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3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蛋白前体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彭乔治 徐昉 林时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小鼠脓毒症ALI模型,CLP+PGRN组在CLP处理半小时后使用PGRN腹腔注射。24 h后麻醉并处死小鼠,取小鼠肺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TUNEL法检测肺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总p65和磷酸化p65表达水平;RT-qPCR检测NF-κB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和Control组相比,CLP组和CLP+PGRN组肺损伤加重,促炎细胞因子升高,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CLP组相比,CLP+PGRN组肺组织损伤和凋亡减轻,促炎细胞因子降低,抑炎细胞因子升高,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PGRN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p65表达和p65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颗粒蛋白前体 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P65
下载PDF
血清组织蛋白酶S、颗粒蛋白前体及趋化因子配体1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於 张健 +2 位作者 周娟娟 邓宇锋 朱胜康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66-77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S(CTSS)、颗粒蛋白前体(PGRN)及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20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加重分为急性...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蛋白酶S(CTSS)、颗粒蛋白前体(PGRN)及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20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加重分为急性加重组(n=64)和非急性加重组(n=138),收集2组患者的血清CTSS、PGRN、CXCL12水平及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吸烟史、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与FEV1%和CAT评分的相关性,相对危险度分析不同水平CTSS、PGRN及CXCL12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影响,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吸烟者占比、FEV1%、CAT评分及血清CTSS、PGRN、CXCL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升高是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FEV1%、CAT评分患者血清CTSS、PGRN、CXCL1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TSS、PGRN、CXCL12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危险度分析显示,血清CTSS、PGRN、CXCL12高水平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分别是低水平患者的2.089倍(95%置信区间:1.341~3.253)、2.294倍(95%置信区间:1.363~3.862)、2.359倍(95%置信区间:1.459~3.81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TSS、PGRN、CXCL12水平单独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0.811、0.775,三者联合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23。结论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是COPD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异常升高会显著增加COPD急性加重风险,血清CTSS、PGRN及CXCL12水平联合预测COPD急性加重风险的效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危险因素 组织蛋白酶S 颗粒蛋白前体 趋化因子配12 预测效能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在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与骨损伤和炎症因子的关联研究
3
作者 曹正培 何金莲 +2 位作者 张紫鑫 张启贵 高钱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52-0055,共4页
分析退行性骨关节炎(OA)患者颗粒蛋白前体(PGRN)变化情况及与骨损伤、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疼痛科OA合并骨损伤患者75例,比较OA合并骨损伤患者血清PGRN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 分析退行性骨关节炎(OA)患者颗粒蛋白前体(PGRN)变化情况及与骨损伤、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疼痛科OA合并骨损伤患者75例,比较OA合并骨损伤患者血清PGRN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分析PGRN与外周血IL-1β、IL-15、IL-17、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相关性。结果 随着骨髓伤程度加重,OA合并骨损伤患者血清PGRN及外周血IL-1β、IL-15、IL-17、IL-18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随着骨髓伤程度加重,OA合并骨损伤患者WBC计数及CRP、IL-6、ESR及TNF-α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PGRN与外周血IL-1β、IL-15、IL-17、IL-18、TNF-α、WBC及CRP、IL-6、ESR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OA患者骨损伤加重,PGRN水平不断升高,PGRN水平与骨损伤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骨关节炎 颗粒蛋白前体 骨损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在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中的表达
4
作者 刘洁婷 张蕾 +1 位作者 赵洁 谢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在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C57BL/6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博来霉素模型组向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后第14、28天分批处死小鼠,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肺组织采用H...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在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C57BL/6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博来霉素模型组向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5 mg/kg)后第14、28天分批处死小鼠,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肺组织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情况,以免疫组化法检测PGRN在肺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PGRN在小鼠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完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博来霉素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呈弥漫性肺纤维化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可见博来霉素组小鼠PGRN在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肺组织中PGR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PGRN可能参与了博来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物实验模型中的保护作用探究
5
作者 邱友军 邓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6-1162,共7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新生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10日龄的野生型(wild type,WT)C57小鼠分为WT+Control组和WT+NEC组;将60只10日龄C57B/...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新生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10日龄的野生型(wild type,WT)C57小鼠分为WT+Control组和WT+NEC组;将60只10日龄C57B/L背景的PGRN基因敲除鼠(PGRN^(-/-))分为PGRN^(-/-)+Control组和PGRN^(-/-)+NEC组。QPCR和ELISA检测小鼠肠道PGRN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记录小鼠体质量改变,HE染色检测小鼠肠组织损伤情况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ELISA检测小鼠肠道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转录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CC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CL2)]的水平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肠道的巨噬细胞浸润改变。结果:WT+NEC组小鼠肠组织中PGR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WT+Control组小鼠明显提高(P<0.05)。与WT+Control组相比,WT+NEC组小鼠肠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升高,PGRN^(-/-)+NEC组小鼠肠道病理损伤评分较WT+NEC组更高(P<0.05)。相比较WT+Control组,WT+NEC组小鼠肠组织促炎因子CCL2,TNF-α水平升高,抗炎因子TGF-β1水平降低;PGRN^(-/-)+NEC组小鼠肠组织较WT+NEC组有更高的CCL2,TNF-α水平,更低的TGF-β1水平(P<0.05)。与WT+Control组相比,WT+NEC组小鼠肠黏膜固有层浸润的巨噬细胞数量增加,PGRN^(-/-)+NEC组小鼠肠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数量较WT+NEC组更多(P<0.05)。结论:PGRN在NEC小鼠肠组织中高表达,PGRN基因敲除加重了小鼠NEC肠道损伤,其作用可能与PGRN缺失促进肠道巨噬细胞浸润,加剧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颗粒蛋白前体 巨噬细胞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PGRN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肝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牟雪 韦忠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216-0220,共5页
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新型生长因子,参与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其与肝癌的发生及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PGRN是一种具有原始干细胞和癌细胞特性的肝癌胎蛋白,可以通过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 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新型生长因子,参与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其与肝癌的发生及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PGRN是一种具有原始干细胞和癌细胞特性的肝癌胎蛋白,可以通过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耐药性,从而促进肝癌进展。此外,它也可作为肝癌的诊断潜在生物标志物及预后指标。本文主要阐述了PGRN在肝癌中的相关研究,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PGRN 肝癌 治疗靶点
下载PDF
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抗体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及学习记忆障碍(英文) 被引量:12
7
作者 许玉霞 王洪权 +2 位作者 赵红 郭景春 朱粹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8-918,共11页
探讨海马内注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抗体诱导细胞表面APP的铰链是否影响大鼠的水迷宫行为学以及是否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成年雄性SD大鼠海马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IgG和APP抗体.水迷宫行为学检测... 探讨海马内注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抗体诱导细胞表面APP的铰链是否影响大鼠的水迷宫行为学以及是否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成年雄性SD大鼠海马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IgG和APP抗体.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测试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Cresyl Violet(CV)和Fluoro-Jade B染色观察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P-2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蛋白在海马的异常表达和分布.海马内注射APP抗体可延长动物的寻台潜伏期,减少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探索时间和穿梭次数.CV和Fluoro Jade-B染色结果显示,海马注射APP抗体可导致海马锥体细胞的死亡和退变.同时伴MAP2免疫染色的减少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的免疫染色的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海马内注射APP抗体可诱导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及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与MAP-2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的异常表达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 水迷宫 神经元退行性变 海马 PAXILLIN tau
下载PDF
亚低温干预对颅脑创伤大鼠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令狐海瑞 程世翔 +4 位作者 涂悦 孙洪涛 徐忠伟 魏向阳 张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TBI)大鼠脑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表达以及亚低温干预对AP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BI常温组[(37.0±0.5)℃]和TBI亚低温组[(32.0±O.5)℃],...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TBI)大鼠脑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表达以及亚低温干预对AP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BI常温组[(37.0±0.5)℃]和TBI亚低温组[(32.0±O.5)℃],每组10只。用液压冲击致伤法建立中度TBI动物模型,常温或亚低温干预6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马区APPmRNA表达,组织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PP、β-淀粉样蛋白(A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I常温组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分)明显降低(26.08±1.23比35.00±0.00),脑海马组织存活的神经元数量减少,APP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APP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APPmRNA:1.491±0.122比0.711±0.082,APP蛋白:1.782±0.034比0.763±0.023,Aβ蛋白:1.321±0.240比0.092±0.002,均P〈0.05)。与TBI常温组比较,TBI亚低温干预能显著提高大鼠TBI后神经功能行为评分(32.29±1.31比26.08±1.23),增加脑海马区存活的神经元数量,减少APP阳性神经元细胞数,APPmRNA及其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APPmRNA:0.733±0.084比1.491±0.122,APP蛋白:0.653±0.026比1.782±0.034,Aβ蛋白:0.123±0.003比1.321±0.240,均P〈0.05)。结论大鼠TBI后的APP蓄积可能是发生继发性脑损伤(SBI)的机制之一,亚低温可通过减少APP的生成来减轻SBI的程度,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 亚低温 神经保护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大脑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钟振国 吴登攀 +3 位作者 王进声 张雯艳 吕良 屈泽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28-2630,共3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高倍显微镜下随机选取小鼠大脑顶叶皮层和海马周围白质连续五个视野,并计数五个视野APP免疫阳性细胞平均个数。结果PNS...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高倍显微镜下随机选取小鼠大脑顶叶皮层和海马周围白质连续五个视野,并计数五个视野APP免疫阳性细胞平均个数。结果PNS能明显减少快速老化小鼠大脑APP阳性细胞数量。结论PNS对SAMP8 APP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快速老化小鼠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及卵泡抑素样蛋白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安宏玉 余莲 +1 位作者 田畔 马小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2-618,共7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ostatin-like-protein 1,FSTL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检...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ostatin-like-protein 1,FSTL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检测72例SLE患者及36名健康者血清FSTL1及PGRN水平。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其中30例SLE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清PGRN、FSTL1在SLE患者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活动组血清PGRN、FSTL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2)SLE患者血清PGRN和FSTL1分别与抗ds-DNA抗体(r=0.275和0.303,P=0.019和0.01)、SLEDAI评分(r=0.341和0.397,P=0.003和0.001)、TNF-α(r=0.411和442,P=0.024和0.014)和IL-10(r=0.452和0.438,P=0.012和0.016)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29和-0.264,P<0.000 1和=0.025)。(3)活动组SLE患者治疗后血清PGRN、FST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LE患者血清中PGRN、FSTL1水平仍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 PGRN和FSTL1在SLE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能作为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疾病治疗和预后评估,并为SLE的治疗带来更多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 颗粒蛋白前体 卵泡抑素样蛋白1
下载PDF
血清颗粒蛋白前体、白细胞介素-6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俊花 沈卫红 +4 位作者 朱红 刘连勇 尤文 顾明君 王菁楠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因子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和IL-6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明确诊断为PCOS的患者46例(PCOS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50名(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因子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和IL-6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明确诊断为PCOS的患者46例(PCOS组)和同期健康志愿者50名(对照组),依据BMI≥25kg/m^2或<25kg/m^2将其进一步分为PCOS肥胖亚组(22例)、PCOS非肥胖亚组(24例)、对照肥胖亚组(24例)和对照非肥胖亚组(26例)。测定4组患者的血清Progranulin、IL-6、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8为IR)。结果 PCOS组的FINS水平和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PCOS肥胖亚组的FINS水平和HOMA-IR均显著高于PCOS非肥胖亚组和对照肥胖亚组(P值均<0.01、0.05),对照肥胖亚组的FINS水平和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非肥胖亚组(P值均<0.05)。PCOS组的血清Progranulin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PCOS肥胖亚组的血清Progranulin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PCOS非肥胖亚组(P值均<0.01),PCOS肥胖亚组的血清Progranul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肥胖亚组(P<0.05),对照肥胖亚组的血清Progranulin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非肥胖亚组(P值均<0.05)。PCOS患者的血清Progranulin水平与HOMA-IR、BMI、腰围均呈正相关(r=0.404、0.380、0.349,P值均<0.01),IL-6水平与HOMA-IR、BMI、腰围亦均呈正相关(r=0.535、0.477、0.304,P值均<0.01);Progranulin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318,P<0.05)。PCOS合并IR亚组的血清Progranulin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PCOS未合并IR亚组(P值均<0.05)。结论血清Progranulin、IL-6水平与PCOS患者IR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白细胞介素-6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胞内结构域(AICD)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邈 李谧 +2 位作者 王丽娜 樊东升 崔德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年第4期247-25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的(Alzheimer's disease,AD)一个重要的病理学特征之一是脑内出现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组成的淀粉样斑。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依次水解后产生Aβ和... 阿尔茨海默病的(Alzheimer's disease,AD)一个重要的病理学特征之一是脑内出现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组成的淀粉样斑。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依次水解后产生Aβ和APP胞内结构域(APPintracellular do-main,AICD)。现在已经知道Aβ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关于AICD的生理及病理功能还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AICD可以与细胞内多种蛋白相互作用,而且AICD在基因转录、细胞凋亡,突触可塑性,神经发生以及APP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均有调节功能。本文针对AICD的生理及病理功能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胞内结构域(AICD)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俊花 孙菲 +3 位作者 席倩 王红岩 顾明君 刘连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T2DM患者116例,其中合并NAFLD组(68例),未合并NAFLD组(48例)。检测两组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并测定糖...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T2DM患者116例,其中合并NAFLD组(68例),未合并NAFLD组(48例)。检测两组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颗粒蛋白前体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 (1)T2DM合并NAFLD组与未合并NAFLD组相比,BMI、腰围、臀围、腰臀比、FINS、HOMA-IR、T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2)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在T2DM合并NAFLD组显著高于未合并NAFLD组(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BMI、HOMA-IR、TG分别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颗粒蛋白前体、BMI及ALT为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明显升高,高水平的颗粒蛋白前体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成为评估T2DM合并NAFLD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颗粒蛋白前体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颗粒体上皮蛋白前体在脓毒血症中的变化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储珍玉 侯淼 +4 位作者 黄芳 王俊 郝艳 黄坚 金钧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2890-28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颗粒体上皮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脓毒血症中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确诊脓毒血症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目的探讨血清颗粒体上皮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在脓毒血症中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确诊脓毒血症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入ICU当天、治疗3及7 d血清PGRN浓度,并测定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以及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并分析血清PGRN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患者收入ICU当天血清PGRN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入院治疗3 d及7 d后,血清PGRN浓度与入ICU当天相比较逐步上升(P<0.05)。入ICU时血清PGRN浓度与炎症因子PCT(r=-0.615,P<0.05)、CRP(r=-0.635,P<0.01)、TNF-α(r=-0.600,P<0.05)浓度均负相关,且与APACHEⅡ(r=-0.663,P<0.01)、SOFA评分(r=-0.590,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PGRN浓度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且与炎症水平及脓毒症严重程度有关,提示PGRN可能作为一种保护性蛋白在脓毒血症发病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因此,监测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GRN变化趋势对判断脓毒血症炎症程度和预后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上皮蛋白前体 脓毒血症 炎症 预后
下载PDF
癌相关抗原粘蛋白前体诱导人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运国 袁玫 +1 位作者 李力 费丽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83-185,共3页
人肿瘤相关抗原可诱导宿主的细胞免疫反应已被证实。一些肿瘤粘蛋白也证实可诱发T细胞细胞毒作用。本研究是观察从胰腺癌细胞株提取的粘蛋白核芯肽诱导人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4例乳腺癌、3例胃癌、3例结肠癌的肿瘤引... 人肿瘤相关抗原可诱导宿主的细胞免疫反应已被证实。一些肿瘤粘蛋白也证实可诱发T细胞细胞毒作用。本研究是观察从胰腺癌细胞株提取的粘蛋白核芯肽诱导人肿瘤引流区淋巴结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4例乳腺癌、3例胃癌、3例结肠癌的肿瘤引流区淋巴结手术切除后立即在体外培养于含50μg/ml胰癌核芯肽及50单位IL-2的培养基中,观察其对多种癌细胞的杀伤效应(MMT法)。结果表明体外经胰癌核芯肽刺激后增殖的淋巴结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如结肠癌、胃癌、胰腺癌及白血病细胞K562。本研究结果为以肿瘤粘蛋白核芯肽制备疫苗用于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或过继免疫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抗原 蛋白前体 诱导 肿瘤引流区 淋巴结 细胞毒作用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调控胃癌细胞增殖与衰老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媛媛 王红艳 +2 位作者 吴晓燕 宋瑞卉 李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3-178,共6页
背景与目的: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新型生长因子,在细胞迁移、细胞周期进展及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GR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不仅参与肿瘤的生长过程,还与肿瘤的发生、演变过程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 背景与目的: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是一种新型生长因子,在细胞迁移、细胞周期进展及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GR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不仅参与肿瘤的生长过程,还与肿瘤的发生、演变过程关系密切。本研究旨在探讨PGR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与衰老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GRN的表达;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干扰胃癌细胞株BGC823中PGRN的表达;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细胞克隆形成和细胞衰老检测实验,探讨PGRN对BGC823细胞增殖与衰老的影响。结果:PGR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GRN表达降低后,胃癌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GRN-siRNA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25.3±3.1)%,对照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72.1±5.7)%,正常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80.3±4.0)%。两两比较,对照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扰PGRN表达能够明显促进BGC823细胞衰老。PGRN-siRNA细胞衰老阳性率为(27.6±2.1)%,对照组细胞衰老阳性率为(3.2±1.3)%,正常组细胞衰老阳性率为(1.9±1.2)%。两两比较,对照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GRN可作为新的胃癌标志物,为临床胃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颗粒蛋白前体 SIRNA 细胞衰老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兰星 曾钊宇 吴惠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3期1793-1795,1800,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产前检查的妊娠24~32周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结果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49例)和妊娠期非糖...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产前检查的妊娠24~32周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结果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49例)和妊娠期非糖尿病组(51例)。测量两组孕妇现有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检测两组孕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餐后1h血糖(1hPG)、餐后2hPG、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空腹血糖、餐后1hPG、餐后2hPG、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HOMA-IR、血清颗粒蛋白前体、TG及TC水平均高于妊娠期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与空腹血糖、餐后1hPG、餐后2hPG、TG、TC及HOMA-IR均呈正相关性(P<0.05),与年龄、孕周、孕前及孕期增加体质量指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TG、颗粒蛋白前体呈独立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明显升高,与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颗粒蛋白前体 胰岛素抵抗 血脂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闯 黄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8-271,共4页
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性生长因子,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尤其是快速生长的细胞中,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损伤修复、肿瘤发生、神经退行性变等病理生理过程。PGRN还是一个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分子,可以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 颗粒蛋白前体(PGRN)是一种多功能的分泌性生长因子,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尤其是快速生长的细胞中,参与胚胎发育、组织损伤修复、肿瘤发生、神经退行性变等病理生理过程。PGRN还是一个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分子,可以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途径,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发挥促炎作用。与促炎作用相比,PGRN的抗炎作用更受关注,PGRN作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的一种新配体,能通过拮抗TNF-α信号通路、调节IL-10信号通路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银屑病等多种疾病中发挥抗炎作用。本文对PGRN在不同的炎症性疾病中的不同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前体 炎症性疾病 综述
下载PDF
葛根素干预肺动脉高压大鼠时钙网蛋白前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军 王良兴 +1 位作者 应斌宇 施孟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观察正常组与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组及葛根素干预组大鼠肺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在蛋白质组学水平探讨葛根素抑制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的机制。方法:制备各组模型大鼠后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平均颈动脉压力(mCAP... 目的:观察正常组与野百合碱致肺动脉高压组及葛根素干预组大鼠肺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在蛋白质组学水平探讨葛根素抑制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的机制。方法:制备各组模型大鼠后分别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平均颈动脉压力(mCAP)、右心室重量比[RV/(LV+S)]%,制作光镜标本、测量肺血管重建指标(PAMT)及统计学分析,明确模型制备成功。对各组肺组织提出的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串联质谱鉴定有差异的蛋白质并用NCBInr数据库进行检索。对鉴定的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野百合碱组与正常组比较,mPAP、[RV/(LV+S)]%、PAMT显著增高(P<0.05),提示肺动脉高压模型制备成功。葛根素干预组与野百合碱组比较,mPAP、[RV/(LV+S)]%、PAMT显著下降(P<0.05),表明葛根素可抑制野百合碱引起的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与右心室肥大。通过双向凝胶电泳、串联质谱鉴定及数据库检索发现钙网蛋白前体在正常组表达几乎为0,在野百合碱组大量表达,而在葛根素干预组迅速下调至0水平。结论:钙网蛋白前体可能与葛根素抑制肺动脉高压形成相关,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网蛋白前体 葛根素 肺动脉高压 双向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颗粒蛋白前体、环氧合酶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云 许喜生 +1 位作者 陈凯 李佳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23期2709-2712,共4页
目的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组织中颗粒蛋白前体(PGRN)、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4例烧伤后HS患者的HS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的PGRN、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实... 目的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S)组织中颗粒蛋白前体(PGRN)、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4例烧伤后HS患者的HS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的PGRN、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织中的PGRN、COX-2、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HS组织中PGRN、COX-2、IL-6、IL-10、IL-1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HS组织中的PGRN、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以及PGRN、COX-2、IL-6、IL-1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皮肤组织(均P<0.05)。HS组织中的PGRN mRNA表达水平与COX-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PGRN、COX-2的mRNA表达水平与IL-6、IL-1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与IL-10 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PGRN和COX-2在HS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两者可能通过调节IL-1β、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产生,促进炎症反应,共同参与烧伤后HS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烧伤 颗粒蛋白前体 环氧合酶2 炎症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