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室番茄选用丽蚜小蜂防治粉虱田间应用试验
1
作者 马德军 康培华 +2 位作者 黑东红 刁延宾 董文岭 《农业知识》 2024年第4期26-27,共2页
为验证番茄上选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类害虫的效果,于2022年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边临镇库庄村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对温室粉虱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和控制作用,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在具备防虫网(国标80目)的温... 为验证番茄上选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类害虫的效果,于2022年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边临镇库庄村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对温室粉虱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和控制作用,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在具备防虫网(国标80目)的温室棚种植番茄,可以选用丽蚜小蜂防治粉虱,为生产绿色有机番茄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粉虱类害虫 蚜小蜂防治 设施蔬菜
下载PDF
雪莲果为替代寄主植物繁育的丽蚜小蜂对MED烟粉虱生防潜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悦 臧连生 +3 位作者 董泽祺 张俊杰 王晶 柳冠群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0-747,共8页
雪莲果Smallanthus sanchifalius被视为替代烟草高效繁育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的理想寄主植物,且中间寄主植物雪莲果繁育的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具有更高的生防潜能。但中间寄主植物雪莲... 雪莲果Smallanthus sanchifalius被视为替代烟草高效繁育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的理想寄主植物,且中间寄主植物雪莲果繁育的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具有更高的生防潜能。但中间寄主植物雪莲果繁育的丽蚜小蜂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生防效果尚未明确,本研究测定了雪莲果繁育的丽蚜小蜂对MED烟粉虱1~4龄若虫的寄生率、取食数量、杀死数量,及其子代发育时间和羽化率。研究结果表明,雪莲果繁育的丽蚜小蜂对MED烟粉虱各龄幼虫的寄生率、取食数量均显著高于烟草繁育的丽蚜小蜂,其中,对3龄若虫的防控效果最好,杀死数量为10.5头,寄生率为17.2%,取食数量为1.9头。雪莲果为寄主植物繁育的丽蚜小蜂寄生MED烟粉虱1~4龄若虫的发育时间分别为21.2 d、16.0 d、13.9 d和13.4 d,均显著短于烟草繁育丽蚜小蜂子代发育时间。综合来看,中间寄主植物雪莲果繁育的丽蚜小蜂对MED烟粉虱生防潜能显著高于中间寄主植物烟草繁育的丽蚜小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应用中间寄主植物雪莲果繁育的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果 烟草 蚜小蜂 大量繁育 生防潜能 烟粉虱
下载PDF
浅黄恩蚜小蜂雌雄蜂胚胎及个体发育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曼 杨丽文 +1 位作者 王甦 张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94-300,共7页
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是烟粉虱的重要天敌,为单寄生蜂,雌蜂的寄生方式属于独性内寄生,雄蜂的寄生方式属于外寄生中的自复寄生(autoparasitiod),也称重寄生(hyperparasitoid),雌雄蜂寄主、寄生方式及发育环境不同.首次对浅黄恩... 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是烟粉虱的重要天敌,为单寄生蜂,雌蜂的寄生方式属于独性内寄生,雄蜂的寄生方式属于外寄生中的自复寄生(autoparasitiod),也称重寄生(hyperparasitoid),雌雄蜂寄主、寄生方式及发育环境不同.首次对浅黄恩雅小蜂雌雄蜂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测量了雌雄蜂胚胎体长的变化.结果表明:雌蜂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3层膜,外部2层为胚膜(浆膜)、胚外膜(滋养膜).其中胚外膜在胚胎发育到8 h左右在显微镜下可见,雌卵孵化后消失;而雄蜂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2层膜,没有发现胚外膜,但在雄蜂胚胎前末端能够观察到一个柄(pedicel),一直保留到雄蜂胚胎孵化后消失,而雌蜂胚胎前末端的柄发育到2 h左右出现,24 h左右消失.雌蜂胚胎体长从0 h发育到36 h增长较快(0.198~0.280 mm),而雄蜂胚胎体长在此发育阶段变化较小(0.163~0.187 mm);从36 h到48 h雌雄蜂胚胎孵化,体长均有明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浅黄恩蚜小蜂 胚胎 发育 胚外膜
下载PDF
短时低温胁迫对日本食蚧蚜小蜂存活、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4
作者 杨美娟 陈俊谕 +4 位作者 叶政培 符悦冠 王建赟 朱俊洪 张方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9-1037,共9页
为探明短时低温胁迫对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存活、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本研究观察了日本食蚧蚜小蜂幼虫、蛹在2、4、6℃条件下分别胁迫0.5、1、2 d后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初羽化雌蜂的体长、成熟卵量及其雌成蜂寿... 为探明短时低温胁迫对日本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存活、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本研究观察了日本食蚧蚜小蜂幼虫、蛹在2、4、6℃条件下分别胁迫0.5、1、2 d后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初羽化雌蜂的体长、成熟卵量及其雌成蜂寿命,并研究了成蜂在2、4、6℃条件下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日本食蚧蚜小蜂幼虫和蛹的存活率、初羽化雌蜂的体长及其成熟卵量、雌成蜂寿命均与其经历的低温胁迫温度呈正相关,与胁迫时间呈负相关;发育历期与低温胁迫温度呈负相关,与胁迫时间呈正相关,表现为随着温度降低和胁迫时间延长,日本食蚧蚜小蜂幼虫、蛹的存活率下降,发育历期延长,初羽化雌蜂的体长缩短,成熟卵量减少,雌成蜂寿命降低;在6、4、2℃条件下胁迫日本食蚧蚜小蜂成蜂其致死中时间随温度的下降而缩短,分别是4.88、3.39、1.64 d,均明显低于27℃。综上,短时低温胁迫对日本食蚧蚜小蜂的种群增长不利,田间应用该蜂防治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时需考虑释放地的年度低温及持续时间进行适当补充放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食蚧蚜小蜂 短时低温胁迫 存活 发育 繁殖
下载PDF
氟吡呋喃酮对蒙氏桨角蚜小蜂生物学及温室种群动态的影响
5
作者 赵祎凡 张楠 +7 位作者 杨泽众 王芳 白义川 徐维红 郭兆将 谷希树 史彩华 刘佰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1-1678,共8页
氟吡呋喃酮和蒙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mundus均是控制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有效作用因子,明确氟吡呋喃酮对蒙氏桨角蚜小蜂的作用对协调应用化学农药和生防天敌绿色防控烟粉虱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在室内测定了氟吡呋喃酮对蒙氏... 氟吡呋喃酮和蒙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mundus均是控制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有效作用因子,明确氟吡呋喃酮对蒙氏桨角蚜小蜂的作用对协调应用化学农药和生防天敌绿色防控烟粉虱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在室内测定了氟吡呋喃酮对蒙氏桨角蚜小蜂的亚致死浓度(LC_(15))和致死中浓度(LC_(50)),并研究了氟吡呋喃酮亚致死剂量对蒙氏桨角蚜小蜂的寿命、寄生率、发育历期和羽化率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进一步在温室内研究了氟吡呋喃酮推荐浓度对蒙氏桨角蚜小蜂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对蒙氏桨角蚜小蜂亚致死浓度(LC_(15))和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4.397 mg ai/L和35.1 mg ai/L,与对照相比,在两种浓度处理下蒙氏桨角蚜小蜂的寿命分别缩短39.3%和59%,发育历期分别延长5.9%和39.3%,寄生率分别减少22.5%和23.5%,羽化率分别减少4.43%和8.36%。温室试验表明,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蒙氏桨角蚜小蜂数量降低。药后3~15 d蒙氏桨角蚜小蜂种群数量减少21.7%~62.9%,显著低于对照,但用药18 d后种群下降趋势逐渐平缓,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该研究结果为协调应用氟吡呋喃酮和桨角蚜小蜂绿色防控烟粉虱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吡呋喃酮 蒙氏桨角蚜小蜂 烟粉虱 亚致死效应 种群动态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丽蚜小蜂死亡率和保护酶系的影响
6
作者 龙佳芝 郭文秀 +6 位作者 季敏 宋莹莹 李丽莉 门兴元 崔洪莹 于毅 刘长仲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对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的致死作用,明确丽蚜小蜂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应答机制。【方法】测定不同温度(35、37和39℃)对丽蚜小蜂成虫24 h内存活率的影响和丽蚜小蜂成虫在35、37和39℃下胁迫4、8 h后...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对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的致死作用,明确丽蚜小蜂对温度胁迫的生理应答机制。【方法】测定不同温度(35、37和39℃)对丽蚜小蜂成虫24 h内存活率的影响和丽蚜小蜂成虫在35、37和39℃下胁迫4、8 h后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丽蚜小蜂成虫的死亡率随着胁迫温度上升和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在35℃以上1 h就出现死亡,与对照25℃存在显著差异。丽蚜小蜂成虫的SOD和POD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4 h时,SOD活性在37℃达到峰值,显著高于对照(25℃)的活性;POD活性在温度35℃、8 h时达到峰值且与其他温度和时间存在显著差异;CAT活性在37℃、4 h时达到最大值,并与其他温度和时间存在显著差异。SOD、POD和CAT 3种保护酶在35℃、8 h之内和37℃、4 h之内对丽蚜小蜂可起到保护的作用。【结论】温度高于35℃的环境对丽蚜小蜂的种群数量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小蜂 高温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螺虫乙酯对丽蚜小蜂寄生能力的亚致死效应
7
作者 羊绍武 田烨 +3 位作者 陆园 张薄 陈国华 张晓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8-303,337,共7页
为了明确螺虫乙酯大量使用后残留剂量对丽蚜小蜂寄生能力的亚致死效应,本研究在测定螺虫乙酯对丽蚜小蜂室内毒力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浓度螺虫乙酯对丽蚜小蜂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C_(10)、LC_(30)和LC_(50)的螺虫乙酯均可降低... 为了明确螺虫乙酯大量使用后残留剂量对丽蚜小蜂寄生能力的亚致死效应,本研究在测定螺虫乙酯对丽蚜小蜂室内毒力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浓度螺虫乙酯对丽蚜小蜂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C_(10)、LC_(30)和LC_(50)的螺虫乙酯均可降低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瞬时攻击率。经LC_(50)的螺虫乙酯处理后的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处理时间延长,达0.13 d,寄生上限降低,寄生效能被抑制。经LC_(10)的螺虫乙酯处理后的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处理时间缩短,仅0.04 d,寄生上限提高,寄生效能被促进,但其平均寿命仅13.07 d;当烟粉虱若虫密度较高时,LC_(10)的螺虫乙酯处理后的丽蚜小蜂对烟粉虱若虫的搜寻效应提高。LC_(50)的螺虫乙酯可抑制丽蚜小蜂的寄生能力,而LC_(10)的螺虫乙酯可刺激丽蚜小蜂,提升寄生效能,但缩短了成虫寿命。田间使用螺虫乙酯防治烟粉虱时,应注意其残留量对丽蚜小蜂寄生能力的亚致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致死效应 螺虫乙酯 蚜小蜂 烟粉虱 寄生能力
下载PDF
露狄恩蚜小蜂的鉴定以及个体发育和繁殖特性
8
作者 宁晓雪 满孝明 +2 位作者 刘万学 耿慧 杨念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1-739,共9页
露狄恩蚜小蜂Encarsia lutea(Masi)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优势寄生蜂之一。本研究基于形态学特征以及分子标记COI和28S对河北田间采集的寄生蜂进行了鉴定,确认为露狄恩蚜小蜂。明确该蜂的生殖方式为孤雌产雄、两性产雌;寄主关系为雌... 露狄恩蚜小蜂Encarsia lutea(Masi)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优势寄生蜂之一。本研究基于形态学特征以及分子标记COI和28S对河北田间采集的寄生蜂进行了鉴定,确认为露狄恩蚜小蜂。明确该蜂的生殖方式为孤雌产雄、两性产雌;寄主关系为雌雄蜂异律发育,是兼性自复寄生蜂,雌性卵和幼期寄生于初级寄主,即烟粉虱若虫,雄性卵和幼期寄生于次级寄主,即烟粉虱若虫体内的本种或异种寄生蜂幼虫。在温度26℃、相对湿度65%、光周期14L:10D的室内条件下开展了该蜂的个体发育和繁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雌、雄蜂卵-幼虫、预蛹-蛹以及成虫前期的发育历期分别为8.4 d、6.8 d、15.1 d和6.9 d、8.0 d、14.9 d;雌蜂的平均寿命为15.0 d,单次交配后雌蜂的平均繁殖量为50.0粒,性比严重偏雄,雄占比87.4%。上述相关结果可为研究异律复寄生蜂生物防治效益提供参考,并为该蜂的后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狄恩蚜小蜂 物种鉴定 发育历期 产卵量 后代性比
下载PDF
蚜小蜂科二新种(膜翅目:小蜂总科)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成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8-101,共4页
记述了东北地区蚜小蜂科的两新种。1.杨圆蚧黄蚜小蜂Aphytisquadraspidioti新种。该种具有典型的mytilaspidis种团的特征,与A.mytilas-pidis较相近,但本新种:(1)产卵器及产卵... 记述了东北地区蚜小蜂科的两新种。1.杨圆蚧黄蚜小蜂Aphytisquadraspidioti新种。该种具有典型的mytilaspidis种团的特征,与A.mytilas-pidis较相近,但本新种:(1)产卵器及产卵器鞘较长;(2)前翅三角区内刚毛明显多(92~140根);(3)并胸腹节长约为后胸背板的3.20~3.87倍。雄性未知。正模:♀,副模:8♀♀,黑龙江(海伦),1986-06-15;副模:5♀♀,哈尔滨市,1988-06-10;均由作者从杨圆蚧[Quadraspidiotusgigas(ThiemetGerneck)[二龄固定若虫中饲养而得。2.杨绵蚧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pseudopulvinariae新种。该种属lycimnia种团,与C.pulvinariae非常相近,但本新种:(1)前翅缘脉略短于亚缘脉,后缘脉短于痣脉:(2)中足基跗节明显短于其余4跗节之和;(3)产卵器始于腹端近三分之一处;(4)头部黑褐色,触角褐色。雄性未知,正模:♀,副模:10♀♀,黑龙江(阿城),1993-06-15。全部标本均由作者从杨树上杨绵蚧PulvinariacostataBorchs中饲养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小蜂 蚜小蜂 食蚧蚜小蜂 分类 新种
下载PDF
丽蚜小蜂联合氟吡呋喃酮防控设施蔬菜烟粉虱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朝鹏 王丹 +5 位作者 孙作文 张红梅 翟一凡 谭曰强 王姝雯 竺晓平 《农业知识》 2023年第10期28-30,共3页
粉虱类害虫是蔬菜生产中具有毁灭性的重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方式为刺吸寄主植物汁液、传播植物病毒病和分泌蜜露引发霉污病等。目前,山东省各地农作物上粉虱类害虫的优势种群为烟粉虱,且因隐种更替暴发成灾,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十... 粉虱类害虫是蔬菜生产中具有毁灭性的重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方式为刺吸寄主植物汁液、传播植物病毒病和分泌蜜露引发霉污病等。目前,山东省各地农作物上粉虱类害虫的优势种群为烟粉虱,且因隐种更替暴发成灾,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十字花科类等数十种蔬菜作物。据统计,在山东常年发生面积超700万亩次且发生日趋严重,每年造成蔬菜损失约20万吨,成为制约山东蔬菜产业安全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病 危害方式 蔬菜作物 蚜小蜂 寄主植物 茄果类 烟粉虱 暴发成灾
下载PDF
茶园天敌巩特桨角蚜小蜂感受器的种类及分布特征
11
作者 贾志飞 王枫荻 +4 位作者 张海静 丁仕波 仇延鑫 许永玉 陈珍珍 《茶叶学报》 2023年第2期51-59,共9页
【目的】明确茶园寄生性天敌昆虫巩特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gunturiensis)不同器官上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为巩特桨角蚜小蜂在茶园中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巩特桨角蚜小蜂触角、复眼、口器、雌性... 【目的】明确茶园寄生性天敌昆虫巩特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gunturiensis)不同器官上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为巩特桨角蚜小蜂在茶园中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巩特桨角蚜小蜂触角、复眼、口器、雌性外生殖器、前足胫节和后足胫节上的感受器,并进行拍照保存和感器标注。【结果】巩特桨角蚜小蜂触角上的感器有板形感器、毛形感器、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Böhm氏鬃毛,其中以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复眼上仅有1种锥形感器,着生在复眼的小眼之间;口器上有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毛形感器位于上颚,刺形感器在下颚须和下唇须末端各具1根;外生殖器有鳞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前足广泛分布着刺形感器;后足感器主要为指形感器、毛形感器,指形感器分布在后足胫节末端,毛形感器分布广泛。【结论】本研究为巩特桨角蚜小蜂感受器的功能及感受外界信息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粉虱 茶园天敌 巩特桨角蚜小蜂 扫描电镜 感受器
下载PDF
寄生烟粉虱的桨角蚜小蜂新记录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琼 皇甫伟国 +5 位作者 高明清 魏书军 柴伟钢 黄建 刘树生 陈学新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0-314,共5页
记述寄生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 Haldeman4个中国新记录种:酋长桨角蚜小蜂E.emiratus,古桥桨角蚜小蜂E.furuhashii,海氏桨角蚜小蜂E.hayati和刻盾桨角蚜小蜂E.sculpturatus,以及1个大陆新记录种:黑... 记述寄生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 Haldeman4个中国新记录种:酋长桨角蚜小蜂E.emiratus,古桥桨角蚜小蜂E.furuhashii,海氏桨角蚜小蜂E.hayati和刻盾桨角蚜小蜂E.sculpturatus,以及1个大陆新记录种:黑盾桨角蚜小蜂E.melanoscutus。另外,还提供了中国桨角蚜小蜂属分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蚜小蜂 桨角蚜小蜂 新记录 中国
下载PDF
海氏桨角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雌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 被引量:8
13
作者 冀禄禄 杨念婉 +1 位作者 万方浩 李照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7,共5页
首次对烟粉虱的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Zolnerowich&Rose)和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Girault&Dodd)的雌性生殖系统结构进行了研究。两种小蜂的卵巢均由6条卵巢管构成,雌蜂羽化后卵巢内有部分成熟卵,而羽... 首次对烟粉虱的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Zolnerowich&Rose)和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Girault&Dodd)的雌性生殖系统结构进行了研究。两种小蜂的卵巢均由6条卵巢管构成,雌蜂羽化后卵巢内有部分成熟卵,而羽化后24 h的成熟卵量较羽化后6 h有所增加,两种寄生蜂均是同步卵(synovigenic)类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羽化6 h和24 h后体内成熟卵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浅黄恩蚜小蜂,这与海氏桨角蚜小蜂24 h雌蜂的寄生量显著高于浅黄恩蚜小蜂,而寄主取食量却低于浅黄恩蚜小蜂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氏桨角蚜小蜂 浅黄恩蚜小蜂 烟粉虱 卵巢结构 同步卵寄生蜂
下载PDF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生物学 被引量:24
14
作者 丁德诚 潘务耀 +2 位作者 唐子颖 谢国林 连俊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6-53,共8页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Tachikawa是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的重要寄生蜂,1987-1989年从日本引入我国广东省。对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形态... 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Tachikawa是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的重要寄生蜂,1987-1989年从日本引入我国广东省。对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形态、发育、繁殖、成虫寿命和取食寄主行为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该蜂的雌性幼虫是松突圆蚧雌蚧的初级内寄生峰,而雄性幼虫则是次级寄生蜂,重寄生在同种或它种膜翅目的老熟幼虫、预蛹和蛹上。雌雄两性的形态在所有发育阶段均不相同。交配过的雌蜂喜欢寄生产卵初期和盛期的雌成蚧,对已寄生的寄主具有识别能力。在19.7℃-30.9℃变温条件下每头雌蜂平均产卵14.75粒,约60%的卵是在最初3天内产出。松突圆蚧花角蚜小峰雌性蜂在21℃,24℃,27℃和30℃时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41.24,32.60,25.60和23.00天,发育起点温度10.1℃,有效积温448.3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花角蚜小蜂 天敌 蚜小蜂 生物学
下载PDF
两种蚜小蜂对烟粉虱寄主的产卵选择性(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宝利 徐彩霞 +2 位作者 Peter D.MUSA 刘丽 任顺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4-919,共6页
双斑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是华南地区烟粉虱的两种优势种寄生蜂。本文研究了两种寄生蜂对不同龄期烟粉虱寄主的产卵选择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寄生蜂均可寄生烟粉虱的1~4龄若虫。当只有1个龄期的烟粉虱若虫存在时,双斑恩蚜小蜂更多地寄... 双斑恩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是华南地区烟粉虱的两种优势种寄生蜂。本文研究了两种寄生蜂对不同龄期烟粉虱寄主的产卵选择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寄生蜂均可寄生烟粉虱的1~4龄若虫。当只有1个龄期的烟粉虱若虫存在时,双斑恩蚜小蜂更多地寄生3龄和4龄若虫,较少寄生1龄和2龄若虫;而桨角蚜小蜂则更多地寄生3龄和2龄若虫,较少寄生1龄和4龄若虫。在4个龄期若虫同时存在时,双斑恩蚜小蜂会明显增加对3龄和4龄若虫的产卵寄生,降低对1龄和2龄若虫的寄生;而桨角蚜小蜂则增加对2龄和3龄若虫的寄生,减少对1龄和4龄若虫的寄生。寄主植物的差异不影响这二种蚜小蜂对各龄期烟粉虱若虫的产卵选择倾向。结果提示,烟粉虱若虫3龄和4龄是双斑恩蚜小蜂最适宜的寄主,而桨角蚜小蜂最适宜的寄主是烟粉虱2龄和3龄若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恩蚜小蜂 桨角蚜小蜂 烟粉虱 产卵选择性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中国桨角蚜小蜂属及其新记录种的记述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蓬英 黄建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记述了中国桨角蚜小蜂属Eretmocerus Haldeman,其中包括5种中国新记录种,编制了中国桨角蚜小蜂属分种检索表。研究标本均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昆虫实验室。
关键词 膜翅目 蚜小蜂 桨角蚜小蜂 新记录种 中国
下载PDF
古桥桨角蚜小蜂与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及形态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秋 党芳 +2 位作者 何瞻 任顺祥 邱宝利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84,共5页
【目的】研究华南地区烟粉虱Bemisia tabaci 2种优势寄生蜂古桥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furuhashii和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 bimaculata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及个体大小.【方法】利用解剖与显微拍照技术比较了2种蚜小蜂的胚后发育过程、个... 【目的】研究华南地区烟粉虱Bemisia tabaci 2种优势寄生蜂古桥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furuhashii和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 bimaculata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及个体大小.【方法】利用解剖与显微拍照技术比较了2种蚜小蜂的胚后发育过程、个体形态及大小.【结果和结论】2种蚜小蜂的发育世代均经历卵、1~3龄幼虫、预蛹、蛹与成虫7个发育阶段.在相同条件下,古桥桨角蚜小蜂的世代发育历期(15.9d)要长于双斑恩蚜小蜂(14.4d);随着发育龄期的增加,2种蚜小蜂的体长、体宽、头长与头宽都不断增加,但古桥桨角蚜小蜂各个虫态的体长、体宽、头长及头宽均明显大于双斑恩蚜小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双斑恩蚜小蜂 古桥桨角蚜小蜂 个体发育 形态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蚜小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蚜小蜂科)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成德 赵绥林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8年第2期150-151,共2页
本文报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寄生于椴斑蚜(Tiliaphissp.)的蚜小蜂属1新种:椴斑蚜蚜小蜂Aphelinustiliaphidis,sp.nov.,并详细描述其分类特征及与近似种的区别。所有模式标本保存于东北林业... 本文报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寄生于椴斑蚜(Tiliaphissp.)的蚜小蜂属1新种:椴斑蚜蚜小蜂Aphelinustiliaphidis,sp.nov.,并详细描述其分类特征及与近似种的区别。所有模式标本保存于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蚜小蜂 蚜小蜂 新种
下载PDF
寄生于红腹缢管蚜的蚜小蜂属二新种(膜翅目:蚜小蜂科)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集昆 陈昱君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5年第4期296-302,共7页
红腹缢管蚜为陆稻的重要根部害虫,云南文山州发现其有效寄生天敌,经研究为蚜小蜂属2新种:文山蚜小蜂Aphelinuswensanussp.nov.及缢管蚜小蜂Aphelinusrhopalosiphiphagussp.... 红腹缢管蚜为陆稻的重要根部害虫,云南文山州发现其有效寄生天敌,经研究为蚜小蜂属2新种:文山蚜小蜂Aphelinuswensanussp.nov.及缢管蚜小蜂Aphelinusrhopalosiphiphagussp.nov.,本文详加描述、比较,并略论及中国蚜小蜂科概况,新种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蚜小蜂 蚜小蜂 新种
下载PDF
黄蚜小蜂属——中国新记录种(小蜂总科: 蚜小蜂科)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成德 孙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8-69,共2页
记述了黄蚜小蜂属一中国新记录种桦圆蚧黄蚜小蜂(AphytistestaceusTshum-akova)。分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寄主:白桦上的桦圆盾蚧(Diaspidiotusalma-atensisBorchs.)。
关键词 蚜小蜂 桦圆蚧黄蚜小蜂 新记录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