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慢性创面的蛆虫治疗
被引量:
9
1
作者
蒋克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12期128-130,132,共4页
关键词
蛆虫治疗
慢性溃疡
生物清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体蛆虫治疗大鼠急性感染创面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褚进
言力韬
+4 位作者
商超
王辉
柳松
李刚
鲁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研究活体蛆虫对大鼠急性感染性创面的治疗作用,初步探索活体蛆虫治疗创面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n=90)的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凡士林纱布覆盖组)、阳性对照组(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以及实验组(蛆虫...
目的研究活体蛆虫对大鼠急性感染性创面的治疗作用,初步探索活体蛆虫治疗创面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n=90)的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凡士林纱布覆盖组)、阳性对照组(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以及实验组(蛆虫虫包治疗组)。在实验过程中,检测创面细菌数量,透明膜法描摹创面面积,各组分别于治疗后的第4,8以及12天取材,随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观察各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创面治疗的第8和12天,蛆虫虫包治疗组肉芽组织的细菌含量明显少于其余两组(P<0.05)。同时,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凡士林纱布覆盖组,而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HE染色发现,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创面切片中新生肉芽组织较凡士林纱布覆盖组更加明显,而蛆虫虫包治疗组创面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更为丰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中VEGFA的阳性表达面积均明显高于凡士林纱布覆盖组(P<0.05),而蛆虫虫包治疗组PGP9.5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在治疗大鼠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时,蛆虫虫包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其促进创面愈合效果与莫匹罗星软膏相似,而蛆虫具有更强的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作用和促进神经组织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创面
生物
治疗
蛆虫治疗
VEGFA
PGP9.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蛆虫成功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严重感染2例
3
作者
蒋克春
王爱萍
+2 位作者
王伟
柳岚
张露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3期1179-1179,F0002,共2页
例1,女,61岁,糖尿病2年余于2009年7月1日入院,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前2月余出现双下肢软组织破溃、恶臭、进行性加重。先后在多家医院治疗,给予局部清创换药,抗感染及降血糖等综合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腿溃疡
蛆虫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蛆虫和传统换药治疗四肢挤压伤的疗效对比观察
4
作者
孟卉
张旭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977-978,共2页
蛆虫对创面的清洁和促进肉芽生长作用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16世纪,人们就发现创面上孳生的蛆虫非但不会加重感染,反而有利于愈合。20世纪30年代,蛆虫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脓性感染的创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蛆虫用于创伤创面的...
蛆虫对创面的清洁和促进肉芽生长作用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16世纪,人们就发现创面上孳生的蛆虫非但不会加重感染,反而有利于愈合。20世纪30年代,蛆虫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脓性感染的创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蛆虫用于创伤创面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对比方法研究蛆虫治疗和传统换药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蛆虫治疗
传统换药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蛆虫清创治疗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对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金安
张洁
+3 位作者
孙新娟
王雷
胡志为
王爱萍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8期1715-1719,共5页
目的:观察蛆虫清创治疗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 2月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缺血性糖尿病足患者,应用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ratio,A BI)、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 iography,C...
目的:观察蛆虫清创治疗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 2月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缺血性糖尿病足患者,应用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ratio,A BI)、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 iography,CTA)等评估周围血管病变,用Wagner分级系统评估创面情况,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接受蛆虫清创治疗(maggot debridement therapy,MDT)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对照组仅接受PTA治疗。结果:PTA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冷感、间歇性跛行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ABI较术前提高明显(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PTA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法,MDT联合PTA能明显缩短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蛆虫
清创
治疗
腔内血管成形术
创面愈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蛆虫清创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6
作者
朱方兴
祁磊
徐兵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蛆虫清创治疗(maggot debridement therapy, MDT)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MDT的清创效率和精确度优于任何外科医师,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及促愈合作用,能有效对抗耐药菌群,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合。在过去几十年...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蛆虫清创治疗(maggot debridement therapy, MDT)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MDT的清创效率和精确度优于任何外科医师,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及促愈合作用,能有效对抗耐药菌群,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合。在过去几十年内,世界范围内就MDT各方面的作用机制,一直不够明确。本文就近年来MDT清创、抗菌、促愈合等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蛆虫
清创
治疗
清创
抗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疗法在慢性伤口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余蓉
于露
+1 位作者
张名均
胡秀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A01期398-400,共3页
近年来,尽管伤口治疗在进步,但是全球范围内各种慢性伤口发病率不断攀升,随之带来巨额的社会经济负担和沉重的家庭负担。同时,
关键词
生物疗法
蛆虫治疗
慢性伤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创面的蛆虫治疗
被引量:
9
1
作者
蒋克春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出处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12期128-130,132,共4页
关键词
蛆虫治疗
慢性溃疡
生物清创
分类号
R632.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体蛆虫治疗大鼠急性感染创面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褚进
言力韬
商超
王辉
柳松
李刚
鲁明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出处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023020)
大连市科学计划项目(2014E14SF167)
文摘
目的研究活体蛆虫对大鼠急性感染性创面的治疗作用,初步探索活体蛆虫治疗创面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n=90)的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凡士林纱布覆盖组)、阳性对照组(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以及实验组(蛆虫虫包治疗组)。在实验过程中,检测创面细菌数量,透明膜法描摹创面面积,各组分别于治疗后的第4,8以及12天取材,随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观察各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创面治疗的第8和12天,蛆虫虫包治疗组肉芽组织的细菌含量明显少于其余两组(P<0.05)。同时,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创面面积明显小于凡士林纱布覆盖组,而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HE染色发现,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创面切片中新生肉芽组织较凡士林纱布覆盖组更加明显,而蛆虫虫包治疗组创面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更为丰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蛆虫虫包治疗组及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中VEGFA的阳性表达面积均明显高于凡士林纱布覆盖组(P<0.05),而蛆虫虫包治疗组PGP9.5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在治疗大鼠急性感染性创面模型时,蛆虫虫包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其促进创面愈合效果与莫匹罗星软膏相似,而蛆虫具有更强的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作用和促进神经组织再生能力。
关键词
感染创面
生物
治疗
蛆虫治疗
VEGFA
PGP9.5
Keywords
infective wound
biotherapy
maggot therapy
VEGFA
PGP9.5
分类号
R6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蛆虫成功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严重感染2例
3
作者
蒋克春
王爱萍
王伟
柳岚
张露
机构
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3期1179-1179,F0002,共2页
文摘
例1,女,61岁,糖尿病2年余于2009年7月1日入院,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前2月余出现双下肢软组织破溃、恶臭、进行性加重。先后在多家医院治疗,给予局部清创换药,抗感染及降血糖等综合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腿溃疡
蛆虫治疗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蛆虫和传统换药治疗四肢挤压伤的疗效对比观察
4
作者
孟卉
张旭
机构
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手术室
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手足外科
出处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11期977-978,共2页
文摘
蛆虫对创面的清洁和促进肉芽生长作用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16世纪,人们就发现创面上孳生的蛆虫非但不会加重感染,反而有利于愈合。20世纪30年代,蛆虫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脓性感染的创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蛆虫用于创伤创面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对比方法研究蛆虫治疗和传统换药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关键词
蛆虫治疗
传统换药
创面愈合
分类号
R826.68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蛆虫清创治疗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对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金安
张洁
孙新娟
王雷
胡志为
王爱萍
机构
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8期1715-1719,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蛆虫清创治疗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 2月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缺血性糖尿病足患者,应用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ratio,A BI)、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 iography,CTA)等评估周围血管病变,用Wagner分级系统评估创面情况,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接受蛆虫清创治疗(maggot debridement therapy,MDT)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对照组仅接受PTA治疗。结果:PTA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冷感、间歇性跛行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ABI较术前提高明显(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PTA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法,MDT联合PTA能明显缩短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时间。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蛆虫
清创
治疗
腔内血管成形术
创面愈合
Keywords
diabetic foot ulcers
maggot debridement therapy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wound healing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蛆虫清创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6
作者
朱方兴
祁磊
徐兵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颅颌面科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处重点项目(15411951-300)
文摘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蛆虫清创治疗(maggot debridement therapy, MDT)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MDT的清创效率和精确度优于任何外科医师,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及促愈合作用,能有效对抗耐药菌群,促进难愈性创面的愈合。在过去几十年内,世界范围内就MDT各方面的作用机制,一直不够明确。本文就近年来MDT清创、抗菌、促愈合等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蛆虫
清创
治疗
清创
抗菌
Keywords
Maggot debridement therapy
Debridement
Anti-microbiol
分类号
R456.3 [医药卫生—治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疗法在慢性伤口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余蓉
于露
张名均
胡秀英
机构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
出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A01期398-400,共3页
文摘
近年来,尽管伤口治疗在进步,但是全球范围内各种慢性伤口发病率不断攀升,随之带来巨额的社会经济负担和沉重的家庭负担。同时,
关键词
生物疗法
蛆虫治疗
慢性伤口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慢性创面的蛆虫治疗
蒋克春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活体蛆虫治疗大鼠急性感染创面的研究
褚进
言力韬
商超
王辉
柳松
李刚
鲁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蛆虫成功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严重感染2例
蒋克春
王爱萍
王伟
柳岚
张露
《临床荟萃》
CAS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蛆虫和传统换药治疗四肢挤压伤的疗效对比观察
孟卉
张旭
《武警医学》
CAS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蛆虫清创治疗联合血管腔内成形术对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
陈金安
张洁
孙新娟
王雷
胡志为
王爱萍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蛆虫清创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朱方兴
祁磊
徐兵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生物疗法在慢性伤口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余蓉
于露
张名均
胡秀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