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检测十足目虹彩病毒1 RPA-LFD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1
作者 袁雪梅 陈静 +5 位作者 黄雷 蔺凌云 潘晓艺 彭先启 焦锦彪 姚嘉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510,共6页
为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简便的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检测方法,本研究以DIV1 ATPase基因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方阵法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结果显示,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最优反应温度为37℃,时间为15 min,结果观察... 为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简便的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检测方法,本研究以DIV1 ATPase基因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方阵法优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结果显示,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最优反应温度为37℃,时间为15 min,结果观察时间为5 min,检测过程总时长为20 min,初步建立了DIV1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结合侧向流试纸条方法(RPA-LFD)。提取其他7种常见虾类病原基因组与DIV1基因组,采用该方法检测,分析其特异性;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 UC57-DIV1,10倍倍比稀释后采用该方法检测,分析其灵敏性;以3种不同浓度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进行批间、批内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性检测DIV1,与虾类其他常见易感病原均无交叉反应;其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为1×10^(1)拷贝/μ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检测结果均一致,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与已发表的荧光定量PCR(qPCR)同时检测15份感染DIV1的罗氏沼虾样品及40份临床样品,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阳性检测率为69.09%(38/55),阴性率为30.91%(17/55),与q PCR检测结果一致,二者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均为100%。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RPA-LFD方法检测DIV1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强的特点,且不需要精密昂贵的仪器设备,为基层实验室及现场检测提供了可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侧向流试纸条技术 十足目虹彩病毒I
下载PDF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MCP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2
作者 王若瑄 罗霞 +5 位作者 李宁求 林强 牛银杰 梁红茹 付小哲 吕爱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目的】制备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主衣壳(MCP)蛋白兔多克隆抗体,以期为该病毒蛋白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pET32a(+)MCP/BL21重组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将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复性,以此为抗原免疫大耳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 【目的】制备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主衣壳(MCP)蛋白兔多克隆抗体,以期为该病毒蛋白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pET32a(+)MCP/BL21重组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将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复性,以此为抗原免疫大耳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Western Blot法分析MCP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纯化的MCP重组蛋白条带特异;间接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血清效价为1∶1024000;IF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该多抗特异性良好,能够与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MCP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IFA试验表明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500。【结论】成功制备了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MCP兔多克隆抗体,该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MCP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虹彩病毒 主衣壳蛋白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的高通量模型筛选抗大口黑鲈虹彩病毒药物
3
作者 张帅帅 刘明珠 +10 位作者 黄静 师德强 陈嘉 柯珂 竺利波 韦云依 牟容丽 陆兰天 杨辉 余庆 李鹏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目的】利用可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virus,LMBV)的核酸适体LBVA1建立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Aptamer LBVA1-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LBVA1-AHTS),以快速筛选有效抗LMBV药物。【... 【目的】利用可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virus,LMBV)的核酸适体LBVA1建立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Aptamer LBVA1-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LBVA1-AHTS),以快速筛选有效抗LMBV药物。【方法】用探针FAM-LBVA1检测感染不同浓度[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05、0.10、0.20]LMBV 48 h,以及感染LMBV 0、6、12、24和48 h的胖头鱥(Pimephales promelas)肌肉细胞(Fathead minnow cells,FHM)荧光值,并用激光共聚焦及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LMBV感染情况;将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加巴喷丁、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9种药物分别以安全工作浓度与LMBV混匀,加入FHM细胞共孵育,运用探针FAM-LBVA1及RT-qPCR技术检测各组LMBV感染情况,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药物抗LMBV感染效果,筛选出有效抗LMBV药物。【结果】探针FAM-LBVA1检测及RT-qPCR技术验证结果均表明,在感染复数(MOI)为0.20、感染时间为48 h时,对LMBV感染的检测效果最佳。9种药物抗LMBV效果筛选结果表明,LBVA1-AHTS技术与RT-qPCR技术两种筛药方法筛选出利巴韦林、加巴喷丁、金刚烷胺、卡马西平、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种药物的抗病毒效果一致,其中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3种药物具有抗LMBV的效果,其余4种药物无明显抗病毒效果,两种方法一致率近80%。【结论】建立的LBVA1-AHTS模型可快速、准确、高效筛选出抗LMBV病毒药物,为快速筛选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虹彩病毒 核酸适体 高通量筛选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LYGV1c的酶联吸附法检测石斑鱼虹彩病毒感染
4
作者 刘明珠 黄静 +9 位作者 程远 韦云依 牟容丽 黄琳 竺利波 陆兰天 柯珂 陈嘉 余庆 李鹏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利用核酸适体LYGV1c构建可快速、准确识别石斑鱼虹彩病毒(Grouper iridovirus Guangxi strain,SGIV-Gx)感染的酶联吸附法(Aptamer LYGV1c-based enzyme-linked apta-sorbent assay,LYGV1c-ELASA),为提高水产疫病检测及防控效率... 【目的】利用核酸适体LYGV1c构建可快速、准确识别石斑鱼虹彩病毒(Grouper iridovirus Guangxi strain,SGIV-Gx)感染的酶联吸附法(Aptamer LYGV1c-based enzyme-linked apta-sorbent assay,LYGV1c-ELASA),为提高水产疫病检测及防控效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生物素标记的LYGV1c(Bio-LYGV1c)开发核酸适体酶联吸附法(LYGV1c-ELASA)检测SGIV-Gx,通过对Bio-LYGV1c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等实验评估其检测性能。通过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SGIV-Gx感染试验进行活体验证,同时用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衣壳蛋白基因(MCP)的表达,与LYGV1c-ELASA进行比较,验证该酶联吸附法检测的可信度。【结果】LYGV1c-ELASA的方法可特异性地识别SGIV的感染,Bio-LYGV1c识别SGIV感染的最适工作浓度为500 nmol/L,最适孵育时间为20 min,最适结合温度为4~28℃,LYGV1c-ELASA最低检测限为5×103 mL-1。活体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注射的SGIV-Gx浓度的升高,LYGV1c-ELASA检测出的石斑鱼体内病毒450 nm处的光密度(OD450)的值升高;qPCR结果表明,SGIV-Gx的MCP的表达量升高,与LYGV1c-ELASA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建立的LYGV1c-ELASA技术不仅可用于体外检测,同时也适用于活体检测。LYGV1c-ELASA技术可实现对石斑鱼养殖过程中石斑鱼虹彩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虹彩病毒 检测 核酸适体 酶联吸附法
下载PDF
一株大黄鱼虹彩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5
作者 刘笑茹 郑义华 +5 位作者 赵路品 高娃 祁婧婷 吕利群 胡鲲 姜有声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2021年7月,浙江省象山某养殖场养殖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出现类似大黄鱼虹彩病毒引起的疾病。采用鲤上皮瘤细胞培养和病毒主要衣壳蛋白测序分析的方法,从患病的大黄鱼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接种到鲤上皮瘤细胞(EPC)后出现... 2021年7月,浙江省象山某养殖场养殖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出现类似大黄鱼虹彩病毒引起的疾病。采用鲤上皮瘤细胞培养和病毒主要衣壳蛋白测序分析的方法,从患病的大黄鱼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接种到鲤上皮瘤细胞(EPC)后出现空斑、脱落的细胞病变症状。根据虹彩病毒MCP和ATPas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病毒组织样本进行PCR扩增,得到分别为1 367 bp和74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将MCP基因扩增片段测序,经BLAST对比及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确定该分离的病毒属虹彩病毒科细胞肿大病毒属。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用透射电镜观察该病毒粒子呈正六边形,直径为120~150 nm。用纯化病毒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抗大黄鱼虹彩病毒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7 000;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初步确定3个免疫蛋白。本研究为大黄鱼虹彩病毒纯化提供一种新方法,并初步分离出免疫蛋白,为该病毒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蛋白研究以及疫苗制备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虹彩病毒 细胞肿大病毒 分离鉴定 病毒纯化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肉桂醇提物对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6
作者 廖文钰 竺利波 +7 位作者 刘明珠 余庆 玉洁莹 陈嘉 韦云依 黄吉利 黄琳 李鹏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究肉桂醇提物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MBV)感染中的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抗LMBV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病毒滴度[半数组织... 【目的】探究肉桂醇提物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MBV)感染中的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抗LMBV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病毒滴度[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测定等方法确定肉桂醇提物在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HM)上的安全工作浓度,评估肉桂醇提物在细胞水平对LMBV的抗病毒效果,分析其抗LMBV机制。【结果】肉桂醇提物在≤12.5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对FHM细胞无明显毒性。FHM细胞与LMBV以及质量浓度分别为12.5、6.25、3.125μg/mL肉桂醇提物共孵育后,细胞病变明显减少,结晶紫染色后可见活细胞数明显升高,MCP、ICP46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且抗病毒效果有剂量依赖性。12.5μg/mL肉桂醇提物与LMBV共孵育后接入FHM细胞,细胞中MCP、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及TCID_(50)极显著下降(P<0.01);FHM细胞与经肉桂醇提物处理的LMBV共孵育后,细胞中LMBV 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用肉桂醇提物处理的LMBV感染组(P<0.01);在LMBV感染FHM细胞后,接入肉桂醇提物的FHM细胞中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在LMBV感染FHM细胞3 h后用肉桂醇提物处理8 h的FHM细胞中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肉桂醇提物可降低LMBV的感染力,干扰LMB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有良好的抗LMBV作用,可作为环保、高效的抗LMBV渔用药物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虹彩病毒 肉桂 抗病毒作用 渔用药物
下载PDF
抗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李硕 陈静妮 +4 位作者 赵立宁 黄春萍 黄锦炉 王贵平 仲颖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是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中的常发病原,主要引起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制约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探究卵黄抗体在防控LMBV中的潜在作用,利用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是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中的常发病原,主要引起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制约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探究卵黄抗体在防控LMBV中的潜在作用,利用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制备了抗LMBV卵黄抗体;通过筛选捕获物浓度、包被条件和封闭条件,建立了抗LMBV卵黄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方法;使用构建的方法,评估了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后卵黄抗体的效价消减规律。结果表明,1‰(φ)β-丙内酯4℃作用72 h可完全灭活LMBV。间接ELISA反应中,每孔包被105 TCID50灭活病毒,37℃孵育2 h后,使用5%(φ)牛血清白蛋白37℃封闭2 h,可有效降低阴性对照组卵黄抗体的背景值;此外,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与杂交醴弹状病毒卵黄抗体、未免疫的蛋黄提取物和空白细胞不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较高。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约48 d可产生特异性卵黄抗体,免疫后58 d效价升高至峰值(1∶12800),峰值水平可持续至免疫后128 d。所构建的LMBV卵黄抗体检测方法,可实时监测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后的特异性卵黄抗体效价水平的变化规律,确定LMBV卵黄抗体的高效免疫程序及高免蛋收集持续期,为LMBV卵黄抗体产品的开发、应用及LMBV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虹彩病毒 卵黄抗体 间接ELISA
下载PDF
硬骨鱼类虹彩细胞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田浚杉 唐雨馨 +1 位作者 王晨旭 王德寿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虹彩细胞是硬骨鱼中一类常见的色素细胞,含有大量的虹彩小体,其内含有由鸟嘌呤晶体构成的高折射率的反射小板,反射小板与低折射率的细胞质交替排列形成交替层的结构,光被交替层反射后通过多层薄膜干涉,使细胞呈现出彩虹般的颜色。虹彩... 虹彩细胞是硬骨鱼中一类常见的色素细胞,含有大量的虹彩小体,其内含有由鸟嘌呤晶体构成的高折射率的反射小板,反射小板与低折射率的细胞质交替排列形成交替层的结构,光被交替层反射后通过多层薄膜干涉,使细胞呈现出彩虹般的颜色。虹彩细胞能在激素、交感神经系统或外界环境刺激的作用下通过改变反射小板的间距来实现颜色的变化。鸟嘌呤是虹彩细胞呈色和颜色变化的基础,其合成途径已被详细解析。虹彩细胞由多能的神经嵴细胞分化而来,从神经嵴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虹彩细胞的谱系特化过程受到多个基因的调控,目前已在模式生物斑马鱼中发现了一些关键基因,并通过对这些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初步解析了控制虹彩细胞特化的核心基因调控网络,同时也发现了其他影响虹彩细胞特化、分化及存活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本文综述了硬骨鱼类虹彩细胞呈色及颜色变化的机制、鸟嘌呤合成途径及调控基因以及影响虹彩细胞发育和存活的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能对虹彩细胞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为研究虹彩细胞发育过程的基因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骨鱼类 模式鱼类 虹彩细胞 鸟嘌呤合成 颜色变化 谱系特化 基因调控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
9
作者 潘莹 杨家辉 +3 位作者 彭发永 黄友华 秦启伟 黄晓红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5,共11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可视化的适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的方法,本研究针对SGIV特异基因ORF014L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 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可视化的适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的方法,本研究针对SGIV特异基因ORF014L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及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RPA-LFD)的SGIV检测技术。RPA反应使用10μmol/L的引物浓度,在40.1℃恒温反应20 min即可完成特异性病毒的检测,最低检测限为102个/μL标准质粒。RPA-LFD反应在42℃恒温反应8 min可将检测结果通过试纸条可视化呈现,最低检测限为101个/μL标准质粒,且不与其他常见水生动物病原发生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也与PCR检测结果一致。RPA、RPA-LFD均能特异性检测SGIV,两者的检测限均比常规PCR灵敏。RPA-LFD法具有快捷简单、结果可视化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 ORF014L基因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侧流层析试纸条 可视化
下载PDF
花鲈虹彩病毒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马艳平 覃宝田 +4 位作者 梁曦 王刚 郝乐 周东来 刘振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48-156,共9页
【目的】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严重威胁花鲈养殖业安全,无特效防控药物,早期诊断在LMIV防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可为LMIV的基层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 【目的】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LMIV)严重威胁花鲈养殖业安全,无特效防控药物,早期诊断在LMIV防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可为LMIV的基层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针对LMIV ATPase基因高保守区设计1套单交叉引物。以构建的ATPase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模板,对反应体系中的引物浓度比,Bst DNA聚合酶、Betaine、MgSO_(4)、dNTP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结合一次性核酸试纸条,建立可视化检测LMIV-CPA的方法。【结果】最优引物浓度比组合为交叉引物CPF1.0μmol/L,引物F3和B3均为0.4μmol/L,探针引物B1(FAM)和B2(Biotin)均为0.8μmol/L;MgSO4浓度为6 mmol/L、Betaine浓度为0.4 mol/L、dNTP浓度为0.6 mmol/L、Bst DNA聚合酶浓度为0.256 U/μL;最佳反应温度为62℃,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检测呈梯形条带,带有探针的反应产物采用一次性核酸试纸条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在3~5 min内即可通过是否出现特征性条带而使反应结果可视化。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LMIV,不与其他水生常见病毒和常见细菌发生交叉反应。使用LMIV-CPA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共同检测156份临床样品,LMIV-CPA的阳性检出率为93.30%,常规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85.83%;在比较二者的灵敏度差异时,LMIV-CPA的检测限为102 copies/μL,灵敏度为常规PCR的10倍,综合结果显示LMIV-CPA优于PCR。【结论】LMIV-CPA检测方法不依赖昂贵的仪器设备与专业技术人员,可应用于LMIV的现场快速检测,为花鲈LMIV的准确快速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虹彩病毒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 特异性 灵敏度 核酸试纸条 可视化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症及防控技术研究
11
作者 蔡彩纯 《农家科技》 2024年第13期82-84,共3页
南美白对虾是当前世界上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养殖对虾,以其美味和广泛的适应性,已成为世界各地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品种。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一种名为十足目虹彩病毒的疾病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种病毒的感染会导致... 南美白对虾是当前世界上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养殖对虾,以其美味和广泛的适应性,已成为世界各地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品种。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一种名为十足目虹彩病毒的疾病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这种病毒的感染会导致对虾生长停滞、免疫力下降,甚至死亡,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深入了解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症,并研究有效的防控技术,对于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十足目虹彩病毒 病症 防控技术
下载PDF
一例南美白对虾虹彩病毒病处理实例
12
作者 王团记 牛慧军 +3 位作者 黄豪威 李克 曲欧阳 黄国稳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期61-61,共1页
一、基本情况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前瞻镇黄老板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共有水泥池136个,每个大约7米×7米,池边深度1.2米,半径坡度25厘米,池底中心排水管直径16厘米。2023年6月2日放虾苗,规格为P5,26个标粗池,共计500万尾,常用水深1米... 一、基本情况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前瞻镇黄老板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共有水泥池136个,每个大约7米×7米,池边深度1.2米,半径坡度25厘米,池底中心排水管直径16厘米。2023年6月2日放虾苗,规格为P5,26个标粗池,共计500万尾,常用水深1米。6月20-25日,该标粗车间有15个池子出现有少量剩料,对虾体色暗淡、肠道积水、少量虾肝脏轻微萎缩、个别肌肉白浊,偶尔发现有掉苗死虾,每个池子的死亡数量在10~100尾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死亡数量 工厂化养殖 虹彩病毒 水泥池 体色 广东省揭阳市 标粗
下载PDF
中山市加州鲈虹彩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13
作者 唐怀庆 谢理滔 +2 位作者 游建 宋长江 丘金珠 《海洋与渔业》 2024年第3期58-59,共2页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是广东地方特色名优品种,对地方水产养殖经济增长有巨大贡献。2022年渔业统计年鉴显示,广东地区加州鲈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2.5%。随着加州鲈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相关病害频发,特别是病毒病,...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是广东地方特色名优品种,对地方水产养殖经济增长有巨大贡献。2022年渔业统计年鉴显示,广东地区加州鲈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2.5%。随着加州鲈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其相关病害频发,特别是病毒病,严重阻碍加州鲈养殖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 名优品种 水产养殖 流行病学调查 虹彩病毒 养殖规模 中山市 广东地区
下载PDF
虹彩病毒致死率超60%!养殖业的噩梦能否终结?三仪全新技术带来突破性解决方案
14
作者 陈观凤(文/图) 《当代水产》 2024年第7期31-33,共3页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除了市场行情低迷,更令人担忧的是病害频发,养殖风险不断加大。例如,罗氏沼虾、鳜鱼、加州鲈等品种深受虹彩病毒的重创,其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达60%以上,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令...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除了市场行情低迷,更令人担忧的是病害频发,养殖风险不断加大。例如,罗氏沼虾、鳜鱼、加州鲈等品种深受虹彩病毒的重创,其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达60%以上,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令众多养殖户谈之色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彩病毒 罗氏沼虾 养殖风险 加州鲈 养殖业 死亡率高 致死率 市场行情
下载PDF
观赏鱼中真鲷虹彩病毒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15
作者 陈莉 郑耿东 +2 位作者 周广彪 周连柱 利光辉 《水产研究》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为了解不同方法对观赏鱼中真鲷虹彩病毒(RSIVD)感染诊断的效果,探索有效的真鲷虹彩病毒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本文以观赏鱼为材料,通过扩增曲线和Ct值,对SYBR Green法和荧光探针法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对PCR产... 为了解不同方法对观赏鱼中真鲷虹彩病毒(RSIVD)感染诊断的效果,探索有效的真鲷虹彩病毒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本文以观赏鱼为材料,通过扩增曲线和Ct值,对SYBR Green法和荧光探针法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对PCR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和构建发育树。结果表明,SYBR Green法和荧光探针法的扩增曲线均与标准对照曲线重合,Ct值也在阳性判定结果范围内;NCBI数据库blast比对,得到与标准对照品相似的片段。四种方法均能准确检测出观赏鱼中真鲷虹彩病毒病,为观赏鱼中真鲷虹彩病毒检测方法的选择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虹彩病毒病 聚合酶链反应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蛙虹彩病毒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旻 林祥梅 江育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1-666,共6页
蛙虹彩病毒属(Ranavirus)病毒宿主广泛,可以感染爬行类、鱼类和两栖类,大部分病毒对宿主都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致死性。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蛙虹彩病毒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华鳖虹彩病毒(Soft-shelled Turtle Iridovirus,STIV)核衣壳蛋... 蛙虹彩病毒属(Ranavirus)病毒宿主广泛,可以感染爬行类、鱼类和两栖类,大部分病毒对宿主都有较强的致病性和致死性。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蛙虹彩病毒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华鳖虹彩病毒(Soft-shelled Turtle Iridovirus,STIV)核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保守区设计内引物和外引物,建立了特异性检测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EHNV)、中华鳖虹彩病毒和虎纹蛙虹彩病毒(Tiger Frog Virus,TFV)的巢式PCR(巢式PCR)检测方法,并制备了重组质粒pGem-T-S作为阳性对照标准品。检测限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检测102拷贝的病毒粒子。而且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鲤春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斑点叉尾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牙鲆弹状病毒以及锦鲤疱疹病毒等其他非蛙虹彩病毒无交叉反应。该体系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高、低成本等特点,为诊断与预防蛙虹彩病毒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彩病毒 中华鳖虹彩病毒 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虎纹蛙虹彩病毒 巢式PCR
下载PDF
体外传代对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毒株毒力的影响
17
作者 王丛旭 潘晓艺 +5 位作者 周可欣 穆雪娇 姚嘉赟 蔺凌云 赵建华 沈锦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3-629,共7页
为研究不同代次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的病毒特性变化及毒力差异,采用攻毒试验、qPCR、TCID 50及二代测序的方法,对LMBV分离株(LMBV-ZJDSS)F5、F35和F65进行致病性、组织中病毒载量变化、病毒滴度和不同... 为研究不同代次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的病毒特性变化及毒力差异,采用攻毒试验、qPCR、TCID 50及二代测序的方法,对LMBV分离株(LMBV-ZJDSS)F5、F35和F65进行致病性、组织中病毒载量变化、病毒滴度和不同代次病毒基因组测序,在LMBV全基组中筛选出4个毒力基因,并对不同地区毒株的毒力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攻毒浓度为108.5 TCID 50/mL时,F5、F35和F65代毒株15 d内引起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死亡率分别为60%、25%和5%;F65代毒株最早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大口黑鲈肝脏、脾脏和肠的病毒载量较高,不同代次毒株在各组织中均有分布,96 h内F65代毒株在各器官组织的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48 h内F5代毒株在各器官组织的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对F5和F65代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E3、TNFR和ICP18基因编码区未发生突变,遗传稳定性较高,ICP46基因编码区有一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酪氨酸。研究表明,通过病毒的连续传代,病毒致细胞病变的速度加快,病毒对大口黑鲈的致病性减弱,病毒的毒力有所下降,毒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编码ICP46蛋白的氨基酸发生突变,且不同地区LMBV毒株毒力基因差异主要集中在TNFR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 体外传代 毒力基因
下载PDF
用于湿度响应的手性向列纤维素纳米晶体/单糖复合虹彩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18
作者 孙文野 张善华 +5 位作者 徐传保 安邦 滕睿 徐明聪 李伟 刘守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120,共10页
以滤纸为原料,采用浓硫酸水解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将果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分别与CNC以不同质量比共混,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了CNC/单糖复合虹彩薄膜。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具有明显的虹彩颜色,随着每种... 以滤纸为原料,采用浓硫酸水解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将果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分别与CNC以不同质量比共混,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了CNC/单糖复合虹彩薄膜。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具有明显的虹彩颜色,随着每种单糖含量的增加,薄膜的结构色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CNC在成膜过程中发生了自组装,复合虹彩薄膜保留了CNC原有的指纹织构和周期性层状结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添加单糖没有改变CNC本身的官能团,单糖与CNC通过物理作用相结合。单糖的加入也不会改变CNC的晶型结构,对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十分有限。加入单糖有助于提高薄膜的湿度响应性能,复合薄膜在相对湿度为37%和98%的环境之间表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可逆结构色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体 单糖 结构色 虹彩薄膜 手性 自组装
下载PDF
基于SiO_(2)@QLNPs微球的非虹彩结构色涂层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张清宇 张金波 +2 位作者 刘婕 刘玉惠 范小平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本研究采用酸沉法制备了纳米木质素微球(LNPs),经过季铵化后得到季铵化纳米木质素(QLNPs),利用QLNPs与SiO_(2)的静电作用,通过共混法制备得到SiO_(2)@QLNPs复合微球,并将其悬浮液喷涂于亲水化的玻璃基片表面后得到非虹彩结构色涂层。采... 本研究采用酸沉法制备了纳米木质素微球(LNPs),经过季铵化后得到季铵化纳米木质素(QLNPs),利用QLNPs与SiO_(2)的静电作用,通过共混法制备得到SiO_(2)@QLNPs复合微球,并将其悬浮液喷涂于亲水化的玻璃基片表面后得到非虹彩结构色涂层。采用SEM、XRD、FT-IR等对SiO_(2)@QLNPs复合微球及其结构色涂层进行了表征,探究了木质素含量对SiO_(2)@QLNPs复合微球的粒径、形貌及结构色涂层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木质素质量分数不超过40%时,随着木质素含量的增多,SiO_(2)@QLNPs复合微球粒径逐渐增大且单分散性较好、结构色涂层红移且对比度提高,但当木质素的质量分数为50%时,过多的木质素会覆盖结构色涂层的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木质素 SiO_(2)@QLNPs复合微球 喷涂 虹彩结构色 光学性能
下载PDF
大黄鱼虹彩病毒胞内增殖以及2个功能蛋白的细胞定位
20
作者 杨西西 池洪树 +1 位作者 郑在予 刘晓东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1-3,共3页
大黄鱼虹彩病毒病给大黄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对分离自大黄鱼的虹彩病毒FD201807毒株在鳜鱼仔鱼细胞系1(MFF-1)上的增殖情况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MFF-1是适合FD201807毒株传代培养的细胞系。利用ISKNV-VP23鼠... 大黄鱼虹彩病毒病给大黄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对分离自大黄鱼的虹彩病毒FD201807毒株在鳜鱼仔鱼细胞系1(MFF-1)上的增殖情况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MFF-1是适合FD201807毒株传代培养的细胞系。利用ISKNV-VP23鼠单抗和ISKNV-VP101兔多抗两种ISKNV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对感染了FD201807株的MFF-1进行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FD201807株与ISKNV具有共同抗原,ISKNV-VP23的同源蛋白可能是膜结合蛋白,ISKNV-VP101的同源蛋白可能在胞质中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虹彩病毒 增殖 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