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蚓激酶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雷 王宝祥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35-1139,I0007,共6页
目的探索蚓激酶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PF级健康雄性成年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只、模型组15只和对照组10只。观察组和模型组大鼠行大鼠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建模,对照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 目的探索蚓激酶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PF级健康雄性成年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5只、模型组15只和对照组10只。观察组和模型组大鼠行大鼠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建模,对照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观察组每只大鼠给予6 ml/d蚓激酶溶液(约120 U蚓激酶)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6 ml/d,连续给药14 d。给药结束后,处死3组大鼠,留取脑组织。处死前使用改良的Longa五级4分法对3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使用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法染色,继而测定3组大鼠脑梗死体积。使用RT-PCR检测3组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3组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和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脑梗死体积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模型组IL-1β、TNF-α、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L-1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蚓激酶在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中发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来实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神经功能评分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蚓激酶肠溶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琼 弓弦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究蚓激酶肠溶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南昌市第三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蚓激酶肠溶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南昌市第三医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丁苯酞+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研究组加用蚓激酶肠溶胶囊,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FIB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D-D、P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蚓激酶肠溶胶囊 凝血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对蚓激酶干粉的快速测定
3
作者 黄利欣 钟志坚 +4 位作者 邓攀 孙萍 肖志强 陈菲 刘旭海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8期42-45,共4页
目的 建立蚓激酶干粉水分、蛋白质和效价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将蚓激酶效价的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水分的烘干法和测定蛋白质的凯氏定氮法测得的实验数据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快速定量分析模型,使用Micro NIR 1... 目的 建立蚓激酶干粉水分、蛋白质和效价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 将蚓激酶效价的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水分的烘干法和测定蛋白质的凯氏定氮法测得的实验数据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快速定量分析模型,使用Micro NIR 1700光谱仪收集908~1 650 nm范围内的蚓激酶干粉光谱,每个光谱的13.6 ms积分时间对应于100次扫描的累积。结果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定量模型结果为,干燥失重中含水量的校正决定系数(R_(c)^(2))、预测决定系数(R_(p)^(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24 0、0.917 3、0.121 3%、0.127 5%;蛋白质含量的R_(c)^(2)、R_(p)^(2)、RMSEC和RMSEP分别为0.961 5、0.955 3、0.002 0、0.002 2;效价的R_(c)^(2)、R_(p)^(2)、RMSEC和RMSEP分别为0.963 2、0.959 1、26.971 3 IU/mg、28.587 6 IU/mg。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结果可信,近红外分析技术是一种快速测定蚓激酶干粉中效价、水分及蛋白质的潜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蚓激酶干粉 效价 水分 蛋白质
下载PDF
基于RNA-seq探讨扶肾降浊方及蚓激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王超坤 刘婷婷 +4 位作者 帅一尘 李春雨 苏玮莲 宁志芬 李国霞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目的:探讨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raug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扶肾降浊方组、蚓激酶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2只,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给药1次,扶肾降浊方灌胃给药:29 ... 目的:探讨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rauge-Dawley(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扶肾降浊方组、蚓激酶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12只,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给药1次,扶肾降浊方灌胃给药:29 g/(kg·d),蚓激酶腹腔注射给药:36万U/(kg·d),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第7、14天剖杀。HE和Masson染色评价纤维化改变;RNA测序(RNA-seq)检测第7天模型组和治疗组的基因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第7、14天肾脏中纤维化标志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Collagen-1、纤连蛋白(Fibronectin)]、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E-cad、-SMA、Vimentin)、Flna、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蛋白水平。结果:病理显示造模7天后肾脏出现明显纤维化改变(P<0.01),随造模时延长而加重(P<0.01);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对纤维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第7天,扶肾降浊方较蚓激酶作用更为明显(P<0.01);第14天,蚓激酶较扶肾降浊方作用更为明显(P<0.05),两个时期均以联合用药效果最佳。同时,造模后肾脏中的纤维化和EMT标志蛋白显著升高(均P<0.01),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对纤维化和EMT标志蛋白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第7天,扶肾降浊方较蚓激酶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P<0.01);第14天,蚓激酶较扶肾降浊方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P<0.01),两个时期均以联合用药作用最明显(P<0.05或P<0.01)。机制上,第7、14天,造模后各组Flna和p-ERK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1),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均可抑制Flna和p-ERK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扶肾降浊方、蚓激酶及联合用药均能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病变早期应用扶肾降浊方效果优于蚓激酶且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其共同机制可能通过抑制Flna基因及ERK的磷酸化,抑制表型转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肾降浊方 蚓激酶 肾间质纤维化 Flna ERK
下载PDF
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47
5
作者 董强 乔健 +11 位作者 史郎峰 吕传真 汪昕 范薇 陈生弟 刘建荣 陈沁 赵忠新 邵福源 黄流清 贺斌 庄建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1)临床试验设计,73例发病3周后用药的脑梗死患者,分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23),分别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U和安慰剂2粒,tid,给药28d。统一...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1)临床试验设计,73例发病3周后用药的脑梗死患者,分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23),分别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U和安慰剂2粒,tid,给药28d。统一实验室检测病例的凝血、纤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缺损程度。结果:治疗28d后,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g)降低,D-二聚体含量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提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含量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改善,且均具有显著性。安慰剂对照组则改变不明显。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2组均有改善,但是治疗组恢复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47.8%。73例患者中,治疗组出现1例轻度上消化道出血(2%),无肝肾功能影响。结论:百奥蚓激酶胶囊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蚓激酶 纤维蛋白原 纤溶系统
下载PDF
蚓激酶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实验室效果 被引量:33
6
作者 盛爱珍 王新德 +6 位作者 徐忠宝 龙洁 代志华 吴博贤 朱克 方定华 魏东宁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 :观察蚓激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溶系统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患者 2 85例。治疗组 2 0 9例予蚓激酶 430mg ,tid ;安慰剂组 76例服安慰剂 2粒 ,ti... 目的 :观察蚓激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溶系统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患者 2 85例。治疗组 2 0 9例予蚓激酶 430mg ,tid ;安慰剂组 76例服安慰剂 2粒 ,tid .疗程均为 4周。结果 :蚓激酶治疗可使血纤维蛋白原降低 (P <0 .0 1) ,部分患者(4 3.1%)D二聚体转为阳性 ,血小板聚集率降低 (P <0 .0 1)。对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也有轻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83%。结论 :蚓激酶可作为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安全的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缺血性脑血管病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聚集 安慰剂 临床疗效试验
下载PDF
尿激酶或蚓激酶与氟罗沙星联合应用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睿 陈迁 +1 位作者 方向群 刘又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研究尿激酶( U K) 或蚓激酶( E K) 与氟罗沙星( F L R X) 联合应用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最低抑菌浓度测定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以银染法快速鉴定细菌生物被膜( B B F) ;扫描电镜( S E M) 观察... 目的:研究尿激酶( U K) 或蚓激酶( E K) 与氟罗沙星( F L R X) 联合应用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最低抑菌浓度测定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以银染法快速鉴定细菌生物被膜( B B F) ;扫描电镜( S E M) 观察 B B F 形态;用甲基四氮唑蓝( M T T) 比色法测定 B B F 中活菌数。结果:经 F L R X 处理 B B F 的 S E M 图像示细菌形态仍保持短杆状,但细菌数量及菌体间纤维样黏液物质显著减少;经 U K 或 E K 与 F L R X 合用处理后的 B B F 图像显示细菌破碎、形态不一,菌数和菌体间粘液丝均比单用 F L R X 时明显减少。对活菌数影响与电镜图像结果一致。结论: U K 或 E K 与 F L R X 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 B B F 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蚓激酶 氟罗沙星 细菌生物被膜
下载PDF
蚓激酶对实验动物血栓及相关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许超千 焦军东 +2 位作者 孙宏丽 龚冬梅 杨宝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67-1369,共3页
关键词 血栓性疾病 蚓激酶 血液学指标 实验动物 新型药物 心肌梗死 常见病 多发病 发病率
下载PDF
蚓激酶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宏丽 焦军东 +2 位作者 潘振伟 董德利 杨宝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研究蚓激酶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蚓激酶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应用全细胞膜片钳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研究蚓激酶对L-型钙电流(ICa-L)和细胞... 目的研究蚓激酶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蚓激酶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应用全细胞膜片钳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研究蚓激酶对L-型钙电流(ICa-L)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蚓激酶80,40和20 mg.kg-1剂量组均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膜片钳研究结果表明,当刺激电压为+10 mV时,10和50μmol.L-1蚓激酶使ICa-L降低共聚焦结果显示,在静息状态下,10μmol.L-1蚓激酶对[Ca2+]i无明显影响;但10μmol.L-1蚓激酶对60 mmol.L-1KC l诱导的[Ca2+]i升高却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240 s)并未出现明显的峰值。结论蚓激酶对大鼠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Ca-L及下调[Ca2+]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心肌梗死 L-型钙电流 [CA^2+]I
下载PDF
蚓激酶的克隆及其对BHK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兆军 梁国栋 +6 位作者 陈飞 付士红 沈悦 柴玉波 李晓宇 徐义辉 侯云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6-779,共4页
Lumbrukinase gene from earthworm ( L.bimastus ) was obtained by RT\|PCR. The product, PI 239 , was sequenced and analyzed by biology programs and database. The gene including signal peptide coding sequence was cloned ... Lumbrukinase gene from earthworm ( L.bimastus ) was obtained by RT\|PCR. The product, PI 239 , was sequenced and analyzed by biology programs and database. The gene including signal peptide coding sequence was cloned into an eukaryotic vector and the clones were obtained by transferring into BHK cells. The gene was fused with EGFP gene at C\|terminal to be detected conveniently by its fluorescence. The lumbrukinase gene PI 239 has 852 nucleotides that code for 239 amino acid residues as mature peptide chain. The N terminal of PI 239 shares certain homology with those known lumbrukinase. The enzyme contains relative more acidic amino acid residues, and has homology to serine protease. It belongs to the acidic protein, serine protease. Conformation prediction indicates that its secondary structure mainly consists of β sheet. It has two super secondary structure motifs with the active sites Asp188 and Ser189 in between. The DNA and mRNA of the whole gene could be detected in BHK clones, but no recombinant protein detected. Under cofocal microscope, the cells transferred with fused gene showed fluorescence indicating that the fused protein was expressed. In addition, the cells containing the fused gene died soon while most of the control cells were still alive. It seemed that the protein could be expressed in BHK cells as a cytotoxin, though at a low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克隆 BHK细胞 作用
下载PDF
注射用蚓激酶临床药效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陆琳 徐以南 +2 位作者 刘健 钱敏 王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6-1327,1337,共3页
目的:提高蚓激酶的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健康志愿者进行Ⅰ期临床试验,研究注射用蚓激酶对人体的出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该注射用蚓激酶具有降纤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可同时作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使部分凝血活... 目的:提高蚓激酶的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健康志愿者进行Ⅰ期临床试验,研究注射用蚓激酶对人体的出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该注射用蚓激酶具有降纤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可同时作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使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延长。结论:在4 ̄6万U时作用最佳且维持时间较长,适合临床急症使用,且可同时作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使APTT延长,短时间内就能起到溶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生物利用度 出凝血指标
下载PDF
蚓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明明 黎明 +2 位作者 韩振林 王敏 杜连祥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1-585,共5页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体内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含自身信号肽的蚓激酶基因F238,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上,并进行测序。GenBank登录号为:DQ202401。测序结果表明基因全长为738bp,共编码245个氨基酸,包括7个氨基酸的...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体内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含自身信号肽的蚓激酶基因F238,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上,并进行测序。GenBank登录号为:DQ202401。测序结果表明基因全长为738bp,共编码245个氨基酸,包括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和23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序列。与粉正蚓(Lumbricus rubellus)F-III-2相比,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仅存在2个碱基的差异,导致2个氨基酸的突变。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蛋白质的理化及结构特性进行分析预测,F238的等电点为4.61,含有11个半胱氨酸,形成3个二硫键。蛋白质分子主要由β折叠组成,具有丝氨酸活性中心,属丝氨酸蛋白酶超家族胰蛋白酶类。以重组质粒pUCm-T-F238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去信号肽的蚓激酶基因F238-m,构建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9-F238-m,将其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法导入酵母宿主菌GS115中。在MM和MD平板上筛选表型,经甲醇诱导后,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28kDa左右,纤维平板法测定活力最高可达100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蚓激酶 克隆 表达 毕赤酵母
下载PDF
光散射法测凝血酶、水蛭素及蚓激酶活性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靓 姜葵 +2 位作者 赫荣乔 韩玉岷 关健达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用纤维蛋白原作底物,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酶,监测在480nm处光散射强度变化,其变化过程是具有弛豫过程的S型曲线。取其最大斜率在一定时间(1min)内的截距计算该酶的活力。在一定浓度的纤维蛋白原溶液中,光散射强度的变化速... 用纤维蛋白原作底物,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酶,监测在480nm处光散射强度变化,其变化过程是具有弛豫过程的S型曲线。取其最大斜率在一定时间(1min)内的截距计算该酶的活力。在一定浓度的纤维蛋白原溶液中,光散射强度的变化速度与加入的凝血酶量成正比。在一定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浓度下,加入水蛭素或蚓激酶,会减低光散射强度的增加速度,且加入量与光散射强度的变化速度成反比。因此,可用测光散射强度的变化速度来测定凝血酶,水蛭素和蚓激酶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 凝血酶 水蛭素 蚓激酶
下载PDF
蚓激酶对实验性血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9
14
作者 张丽萍 牟善初 余霞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1期679-680,共2页
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蚓激酶对大鼠颈动脉血栓的预防作用。Wistar大鼠共33只。其中9只用于颈动脉血栓模型,其余24只分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2500U/kg)及高剂量组(5000U/kg)。直流电刺激颈动脉前1h20... 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蚓激酶对大鼠颈动脉血栓的预防作用。Wistar大鼠共33只。其中9只用于颈动脉血栓模型,其余24只分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2500U/kg)及高剂量组(5000U/kg)。直流电刺激颈动脉前1h20min给药,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结果显示:9只大鼠的颈动脉内全部有血栓形成,通电到阻塞血流的时间(OT值)为15.35±0.96min。形态学证实管腔内有混合血栓形成,低剂量组OT值为39.40±3.79min,高剂量组OT值为50.23±5.48min,对照组OT值为17.31±0.59min,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OT值明显延长(P<0.01),说明蚓激酶对动脉血栓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蚓激酶可能会成为一种预防血栓形成的具有发展前途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预防 蚓激酶 大鼠
下载PDF
蚓激酶的提取纯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海 王春维 +1 位作者 张怡 刘翼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的蚓激酶纯化工艺,并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lide)为原料,经过匀浆抽提、硫酸铵分段盐析、色谱分离、电泳等技术对蚓激酶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并研究pH、温度、金属离子与抑制剂对蚓激酶活性的影响以... 目的建立高效的蚓激酶纯化工艺,并研究其酶学性质。方法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lide)为原料,经过匀浆抽提、硫酸铵分段盐析、色谱分离、电泳等技术对蚓激酶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并研究pH、温度、金属离子与抑制剂对蚓激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蚓激酶的作用机理。结果纯化蚓激酶比活达5 100 U/mg,经SDS-PAGE电泳分析得2条带,相对分子质量为32 000和33 500;体外溶栓实验表明,蚓激酶具有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和激活纤溶酶原的双重作用。在中性和略偏碱性环境中稳定且活性高;温度适应范围广;不同种类及浓度的金属离子对蚓激酶活性的影响不尽相同;抑制因子及底物特异性研究发现,蚓激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不属于金属蛋白酶,同时含有二硫键。结论该分离方法可以得到较纯的蚓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纯化 色谱 酶学性质
下载PDF
尿激酶或蚓激酶与氟罗沙星联合应用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睿 裴斐 +2 位作者 陈迁 方向群 刘又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75-678,共4页
探讨尿激酶或蚓激酶与氟罗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MIC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应用银染法快速鉴定细菌生物被膜,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生物被膜中细菌的形态并用MTT法测定生物被膜中细菌数。扫描电镜显示通过尿激酶或蚓... 探讨尿激酶或蚓激酶与氟罗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MIC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应用银染法快速鉴定细菌生物被膜,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生物被膜中细菌的形态并用MTT法测定生物被膜中细菌数。扫描电镜显示通过尿激酶或蚓激酶与氟罗沙星联合应用,细菌生物被膜有显著改变,生物被膜中的细菌数量比单独应用氟罗沙星显著减少。实验结果表明尿激酶或蚓激酶与氟罗沙星联合应用表现出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蚓激酶 细菌生物被膜 铜绿假单胞菌 氟罗沙星
下载PDF
蚓激酶胶囊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潘晓峰 邵卫 +1 位作者 陈国华 张忠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联合普罗布考片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普罗布考片治疗组(对照组)和蚓激酶胶囊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组(治疗组),每组75例。对照组口服普罗布考片0.5g,每...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联合普罗布考片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普罗布考片治疗组(对照组)和蚓激酶胶囊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组(治疗组),每组75例。对照组口服普罗布考片0.5g,每天2次;治疗组在口服普罗布考片基础上加用蚓激酶胶囊60万U,每天3次,均治疗12个月。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后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TC、TG、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IB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血脂及FIB指标与治疗6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斑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结论蚓激酶胶囊联合普罗布考片能防治动脉硬化,稳定斑块,有效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临床使用未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两组联合用药是否增加消化道副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胶囊 普罗布考片 颈动脉 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蚓激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应国清 易喻 +2 位作者 石陆娥 王普 胡妙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7-531,共5页
采用以三聚氯氰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5000),对从赤子爱胜蚓体内提取的抗血栓酶——蚓激酶进行了化学修饰,以期降低其抗原性及增加它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37℃下,15.0mL,pH9.2,0.1mol?L?1的硼酸缓冲液中,按每1.0mg的蚓激酶加入2... 采用以三聚氯氰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5000),对从赤子爱胜蚓体内提取的抗血栓酶——蚓激酶进行了化学修饰,以期降低其抗原性及增加它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37℃下,15.0mL,pH9.2,0.1mol?L?1的硼酸缓冲液中,按每1.0mg的蚓激酶加入25.5mg活化的mPEG,水浴保温1h,经透析、超滤浓缩、冻干得mPEG修饰酶,测得蚓激酶的修饰率为63.2%,酶活回收率为56.6%。在此基础上,对修饰蚓激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修饰后的蚓激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有所增加(天然酶表观米氏常数Km值为0.267mg.mL?1,修饰酶Km'值为0.115mg.mL?1);修饰蚓激酶的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热稳定性均优于天然酶;同时修饰酶的抗原性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与抗血清的结合能力大约是天然酶的2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化学修饰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抗原性
下载PDF
蚓激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9
作者 从玉文 刘耀明 陈家佩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综述了蚯蚓蛋白提取物蚓激酶的分离纯化、理化特性、体内外纤溶特点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为蚓激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蚓激酶 纤溶酶 理化特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一种蚓激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溶栓活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国良 李敏 +3 位作者 唐剑彬 肖仙牛 张启云 汤喜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从蚓激酶冻干粉中分离纯化具有溶栓活性的蛋白质。方法用柱层析的方法对蚓激酶冻干粉进行分离;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进行纯度检查和分子量测定;通过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和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进行体内外溶栓活性... 目的从蚓激酶冻干粉中分离纯化具有溶栓活性的蛋白质。方法用柱层析的方法对蚓激酶冻干粉进行分离;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进行纯度检查和分子量测定;通过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和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进行体内外溶栓活性的考察。结果蚓激酶冻干粉中分离得到了一种具有溶栓活性的蛋白质。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检查为单一条带,其分子量为29580Da;通过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得其单位活性为79715.51U/mg(以尿激酶为对照);在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中,在相同剂量(1mg·kg-)1下,与PBS对照组相比,溶栓蛋白质组的平均栓重显著性减轻(P<0.01);与尿激酶对照组比较,但无显著性差异,干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蚓激酶冻干粉组比较,湿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从蚓激酶冻干粉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溶栓活性很强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子量 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