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运筹与硅锌肥配施对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聂新星 陈晨 +5 位作者 张敏敏 段小丽 洪俊 周雷 曹文 杨利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为探讨优质食味籼稻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栽培技术,在施氮量180 kg/hm^(2)水平下,研究3种基肥∶分蘖肥∶穗肥运筹比例(7∶3∶0、5∶3∶2和3∶3∶4,分别记作N_(7+3+0)、N_(5+3+2)和N_(3+3+4))并配施硅锌肥处理对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 为探讨优质食味籼稻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协同提升栽培技术,在施氮量180 kg/hm^(2)水平下,研究3种基肥∶分蘖肥∶穗肥运筹比例(7∶3∶0、5∶3∶2和3∶3∶4,分别记作N_(7+3+0)、N_(5+3+2)和N_(3+3+4))并配施硅锌肥处理对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虾稻1号产量整体表现为N_(7+3+0)<N_(5+3+2)≈N_(3+3+4)。提高氮肥在穗肥中的比例,虾稻1号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氮肥运筹对整精米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同氮肥运筹方式下,配施硅肥或硅锌肥均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应,但对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N_(5+3+2)运筹方式可实现虾稻1号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升,而配施硅锌肥有助于其产量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硅肥 锌肥 虾稻1号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2022年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2
作者 叶路瑶 刘颖鹏 +2 位作者 彭勇 王柏树 柴克蓉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5期95-98,共4页
虾-稻产业是潜江的标杆性产业。对更加适合当地的水稻品种进行筛选,以提高虾稻共作模式下的综合效益。2022年根据品种合法性、优质性原则,确定30个水稻品种,以虾稻共作模式为基准,对30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前5位... 虾-稻产业是潜江的标杆性产业。对更加适合当地的水稻品种进行筛选,以提高虾稻共作模式下的综合效益。2022年根据品种合法性、优质性原则,确定30个水稻品种,以虾稻共作模式为基准,对30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前5位的品种分别为节优804(9867 kg/hm^(2))、皖两优华占(9591 kg/hm^(2))、魅两优黄丝苗(9333 kg/hm^(2))、美扬占(9273 kg/hm^(2)),华珍115(9040.5 kg/hm^(2))。这些品种的高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并且,水稻品种的综合评价表现好,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有很多品种都很适合借助虾稻共作模式来进行推广,包括皖两优华占、银两优822、魅两优黄丝苗、龙两优月牙丝苗、节优804、旱优8200、仁优6553、源两优89、荃两优1606、郢两优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共作模式 品种 筛选试验
下载PDF
虾稻连作田块软盘旱育机抛秧栽培技术
3
作者 花浩然 王勤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为使小龙虾延迟捕捞田块中种植的水稻产量达到理想水平,本研究安排了4个软盘机械抛秧栽培示范点和相对应的人工移栽对照,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探讨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软盘机械抛秧栽培示范点的水稻生产... 为使小龙虾延迟捕捞田块中种植的水稻产量达到理想水平,本研究安排了4个软盘机械抛秧栽培示范点和相对应的人工移栽对照,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探讨不同移栽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软盘机械抛秧栽培示范点的水稻生产均获得了较理想的产量水平,其中机抛秧田块较对照(人工移栽)田块增产优势明显。虾稻连作田块采用软盘旱育机抛秧技术相比传统人工移栽能取得更好的产量水平,符合小龙虾延迟捕捞生产实际,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连作 软盘机抛秧 产量
下载PDF
“虾稻共作”绿色生态种养技术分析
4
作者 贺胜国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25-26,共2页
“虾稻共作”是一种全新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能够将水稻的种植和虾类的养殖结合在一起,不仅保证水稻的生长,还能够有效提升虾类的养殖品质。同时,通过“虾稻共作”方式进行生态养殖,能够减少农药的应用,解决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虾稻共作”是一种全新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能够将水稻的种植和虾类的养殖结合在一起,不仅保证水稻的生长,还能够有效提升虾类的养殖品质。同时,通过“虾稻共作”方式进行生态养殖,能够减少农药的应用,解决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该文将对“虾稻共作”绿色生态种养技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共作 绿色生态 种养技术
下载PDF
江汉平原典型虾稻共作沉积物重金属和砷富集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彬 熊晶 +2 位作者 郭丽 余开升 姚诗源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7-376,共10页
为查明江汉平原“虾稻共作”养殖沉积物的肥力状况及重金属和砷富集现状,采集典型样品并监测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10种元素(As、Cd、Cr、Cu、Hg、Mn、Ni、Pb、V、Zn)含量,通过标准评价法、地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富... 为查明江汉平原“虾稻共作”养殖沉积物的肥力状况及重金属和砷富集现状,采集典型样品并监测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10种元素(As、Cd、Cr、Cu、Hg、Mn、Ni、Pb、V、Zn)含量,通过标准评价法、地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富集因子法、生态风险评价法等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并开展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pH和阳离子交换量普遍略低于深层,有机质含量则普遍高于深层;在所有样品中均检出10种元素,表层和深层含量差异不大,不同地区的点位间不存在明显空间分布差异;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大多低于文献报道的其他养殖区或水平相当,As和Cu的少量结果略高于GB15618—2018风险筛选值;与区域背景值相比,70%的点位属轻度富集,主要因子为Cd、Ni、Zn、Cu,有56.7%的沉积物存在Cd中等生态风险。综上所述:水生生物活动可能会对沉积物理化性质产生影响;推测Cd、Ni、Zn、Cu主要来源于人为,Cr、Pb、Hg、V、As、Mn主要来源于环境背景;开展无公害养殖时,建议合理规划养殖区,并重视添加剂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虾稻共作 沉积物 重金属 富集 生态风险
下载PDF
虾稻共作产汇流过程中TANK-MIKE 11耦合模型的应用
6
作者 何天楷 何军 +2 位作者 刘路广 范杨臻 黄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6-150,共5页
以构建的适合于平原灌区虾稻共作田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的TANK-MIKE 11耦合模型为工具,对四湖流域典型虾稻共作田区进行区域排涝影响研究。模拟了在不同降雨标准下,虾稻田种植面积占比、虾稻田上限排水深等条件变化对四新垸农排区径流的影... 以构建的适合于平原灌区虾稻共作田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的TANK-MIKE 11耦合模型为工具,对四湖流域典型虾稻共作田区进行区域排涝影响研究。模拟了在不同降雨标准下,虾稻田种植面积占比、虾稻田上限排水深等条件变化对四新垸农排区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历时暴雨重现期下,相较于50%现有虾稻共作种植面积,当虾稻田面积为10%与90%时,外排水量分别增加6%~28%和减少3%~18%;在各种设计暴雨下,相较于1.2 m虾沟上限排水深,1.3m时洪峰流量减小3.01%~5.62%。1.4 m时洪峰流量减小5.79%~1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共作 TANK模型 MIKE 11模型 设计暴雨 区域径流
下载PDF
探索促进潜江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虾稻共作种养新模式——2022年湖北潜江虾稻共作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浠 王淑娟 +3 位作者 彭祥英 彭宣国 徐汉洲 赵恒民 《中国水产》 2023年第7期50-53,共4页
湖北省潜江市为满足市场对不同规格商品虾的需求,确保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发展,促进虾稻共作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将虾稻共作模式进一步优化,主推虾稻共作标准模式、立体模式、复合模式。本文对以上三种模式进行调查总结,并有针对性... 湖北省潜江市为满足市场对不同规格商品虾的需求,确保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发展,促进虾稻共作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将虾稻共作模式进一步优化,主推虾稻共作标准模式、立体模式、复合模式。本文对以上三种模式进行调查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养殖户生产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模式 复合模式 虾稻共作 一二三产业 标准模式 农民持续增收 湖北潜江 产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虾稻共作原位田繁养分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肖云美 隗阳 +3 位作者 周自明 李明波 涂子仪 彭宣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
“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近年来,“虾稻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因为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价值,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从发展现状来... “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近年来,“虾稻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因为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价值,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虾稻共作”模式目前在湖北省尤其是潜江市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突出表现为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 虾稻共作 种植 综合种养 小龙 提质增效 综合效益 潜江市
下载PDF
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赵常洪:虾稻共作闯出新天地
9
作者 施丽黎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回”字形、40亩见方的虾池中央,近1米高的水稻苗壮成长,4米宽的虾沟里不时涌上气泡,暴露出小龙虾的行踪……9月中旬,在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幅妙趣横生的景象。从田间登上瞭望台,260个这样的虾池形成1.2万亩虾... “回”字形、40亩见方的虾池中央,近1米高的水稻苗壮成长,4米宽的虾沟里不时涌上气泡,暴露出小龙虾的行踪……9月中旬,在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幅妙趣横生的景象。从田间登上瞭望台,260个这样的虾池形成1.2万亩虾稻共作基地,一眼望不到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瞭望台 小龙 虾稻共作 潜江市熊口镇 新天地 湖北省
下载PDF
智慧虾稻养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姚毅 谢东辉 +5 位作者 李裕卫 付佳威 朱文勇 蓝岚 肖艺嘉 杨宗英 《物联网技术》 2023年第1期115-118,122,共5页
我国水产养殖模式逐渐从粗放向精准养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适用于虾稻综合养殖的智慧水产物联网系统。项目组针对虾稻综合种养模式下克氏原鳌虾(小龙虾)生长阶段特异化水质调控需求,开发一套物联网环境监测和设备控制终端及养殖水质调控... 我国水产养殖模式逐渐从粗放向精准养殖方向发展,迫切需要适用于虾稻综合养殖的智慧水产物联网系统。项目组针对虾稻综合种养模式下克氏原鳌虾(小龙虾)生长阶段特异化水质调控需求,开发一套物联网环境监测和设备控制终端及养殖水质调控管理系统。硬件终端采用兆易创新公司研发的GD32和意法半导体STM32芯片分别作为设备控制和环境监测终端主控芯片。环境监测终端通过RS 485总线连接各类环境传感器;再通过cat.1和WiFi实现数据传输,将环境数据发送到团队自研农业边缘云平台,经设定的水质调节策略分析处理后,养殖系统对远程设备控制终端下发控制指令,并将上述信息实时反馈给用户。该系统实现了数字化精准养殖,初步解决了现有虾稻养殖水质调节滞后的痛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传感器 cat.1 GD32 虾稻综合种养 农业边缘云
下载PDF
滁州市“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关键技术
11
作者 刘淼才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6期226-228,共3页
安徽省滁州市“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为给其他地区农户增收与养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支持,简要阐述了滁州市“虾稻共作”养殖现状,并根据养殖模式发展要求,对稻田选择、稻田施肥、水稻栽种、虾苗放养、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 安徽省滁州市“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取得明显成效。为给其他地区农户增收与养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支持,简要阐述了滁州市“虾稻共作”养殖现状,并根据养殖模式发展要求,对稻田选择、稻田施肥、水稻栽种、虾苗放养、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共作”养殖模式 技术要点 安徽省滁州市
下载PDF
黑龙江佳木斯市寒地虾稻共作技术模式
12
作者 刘峪 林春雨 +2 位作者 孙秋霞 樊怀森 葛本东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19期59-59,63,共2页
该文介绍了虾稻共作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主要技术模式,包括适用区域、选地及配套设施、田间工程、稻种与虾苗选择、水稻移栽与虾苗放养、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点,分析了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科... 该文介绍了虾稻共作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的主要技术模式,包括适用区域、选地及配套设施、田间工程、稻种与虾苗选择、水稻移栽与虾苗放养、田间管理、收获等技术要点,分析了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开展项目评估、建立技术服务体系、扶持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品牌效益等发展建议,实现增收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共作 技术模式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项目评估 产业融合 品牌建设
下载PDF
虾稻共作复合模式技术试验示范
13
作者 周自明 叶敬松 +3 位作者 涂子仪 隗阳 王磊 朱志强 《渔业致富指南》 2023年第12期49-52,共4页
在小龙虾养殖产业逐级兴起,逐渐火遍大江南北,给农业带来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小龙虾养殖业也逐渐出现短板,一是小龙虾新品种缺乏,特别是在规格大,抗寒、抗暑、抗病等抗逆新品种缺乏;二是养殖模式亟待创新。2021年,在走访养殖市场时,位... 在小龙虾养殖产业逐级兴起,逐渐火遍大江南北,给农业带来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小龙虾养殖业也逐渐出现短板,一是小龙虾新品种缺乏,特别是在规格大,抗寒、抗暑、抗病等抗逆新品种缺乏;二是养殖模式亟待创新。2021年,在走访养殖市场时,位于潜江市的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作人员发现,部分碎片化田(不适宜建设环形沟)尚未充分利用,同时虾稻共作(潜江首创)存在虾苗密度过大,密度不可控,往往造成小龙虾规格不大或大规格虾占比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餐饮市场的需求。为此,潜江市水产工作团队在2021年提出了利用虾稻共作模式繁育虾苗,将虾稻共作多余的虾苗转移到虾稻轮作稻田和不适宜建设环形沟的碎片化稻田中进行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沟 虾稻共作 养殖模式 小龙养殖 复合模式 试验示范 产业技术研究院
下载PDF
五河县“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优势与关键技术要点
14
作者 王本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3期178-181,共4页
近年来,五河县积极发展“虾稻共作”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是单一种植1季水稻的5倍以上,推广前景非常广阔。本文结合五河县农业发展实际,介绍了“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优势,分析了该模式的关键技术要点,如做好养殖条件... 近年来,五河县积极发展“虾稻共作”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是单一种植1季水稻的5倍以上,推广前景非常广阔。本文结合五河县农业发展实际,介绍了“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的优势,分析了该模式的关键技术要点,如做好养殖条件的准备、水稻的种植与移栽、虾苗的选择及放养、田间管理、龙虾的捕捞及水稻适时收割等,以期为五河县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共作” 优势 关键技术要点 安徽五河
下载PDF
“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试验研究
15
作者 盛环宇 苏枭 +4 位作者 冯洋 吴向骏 石小平 王勤波 吕修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6期64-67,共4页
为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率,于2022年在安徽省含山县选择了9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试验,同时与周边虾稻连作模式和传统水稻种植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的... 为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率,于2022年在安徽省含山县选择了9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试验,同时与周边虾稻连作模式和传统水稻种植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的经济效益较虾稻连作模式和传统水稻种植模式分别提高了53505、82305元/hm^(2),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鱼”模式 连作共生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红螯螯虾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技术
16
作者 黄晓声 林伟松 +2 位作者 李健强 蔡燕高 张玉山 《海洋与渔业》 2023年第6期70-71,共2页
稻虾共作是稻渔共作模式的重要形式之一,稻渔共作模式可在一块稻田同时收获水稻和水产品,不仅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而且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红螯螯 共作 增加农民收入 水产品 高质量发展 积极性 农民
下载PDF
“虾稻连作”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以潜江市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焦淏嵩 郭静然 张津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8,共3页
基于潜江市2004-2009年水产业数据,系统分析了该市"虾稻连作"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价,特别关注了2008年虾壳衍生物深加工产业链建成及潜江... 基于潜江市2004-2009年水产业数据,系统分析了该市"虾稻连作"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价,特别关注了2008年虾壳衍生物深加工产业链建成及潜江龙虾节开办后,该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的重心偏移,产业链的完善以及综合效益的变化,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虾稻连作"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产值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连作” 农业生态系统评价 产值预估
下载PDF
以“虾稻共作”模式为抓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潜江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18
18
作者 秦尊文 《中国发展》 2016年第6期51-56,共6页
"虾稻共作"是潜江市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集约高效农业模式,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产城融合、区域融合发展和农民就近城镇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表现出较大的潜力。该文分析了潜江"虾稻共作"模式的产生、影响及面... "虾稻共作"是潜江市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集约高效农业模式,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产城融合、区域融合发展和农民就近城镇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表现出较大的潜力。该文分析了潜江"虾稻共作"模式的产生、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共作 模式 体制机制 创新
下载PDF
小龙虾养殖的“虾稻共生”养殖技术分析
19
作者 童华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0036-0038,共3页
要使水资源和稻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提升稻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水稻-龙虾共生是循环农业的一个成功的种植-养殖模式,它既能提高农田的空间利用率,又能将... 要使水资源和稻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提升稻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水稻-龙虾共生是循环农业的一个成功的种植-养殖模式,它既能提高农田的空间利用率,又能将农田的水肥资源和农田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同时还能促进农田的生态化。生产的大米和自然生长的龙虾都是有机的。本文作者对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的特征和技术要点展开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对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 共生 养殖技术
下载PDF
江苏沿海地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海洋 夏思成 +3 位作者 潘宗瑾 蔡立旺 高进 王为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2期54-56,共3页
本文根据江苏沿海稻区的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进行稻田套养小龙虾种养模式试验攻关与示范,并组装现有技术,制定江苏沿海地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稻田选择与改造、放养前准备、虾苗放养、生产管理、水... 本文根据江苏沿海稻区的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进行稻田套养小龙虾种养模式试验攻关与示范,并组装现有技术,制定江苏沿海地区"虾稻共作"种养模式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稻田选择与改造、放养前准备、虾苗放养、生产管理、水稻栽培、小龙虾起捕等一系列种养管理措施,旨在为江苏沿海稻作区及我国其他相近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 虾稻共作 立体种养 生态有机 技术规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