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MS法测定肉制品中虾过敏原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1
作者 梁瑞强 刘彤彤 +2 位作者 罗娇依 曹进 孙姗姗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1期89-98,共10页
对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法测定肉制品中虾过敏原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UPLC-MS法测定肉制品中虾过敏原含量的方法流程和不确定度的来源,逐一计算不确定度分量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得出扩展不确定... 对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法测定肉制品中虾过敏原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UPLC-MS法测定肉制品中虾过敏原含量的方法流程和不确定度的来源,逐一计算不确定度分量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得出扩展不确定度。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分为样品称量、重复性试验、方法准确度、样品前处理过程和样品溶液测定过程,其中样品溶液测定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占比最高,而这部分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为标准曲线拟合和对照品称量过程。经计算,方法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057 9,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21 mg/kg,取置信度为95%时的扩展因子k=2,计算得到用此方法测定肉制品中虾过敏原含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116,扩展不确定度为2.42 mg/kg。评定结果中各不确定度分量的占比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应采用调整对照品称样量、合理化标准曲线工作溶液浓度范围的方式以减少方法整体的不确定度。因此,建议在对实际样品进行含量测定时,其报告的检测结果应带有相同单位的测量不确定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 肉制品 虾过敏 不确定度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制品中的虾过敏原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彤彤 梁瑞强 +4 位作者 韩伟娜 罗娇依 曹进 孙姗姗 陈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2-299,共8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检测肉制品中虾过敏原的定量方法。方法:选取基质较为复杂的肉制品(西式火腿、香肠和肉丸)作为研究对象。样品经磷...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检测肉制品中虾过敏原的定量方法。方法:选取基质较为复杂的肉制品(西式火腿、香肠和肉丸)作为研究对象。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超声提取30 min,离心(10000 r/min,15℃,10 min)后加入乙腈去除脂肪,取样液加入内标肽段(2.5μmol/L,40μL)和胰蛋白酶(1 mg/mL,10μL)在37℃下酶解16 h后上液质进行分析,样品经T3柱进行分离,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正离子模式采集数据,内标法定量。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肉制品中虾过敏原蛋白含量,其中定量肽段在0.001~2.0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为1.0000,检出限为0.67 mg/kg,定量限为2.00 mg/kg;在三个加标浓度水平下,回收率为83.2%~104.5%,精密度为2.63%~7.92%。结论: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回收率好等优势,适用于肉制品中虾过敏原的筛查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肉制品 虾过敏 特征肽段 原肌球蛋白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及抗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3
作者 董晓颖 高美须 +3 位作者 潘家荣 张春红 王志东 李淑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8-554,共7页
本文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及抗原性的影响。利用酶解、超高压、微波3种方法处理虾过敏蛋白,利用SDS-PAGE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大小进行测定,用OPA法对各种酶解条件下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测定,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各种处理后... 本文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及抗原性的影响。利用酶解、超高压、微波3种方法处理虾过敏蛋白,利用SDS-PAGE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大小进行测定,用OPA法对各种酶解条件下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测定,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各种处理后过敏蛋白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酶处理后虾过敏蛋白特征条带消失,而经超高压和微波处理的分子量大小没有变化;间接竞争ELISA检测表明三种处理均会导致虾过敏蛋白致敏性不同程度降低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过敏 超高压 微波 酶解 分子量 抗原性
下载PDF
虾过敏及虾过敏原 被引量:12
4
作者 顾可飞 高美须 +1 位作者 李春红 潘家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9-240,243,共3页
综述了虾过敏及虾过敏原,涉及过敏原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免疫学性质的研究,并对现存的问题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虾过敏 过敏 过敏原性质
下载PDF
辐照对虾过敏原生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顾可飞 高美须 +2 位作者 李春红 李淑荣 潘家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研究了以0、3、57、1、0kGy的辐照处理对虾过敏原的生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虾过敏原(Pen a1)提取液经辐照处理后,过敏原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浊度和疏水性增加。并发现Pen a 1的溶液状态要比固体状态及活体状态对辐照处理更敏感。
关键词 虾过敏 辐照 过敏原生化性质
下载PDF
虾过敏C57/BL6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建芳 王彩霞 +2 位作者 向军俭 郭洁 吕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58-361,共4页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虾过敏动物模型及其腹腔肥大细胞过敏模型。方法:运用虾蛋白粗提液免疫致敏C57/BL6小鼠,采用Western Blot鉴定致敏小鼠血清中特异性lgE和lgG1抗体;收集小鼠腹腔致敏肥大细胞(PMC),运用虾不同的过敏原组分诱导PMC体...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虾过敏动物模型及其腹腔肥大细胞过敏模型。方法:运用虾蛋白粗提液免疫致敏C57/BL6小鼠,采用Western Blot鉴定致敏小鼠血清中特异性lgE和lgG1抗体;收集小鼠腹腔致敏肥大细胞(PMC),运用虾不同的过敏原组分诱导PMC体外定向释放组胺,HPLC和荧光酶标仪法检测组胺释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致敏小鼠血清IgE和IgG1与相对分子量为36ku的原肌球蛋白反应率分别为57.1%和74.1%,与80ku过敏原的反应率均为42.9%,与21ku过敏原的反应率分别为42.9%和28.6%。HPLC和荧光酶标仪法检测PMC定向释放组胺的结果无显著差异,36ku的原肌球蛋白定向诱导组胺的释放率最高,分别为18.52%和21.59%,80ku和21ku蛋白次之,表明36ku的原肌球蛋白是C57/BL6小鼠的主要虾过敏原,21ku和80ku蛋白是次要过敏原,这与人类虾过敏的状况相一致。结论:C57/BL6小鼠是一种有效的虾过敏动物模型,其腹腔肥大细胞是一种可行的检测和评价食物过敏原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虾过敏 动物模型 细胞模型 组胺
下载PDF
海虾过敏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海明 胡志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7-173,共7页
综述引起海虾过敏的机理及其症状,阐述海虾过敏原种类、生物化学性质、检测方法以及过敏原活性降低的方法,为低过敏性海虾食品的深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虾过敏 过敏 过敏源性
下载PDF
虾过敏原及其特异性IgE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傅丽丽 潘家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5,共6页
虾是我国产值较高的甲壳类海产品,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喜爱,但也是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用海产品之一。本文综述了虾过敏原种类及其表位,特异性Ig E重排及制备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降低由虾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 虾是我国产值较高的甲壳类海产品,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喜爱,但也是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用海产品之一。本文综述了虾过敏原种类及其表位,特异性Ig E重排及制备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降低由虾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过敏蛋白 表位 IGE 基因重排
下载PDF
虾过敏DNA疫苗的设计和构建
9
作者 王进军 薛藩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5期34-37,共4页
通过"一珠一化合物"方法筛选虾过敏的抗原表位,加上免疫元件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取对虾过敏患者的血清,纯化抗体。用所得抗体从耦联氨基酸多肽库中筛选出不同长度的多肽20个。在每个多肽前后加入免疫元件(KOZAK序列、Th-PA... 通过"一珠一化合物"方法筛选虾过敏的抗原表位,加上免疫元件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取对虾过敏患者的血清,纯化抗体。用所得抗体从耦联氨基酸多肽库中筛选出不同长度的多肽20个。在每个多肽前后加入免疫元件(KOZAK序列、Th-PADRE、Cp G1、Th-P18mn、Cp G2、t PA前导序列、多肽加尾信号),根据密码子表和JCAT网站选出适宜在小鼠内表达的DNA序列。按重叠PCR的方法设计6个20 bp的核苷酸链,通过PCR获得全长片段,双酶切连接入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测序分析,证明成功构建虾抗原表位的重组表达质粒p CIneo-TM。本研究为虾过敏抗原表位在真核系统的表达以及已建立的虾过敏小鼠动物模型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为虾过敏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过敏 抗原表位 克隆 真核表达质粒 DNA疫苗
下载PDF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虾过敏蛋白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奕铭 王丽 钟青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39,347,共4页
目的:建立酶标抗原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dcELISA)检测食品中虾过敏蛋白,为食品过敏诊断试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提取虾主要过敏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虾过敏蛋白多克隆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原,建立酶标抗原的d... 目的:建立酶标抗原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dcELISA)检测食品中虾过敏蛋白,为食品过敏诊断试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提取虾主要过敏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虾过敏蛋白多克隆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原,建立酶标抗原的dcELISA检测虾过敏蛋白。结果:所建立的dcELISA法最低检测限为3.94ng/mL,标准曲线在0.12~128.86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16%和2.73%,回收率为82%~98%。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为进一步研制检测虾过敏蛋白的ELISA试剂盒提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过敏蛋白 检测 多克隆抗体 酶标抗原 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食物中虾过敏原成分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晓燕 张树华 +1 位作者 侯国强 张春涛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18期146-146,共1页
本文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建立,对食物中虾过敏原成分进行测定,为预防和诊断食物过敏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测定 虾过敏原成分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食物中虾过敏原成分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序栎 吉坤美 +2 位作者 李佳娜 詹政科 刘志刚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40-243,共4页
通过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食物中虾过敏原成分,为食物过敏的预防与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提取虾中过敏原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虾过敏原的多克隆抗体,并以多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生物素标记多抗,建立双多抗体夹心的ELISA法测定食物中虾... 通过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食物中虾过敏原成分,为食物过敏的预防与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提取虾中过敏原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虾过敏原的多克隆抗体,并以多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生物素标记多抗,建立双多抗体夹心的ELISA法测定食物中虾过敏原成分。成功地研制出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食品中虾过敏原蛋白成分,具有特异性,其最低检出限为40ng/mL,标准曲线在40~10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初步建立了检测虾过敏原蛋白成分的ELISA法,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为进一步研制虾过敏原成分的ELISA检测试剂盒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多克隆抗体 虾过敏 食物过敏
原文传递
凡纳滨对虾次要过敏原肌质钙结合蛋白的质谱鉴定及免疫交叉反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彩霞 黄建芳 +3 位作者 向军俭 孙一帆 吕思 郭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1-814,共4页
目的:质谱鉴定凡纳滨对虾相对分子质量(Mr)为21 000的次要过敏原组分肌质钙结合蛋白(SCP),分析它与其他虾、蟹等甲壳类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以阐明SCP可作为甲壳类食物过敏原检测、检验及脱敏的标准过敏原物质。方法:运用MALDI-TOF/TOF... 目的:质谱鉴定凡纳滨对虾相对分子质量(Mr)为21 000的次要过敏原组分肌质钙结合蛋白(SCP),分析它与其他虾、蟹等甲壳类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以阐明SCP可作为甲壳类食物过敏原检测、检验及脱敏的标准过敏原物质。方法:运用MALDI-TOF/TOF-MS鉴定凡纳滨对虾Mr为21000的过敏原组分,利用软件BLAST、ClustalW分析甲壳类食物中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同时用纯化的21 000过敏原免疫小鼠制备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通过该抗体与其他8种甲壳类食物蛋白粗提液的Western blot法结果分析该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质谱鉴定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21 000过敏原为肌质钙结合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克氏原螯虾、细趾小龙虾、褐虾的SCP序列一致性为81%~1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针对SCP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与凡纳滨对虾、刀额新对虾、斑节对虾、口虾蛄、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远海梭子蟹、锈斑鲟、中华绒螯蟹粗提液在SCP对应的21 000左右处均有反应条带。结论:凡纳滨对虾Mr为21 000的次要过敏原为肌质钙结合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多种甲壳类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以及较强的免疫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过敏 质谱分析 肌质钙离子结合蛋白 甲壳类 免疫交叉反应
下载PDF
虾类主要过敏原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左树娜 苑宁 +2 位作者 徐慧 卢鑫 张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75-181,共7页
虾是一种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但作为主要致敏原之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该文介绍虾类的过敏机制,虾类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肌球蛋白轻链、肌质钙结合蛋白、丙酮酸激酶、血蓝蛋白),并综述了近几年虾过敏... 虾是一种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但作为主要致敏原之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该文介绍虾类的过敏机制,虾类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肌球蛋白轻链、肌质钙结合蛋白、丙酮酸激酶、血蓝蛋白),并综述了近几年虾过敏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免疫学方法、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传感器技术。对虾过敏原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虾过敏 检测技术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虾类原肌球蛋白共同表位肽抗体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玉敏 梁占丽 +3 位作者 李兆杰 徐成钢 魏玮 张玉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3963-396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种虾原肌球蛋白的方法。方法通过合成不同虾类的共同表位肽,制备能够识别多种虾类原肌球蛋白的共同表位肽多克隆抗体,建立快速灵敏的虾类原肌球蛋白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结果该检测方法在4.79~1400 ng/mL的浓...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种虾原肌球蛋白的方法。方法通过合成不同虾类的共同表位肽,制备能够识别多种虾类原肌球蛋白的共同表位肽多克隆抗体,建立快速灵敏的虾类原肌球蛋白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结果该检测方法在4.79~14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9.083X+98.303(R^2=0.9813),最低检出限(IC_(10))为1.85 ng/m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37%~103.45%之间;该检测方法与软体动物的原肌球蛋白有交叉反应,与鱼肉蛋白、牛奶、花生蛋白等无交叉反应;批内变异系数为3.4%~9.1%,板间变异系数为12.9%~19.6%,贮藏试验显示该酶联免疫试剂盒可以在4℃下保存6个月以上,能够应用于食品中虾类过敏原的检测。结论采用共同表位抗体,成功建立了基于酶联免疫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酶联免疫法 共同表位肽 抗体
下载PDF
非标记型河虾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忠云 方银军 +2 位作者 孙秀兰 李在均 陈佩佩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共5页
四乙氧基硅在HCl催化下水解形成硅溶胶。将硅溶胶与河虾抗体混合均匀后,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得非标记型河虾抗体免疫传感器。采用Fe(CN)6^3-/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5)为测试底液,研究此传感器在免疫反应中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 四乙氧基硅在HCl催化下水解形成硅溶胶。将硅溶胶与河虾抗体混合均匀后,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得非标记型河虾抗体免疫传感器。采用Fe(CN)6^3-/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5)为测试底液,研究此传感器在免疫反应中的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特性。结果显示免疫反应后传感器的循环伏安图上未出现新的氧化-还原峰,表明该免疫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过程。采用交流阻抗监测电极表面,发现传感器阻抗值随虾过敏原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对交流阻抗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极表面的免疫反应是一个受电子转移控制的过程。当虾过敏原浓度在0-10 ng/mL之间,电极表面电子转移阻抗的增加值与虾过敏原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 ng/mL(S/N=3)。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河虾制品中过敏原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过敏 非标记 免疫传感器 交流阻抗
下载PDF
食河虾致腹痛腹泻1例
17
作者 杨斌 《临床医药杂志》 2003年第3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虾过敏 腹痛 腹泻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利用牵出技术分析与虾主要过敏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18
作者 沈梓粤 吕哲 +1 位作者 秦宗华 李任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1-85,共5页
目的:应用牵出技术研究与虾主要过敏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方法:将纯化的虾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偶联在用环氧氯丙烷活化的载体Sepharose-4B上作为配基并制成层析柱,以过敏原为饵蛋白从虾过敏患者血清中钓出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S... 目的:应用牵出技术研究与虾主要过敏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方法:将纯化的虾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偶联在用环氧氯丙烷活化的载体Sepharose-4B上作为配基并制成层析柱,以过敏原为饵蛋白从虾过敏患者血清中钓出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SDS-PAGE和间接ELISA检测显示,由过敏原牵出的蛋白质至少有两种,分别是抗原特异性IgE和IgG,这说明虾过敏反应除了是由IgE所介导外,IgG也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结论:实验所采用的牵出技术是一个快速且有效的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其基于免疫亲和层析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出技术 虾过敏 蛋白质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