绘制了可以估计人群“实际”感染率的袖珍图。结论 可用负二项分布描述虫卵计量变异特征 ,建立数学模型 ,绘制可以估计人群“实际”感染率的袖珍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变异 数学模型 虫卵计量
下载PDF
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的随机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余金明 袁鸿昌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共4页
目的将随机模型引进到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的研究中。方法随机模型将人群中虫卵计量变异分为两个来源(1)由于个体间配对成虫负荷的不同而导致的虫卵计量在个体间的变异和(2)对于某一具有特定成虫负荷的个体内虫卵计量的变异。结果在... 目的将随机模型引进到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的研究中。方法随机模型将人群中虫卵计量变异分为两个来源(1)由于个体间配对成虫负荷的不同而导致的虫卵计量在个体间的变异和(2)对于某一具有特定成虫负荷的个体内虫卵计量的变异。结果在综合考虑成虫、虫卵的分布特征、配对因素、宿主年龄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方程,并介绍了模型的基本拟合方法和该模型的实际应用。结论随机模型可以描述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模型 虫卵计量变异 血吸虫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的模型建立与参数估计 被引量:16
3
作者 余金明 袁鸿昌 +1 位作者 陈启明 杨求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建立虫卵计量变异的随机模型,并估计描述虫卵计量变异特征的参数。方法随机模型把人群中虫卵计量总变异分成两个来源:①虫卵计量在个体间的变异;②个体内虫卵计量的变异。用具有重复虫卵计数的实际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结... 目的建立虫卵计量变异的随机模型,并估计描述虫卵计量变异特征的参数。方法随机模型把人群中虫卵计量总变异分成两个来源:①虫卵计量在个体间的变异;②个体内虫卵计量的变异。用具有重复虫卵计数的实际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参数M、r值在各年龄组中不同,k值在各年龄组中近于相同;r和M值的最佳年龄分割点分别为8和12岁;模型E中假定k值在各年龄组中相同,r值在2~7岁和8岁以上年龄组间不同,M值在2~11岁和12岁以上年龄组间不同,AIC值最小。结论年龄可能为影响M,r值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虫卵计量变异 数学模型
原文传递
血吸虫虫卵计量的分布及数学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媛媛 罗建平 吴海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2-274,共3页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数学模型 虫卵计量 改良加藤法 曼氏血吸虫病 检测手段 寄生虫病 人类健康 流行情况 现场调查
原文传递
卫生统计
5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00年第3期189-192,共4页
暴雨资料的选样有年最大值法和非年最大的值法。在理论上,非年最大值法更适合城市排水。
关键词 卫生统计 线性回归模型 参数估计 虫卵计量变异 影响因素 非年最大值法 随机模型 疾病负担 极大似然估计 婴幼儿死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