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队营区蚤类种群和宿主调查及灭蚤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光智 王治 +5 位作者 黄尉初 李平 尹广庆 文瑜 程绪浩 薛健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3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摸清部队营区蚤类及其宿主的种群和地理分布,评价蚤防治效果。方法选择18个营区及其周围作为调查点,收集啮齿动物及体表蚤,并对蚤和宿主进行分类鉴定;使用20%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乳油连续2次施药。结果 18个营区共捕获啮齿动物675只... 目的摸清部队营区蚤类及其宿主的种群和地理分布,评价蚤防治效果。方法选择18个营区及其周围作为调查点,收集啮齿动物及体表蚤,并对蚤和宿主进行分类鉴定;使用20%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乳油连续2次施药。结果 18个营区共捕获啮齿动物675只,分为2目5科11种,其中啮齿目分为3科5属9种;自兽体表获蚤882只,染蚤率为45.63%,蚤指数为1.31。以背纹仓鼠的染蚤率(59.65%)最高,蚤指数以大仓鼠(2.44)最高,带蚤种类以褐家鼠(7种)最多;共获蚤932只,经鉴定分为11属13种,人蚤、印鼠客蚤、不等单蚤和二齿新蚤各调查点均有分布,二齿新蚤(36.37%)为营区优势蚤种;3个营区观察点灭蚤前阳性指数为0.21,灭后降至0.004,平均灭蚤率为97.96%。结论部队营区及其周围蚤类宿主呈多样性分布,蚤种群较单一,结合营区综合治理和鼠类防治开展药物灭蚤效果显著,可在蚤危害的营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营区 类宿主 蚤种群分布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蚤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贵 张芳 +3 位作者 刘振才 张雁冰 周方孝 冮森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鼠疫疫源地蚤类群落结构、数量变化特点以及在不同宿主、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方法对鼠体、洞干、巢穴蚤乙醚麻醉后,分类鉴定。结果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蚤类6科21属43种。此次疫源地调查,在不同生境、不同地点、不同宿... 目的研究鼠疫疫源地蚤类群落结构、数量变化特点以及在不同宿主、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方法对鼠体、洞干、巢穴蚤乙醚麻醉后,分类鉴定。结果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蚤类6科21属43种。此次疫源地调查,在不同生境、不同地点、不同宿主获蚤类4科9属14种。优势种仍为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常见种为二齿新蚤。结论掌握了各景观区的蚤种寄生宿主的形式以及季节消长、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种群 分布 寄生关系
下载PDF
达乌尔黄鼠寄生蚤指数消长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贵 刘振才 +4 位作者 孙启廷 冮森林 周方孝 张雁冰 张芳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研究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境内蚤类指数结构、数量的变化。方法2005年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现状调查实施方案及工作指南第三节。结果达乌尔黄鼠体蚤、洞干蚤、巢穴蚤年度染蚤率和蚤指数上下波动不大,但个别年代偶尔出现忽高忽低的... 目的研究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境内蚤类指数结构、数量的变化。方法2005年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现状调查实施方案及工作指南第三节。结果达乌尔黄鼠体蚤、洞干蚤、巢穴蚤年度染蚤率和蚤指数上下波动不大,但个别年代偶尔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结论确认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蚤类指数结构无变化,未发现新的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源地 蚤种群 消长
下载PDF
某部营区蚤侵害调查及灭蚤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光智 程绪浩 +2 位作者 韩珂嘉 尹广庆 李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开展某部营区的蚤侵害调查,分析蚤害原因,评价蚤防治效果。方法蚤种类调查采用鼠体蚤指数法,粘蚤纸法用于营区不同场所蚤密度调查并评价灭蚤效果,蚤防治采用环境治理、大面积灭鼠和药物灭蚤相结合。结果捕获鼠25只,分类鉴定为3种,... 目的开展某部营区的蚤侵害调查,分析蚤害原因,评价蚤防治效果。方法蚤种类调查采用鼠体蚤指数法,粘蚤纸法用于营区不同场所蚤密度调查并评价灭蚤效果,蚤防治采用环境治理、大面积灭鼠和药物灭蚤相结合。结果捕获鼠25只,分类鉴定为3种,褐家鼠(84.0%)为营区优势鼠种;鼠体染蚤率为40.0%,鼠体蚤指数为2.12,蚤经分类鉴定为二齿新蚤、特新蚤指名亚种和缓慢细蚤3种,其中二齿新蚤(83.02%)为营区优势蚤种;不同场所蚤分布呈明显不均衡态势,以家属区贮藏室蚤密度最高,而人员活动密度最高的宿舍区则未捕获;通过2次药物处理后,所有场所灭蚤率均达100%。结论本次营区蚤害主要是由野猫和鼠类宿主活动带入,分布范围较广,危害较重,通过综合灭蚤措施,蚤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营区 种群 综合防治
下载PDF
东阳市鼠蚤区系在鼠疫静息期的变迁
5
作者 吴美忠 《医学动物防制》 1998年第4期34-35,共2页
东阳市曾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3月发生过严重的人间鼠疫,疫情波及6个乡镇14个行政村,共发病117例,死亡113例,病死率高达96.58%。为了能全面掌握疫源动态,了解疫病静息期鼠疫宿主与媒介动物的种群组成,空间分布和数量变动等,1983~1997... 东阳市曾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3月发生过严重的人间鼠疫,疫情波及6个乡镇14个行政村,共发病117例,死亡113例,病死率高达96.58%。为了能全面掌握疫源动态,了解疫病静息期鼠疫宿主与媒介动物的种群组成,空间分布和数量变动等,1983~1997年我们对历史疫区进行了长期的监测研究,现将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蚤种群 空间分布 数量 鼠疫静息期
下载PDF
Annual variation in Calanus sinicus abundance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the northern boundary area of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被引量:2
6
作者 尹洁慧 张光涛 +2 位作者 赵增霞 王世伟 万艾勇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284-1294,共11页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YSCWM) was suggested as an over-summering site of the dominant copepod species Calanus sinicus in coastal Chinese seas. Population abundance and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by monthly...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YSCWM) was suggested as an over-summering site of the dominant copepod species Calanus sinicus in coastal Chinese seas. Population abundance and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by monthly sampling along three transects across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YSCWM during 2009-2010. Results show that thermal stratification existed from June to October and that the vertical thermal difference increased with depth. Generally, total abundance was lowest in October and highest in June, and the female/male sex ratio was highest in February and lowest in August. Evident spatial differences in abundance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YSCWM. In June, total abundance averaged 158.8 ind/m~ at well-stratified stations, and 532.1 ind/m3 at other stations. Similarly, high abundances of 322.0 and 324.4 ind/m3 were recorded from July to August inside the YSCWM, while the abundance decreased from 50.4 to 1.9 ind/m3 outside the water mass. C. sinicus distribution tended to even out over the study area in September when the YSCWM disappeared. We believe that the YSCWM may retard population recruitment in spring and preserve abundant cohorts in summer. The summer population was transported to neritic waters in autumn. In addition to low temperatures, stable vertical structure was also an essential condition for preservation of the summer population. C. sinicus can survive the summer in marginal areas in high abundance, but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in terms of C5 proportion and sex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anus sinicus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YSCWM) over-summer strategy boundary area thermal stratif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