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文化在农耕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张雯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10期17-20,共4页
为了探讨蚕文化在农耕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历史文献分析和社会学调查方法,研究了蚕桑养蚕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蚕桑养蚕在农耕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经济推动作用,推动了农业多样化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此外... 为了探讨蚕文化在农耕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采用历史文献分析和社会学调查方法,研究了蚕桑养蚕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蚕桑养蚕在农耕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经济推动作用,推动了农业多样化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此外,蚕桑养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组织和分工,提高了女性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蚕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农耕社会文化内涵的丰富和后代农耕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理解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当代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文化 农耕文化 形成与发展 作用
下载PDF
浅论蚕文化及其表现形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文军 《江苏蚕业》 2004年第3期54-57,共4页
本文通过介绍蚕文化的概念及其在古今农业、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形式特征,阐述了蚕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对挖掘、保护、弘扬蚕文化与健康发展蚕业、农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蚕文化 农业发展 中国 历史 古代诗词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蚕文化及其保护 被引量:2
3
作者 田阡 《中国蚕业》 2011年第2期80-82,87,共4页
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及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蚕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的养蚕缫丝工具、种类繁多的丝织品及相关工艺产品;非物质形态的生产生活禁忌、蚕神信仰、神话传说等民俗内容,以及对历代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 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及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蚕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的养蚕缫丝工具、种类繁多的丝织品及相关工艺产品;非物质形态的生产生活禁忌、蚕神信仰、神话传说等民俗内容,以及对历代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与养蚕缫丝密切相关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被破坏,蚕文化逐渐走向衰微。因此,有效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并使之发挥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和谐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蚕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下载PDF
蚕文化工作坊的空间设计与审美追求
4
作者 尹白玲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12期13-15,共3页
工作坊作为艺术教育环境现代化的社团新型活动场所,设计理念更新颖、创作环境更优美、创作设备更齐全,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学生们的欢迎。蚕文化工作坊是蚕桑资源和艺术韵味交融的情境空间,学生在这里耳濡目染、浸润熏... 工作坊作为艺术教育环境现代化的社团新型活动场所,设计理念更新颖、创作环境更优美、创作设备更齐全,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学生们的欢迎。蚕文化工作坊是蚕桑资源和艺术韵味交融的情境空间,学生在这里耳濡目染、浸润熏陶,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和全方位的创作展示,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关注度与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文化工作坊 空间设计 审美 艺术教育 蚕文化
下载PDF
挖掘地方“蚕文化” 拓宽美术乡土资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红霞 《美术教育研究》 2011年第3期93-93,共1页
教师要上好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只教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的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加之农村的办学条件也跟不上教材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家乡的文化资源,让身边的美术资源"说话",丰富美术的教学内容。一、... 教师要上好农村小学的美术课,只教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的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加之农村的办学条件也跟不上教材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家乡的文化资源,让身边的美术资源"说话",丰富美术的教学内容。一、挖掘"蚕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资源 美术课 蚕文化 挖掘 农村小学 教学内容 办学条件 文化资源
下载PDF
辑里丝与南浔蚕文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林黎元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40-46,共7页
南浔因辑里丝而扬名,成为江南集镇之首。辑里丝蜚声海内外,从而也形成了特有的南浔蚕文化,也促使聚书收藏、建造园林成为富有的丝商崇尚风雅的一种时尚,使南浔成为历史文化名镇。
关键词 南浔 辑里丝 蚕文化 中国
下载PDF
蚕文化与当代蚕业经济 被引量:7
7
作者 吴一舟 《蚕桑通报》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今天的文化源于昨天的经济,昨天的文化成就今天的经济。”这两句话辩证地阐明了文化与经济的密切关系,蚕业经济与蚕文化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蚕文化的内涵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理解。认清蚕文化的价值是振兴当代蚕业经济的基... “今天的文化源于昨天的经济,昨天的文化成就今天的经济。”这两句话辩证地阐明了文化与经济的密切关系,蚕业经济与蚕文化正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蚕文化的内涵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理解。认清蚕文化的价值是振兴当代蚕业经济的基础。构建蚕文化研究框架、扬弃和发展蚕文化、宣传蚕文化,重塑丝绸新形象,促进蚕业经济的全面昌盛是蚕文化对于蚕业经济的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文涵 经济基础 生产经营 蚕文化 业经济
下载PDF
南丹白裤瑶蚕文化及其保护与开发利用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官忠业 莫刚 +3 位作者 覃丹宁 李初妹 韩忠 吴平 《广西农学报》 2014年第2期77-80,共4页
文章全面介绍了南丹白裤瑶蚕桑、蚕品种及瑶蚕文化,揭示了白裤瑶蚕的重要科学、社会、经济价值,指出了白裤瑶蚕饲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白裤瑶蚕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 南丹 白裤瑶 蚕文化 保护 开发利用 初探
下载PDF
蚕神崇拜与祀蚕神祠兼记盛泽先蚕饲的蚕文化特色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德华 《江苏蚕业》 2002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饲养 神崇拜 神祠 盛泽先 蚕文化
下载PDF
桑蚕文化 千丝万缕织就悠悠华夏的锦绣历史 被引量:1
10
《江苏丝绸》 2017年第6期23-25,共3页
中国人对于桑蚕文化的喜爱自古由今,从未间断,女子采桑养蚕织丝的场景,出现在诗歌里,唱词里,水墨画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桑蚕农耕,本就是华夏田园牧歌里最美的日常,悠悠五千年,岁月如梭,世界从一根根晶莹的蚕... 中国人对于桑蚕文化的喜爱自古由今,从未间断,女子采桑养蚕织丝的场景,出现在诗歌里,唱词里,水墨画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桑蚕农耕,本就是华夏田园牧歌里最美的日常,悠悠五千年,岁月如梭,世界从一根根晶莹的蚕丝上听到了古老而神秘的东方之音,从一匹匹锦绣的绸缎上触摸到中华的强盛与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文化 历史 中国人 水墨画 牧歌
下载PDF
尚玉习俗与蚕文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岚 钱德海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0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红山文化 蚕文化 尚玉习俗 典礼祭祀
下载PDF
湖州蚕文化
12
作者 张吉林 《东南文化》 CSSCI 1997年第2期96+98-99,共3页
湖州蚕文化张吉林湖州(吴兴)为东南望郡,山水清远,素称丝绸之府。从浙江湖州钱山漾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时,在乙区第四层获得不少绢片、丝线和丝带,经科学测定可证实这一带先民利用蚕丝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这里流传的《十二月... 湖州蚕文化张吉林湖州(吴兴)为东南望郡,山水清远,素称丝绸之府。从浙江湖州钱山漾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时,在乙区第四层获得不少绢片、丝线和丝带,经科学测定可证实这一带先民利用蚕丝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这里流传的《十二月》歌说:“四月好养蚕”。四月俗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府志 马头娘 蚕文化 丝绵被 祭祀习俗 新石器时代遗址 民间信仰
下载PDF
蚕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伦理观
13
作者 顾一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6-31,共6页
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对蚕文化不同时期中蕴含的生态伦理观的分析,指出现阶段蚕文化中蕴含着良好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该伦理观中包含着人类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良性改造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人与自然的关... 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对蚕文化不同时期中蕴含的生态伦理观的分析,指出现阶段蚕文化中蕴含着良好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该伦理观中包含着人类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良性改造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生态伦理观的核心,也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之一,提倡现阶段蚕文化中蕴含的良好生态伦理观,有助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文化 生态伦理观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盛夏,一起去探秘丝蚕文化
14
作者 向煜 《现代苏州》 2017年第14期86-87,共2页
“机杼——当代艺术展”亮相金鸡湖美术馆 提到“机杼”,你会想到什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花木兰》开篇的一句话,也是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机杼”是什么。
关键词 蚕文化 《花木兰》 美术馆 金鸡湖 艺术展
下载PDF
蚕桑专业村──磐安县小章村桑菇模式和蚕文化的调查
15
作者 陈乐阳 宗侃侃 《蚕桑通报》 2012年第3期60-60,共1页
磐安县冷水镇小章村距冷水镇政府不足1km,有磐(安)缙(云)公路经过,而且连接高速公路,交通十分方便。该村现有农户151户395人,蚕桑和食用菌生产是该村的两大支柱产业。1桑菇模式小章村自80年代起充分利用本村土地资源种植桑树10.7hm2... 磐安县冷水镇小章村距冷水镇政府不足1km,有磐(安)缙(云)公路经过,而且连接高速公路,交通十分方便。该村现有农户151户395人,蚕桑和食用菌生产是该村的两大支柱产业。1桑菇模式小章村自80年代起充分利用本村土地资源种植桑树10.7hm2,发展蚕桑生产,并推广了先进的方格蔟养蚕技术,生产出优质的蚕茧,成为磐安县蚕桑生产第一大村。同时磐安冷水香菇生产的兴起也助推了该村菇类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秋冬季作为蚕桑生产空闲时间,主劳力转移至种菇上,空蚕房正好变成菇房,且大量剪伐下来的桑枝条也正好作为灭菌加温材料利用。目前全村有110多户既养蚕又种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生产 磐安县 蚕文化 专业村 食用菌生产 高速公路 技术 材料利用
下载PDF
创建观光园 传承蚕文化
16
作者 姚建荣 姚炳英 《蚕桑通报》 2014年第4期41-41,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除吃穿以外的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对观光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节假目的增多,双休目的实行,为人们和少年儿童外出休闲、游玩、观光旅游,提供了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除吃穿以外的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对观光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节假目的增多,双休目的实行,为人们和少年儿童外出休闲、游玩、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民众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我市蚕桑产业历史悠久,蚕业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至今还没有一处集观光、采摘、科普和游玩休闲的蚕业旅游点,通过蚕业文化休闲观光园的建设,将会对传承蚕业文化、普及蚕业技术和增加我市旅游景点及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旅游 蚕文化 传承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休闲 生活情趣 旅游景点 社会经济
下载PDF
说一说湖州的蚕文化
17
作者 张吉林 《华夏文化》 1995年第2期60-61,共2页
说一说湖州的蚕文化张吉林湖州为东南望郡,西吴胜地,山水清远,素称丝绸之府。考古工作者从吴兴县(湖州)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时,在。"第四层获得不少绢片、丝线和丝带,经测定可证实这一带先民利用蚕丝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湖... 说一说湖州的蚕文化张吉林湖州为东南望郡,西吴胜地,山水清远,素称丝绸之府。考古工作者从吴兴县(湖州)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时,在。"第四层获得不少绢片、丝线和丝带,经测定可证实这一带先民利用蚕丝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湖州的蚕文化源远流长,极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府志 马头娘 蚕文化 社会性活动 新石器时代遗址 祭祀习俗 清代作家
下载PDF
“探究中国蚕文化”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与实施
18
作者 郑晶晶 《中学生物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7-10,共4页
“双减”政策对作业提出了新要求,提升作业质量,实现作业多元化,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跨学科作业更能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内驱力。以“探究中国蚕文化”为项目式主题,设计多种作业形式,... “双减”政策对作业提出了新要求,提升作业质量,实现作业多元化,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跨学科作业更能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内驱力。以“探究中国蚕文化”为项目式主题,设计多种作业形式,旨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作业,提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 作业设计 新课标 多元评价 蚕文化
下载PDF
让“蚕艺”点亮农村学生的心灵——基于乡土文化特色,创建“蚕艺”课程
19
作者 张红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第33期35-37,共3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乡土文化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并发掘。学校围绕“蚕艺”文化,设计了与“蚕”有关的美术活动——寻“蚕艺”进课堂、明“蚕艺”定计划、玩“蚕艺”做课程、拓“蚕艺”优课程,为美...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乡土文化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并发掘。学校围绕“蚕艺”文化,设计了与“蚕”有关的美术活动——寻“蚕艺”进课堂、明“蚕艺”定计划、玩“蚕艺”做课程、拓“蚕艺”优课程,为美术课堂注入了一股新流,收获了不一般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美术课堂 特色课程 文化
下载PDF
湖州蚕文化的诗性品格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晓帆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135,共4页
植桑养蚕,对于有“丝绸之府”美誉的湖州来说,真是最惯常不过的农事。据乾隆朝《湖州府志》记载:“蚕事……而湖人尤以为先务,其生计所资视田几过之……”。清代湖籍诗人董蠡舟在《南浔蚕桑乐府》中这样描述:“家家户外桑阴绕,不... 植桑养蚕,对于有“丝绸之府”美誉的湖州来说,真是最惯常不过的农事。据乾隆朝《湖州府志》记载:“蚕事……而湖人尤以为先务,其生计所资视田几过之……”。清代湖籍诗人董蠡舟在《南浔蚕桑乐府》中这样描述:“家家户外桑阴绕,不患叶稀患地少”、“无尺地之不桑,无匹妇之不蚕”。湖州世代养蚕的历史经验,使此地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蚕业文化。从文化学角度讲,蚕文化外延应是一切与蚕(包含了茧丝绸)相关的人间活动;内涵则是渗透其间的精神追求。与蚕事相关的内容太驳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文化 诗性品格 湖州 植桑养 历史经验 地方特色 精神追求 茧丝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