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涂层支架携带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小型猪冠状动脉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戴军 高润霖 +6 位作者 汤健 宋来凤 魏英杰 宋莉 李永利 唐承君 史瑞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探索蛋白涂层支架携带质粒介导人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基因转染小型猪冠状动脉可行性。  方法 :使用蛋白支架吸附去内毒素纯化质粒 ,以常规支架置入技术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置入后第 7天取出前降支置入段 ... 目的 :探索蛋白涂层支架携带质粒介导人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基因转染小型猪冠状动脉可行性。  方法 :使用蛋白支架吸附去内毒素纯化质粒 ,以常规支架置入技术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置入后第 7天取出前降支置入段 ,分别提取总核糖核酸 (RAN)并进行逆向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导入人肝脏i NOS蛋白的表达。  结果 :小型猪前降支置入支架处显示人 i NOS基因信使核糖核酸 (m RNA)转录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中膜、内膜人i NOS基因表达人 i NOS蛋白的颗粒 ,以平滑肌细胞最明显。  结论 :蛋白涂层支架吸附去内毒素携带人 i NOS基因质粒植入小型猪前降支冠状动脉 ,RT- PCR显示人 i NOS基因的 m RNA转录 ,免疫组化显示人 i NOS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涂层支架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转染 冠状动脉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蛋白涂层支架携带质粒介导的一氧化氮合酶基因预防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戴军 高润霖 +7 位作者 史瑞文 汤键 宋来凤 阮英茆 陈纪林 李永力 唐承君 孟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为评价蛋白涂层金属支架携带质粒介导的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局部转染血管壁 ,预防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效果。方法 金属支架涂层为胶联明胶制成。载体为去内毒素纯化pcDNA3。采用标准球囊导管技术 ,将吸附... 目的 为评价蛋白涂层金属支架携带质粒介导的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局部转染血管壁 ,预防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效果。方法 金属支架涂层为胶联明胶制成。载体为去内毒素纯化pcDNA3。采用标准球囊导管技术 ,将吸附有质粒介导的人肝脏的iNOS基因(pcDNA3hepiNOS)涂层支架置入小型猪 (n =9)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 ,以相同方法置入单纯蛋白涂层支架做为对照组 (n =9) ,支架与血管直径之比为 1.1~ 1.3:1。结果 在支架置入后 7d ,RT PCR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证实在pcDNA3hepiNOS转染的血管段有iNOSmRNA的表达和iNOS蛋白生成 ,而远离器官则无基因的表达。 3个月时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转染pcDNA3hepiNOS组 (n =5 )无再狭窄发生 ,而对照组均发生显著的再狭窄。组织病理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 :pcDNA3hepiNOS组新生内膜面积 (1.7± 0 .8)mm2 、平均百分狭窄面积 (2 6 .5± 7.5 ) %、平均管腔狭窄百分数 (4 1.2± 16 .5 ) % ,均较对照组小 ,对照组分别为 (2 .8± 0 .8)mm2 ,P <0 .0 5 ;(94.2± 14.3) % ,P <0 .0 0 1;(88.0± 16 .6 ) % ,P <0 .0 0 1;比较内膜面积 /中膜面积比值 (I/M)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了 5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再狭窄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治疗 蛋白涂层支架
原文传递
蛋白药物涂层支架的制备表征与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雅君 袁伟恩 +1 位作者 吴飞 金拓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1032-1034,1038,共4页
目的:探讨将蛋白大分子药物以较高的担载量涂层于心脏支架,并在不发生蛋白聚集的前提下实现数周之久缓释的方法。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通过稳定的水相-水相乳液技术制备成多糖玻璃体颗粒,并将多糖玻璃体颗粒分散于聚乳酸溶液中喷涂于支... 目的:探讨将蛋白大分子药物以较高的担载量涂层于心脏支架,并在不发生蛋白聚集的前提下实现数周之久缓释的方法。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通过稳定的水相-水相乳液技术制备成多糖玻璃体颗粒,并将多糖玻璃体颗粒分散于聚乳酸溶液中喷涂于支架表面制成蛋白涂层支架,在37℃PBS中进行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用SEC-HPLC比较了蛋白涂层支架制备前后蛋白的聚集情况,并用扫描电镜等对蛋白涂层支架表面进行了表征。结果:蛋白涂层支架在电镜观察下外观圆整,表面光滑,制剂过程中未产生蛋白聚集,且能从涂层中缓慢释放达50天以上。结论:稳定的水相-水相乳液技术及其基础上制备的蛋白多糖玻璃体颗粒应用于心脏支架涂层上,能在有效保护蛋白构象的同时实现蛋白的缓释,为具有抗再狭窄活性蛋白应用于心脏支架提供了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水相-水相乳液法 蛋白多糖玻璃体颗粒 蛋白涂层支架
下载PDF
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涂层支架预防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后再狭窄的预防 被引量:2
4
作者 卢英民 ELABAZM +1 位作者 OBERTER 毛焕元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3-225,共3页
目的 :评价蛋白涂层支架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预防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效果。方法 :金属支架涂层为胶联明胶制成。应用标准球囊导管技术 ,将包被有VEGF的涂层支架置入小型猪 (n =10 )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 ,以相同方法置入单... 目的 :评价蛋白涂层支架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预防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效果。方法 :金属支架涂层为胶联明胶制成。应用标准球囊导管技术 ,将包被有VEGF的涂层支架置入小型猪 (n =10 )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 ,以相同方法置入单纯蛋白涂层支架作为对照组 (n =10 ) ,支架与血管直径之比为 1.1~ 1.3∶1。结果 :在支架置入后 3个月时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VEGF组无再狭窄发生 ,而对照组均发生显著的再狭窄。组织病理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 :VEGF组新生内膜面积 (1.8± 0 .6 )mm2 ,平均百分狭窄面积 (2 5 .9± 6 .5 ) % ,平均管腔狭窄百分数 (40 .4± 13.7) % ,均较对照组〔分别为 (2 .6± 0 .7)mm2 ,P <0 .0 5 ;(93.1± 11.5 ) % ,P <0 .0 1;(88.2± 14 .4 ) % ,P <0 .0 1〕小 ;内膜面积 /中膜面积比值 ,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了 5 5 .3%。结论 :在小型猪模型使用蛋白涂层包被VEGF支架 ,能预防内膜过度增殖 ,从而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蛋白涂层支架 预防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
原文传递
蛋白涂层镍钛合金支架介导的血管局部外源性基因的转移
5
作者 尚鸣异 王建华 +6 位作者 鹿彤 李茂全 周康荣 钱晟 姜莺 顾君英 施惠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01-903,共3页
目的 评价蛋白涂层镍钛合金支架向血管局部转基因的可行性和效率。材料与方法 镍钛合金支架由明胶蛋白涂层 ,浸入含编码外源性P2 1WAF1/CIP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溶液中 5min ,然后通过 7F长鞘将支架送入犬髂动脉狭窄模型中的一侧... 目的 评价蛋白涂层镍钛合金支架向血管局部转基因的可行性和效率。材料与方法 镍钛合金支架由明胶蛋白涂层 ,浸入含编码外源性P2 1WAF1/CIP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溶液中 5min ,然后通过 7F长鞘将支架送入犬髂动脉狭窄模型中的一侧髂总动脉 (n =4 ) ,将未浸泡过基因溶液的支架送入另一侧髂总动脉 (n =4 )。在支架置入后 7天处死动物 ,RT PCR和免疫组化染色评价基因转移效率。结果 所有转基因血管经RT PCR扩增出P2 1特异条带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转基因血管内膜、中膜及外膜均有外源性基因表达 ,对照组血管未显示阳性表达。结论 蛋白涂层镍钛合金支架向血管内转基因是可行及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涂层镍钛合金支架 外源性基因 转基因 明胶蛋白涂层 血管成形术 血管再狭窄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