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蛇科毒蛇的毒腺γ-谷氨酰转肽酶组织化学的定位
1
作者 魏琦 李志尚 +2 位作者 朱芳淇 滕映繙 邓巍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7年第1期95-99,I0004,I0001,共7页
我们进行眼镜蛇科与蝰蛇科蝰亚科的两种毒蛇:即中华眼镜蛇与罗氏蝰蛇的毒腺组织化学的酶的研究,发现γ-GT存在于大体标本及冰冻切片的腺体上皮层内,中华眼镜蛇腺体γ-GT酶染色强于蝰蛇。
关键词 r—谷氨酰转肽酶 蛇毒腺 眼镜蛇 蝰蛇
下载PDF
蛇毒合成的信号通路
2
作者 张宏丽 何艳琴 杨章民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蛇毒液产生的周期分为活跃期和静息期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毒腺分泌细胞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蛇咬物排毒或人工取毒后其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是分泌细胞中合成毒液所必需的,其中分泌细胞的α肾上... 蛇毒液产生的周期分为活跃期和静息期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毒腺分泌细胞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蛇咬物排毒或人工取毒后其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是分泌细胞中合成毒液所必需的,其中分泌细胞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α-adrenoceptor,α-AR)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oceptor,β-AR)参与了这个过程。本文简要介绍在毒液产生周期的不同阶段中分泌细胞的变化,重点阐述了刺激α-AR和β-AR在引起毒液合成开始时所介导的相关细胞信号通路。最后简单探讨了其它刺激蛇毒腺引起毒液产生的可能因素及其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 α肾上素能受体 Β肾上素能受体 毒液合成 蛇毒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