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0年黄河陆上三角洲蚀退-淤进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1
作者 马乐 陈健斌 +5 位作者 俞永庆 王亚梅 王国阳 黄渊源 吕燕玲 丁咚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62,共14页
近30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流域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黄河三角洲陆地蚀退-淤进过程对黄河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响应变得更为显著。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和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影像,结合流域内气象水文长期测量数据,定量研... 近30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流域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黄河三角洲陆地蚀退-淤进过程对黄河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响应变得更为显著。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和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影像,结合流域内气象水文长期测量数据,定量研究了近30年黄河陆上三角洲蚀退-淤进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发现,1993—2022年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再波动增加的阶段,现行河口岸段为主要淤积区,陆地面积每年增长约1.67 km^(2),刁口河岸段为主要侵蚀区,陆地面积每年减少约2.15 km^(2);入海水沙与河口面积变化在1993—2001年自然水沙输运时期存在周期为4~5 a的负相位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自然水沙输运时期(1993—2001年)气候变化主导了河口蚀退-淤进,人工水沙调控时期(2002—2022年)人类活动的影响远大于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蚀退-淤进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影响 谷歌地球引擎
下载PDF
厦门岛东海岸的蚀退与防护 被引量:9
2
作者 高智勇 蔡锋 +1 位作者 和转 苏贤泽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78-483,共6页
根据波浪输沙和地形对比 ,对厦门岛东部海岸的岸滩侵蚀动态及演变趋势进行探讨 。
关键词 厦门岛 沙滩 沙浪输沙 地形对比 海岸蚀退 海岸侵 防护对策
下载PDF
山东半岛西北海岸的蚀退与防护 被引量:17
3
作者 常瑞芳 庄振业 吴建政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3期60-68,共9页
根据波浪输沙、地形对比等分析,对海岸的动态及变化趋势进行探讨,并根据该段海岸特点提出了防止蚀退的对策。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海岸 蚀退 波浪输沙 防护
下载PDF
胜利油田海岸的蚀退与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邹积山 梁瑞才 +2 位作者 张卫明 郑彦鹏 牟晓东 《海岸工程》 2004年第3期1-6,共6页
介绍了胜利油田海岸蚀退的情况及危害 ,较详细地分析了该区海岸蚀退的原因 ,阐述了在减缓和防治海岸蚀退方面的工程实践经验 ,为进一步综合防治胜利油田海上石油开发区的海岸蚀退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海岸蚀退 防治工程 地质分析 黄河改道
下载PDF
极端海况下软质海崖大规模蚀退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全 常方强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4-339,共6页
软质海崖蚀退是一种重大海岸灾害.通过研究软质海崖大规模蚀退机制,发现蚀退包括海蚀槽发育、坡体滑动与海崖再蚀退3个阶段;建立了软质海崖蚀退计算模型,并以福建省平潭岛软质海崖为例进行了计算.现场调查得到软质海崖单次大规模蚀退量... 软质海崖蚀退是一种重大海岸灾害.通过研究软质海崖大规模蚀退机制,发现蚀退包括海蚀槽发育、坡体滑动与海崖再蚀退3个阶段;建立了软质海崖蚀退计算模型,并以福建省平潭岛软质海崖为例进行了计算.现场调查得到软质海崖单次大规模蚀退量位于0.39~0.92 m之间,而采用理论计算该值位于0.67~0.90 m之间.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大部分较为接近,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海崖的滑塌机理,且计算结果较为可靠.最后基于该计算模型分别探讨了海蚀槽半径、海崖高度和土体强度与海崖稳定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软质海崖 蚀退 滑动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蚀退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4
6
作者 韩景瑞 王世溪 《石油工程建设》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15,共4页
黄河三角洲利津站多年来水来沙量的统计结果表明 ,自 90年代以来 ,黄河水沙量减少 ,岸线蚀退日益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三角洲海岸淤积与蚀退保持平衡的必要条件被打破 ,同时也与风、浪、潮、流的作用以及海岸、近岸海床的自然状况... 黄河三角洲利津站多年来水来沙量的统计结果表明 ,自 90年代以来 ,黄河水沙量减少 ,岸线蚀退日益加剧。究其原因主要是黄河三角洲海岸淤积与蚀退保持平衡的必要条件被打破 ,同时也与风、浪、潮、流的作用以及海岸、近岸海床的自然状况改变密切相关。针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实际情况提出了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海岸线蚀退原因 对策 治理措施
下载PDF
治理黄河三角洲海岸蚀退的生物措施──米草生态防护工程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卫东 彭子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45-48,共4页
黄河三角洲海岸部分区段蚀退严重,现有防潮大堤工程耗资大,维护费用高,效率较低。研究表明米草生态防护工程可以在黄河三角洲海岸蚀退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将米草生态工程与堤坝等传统防潮工程结合,利用生态工程的自组织功能,能够... 黄河三角洲海岸部分区段蚀退严重,现有防潮大堤工程耗资大,维护费用高,效率较低。研究表明米草生态防护工程可以在黄河三角洲海岸蚀退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将米草生态工程与堤坝等传统防潮工程结合,利用生态工程的自组织功能,能够减少海浪对堤坝的冲击,延长传统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系数,降低维护保养费用,为治理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蚀退问题提供高效、低耗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海岸蚀退 米草生态工程 生物措施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北部海岸水下岸坡蚀退过程及主要特征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永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9-85,共7页
黄河三角洲海岸以其独特的成因、演化有别于其它海岸,本文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北部海岸水下岸坡不同时期地形变化对比,展示了在侵蚀阶段潮间带蚀退变化的特征、潮下带斜坡准平衡带的形成及演化,并就其成因和发展作了探讨。
关键词 准平衡带 水下岸坡 黄河三角洲 海岸 蚀退
下载PDF
山东半岛若干平直砂岸近期强烈蚀退及其后果 被引量:60
9
作者 庄振业 陈卫民 +1 位作者 许卫东 沈才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1期90-98,共9页
近几十年来,大洋海面的可能上升,引起了世界性的砂岸蚀退。山东半岛的砂岸,不仅受这世界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因河流入海泥沙被水库拦截,工农业超采地下水,径流濒于枯竭,以及人工过量采砂,造成海滩砂亏损约2000万吨/年。半岛平直砂岸的蚀... 近几十年来,大洋海面的可能上升,引起了世界性的砂岸蚀退。山东半岛的砂岸,不仅受这世界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因河流入海泥沙被水库拦截,工农业超采地下水,径流濒于枯竭,以及人工过量采砂,造成海滩砂亏损约2000万吨/年。半岛平直砂岸的蚀退率达2米/年左右,远高于世界上同类砂岸的蚀退率。因此,冲毁了某些海滩防风林,威胁着良田和建筑物的安全,咸化了地下水。未来将日益严重,必需引起有关方面的严重关注,迅速采取措施,合理开发海滩,筑堤防岸,建立建全海岸保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直砂岸 海滩蚀退 山东半岛
下载PDF
厦门岛黄厝沙滩蚀退的原因与防护工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谦 蔡爱智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8,共7页
黄厝沙滩位于厦门岛的东南岸,长4.2km,走向为NE-SW.东距小金门岛4.6km.南距大担、二担等小岛4km.1956年至2001年的45a间,在优势的NE向风和浪的作用下,沙滩平均每年以约2m的速度后退.近20a来,由于人工挖砂和海岸工程不当等原... 黄厝沙滩位于厦门岛的东南岸,长4.2km,走向为NE-SW.东距小金门岛4.6km.南距大担、二担等小岛4km.1956年至2001年的45a间,在优势的NE向风和浪的作用下,沙滩平均每年以约2m的速度后退.近20a来,由于人工挖砂和海岸工程不当等原因,黄厝沙滩受到更严重的破坏.在近年沿岸道路和绿化带的施工中,人为地把原来大于30°坡度的天然侵蚀陡坎削成小于10。并与沙滩连接成一个坡面的缓坡、强台风袭来时,出现了多处沙滩砂不受阻挡地冲越上马路,冲越高程超过黄零8.5—9.0m.在宽40多米的环岛路上积砂厚达8—10cm!为了有效地保护黄厝沙滩,防止海岸线继续后退,应当采取挡沙坝或“离岸坝”工程以阻止纵向泥沙搬运,同时在可能出现横向砂冲越上岸的岸段和侵蚀后退严重的岸段修建护岸和挡浪墙工程以阻挡台风时大量海滩砂向陆地冲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滩保护 泥沙搬运 沙滩蚀退 厦门岛
下载PDF
黄河口孤东及新滩海域蚀退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建华 陈俊卿 +1 位作者 何传光 崔玉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2-23,25,共3页
根据黄河口孤东海堤及新滩海域2002~2003年地形测量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冲淤变化特征,结论认为:①孤东海堤近堤根部剧烈刷深的堤段为J11~J18断面,J11~J13断面堤段为侵蚀最剧烈部位;桩号11+100(J12)50m长的堤段为冲蚀最严重的部位,... 根据黄河口孤东海堤及新滩海域2002~2003年地形测量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冲淤变化特征,结论认为:①孤东海堤近堤根部剧烈刷深的堤段为J11~J18断面,J11~J13断面堤段为侵蚀最剧烈部位;桩号11+100(J12)50m长的堤段为冲蚀最严重的部位,桩号11+100(J12)~10+100(J18)400m长的堤段为冲蚀最严重的堤段,桩号10+600(J13)断面距堤120m处有一个约1km2的5m等深线闭合区。②拐弯堤段与丁字堤堤段处于小流速浅水淤积区。③孤东新滩海域口门淤积、两侧海域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退 海岸 新滩海域 孤东海域 黄河口
下载PDF
福建省平潭岛东北部软质海崖蚀退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常方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为了揭示软质海崖的侵蚀机制,现场利用量测方法研究了福建省平潭岛东北部软质海崖的蚀退特征、蚀退模式和影响因素,并利用自制崩解仪测试了砂土和粉质黏土的崩解速率。结果表明,软质海崖滑塌物体积、堆积距离均随海崖高度增加而增大,每... 为了揭示软质海崖的侵蚀机制,现场利用量测方法研究了福建省平潭岛东北部软质海崖的蚀退特征、蚀退模式和影响因素,并利用自制崩解仪测试了砂土和粉质黏土的崩解速率。结果表明,软质海崖滑塌物体积、堆积距离均随海崖高度增加而增大,每次滑塌海崖蚀退距离位于0.08~1.23 m;滑塌物覆盖住崖脚后具有临时保护崖脚的作用,但由于其受到扰动较易发生再次蚀退;崖脚海蚀槽的形成对滑塌起到重要控制作用;降雨、海洋水动力、强风和人为活动是造成蚀退的四大因素;在土体抗侵蚀方面,砂土的抗侵蚀能力最弱,粉质黏土的居中,黏土的最强;现场干燥粉质黏土的崩解速率为2.4 c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质海崖 蚀退 崩解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蚀退及防护分析
13
作者 樊彦国 李瑞华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02-203,共2页
1 引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不断地淤积和蚀退的交替过程中生长发展的。平均造陆速率为32.4 km^2/a,河口平均向海延伸2.21 km/a。在活动的河口段,泥沙大量堆积,平均淤积速度为2 km/a;河流改道后,河口废弃,... 1 引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流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不断地淤积和蚀退的交替过程中生长发展的。平均造陆速率为32.4 km^2/a,河口平均向海延伸2.21 km/a。在活动的河口段,泥沙大量堆积,平均淤积速度为2 km/a;河流改道后,河口废弃,在废黄河口河岸段明显蚀退,平均蚀退速度开始时为0.9 km/a,逐渐降低为0.2 km/a。蚀退作用最显著的部位是海滩和水下三角洲前缘区,即从海岸线到水深12 m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蚀退速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退 速率 风暴潮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演变特征及淤进和蚀退临界水沙值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国中 封德宏 +1 位作者 王富强 侯新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6期40-46,共7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的来水和来沙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呈现出“淤进—摆动—改道—蚀退”的规律。作为海洋与陆地间交界的特殊地带,黄河三角洲的冲淤变化直接影响黄河河口地区的生产和生态安全。文中...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的来水和来沙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呈现出“淤进—摆动—改道—蚀退”的规律。作为海洋与陆地间交界的特殊地带,黄河三角洲的冲淤变化直接影响黄河河口地区的生产和生态安全。文中利用利津水文站的水沙数据和黄河三角洲的遥感影像资料,结合黄河三角洲淤进和蚀退的造陆动态监测结果和黄河入海径流量、入海输沙量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提出维持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动态平衡的临界值条件。结果显示,维持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淤进和蚀退平衡的临界年径流量为105.14亿m^3/a、临界年输沙量为1.76亿t/a、临界水沙条件关系式为0.027Q+4.699Qs=8.261。此研究成果可为黄河调水调沙和三角洲生态补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演变 淤进和蚀退平衡 临界值 水沙关系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海岸蚀退与促淤保滩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少伟 陈玉明 《中国水利》 2002年第8期70-71,共2页
孤东及新滩油田位于黄河入海新口门两侧的滩涂地区,黄河及海洋水文气象条件对该地区的原油生产及开发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黄河来水来沙的大幅度减少,黄河口广大区域海岸冲蚀后退现象日益严重,给油田生产和开发带来了显著... 孤东及新滩油田位于黄河入海新口门两侧的滩涂地区,黄河及海洋水文气象条件对该地区的原油生产及开发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黄河来水来沙的大幅度减少,黄河口广大区域海岸冲蚀后退现象日益严重,给油田生产和开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孤东海堤,堤前水深大幅度增加,在新滩油田,一些陆上井已变为滩海井.面临着风暴潮的威胁,海岸线已发生了大幅度的后退.加强海岸蚀退研究已成为保障油田安全生产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蚀退 促淤保滩 油田
下载PDF
海岸蚀退地区海堤堤脚防护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茂磊 《科技视界》 2016年第5期293-293,295,共2页
面对海岸线的蚀退,海堤堤脚的防护尤为重要。本文从工程实践出发,列举目前几种常用的防护措施,并分析其各自的技术特点。
关键词 海岸蚀退 海堤堤脚 措施
下载PDF
浅谈海岸蚀退对河口滩海油区的危害及对策
17
作者 朱文利 伍少辉 徐志勇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4年第4期76-77,共2页
文章根据滩海海岸环境以及蚀退现状,针对河口采油厂滩海油田的开发的外部环境和开发现状,分析了油区海岸蚀退对滩海油田地面设施、生产管理带来的危害,提出了消除海岸蚀退对滩海油区危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海岸蚀退 油区危害 对策
下载PDF
胜利油田海岸蚀退与防治工程技术研究
18
作者 徐维平 《中国水利》 2004年第19期50-51,共2页
在胜利油田海岸蚀退与防治的工程措施中,要重点把握宏观蚀退和微观保护、消浪和消流、顺坝和丁坝、保滩与护脚、防冲与促淤的关系。在油田现状下,海岸防护的目的是在宏观蚀退的条件下保护沿岸地区工程安全,工程措施不能在宏观上改变海... 在胜利油田海岸蚀退与防治的工程措施中,要重点把握宏观蚀退和微观保护、消浪和消流、顺坝和丁坝、保滩与护脚、防冲与促淤的关系。在油田现状下,海岸防护的目的是在宏观蚀退的条件下保护沿岸地区工程安全,工程措施不能在宏观上改变海洋和地质条件,而能在局部改善水沙条件。在消浪的同时应注意切断顺岸流才能减小局部的冲刷,采用顺坝与消浪丁坝截流结合起来的工程措施能取得更好的防冲效果。消浪方式用潜堤或透水堤形式为宜。护脚的前提是保滩,保滩的手段是消浪,在防冲和促淤之间应以防冲为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冲 护脚 丁坝 工程措施 海岸蚀退 顺坝 水沙条件 宏观 胜利油田 目的
下载PDF
浅谈岸线蚀退与保滩促淤
19
作者 袁勇 《海岸工程》 2009年第2期34-37,共4页
简要介绍了海岸线蚀退对胜利油田的危害,分析了海岸线蚀退的主要原因,提出应进行重点研究的内容,并提供了几种潜堤的结构型式。
关键词 岸线蚀退 保滩促淤 潜堤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蚀退的防治
20
作者 于文青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共2页
黄河三角洲自90年代以来,岸线蚀退日益加剧。其原因主要是黄河三角洲海岸淤积与蚀退保持平衡的必要条件被打破,同时也与风、浪、潮、流的作用以及海岸和近岸海床的自然状况改变密切相关。针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实际情况提出了治理措施,经... 黄河三角洲自90年代以来,岸线蚀退日益加剧。其原因主要是黄河三角洲海岸淤积与蚀退保持平衡的必要条件被打破,同时也与风、浪、潮、流的作用以及海岸和近岸海床的自然状况改变密切相关。针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实际情况提出了治理措施,经实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 蚀退 治理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