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激酶Cα和β_Ⅰ在银屑病发病中的意义
1
作者 张晓艳 马圣清 柳惠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4-286,共3页
蛋白激酶C(PKC)信号传导通路在细胞增殖调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探讨PKC亚类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PKCα和βⅠ亚类在12例寻常型银屑病表皮中的表达和分布,以5例正常人表皮为对... 蛋白激酶C(PKC)信号传导通路在细胞增殖调控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探讨PKC亚类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PKCα和βⅠ亚类在12例寻常型银屑病表皮中的表达和分布,以5例正常人表皮为对照。结果表明银屑病表皮中PKCα的mRNA和PKCβⅠ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皮损区表皮和正常对照,而PKCα和PKCβⅠ的蛋白表达则较正常对照减弱。正常人表皮中PKCα的表达主要分布于表皮上层,而PKCβⅠ的表达主要分布于表皮中下层。提示PKCα和PKCβⅠ参与了银屑病的异常病理生理过程,PKCα可能与角朊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而PKCβⅠ可能与角朊细胞的分化异常关系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Α 蛋白激酶 银屑病
下载PDF
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蛋白激酶CβⅠ的表达及细胞凋亡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程玺 周清华 +3 位作者 王允 张尚福 刘关键 成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 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蛋白激酶CβⅠ (PKC βⅠ )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在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TUNEL法检测 119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和 3 2例肺良性疾病肺组织中PKC βⅠ的表达... 目的 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蛋白激酶CβⅠ (PKC βⅠ )的表达及细胞凋亡在肺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TUNEL法检测 119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和 3 2例肺良性疾病肺组织中PKC βⅠ的表达和凋亡水平。 结果  ( 1)NSCLC组织中PKC βⅠ阳性表达率( 82 .2 7% )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 ( 62 .85 % )和肺良性疾病肺组织 ( 5 0 .47% ) (P <0 .0 5 ) ,癌旁肺组织中PKC βⅠ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肺组织 (P <0 .0 5 )。NSCLC组织中凋亡指数 ( 5 .2 7% )明显低于肺良性疾病肺组织 ( 15 .84% ) (P <0 .0 5 )。 ( 2 )NSCLC组织中PKC βⅠ阳性表达率与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无明显关系 (P >0 .0 5 )。NSCLC细胞凋亡水平与肺癌 pTNM分期、原发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密切关系 (P <0 .0 5 ) ,而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者性别和年龄等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 3 )PKC βⅠ阳性表达率与细胞凋亡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 ( 4 )PKC βⅠ高表达组肺癌患者术后 5年生存率 ( 7.3 7% )显著低于低表达组患者 ( 3 7.0 6% ) (P <0 .0 1)。肺癌细胞凋亡高水平组患者 5年生存率 ( 3 9.2 4% )显著高于凋亡低水平组患者 ( 6.14 % )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蛋白激酶(pkc-β) 凋亡 预后 TUNEL LSAB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通过蛋白激酶C调节AnnexinⅠ的丝氨酸磷酸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晏光荣 罗威 +1 位作者 罗湘建 曹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9-68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在利用磷酸化蛋白质富集结合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调节的磷酸化蛋白质分子时,我们发现了包括AnnexinⅠ在内的25个新的受EB病毒LMP1调节的磷酸化蛋白质分子。本实验探讨LMP1调... 背景与目的:在利用磷酸化蛋白质富集结合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调节的磷酸化蛋白质分子时,我们发现了包括AnnexinⅠ在内的25个新的受EB病毒LMP1调节的磷酸化蛋白质分子。本实验探讨LMP1调节AnnexinⅠ磷酸化的信号通路。方法:采用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LMP1稳定表达的细胞系CNE1-LMP1,Western blot检测AnnexinⅠ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沉淀结合Western blot检测AnnexinⅠ的丝氨酸和酪氨酸磷酸化;激酶分析实验检测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活性。结果:LMP1对AnnexinⅠ的蛋白表达水平没有影响,LMP1上调AnnexinⅠ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而对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没有影响。在CNE1细胞中PKC的相对活性为0.97±0.05,CNE1-LMP1细胞中的PKC相对活性为1.22±0.10,CNE1与CNE1-LMP1细胞之间PKC的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表明LMP1可以上调PKC活性。AnnexinⅠ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随PKC活性的变化而变化。结论:EB病毒LMP1通过PKC信号通路调节AnnexinⅠ丝氨酸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鼻咽癌细胞系cNE1 潜伏膜蛋白1 蛋白激酶c 信号通路 磷酸化 ANNEXIN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对肾小球前小动脉平滑肌细胞Ⅰ型IP_3受体表达影响
4
作者 王静艳 刘沛 韩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引起的肾小球前小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内Ⅰ型三磷酸肌醇(IP_3)受体mRNA过度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对RASMC的分离、培养,应用核酸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在TNF-α和PKC抑制剂、TNF-α和PKA...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引起的肾小球前小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内Ⅰ型三磷酸肌醇(IP_3)受体mRNA过度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对RASMC的分离、培养,应用核酸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在TNF-α和PKC抑制剂、TNF-α和PKA抑制剂及PKC激动剂作用下,RASMC内Ⅰ型IP_3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促进RASMC内Ⅰ型IP_3受体mRNA表达增加;PKC抑制剂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Ⅰ型IP_3受体mRNA过度表达的作用(14814.0±2029.9,11334.0±1104.9,P<0.05);PKC激动剂能增强RASMC内Ⅰ型IP_3受体mRNA表达(22554.5±2625.2,28128.0±3698.6,P<0.05);PKA抑制剂-H_(89)不影响TNF-α诱导Ⅰ型IP_3受体mRNA的表达。结论:TNF-α影响细胞内储备Ca^(2+)释放信息传递系统可能通过激活PKC作用于Ⅰ型IP_3受体基因,使Ⅰ型IP_3受体mRNA合成增加,导致Ⅰ型IP_3受体蛋白过度表达,参与促进RASMC内储备Ca^(2+)大量释放至胞质,引起肾小球前小动脉平滑肌收缩,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肾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肿瘤坏死因子-Α 肾小球前小动脉平滑肌细胞 型三磷酸肌醇受体 MRNA表达 疾病发生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经典型蛋白激酶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调节及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弘倚 张楠 +3 位作者 于津泠 魏海萍 韩松 李俊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γ(c PK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在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GD)缺血损伤中作用。方法借助c PKCγ基因敲除(c PKCγ^(-/-))小鼠,利用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在体缺血模型和原代脑皮层神... 目的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γ(c PK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在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OGD)缺血损伤中作用。方法借助c PKCγ基因敲除(c PKCγ^(-/-))小鼠,利用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在体缺血模型和原代脑皮层神经元OGD离体细胞缺血模型,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等生物化学技术,验证c PKCγ与突触蛋白-Ⅰ的相互作用,探讨c PKCγ对突触蛋白-Ⅰ磷酸化水平的调节及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OGD损伤后对神经元形态的影响。结果免疫共沉淀结果证明,正常及缺血小鼠脑皮层组织中c PKCγ与突触蛋白-Ⅰ均存在相互作用;对突触蛋白-Ⅰ5个可能的丝氨酸磷酸化位点进行筛选发现,只有Ser549和Ser55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在OGD和c PKCγ敲除前后有明显变化;进一步统计分析得出,野生型(c PKCγ^(+/+))小鼠原代脑皮层神经元中,OGD处理使突触蛋白-ⅠSer549和Ser55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每组n=5,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c PKCγ基因敲除可显著降低上述两个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每组n=5,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而OGD处理后降低趋势更明显(每组n=5,与野生型OGD组相比P<0.05);除此之外,OGD处理可使c PKCγ^(+/+)和c PKCγ^(-/-)脑皮层神经元突起的长度和数目均显著降低(每组n=8,与野生型常氧组相比,P<0.05),c PKCγ^(-/-)组降低现象更加显著(每组n=8,与野生型OGD组相比,P<0.05)。结论缺血/低氧损伤情况下,c PKCγ可能通过调节突触蛋白-ⅠSer549和Ser553磷酸化水平影响神经元突起的形态,从而保护神经元免受缺血/低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夺 经典型蛋白激酶cγ 突触蛋白- 基因敲除 免疫荧光 小鼠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ET-1引起热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杰贤 郭中敏 +1 位作者 季文进 刘培庆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293-1294,1276,共3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途径在内皮素-1(ET-1)引起热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小鼠分为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Ⅰ(BIM)组(BIM组)、ET-1组(ET组)、BIM加ET-1组(BE组),每组6只。BIM组足底注射BIM5nmol15min后再注射PBS,ET-1组注射PBS1...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途径在内皮素-1(ET-1)引起热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小鼠分为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Ⅰ(BIM)组(BIM组)、ET-1组(ET组)、BIM加ET-1组(BE组),每组6只。BIM组足底注射BIM5nmol15min后再注射PBS,ET-1组注射PBS15min后再注射10pmolET-1,BE组注射5nmolBIM15min后再注射10pmolET-1。测量注药前及注药后15、30、45及60min对热逃避反应时间。结果BIM组与BE组热痛觉阈值无明显变化,ET组热痛觉阈值降低。结论局部注射ET-1通过激活PKC途径从而引起热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热痛觉过敏 蛋白激酶c BISINDOLYLMALEIMIDE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蛋白激酶Cβ-Ι与周期蛋白D1的表达
7
作者 李建萍 左克强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βΙ与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癌细胞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31例乳腺癌组织与1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KC-βΙmRNA表达;应用West...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βΙ与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癌细胞信息传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31例乳腺癌组织与1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KC-βΙ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以上组织中PKC-βΙ蛋白与cyclin D1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KC-βΙmRNA与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1);癌组织cyclin D1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PKC-βΙ同工酶过度表达,它可能介导乳腺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过程。cyclin D1与细胞恶性增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蛋白激酶- 周期蛋白D1 表达
下载PDF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王志超 李田昌 李远征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2期261-263,共3页
目的:研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蛋白激酶C-alpha(PKCα),蛋白激酶C-betaⅡ(PKCβⅡ)表达的影响,探讨抑制RAS减少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1)糖尿病对照组,(2)糖... 目的:研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蛋白激酶C-alpha(PKCα),蛋白激酶C-betaⅡ(PKCβⅡ)表达的影响,探讨抑制RAS减少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1)糖尿病对照组,(2)糖尿病贝那普利干预组(10mg·kg^(-1)·day^(-1)),(3)糖尿病厄贝沙坦干预组(40mg·kg^(-1)·day^(-1)),(4)正常对照组。干预4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心脏组织PKCα、PKCβⅡ半定量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心脏PKCα、PKCβⅡ的表达增加。贝那普利,厄贝沙坦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心脏PKCα、PKCβⅡ的表达,且厄贝沙坦组PKCβⅡ表达比贝那普利降低更明显。结论:①PKC途径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机制之一;②抑制RAS减少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可能与其调节PK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异构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 型受体拮抗剂 糖尿病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蛋白激酶CβI、βII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成釉上皮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9
作者 于西佼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35-335,共1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蛋白激酶 分化过程 蛋白激酶c(PKc) 上皮 细胞功能 牙齿发育 VEGF
下载PDF
Ⅰ型磷脂酰肌醇4-磷酸5-激酶在神经发育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莘 牛勃 王建华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Ⅰ型磷脂酰肌醇4-磷酸5-激酶(typeⅠphosphatidylinositol 4-phosphate 5-kinase,PIP5KIs)是体内合成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sphosphate,PI(4,5)P2]的关键酶,PIP5KIs催化磷酸化4-磷酸磷脂酰肌醇(PI4P)肌醇环... Ⅰ型磷脂酰肌醇4-磷酸5-激酶(typeⅠphosphatidylinositol 4-phosphate 5-kinase,PIP5KIs)是体内合成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sphosphate,PI(4,5)P2]的关键酶,PIP5KIs催化磷酸化4-磷酸磷脂酰肌醇(PI4P)肌醇环上第5位产生PI(4,5)P2[1]。已有研究发现PI(4,5)P2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2-4],作为脂质第二信使的前体,PI(4,5)P2被磷脂酶C水解产生两种脂质第二信使:二酰基甘油(DG)和1,4,5-三磷酸肌醇(IP3)[5],DG激活蛋白激酶C,IP3通过IP3受体使内质网释放Ca^2+而增加细胞内Ca^2+浓度。此外,PI(4,5)P2被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产生脂质第二信使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I(3,4,5)P3]而发挥其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c 神经发育性疾病 二磷酸 细胞内cA^2+浓度 IP3受体 三磷酸肌醇
下载PDF
Poly Ⅰ:C刺激对裸鼹鼠和小鼠巨噬细胞PKR/eIF2α信号通路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丽芳 张成财 +6 位作者 李煜 张倩倩 陈超 李壘辰 杨文静 李莉 崔淑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473-478,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聚肌胞苷酸(Poly Ⅰ:C)对裸鼹鼠和小鼠巨噬细胞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R(PKR)/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裸鼹鼠和C57BL/6J小鼠巨噬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Poly Ⅰ:C给药组、2-氨基嘌呤(2-... 目的比较研究聚肌胞苷酸(Poly Ⅰ:C)对裸鼹鼠和小鼠巨噬细胞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R(PKR)/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裸鼹鼠和C57BL/6J小鼠巨噬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Poly Ⅰ:C给药组、2-氨基嘌呤(2-AP)给药组、Poly Ⅰ:C+2-AP给药组。给药后,蛋白印迹检测细胞中磷酸化PKR(Pho-PKR)、PKR、磷酸化EIF2α(Pho-EIF2α)、EIF2α、Caspase-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oly Ⅰ:C给药后,小鼠巨噬细胞的PKR和e IF2α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裸鼹鼠相反则显著升高(P<0.01),表明Poly Ⅰ:C能抑制小鼠的PKR活性,而裸鼹鼠的PKR活性被显著激活;Poly Ⅰ:C干预的基础上通过2-AP抑制PKR活性,结果显示,2-AP给药后下调了小鼠和裸鼹鼠PKR和磷酸化PKR的表达(P<0.01),尤其是裸鼹鼠的PKR,2-AP给药后显著地抑制裸鼹鼠PKR的表达;单独2-AP给药后小鼠巨噬细胞的活性PKR和活性eIF2α比例显著下降(P<0.01),裸鼹鼠巨噬细胞的活性PKR比例也显著下降(P<0.01);通过2-AP抑制PKR活性后,裸鼹鼠细胞的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但小鼠细胞的表达却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小鼠比较,裸鼹鼠细胞对Poly Ⅰ:C刺激具有较高的抗性;细胞的PKR对2-AP的敏感性更强;PKR活性对Caspase-8表达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鼹鼠 聚肌胞苷酸(Poly:c) 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R(PKR) cASPASE-8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和蛋白激酶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杰 潘松 +2 位作者 周远红 喻志华 刘立思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和蛋白激酶C(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IGF-IR及PKC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和蛋白激酶C(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IGF-IR及PKC的表达情况。结果:IGF-IR及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较正常喉部组织及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5)。IGF-IR在TNM分期Ⅲ~Ⅳ期、颈淋巴结转移及高分化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较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中低分化癌患者表达增强(P<0.05)。PKC的阳性表达与喉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IR与PK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38,P<0.05)。结论:IGF-IR及PK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且两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IGF-IR和PKC的表达对喉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激酶c 喉肿瘤 鳞状细胞
原文传递
蛋白激酶C在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表达中的作用
13
作者 贲志云 程纯 +4 位作者 孙晓雷 钱佶 肖锋 张冬梅 季玉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IT-Ⅰ)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PKC激动剂或几种...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对脂多糖(LPS)诱导内皮细胞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β-1,4-galactosyltransferase-Ⅰ,β-1,4-GaIT-Ⅰ)表达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内皮细胞骨架结构改变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PKC激动剂或几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预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30rain,LPS刺激HUVECs4h后,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β-1,4-GaIT-Ⅰ表达变化,细胞荧光染色观察β-1,4-GaIT-Ⅰ催化的糖链表达变化及细胞骨架结构的改变,通过内皮-单核细胞黏附试验观察HUVECs黏附能力的改变。结果儿种不同类型的PKC抑制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LPS刺激HUVECs引起的β-1,4-GaIT-Ⅰ表达的上调,PKC激动剂能够使上调的β-1,4-GAIT-Ⅰ的表达进-步增加;在HUVECs中β-1,4-GaIT-Ⅰ与细胞骨架有共同定位,PKC抑制剂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和β-1,4-GaIT-Ⅰ细胞内的再分布;PKC抑制剂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内皮-单核细胞黏附能力的上调。结论PKC可能参与调节LPS诱导的HUVECs β-1,4-GaIT-Ⅰ的表达,可能多种类型的PKC参与了这一调节过程;PKC可能通过对β-1,4-GaIT-Ⅰ的调节进而影响炎症过程中内皮细胞骨架蛋白的重构及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半乳糖基转移酶- 蛋白激酶c 内皮细胞 脂多糖
原文传递
佛波酯诱导血小板黏附受体GPⅠbα酶切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王志成 罗梅宏 +1 位作者 谢如锋 张晓峰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佛波酯(PMA)能诱导血小板黏附受体GPⅠbα酶切,但分子机制未完全阐明。本研究主要探讨PMA诱导GPⅠbα酶切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分离得到洗涤血小板。将洗涤血小板分别与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活性氧(ROS)抑制剂、NA... 目的佛波酯(PMA)能诱导血小板黏附受体GPⅠbα酶切,但分子机制未完全阐明。本研究主要探讨PMA诱导GPⅠbα酶切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分离得到洗涤血小板。将洗涤血小板分别与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活性氧(ROS)抑制剂、NAD(P)H氧化酶抑制剂、线粒体ROS拮抗剂或二甲基亚矾(DMSO)对照等预孵育,再与PMA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ROS浓度;Western blot检测GPⅠbα酶切产物;用非同位素标记法检测PKC活性。结果 PKC抑制剂BIM和ROS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单独使用时,都能完全抑制PMA诱导的GPⅠbα酶切。PMA浓度依赖地诱导血小板ROS产生,PKC抑制剂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都能抑制PMA诱导的ROS产生,而线粒体ROS拮抗剂没有抑制作用。BIM抑制PMA诱导的PKC活化,DTT则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PMA可能通过PMA-PKC-NAD(P)H氧化酶-ROS-ADAM17-GPⅠbα信号通路调节GPⅠbα酶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GPbα酶切 佛波酯 蛋白激酶c 活性氧
下载PDF
蛋白激酶C与钙离子在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悦 王兆钺 +5 位作者 谢颖 张威 戴兰 沈文红 吴德沛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比较两类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蛋白激酶C(PKC)与钙离子(Ca^2+)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志物糖蛋白(GP)Ⅰb表达的影响,探讨G蛋白q(Gq)信号途径在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凝血酶受体活化肽PAR1... 目的比较两类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蛋白激酶C(PKC)与钙离子(Ca^2+)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志物糖蛋白(GP)Ⅰb表达的影响,探讨G蛋白q(Gq)信号途径在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凝血酶受体活化肽PAR1-AP(SFLLRN)与PAR4-AP(AYPGKF)模拟各自的固定配基活化血小板。观测PKC选择性抑制剂Ro-31-2220与胞内Ca^2+螯合剂(BAPTA/AM)作用过程中血小板聚集与血小板膜表面GPⅠb的改变。结果两类凝血酶受体活化肽均能诱导血小板活化,产生完全的聚集波,血小板膜GPⅠb则呈现进行性减少后逐渐回升的可逆性变化。BAPTA与Ro-31-2220预处理后蛋白激酶活化受体(PAR)肽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被抑制,但形态变化依然存在。Ro-31-2220明显抑制PAR1-AP引起的GPⅠbα内陷[1min时为(87.0±0.04)%,2min时为(73.00±0.08)%,P〈0.05];PAR4-AP可以延长GPⅠbα在胞内的逗留,减缓其返回血小板表面的进程[10min时为(44.00±0.01)%,30min时为(46.00±0.05)%,P〈0.05]。BAPTA则能明显抑制两类PAR肽引起的GPⅠbα内陷[1min时分别为(94.00±0.08)%和(95.00±0)%,2min时分别为(92.00±0.02)%和(94.00±0.01)%,5min时分别为(91.00±0.02)%和(91.00±0.02)%,10min时分别为(90.00±0.04)%和(87.00±0.03)%,各时间点之间比较P值均〈0.05]。结论PKC与Ca^2+在凝血酶受体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Ca^2+与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密切相关,对两类受体作用相似。PKC在PAR1途径促使GPIb内陷,在PAR4途径则加速GPⅠb重返膜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受体 凝血酶 蛋白b 蛋白激酶c
原文传递
鸭源PKC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乐 赵碧 +2 位作者 郑敏 吴良涛 文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2-346,共5页
为建立基于鸭源宿主细胞的蛋白激酶PKC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的PKC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GV pXT19-TPKC,并以其为阳性标准品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标准曲... 为建立基于鸭源宿主细胞的蛋白激酶PKC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的PKC基因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GV pXT19-TPKC,并以其为阳性标准品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标准曲线,进行重复性、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为y=-3.334 0x+44.199,相关系数为0.995 4,扩增效率为99.19%;熔解曲线仅出现单特异峰,未检测到H5亚型/H7亚型/H9亚型禽流感病毒疫苗毒株、新城疫病毒和鸭肝炎病毒等参考毒株的核酸样本的荧光信号。说明,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特异性和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 蛋白激酶c SYBR Green
下载PDF
TNFα通过TNFR1/PKCα和TNFR2信号通路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IP_3R1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育蓉 章欢 +2 位作者 孙辉 李翠红 刘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1-526,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IP3R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及PKC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以期为肝肾...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IP3R1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及PKC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以期为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思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记法检测IP3R1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并分别用PMA耗竭内源性蛋白激酶C(endogenous protein kinase C,PKC),PKCα特异性抑制剂Safingol和PKCδ特异性抑制剂Rottlerin及HA-DN-PKCα质粒转染干预上述诱导实验.同时,用免疫印记法检测TNFα对PKCα和p-PKCα的表达的影响.此外,免疫印记法检测TNFR对PKCα的活化及IP3R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NFα作用HMCs后,IP3R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MA、PKCα抑制剂Safingol,HA-DN-PKCα质粒转染均能明显阻断TNFα诱导的IP3R1蛋白的上调,而P K Cδ抑制剂Rottlerin无明显阻断作用.TNFα刺激HMCs,各不同时间组总PKCα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而TNFα刺激8h p-PKCα蛋白表达明显增加.TNFR1抗体+TNFα组和TNFR2抗体+TNFα组,IP3R1蛋白表达均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下降.TNFR1抗体+TNFα组p-PKCα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TNFR2抗体+TNFα组,p-PKCα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TNFα能上调HMCs中IP3R1蛋白及IP3R1mRNA的表达.活化的PKCα可能在TNFα上调IP3R1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TNFα可能通过TNFR1/PKCα途径及TNFR2途径上调IP3R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型1 4 5-三磷酸肌醇受体 蛋白激酶cΑ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下载PDF
癫痫患者MoCA评分与血清PKC、IGF-1及BNDF的关系
18
作者 杜爱敏 拓珍 +1 位作者 孙莎 樊琼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857-1860,共4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与血清蛋白激酶C(PK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水平的关系。【方法】在两院接受治疗的80例癫痫患者,依据MoCA评分情况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评分&l...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与血清蛋白激酶C(PK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水平的关系。【方法】在两院接受治疗的80例癫痫患者,依据MoCA评分情况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评分<26分)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B组,评分≥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脑电图结果及血清指标[PKC、IGF-1、BNDF、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KC、IGF-1、BNDF水平与癫痫伴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52例(65.00%)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归为A组,28例(35.00%)无认知功能障碍者归为B组。A组中全面性发作、脑电图癫痫样波人数占比高于B组,A组PKC、IGF-1、BNDF水平均低于B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癫痫家族史、高热惊厥史、IL-6、TNF-α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证实,PKC、IGF-1、BNDF水平能用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7、0.732、0.86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面性发作、脑电图癫痫样波、PKC<3.015 pg/mL、IGF-1<126.57μg/L、BNDF<7.635μg/L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癫痫患者MoCA量表评分与血清PKC、IGF-1及BNDF水平呈正相关,癫痫全面性发作、脑电图癫痫样波、PKC<3.015 pg/mL、IGF-1<126.57μg/L、BNDF<7.635μg/L均为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蛋白激酶c/血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液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液
下载PDF
麻疯树萜醇Ⅰ的杀虫活性及其对菜粉蝶幼虫PKC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莉 李文庆 +2 位作者 卢代华 陈放 李静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2-1406,共5页
研究了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的杀虫活性,并利用荧光标记多肽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首次检测了取食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中肠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麻疯树萜醇Ⅰ对莱粉蝶幼虫无触杀活性,而具有明显的胃毒作用,... 研究了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的杀虫活性,并利用荧光标记多肽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首次检测了取食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中肠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麻疯树萜醇Ⅰ对莱粉蝶幼虫无触杀活性,而具有明显的胃毒作用,处理后48h、72h和120h的LC_(50)分别为1.2753,0.8318和0.3991mg/mL.菜粉蝶幼虫对处理叶片的取食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4h和48h的拒食中浓度(AFC_(50))分别为0.3789mg/mL和0.5706mg/mL.取食麻疯树萜醇Ⅰ后,菜粉蝶幼虫体重增长显著被抑制.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中肠细胞内的PKC具有显著地激活作用,处理后PKC的活性逐渐上升,12h时活性为对照组的4.21倍.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中肠细胞PKC的激活从而导致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可能是其杀虫作用的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萜醇杀虫活性 蛋白激酶c 菜粉蝶幼虫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4
20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型胶原α1和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素基因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骨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