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腐皮病的病原特性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杜道林 邓晓东 +2 位作者 吴文芳 吕国安 徐梅 《蛇志》 2001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对广西驯养珍稀蛇类腐皮病病原菌的特性进行研究,并对疾病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探索。方法:对蛇类腐皮病的5种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感试验,小白鼠接种试验、本动物回归试验,常用消毒剂的体外杀菌试验,以及对蛇场采场的综合性防... 目的:对广西驯养珍稀蛇类腐皮病病原菌的特性进行研究,并对疾病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探索。方法:对蛇类腐皮病的5种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感试验,小白鼠接种试验、本动物回归试验,常用消毒剂的体外杀菌试验,以及对蛇场采场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结果:药敏试验表明:除绿脓杆菌外,其它蛇类腐皮病病原菌均对头孢唑啉有高度的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10株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小白鼠接种试验表明:接种后24h内,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腐败假单胞杆菌对小白鼠致死率为100%(各为4/4),雷极普鲁威登斯菌致死率为25%(1/4),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死率为0%(0/4);本动物回归试验表明:5种主要病原菌在皮肤创口接种后20天内,均可诱发腐皮病,从皮肤化脓灶及尾血均分别分离到接种菌;常用消毒剂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百毒杀、来苏儿、新洁尔灭对10株细菌的杀菌率均在99.9%以上,特别是百毒杀低浓度下杀菌效果尤为明显;蛇场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蛇腐皮病发病率由20%减少到10%以下,死亡率由10%减少到5%以下。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明,蛇腐皮病的主要病原是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腐败假单胞菌、协极普鲁威登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病原菌的抗药性均比较强,仅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有广泛的敏感性,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为治疗蛇腐皮病的首选药物。百毒杀、来苏儿、新洁尔可作为防治蛇腐皮病的消毒剂。此外还需要采用取综合性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蛇腐皮病的发生及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腐皮病 原特性 防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蛇腐皮病的病原及其防治
2
作者 陶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1年第10期20-20,共1页
蛇的腐皮病不仅能使蛇消瘦、死亡,而且严重影响其售价,给养蛇业造成很大损失。广西大学韦平等,对蛇腐皮病的病原特性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败假单孢菌和雷极普鲁威登斯菌为蛇类... 蛇的腐皮病不仅能使蛇消瘦、死亡,而且严重影响其售价,给养蛇业造成很大损失。广西大学韦平等,对蛇腐皮病的病原特性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败假单孢菌和雷极普鲁威登斯菌为蛇类腐皮病的主要病原菌。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腐皮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 防治方法 绿脓杆菌 主要原菌 原特性 丁胺卡那霉素 变形杆菌 消毒效果
下载PDF
蛇类腐皮病的防治
3
作者 陈逢楚 《致富天地》 2004年第3期31-31,共1页
养蛇场中蛇的腐皮病,其发病率高达20%,死亡率达10%左右。此病能引起蛇体消瘦、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蛇的腐皮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下面根据我国多年经验介绍几种综合性防治方法:一、改善饲养环境。
关键词 防治 饲养环境 饲养密度 肤化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