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血红蛋白色素制品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欧秀琼 景绍红 +3 位作者 黄萍 宋凡 张晓春 葛良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8-290,共3页
实验以猪血为原料,加入烟酰胺、D-异抗坏血酸钠和壳聚糖制成一种新的不含亚硝基的血红蛋白制品,同时以亚硝基血红蛋白为对照,系统研究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及pH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烟酰胺、D-异抗坏血酸钠和壳聚糖复合处理的血... 实验以猪血为原料,加入烟酰胺、D-异抗坏血酸钠和壳聚糖制成一种新的不含亚硝基的血红蛋白制品,同时以亚硝基血红蛋白为对照,系统研究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及pH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烟酰胺、D-异抗坏血酸钠和壳聚糖复合处理的血红蛋白对温度、光照、金属离子的稳定性均优于亚硝基血红蛋白,但光照以及Cu2+、Fe2+、Zn2+对糖基化酰基血红蛋白及亚硝基血红蛋白的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而在pH5~8范围内,两者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色素 温度 光照 金属离子 稳定性
下载PDF
藻胆蛋白色素肽与癌光啉光敏作用的比较实验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蓓 张平 +1 位作者 孙兆奇 王广策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71-477,共7页
目的:比较藻胆蛋白色素肽与癌光啉photofrinⅡ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 ic therapy,PDT)效果与日光光敏作用。方法:分析藻胆蛋白酶解产物藻红蛋白R-PEβ亚基、藻蓝蛋白的CCP1、CCP3片段与photofrinⅡ的光谱特性,用MTT等方法检测其对小... 目的:比较藻胆蛋白色素肽与癌光啉photofrinⅡ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 ic therapy,PDT)效果与日光光敏作用。方法:分析藻胆蛋白酶解产物藻红蛋白R-PEβ亚基、藻蓝蛋白的CCP1、CCP3片段与photofrinⅡ的光谱特性,用MTT等方法检测其对小鼠S180细胞、小鼠移植瘤的PDT杀伤作用及对小鼠骨髓细胞、水蚤的日光光毒性。结果:photofrinⅡ在250 nm-650 nm区间有多个吸收峰,在紫外光区有很强的吸收峰,而三种蛋白酶解产物的光谱较单一,其中R-PEβ亚基、CCP1在可见光区有1~2较强的吸收峰;当光敏剂在瘤体旁注射量为50μg/个(瘤体),He-Ne激光照射剂量为120 J/cm2,瘤体大小在直径为0.5 cm^0.7 cm,phofofrinⅡ、CCP1、CCP3在照射后7天的抑瘤率分别为61%、46%及81%;用广谱性碘钨灯为光源,当光敏剂的浓度为100μg/mL,光照剂量为45 J/cm2,photofrinⅡ对小鼠S180细胞及骨髓细胞的光敏杀伤作用分别为20%及33%,而R-PEβ亚基则分别为68%及95%;如果用100μg/mL的CCP1、CCP3、photofrinⅡ及不同照射剂量的碘钨灯为激发光源处理水蚤,结果发现,光毒性对水蚤生存率长短的影响具时间积累效应,在相同光照强度条件下,photofrinⅡ的光毒性最大,CCP3次之,CCP1最弱。结论:藻胆蛋白酶解产物R-PEβ亚基、CCP1、CCP3光谱单一、PDT作用效果良好、毒副作用弱且具一定的荧光活性可作为新一代光敏剂选择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frinⅡ 藻胆蛋白色素 光谱分析 光动力学疗法(PDT) 日光光毒性
下载PDF
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在灌肠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锡洪 夏文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0-102,104,共4页
将制备的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添加到灌肠产品中,通过采用色度计、物性仪检测和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与亚硝酸钠发色或添加微胶囊包埋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的产品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腌制工艺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肉经腌制后... 将制备的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添加到灌肠产品中,通过采用色度计、物性仪检测和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与亚硝酸钠发色或添加微胶囊包埋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的产品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腌制工艺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肉经腌制后,在斩拌时将制备的新型色素添加到灌肠产品中,可以赋予肉制品理想、稳定的色泽,良好的质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肠产品 食品添加剂 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 亚硝酸盐 热稳定性
下载PDF
螺旋藻蛋白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何航 杨新潮 +1 位作者 刘盈 吴纹茵 《广州化学》 CAS 1995年第2期23-29,共7页
本文考察了螺旋藻蛋白色素(SP)的干粉和溶液的稳定性。SP干粉在暗处和室内自然光下较稳定,直射光下稍差。SP溶液在PH6~7时色泽呈蓝色,Cu2+对其稳定性有破坏作用,EDTA和柠檬酸可增强SP溶液稳定性,而明胶对其无影响,山梨酸对SP溶... 本文考察了螺旋藻蛋白色素(SP)的干粉和溶液的稳定性。SP干粉在暗处和室内自然光下较稳定,直射光下稍差。SP溶液在PH6~7时色泽呈蓝色,Cu2+对其稳定性有破坏作用,EDTA和柠檬酸可增强SP溶液稳定性,而明胶对其无影响,山梨酸对SP溶液色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SP在10%乙醇溶液或50%甘油溶液中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蛋白色素 稳定性
下载PDF
猪血制备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工业化生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梦然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对猪血制备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工业化生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基血红蛋白发色率,分别取色素1g,一份用丙酮:水(40:10)混合液提取,在波长540nm测定吸光度A1,另一份用丙酮:水:盐酸(40:9:1)混合液提取,在波长640n... 目的:对猪血制备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工业化生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基血红蛋白发色率,分别取色素1g,一份用丙酮:水(40:10)混合液提取,在波长540nm测定吸光度A1,另一份用丙酮:水:盐酸(40:9:1)混合液提取,在波长640nm测定吸光度A2,进行计算。结论:制备的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溶解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以代替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使用,色泽与单独使用亚硝酸盐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 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 工业化生产
下载PDF
血清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扩增伴随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作用
6
作者 刘邦卿 李剑锋 +2 位作者 刘晓辉 张劲男 胡亚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评估游离的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PNMB)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扩增伴随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耐药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EGFR扩增伴随突变的NSCLC患... 目的评估游离的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PNMB)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扩增伴随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耐药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EGFR扩增伴随突变的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均应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作为一线治疗方案;随机选取同期体检中心67例健康人群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游离GPNMB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分析GPNMB表达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合临床疗效,评估其作为耐药标志物的价值。随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EGFR扩增伴随突变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游离GPNM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游离GPNMB水平和EGFR-TKI的临床疗效显著相关(P=0.016),GPNMB高表达患者的耐药程度更强,PFS也更短(P=0.032)。游离GPNMB高水平(HR=4.029,95%CI:1.942~8.358,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GFR扩增伴随突变的NSCLC患者游离GPNMB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其高表达与患者耐药程度的增强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蛋白B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扩增伴随突变 耐药 预后
下载PDF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纵隔气肿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戴玮泽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抗体(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是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的一种特殊亚型,易发展为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炎(RP-ILD),从而造成高死亡率。纵隔气肿(PnM)是抗MDA5抗体阳性DM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目前抗MDA5...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抗体(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是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的一种特殊亚型,易发展为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炎(RP-ILD),从而造成高死亡率。纵隔气肿(PnM)是抗MDA5抗体阳性DM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目前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Pn M由于其罕见且疗效不佳而备受关注。现从多个角度总结相关文献,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Pn M发病机制主要有血管炎性病变导致肺泡壁的破裂、ILD导致肺泡压力升高导致肺泡壁破裂、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肺泡壁的破裂。危险因素主要为肺部间质性病变、高水平血清铁蛋白、咽痛、声嘶等。在Pn M发展后期,需关注发热、淋巴细胞数减少、肺部感染等预后不良因素。目前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环孢素,生物制剂(利妥昔单抗、托法替布)对于难治性患者有一定疗效。期望能为本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抗体 纵隔气肿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茶树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基因CsLhcb2的鉴定及低温响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志航 秦志远 +4 位作者 李静文 杨妮 陈益 李彤 庄静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遭受不同逆境影响,导致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protein complex)主要影响植物光合效率,在植物适应环境胁迫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遭受不同逆境影响,导致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protein complex)主要影响植物光合效率,在植物适应环境胁迫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研究茶树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特性,从龙井43克隆获得编码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基因CsLhcb2,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序列特征、进化树、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其在4℃低温处理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sLhcb2开放阅读框为798 bp,共编码265个氨基酸;该基因含有典型的Chloroa-b-bind保守结构域;与15种植物的LHCB2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对,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达91.32%。进化树分析显示,CsLHCB2与曼陀罗、东南景天、葡萄亲缘关系较近,与麻竹和毛竹亲缘关系较远。CsLHCB2分子量为28 662.77,理论等电点为5.69,属于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sLHCB2主要定位在叶绿体中。荧光定量结果显示,CsLhcb2可能参与茶树低温胁迫的过程。常温处理条件下,一个光周期(24 h)内CsLhcb2的相对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龙井43和舒茶早在光照处理1 h达峰值,白叶1号在光照处理6 h达峰值;4℃低温条件下,3个茶树品种中CsLhcb2的表达均在光照处理12 h达到峰值,舒茶早中CsLhcb2表达量较高,分别为龙井43和白叶1号的1.18倍和1.98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茶树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在茶树低温响应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 低温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与免疫治疗
9
作者 李阳璨(综述) 李杭焰(综述) +2 位作者 杨飞城(综述) 胡庆(综述) 李艳春(审校)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2015-2020,共6页
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是一种I型跨膜蛋白,多富集在癌细胞表面,在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呈高表达。GPNMB在肿瘤进展及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胞外结构域与整合素相... 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是一种I型跨膜蛋白,多富集在癌细胞表面,在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呈高表达。GPNMB在肿瘤进展及免疫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胞外结构域与整合素相互作用,能促进免疫抑制,并能促进血管生成细胞募集到肿瘤微环境,从而影响肿瘤的免疫反应,有可能可作为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蛋白B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茶树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CsLhcb1基因的鉴定及干旱胁迫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志远 胡志航 +7 位作者 杨妮 王亚如 孔洁玙 李静文 陈益 王政善 李彤 庄静 《茶叶学报》 2023年第5期10-18,共9页
【目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是高等植物中能够捕获光能,并把能量快速传递至反应中心从而引起光化学反应的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光合作用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采用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表达等方法探究干旱胁迫下CsLhcb1... 【目的】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是高等植物中能够捕获光能,并把能量快速传递至反应中心从而引起光化学反应的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光合作用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采用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表达等方法探究干旱胁迫下CsLhcb1在茶树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揭示茶树CsLhcb1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茶树品种‘龙井43’‘舒茶早’和‘白叶一号’为试验材料,利用PEG-6000(2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通过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以及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CsLhcb1的结构和特征及其在干旱胁迫响应。【结果】从‘龙井43’的c DNA中克隆获得CsLhcb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为810 bp,共编码269个氨基酸;该蛋白的分子量为29065.36 Da。荧光定量结果显示,干旱胁迫,茶树品种‘龙井43’中的CsLhcb1基因相对表达量在1 h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在‘舒茶早’中该基因相对表达量也在1 h时达到最高值,之后下降,24 h又上升;在‘白叶一号’中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6 h时达到最高值,之后下降,在1h时‘舒茶早’的表达量分别为‘龙井43’和‘白叶一号’的1.49、1.6倍;在24 h时‘舒茶早’的表达量分别为‘龙井43’和‘白叶一号’的9.56、5.73倍。【结论】干旱胁迫影响了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基因CsLhcb1的表达,且在不同的茶树品种中表达量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 CsLhcb1 干旱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高抗氧化活性玉米醇溶蛋白短肽-黄色素复合物制备技术研究
11
作者 苏情 韩迪 +5 位作者 田晓闽 龚魁杰 刘开昌 郭玉秋 陈利容 王兴亚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期26-29,34,共5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提取玉米蛋白粉中的醇溶蛋白-黄色素复合物,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180 min,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2,醇溶蛋白提取率60.73%,黄色素提取量0.37 mg/g玉米蛋白粉。采用不同蛋白酶酶解玉米醇溶蛋白...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提取玉米蛋白粉中的醇溶蛋白-黄色素复合物,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180 min,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12,醇溶蛋白提取率60.73%,黄色素提取量0.37 mg/g玉米蛋白粉。采用不同蛋白酶酶解玉米醇溶蛋白-黄色素复合物,制备高抗氧化活性短肽-黄色素复合物,根据分子量分布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得出,经碱性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复合处理得到的玉米醇溶蛋白短肽-黄色素复合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达到8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 酶解 玉米醇溶蛋白短肽-黄色素复合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超声征象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蛋白水平变化对诊断评估乳腺癌准确性分析及指导意义分析
12
作者 王丽萍 李东风 +1 位作者 马静 张双铭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2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蛋白水平变化对诊断评估乳腺癌准确性分析及指导意义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0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9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乳腺癌组),患者均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超声征象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蛋白水平变化对诊断评估乳腺癌准确性分析及指导意义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0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9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乳腺癌组),患者均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EDF蛋白水平。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96例乳腺导管上皮增生患者作为乳腺增生症组。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征象、PEDF蛋白水平的差异,分析超声血流信号与乳腺癌病灶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PEDF蛋白表达间的关系,观察PEDF蛋白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相关诊断中的评估价值。结果:超声征象(形态、钙化、血流分级、RI、周围高回声晕及内部回声)在乳腺癌、乳腺增生症患者间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PED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乳腺增生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超声血流信号越好,病灶直径也越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也越高,PEDF蛋白阳性表达率也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病灶直径>2 cm患者PEDF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病灶直径≤2 c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EDF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征象与PEDF蛋白有助于诊断乳腺癌的病灶性质,对评估乳腺癌的病灶直径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征象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蛋白 乳腺癌 准确性 指导意义
下载PDF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抗体、抗Ro-52抗体双阳性的皮肌炎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胡银秀 王鹏宇 +5 位作者 冯媛 贾淑媛 任英 刘洁 曹雪 张岩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protein-5,MDA5)抗体、抗Ro-52抗体双阳性皮肌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2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收治的抗MDA5抗体阳性的4... 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protein-5,MDA5)抗体、抗Ro-52抗体双阳性皮肌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8月~2022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收治的抗MDA5抗体阳性的47例皮肌炎患者,根据抗Ro-52抗体是否阳性,分为MDA5+Ro-52阳性组(n=23),MDA5+Ro-52阴性组(n=24),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快速进展性肺间质病变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MDA5+Ro-52阳性组Gotton疹、声音嘶哑发生率高于MDA5+Ro-52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皮肤破溃、甲周红斑、向阳疹、披肩征、发热、关节疼痛、咽痛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DA5+Ro-52阳性组淋巴细胞计数[0.65(0.50,0.81)×10^(9)/L vs 1.18(0.91,1.63)×10^(9)/L,z=-3.821,P=0.001]、血清白蛋白[33.40(29.40,35.67)g/L vs 37.25(32.65,40.27)g/L,z=-3.325,P=0.001]、动脉氧分压[66.60(58.60,86.80)mmHg vs 88.60(75.67,95.72)mmHg,z=-2.373,P=0.018]、血氧饱和度[90.40%(89.00%,95.00%)vs 94.90%(90.50%,97.73%),z=-2.353,P=0.019]低于MDA5+Ro-52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沉降率[41.00(30.00,62.50)mm/h vs 28.50(21.50,48.75)mm/h,z=2.161,P=0.031]、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426.00(335.50,605.50)U/L vs 260.00(217.50,373.25)U/L,z=3.313,P=0.011]、血清铁蛋白水平[1210.00(465.50,2749.00)μg/L vs 366.00(150.25,629.25)μg/L,z=2.856,P=0.004]、快速进展性肺间质病变发生率(73.91%vs 25.00%,χ^(2)=11.245,P=0.001)及病死率(43.47%vs 8.33%,χ^(2)=7.63,P=0.006)均高于抗MDA5+Ro-52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MDA5抗体、抗Ro-52抗体双阳性的皮肌炎患者易出现血清乳酸脱氢酶、铁蛋白水平增高,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减低,且更易合并快速进展性肺间质病变、出现低氧血症,预后差,病死率高,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抗体 抗Ro-52抗体 快速进展性肺间质病变
下载PDF
CIELAB色空间原理在血红蛋白色素呈色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琦 谢志镭 +2 位作者 严维凌 周剑 孙佳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3-188,共6页
目的:使用色差计测量并评价应用猪血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的肉制品颜色,以代替肉眼作出客观定量的判定。方法:对使用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制备色素的肉制品,用色差计测量不同保存时间的样品表面和内部的CIE1976(L*a*b*)色空间的CIELAB值,并计... 目的:使用色差计测量并评价应用猪血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的肉制品颜色,以代替肉眼作出客观定量的判定。方法:对使用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制备色素的肉制品,用色差计测量不同保存时间的样品表面和内部的CIE1976(L*a*b*)色空间的CIELAB值,并计算色差。结果:肉制品的表面颜色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而变差,反映在a*值由8降到6左右,b*值由13升到15左右;而肉制品的内部颜色则保持粉红色,a*值基本保持不变,而b*值降到10左右;同时,用冷冻干燥保存的色素制作的肉制品颜色优于其它保存方法,反映在较高的a*值、b*值和较低的L*值。结论:使用色差计测定CIE1976色空间及色差值,可反映肉制品颜色的差异及变化趋势;与感官判断的结论一致,并获得定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差计 猪血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 肉制品 CIELAB色空间
原文传递
褪黑素通过上调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1抑制MPP^(+)诱导的MN9D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
15
作者 李傲涵 曾炼 +4 位作者 刘颖 张振 胡鹏超 丁旭东 罗辉宇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模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MN9D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MT组、治疗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MT和MPP^...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MPP^(+))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模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MN9D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MT组、治疗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MT和MPP^(+)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评价线粒体功能;Hoechst/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以及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1(ubiquinol-cytochrome C reductase core protein 1,UQCRC1)蛋白的表达;采用干扰RNA技术沉默MN9D细胞中UQCRC1的表达,然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MT可以减轻MPP^(+)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恢复MPP^(+)造成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减少MPP^(+)诱导的凋亡细胞数量(P<0.05);抑制凋亡蛋白(CytC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05);上调UQCRC1的表达(P<0.05)。沉默UQCRC1后,MT组和治疗组的UQCRC1表达均下降(P<0.05);MT对MPP^(+)诱导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下降(P<0.05);凋亡蛋白(CytC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MT对MP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UQCRC1抑制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褪黑素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1 细胞凋亡 MN9D细胞
下载PDF
野生和黄化大麦类囊体膜色素蛋白的分离和比较 被引量:16
16
作者 林宏辉 杜林方 +2 位作者 贾勇炯 梁厚果 汤泽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4-38,共5页
用混和去垢剂(SDS、OG)增溶和温和电泳方法,对野生和黄化大麦的叶绿体类囊体膜进行了色素蛋白复合体组成的分离和比较,并结合SDS-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对类囊体膜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黄化大麦类囊体膜色素蛋白组分中,LHCⅡ和LH... 用混和去垢剂(SDS、OG)增溶和温和电泳方法,对野生和黄化大麦的叶绿体类囊体膜进行了色素蛋白复合体组成的分离和比较,并结合SDS-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对类囊体膜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黄化大麦类囊体膜色素蛋白组分中,LHCⅡ和LHCⅠ的含量都较野生型大寿明显减少;并讨论了黄化大麦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含量的减少与其光合速率降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色素蛋白 类囊体膜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小麦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韦振泉 林宏辉 +1 位作者 何军贤 梁厚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55-560,共6页
棉农 4号春小麦幼苗 (Triticum aestivum L.cv.Miannong No.4)经 - 0 .5MPa PEG溶液渗透胁迫 2 4、48和 72 h,使叶片分别受到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水分胁迫。在此渐进水分胁迫条件下 ,叶绿体类囊体膜中光系统 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 (LHC ... 棉农 4号春小麦幼苗 (Triticum aestivum L.cv.Miannong No.4)经 - 0 .5MPa PEG溶液渗透胁迫 2 4、48和 72 h,使叶片分别受到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水分胁迫。在此渐进水分胁迫条件下 ,叶绿体类囊体膜中光系统 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 (LHC )的各组分含量发生了不同变化。对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进行的温和电泳结果显示 ,在轻度水分胁迫 (2 4 h)时 ,三聚体形式的 LHC b含量有所增加 ,而在中度 (48h)和重度 (72 h)胁迫下其含量减少 ,说明轻度水分胁迫对其有诱导作用 ,而中、重度水分胁迫对它有破坏作用。与 L HC b的变化不同 ,LHC a和 LHC c的含量在轻度水分胁迫时就开始下降 ,LHC d的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变化不大。讨论了 LHC 各组分在水分胁迫下发生不同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小麦 光系统Ⅱ 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
下载PDF
一种用于色素蛋白分离的新凝胶系统 被引量:9
18
作者 杜林方 林宏辉 +1 位作者 潘用华 梁厚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用混合去垢剂增溶低离子强度条件下的温和电泳方法,对菠菜叶绿体类囊体膜和不同PSⅡ制剂进行了色素蛋白复合体组成的分析.并结合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吸收光谱对部分色素蛋白复合体进行了鉴定.此法简便、迅速、游离色素少.
关键词 温和电泳 色素蛋白复合体 凝胶电泳
下载PDF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分离及光谱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洪艳 王广策 +1 位作者 侯和胜 曾呈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4-288,共5页
以褐藻裙带菜 (Undariapinnatifida)为实验材料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纯化类囊体膜 ;以去污剂SDS为增溶剂 (SDS∶Chl =2 0∶1 ,4℃增溶 2 0min) ,再用蔗糖密度为60 %、5 0 %、40 %、30 %、2 0 %、1 5 %和 1 0 %的梯度离心法 ... 以褐藻裙带菜 (Undariapinnatifida)为实验材料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纯化类囊体膜 ;以去污剂SDS为增溶剂 (SDS∶Chl =2 0∶1 ,4℃增溶 2 0min) ,再用蔗糖密度为60 %、5 0 %、40 %、30 %、2 0 %、1 5 %和 1 0 %的梯度离心法 ,从裙带菜中成功地分离出 5条含色素的蛋白质复合物带。离心结果显示在离心管顶部没有任何颜色 ,表明经过SDS增溶没有产生游离色素 ,纯化的类囊体膜和 5条色素条带进行吸收光谱分析 ,显示了属于叶绿素a(Chl a)的吸收峰 :41 8、436和 667到 672nm。叶绿素c(Chl c)的吸收峰 :61 5和 62 0nm。荧光发射最高峰位于 682到 690nm的区域。荧光激发光谱显示有Chl a和Chl c的激发峰 ,40 %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只有属于Chl a的吸收峰。分析结果表明 :1 0 %、1 5 %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褐藻的捕光色素复合物 ;2 0 %、30 %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浅绿色的PSⅡ复合体 (仍然含有捕光色素 ) ,40 %层带所含有的色素复合物是深绿色PSⅠ复合体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 色素蛋白复合物 光谱分析
下载PDF
一种分析叶绿体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的蓝绿温和胶电泳系统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贝贝 郭进魁 +2 位作者 周云 张珠珠 张立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9-643,共5页
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分离叶绿体蛋白质复合物 ,包括PSⅠ ,PSⅡ ,ATP合酶 ,细胞色素b6f复合物 ,捕光色素复合物和 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还结合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叶绿体多亚基复合物的 5 0多种蛋白质分开 ,... 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分离叶绿体蛋白质复合物 ,包括PSⅠ ,PSⅡ ,ATP合酶 ,细胞色素b6f复合物 ,捕光色素复合物和 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还结合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叶绿体多亚基复合物的 5 0多种蛋白质分开 ,利用免疫印迹对蛋白质复合物进行了初步鉴定 ,同时还应用蓝色温和胶电泳分析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 蓝绿温和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免疫印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