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键交联的巯基化壳聚糖水凝胶对蛋白质还原响应的控制释放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义 佘英奇 +3 位作者 朱和康 赵玉莹 谢标明 彭志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3,共6页
以壳聚糖(CS)、N-乙酰-L-半胱氨酸(NAC)为原料,合成了巯基化壳聚糖(CS-NAC),并于CS-NAC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通过氧化交联巯基形成二硫键制备了CS-NAC水凝胶。Ellman法测定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巯基质量摩尔浓度为275.8μmol/g。采用~1H... 以壳聚糖(CS)、N-乙酰-L-半胱氨酸(NAC)为原料,合成了巯基化壳聚糖(CS-NAC),并于CS-NAC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通过氧化交联巯基形成二硫键制备了CS-NAC水凝胶。Ellman法测定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巯基质量摩尔浓度为275.8μmol/g。采用~1HNMR和FTIR表征了CS-NAC的结构并采用SEM及UV-vis对CSNAC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w(CS-NAC)=1.5%~3.0%时可以形成稳定的凝胶结构,当CS-NAC质量分数从1.5%增加至3.0%时,水凝胶溶胀比从45.5降低至31.2,网孔尺寸从340 nm减小至242 nm。该二硫键交联的水凝胶可发生还原响应的降解,CS-NAC水凝胶在含10 mmol/L二硫苏糖醇(DTT)的PBS溶液中400 min内质量降解80%,在含50 mmol/L L-半胱氨酸(L-Cys)的PBS溶液中180 min可被完全降解。原位装载牛血清蛋白(BSA)的CS-NAC水凝胶可实现对BSA还原响应的控制释放,在含10 mmol/L DTT的PBS溶液中BSA累积释放量可高达80%,表现出典型的Fickian扩散控制释放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化壳聚糖 二硫键 还原响应 蛋白质控制释放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可持续释放治疗性蛋白质的方法
2
作者 韩秀霞 《国外医学情报》 1999年第11期13-15,共3页
近期大量新型强效蛋白质疗法用于治疗许多迄今为止尚不能治愈的病症,包括:丙型肝炎、多发性硬化症、内分泌失调以及各种癌症。尽管如此,绝大多数蛋白质药物的应用因其服用方法不方便、创伤性较大而受到限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该疗法或... 近期大量新型强效蛋白质疗法用于治疗许多迄今为止尚不能治愈的病症,包括:丙型肝炎、多发性硬化症、内分泌失调以及各种癌症。尽管如此,绝大多数蛋白质药物的应用因其服用方法不方便、创伤性较大而受到限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该疗法或静脉内输注,或多次皮下或肌内注射。由于蛋白质的较大体积和必须维持生物学活性的脆弱的三维结构,所以释放蛋白质是一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释放 微球 临床试验 释放系统 聚合物 生物学活性 多发性硬化症 生物降解 内分泌失调 蛋白质药物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的血清蛋白质组研究
3
作者 季樱红 李娜 +2 位作者 卢奕 杨芃原 金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血清蛋白质 先天性白内障 蛋白质组学研 家系 蛋白质释放 标志性蛋白 组织细胞 细胞内
下载PDF
蛋白质口服释放技术的发展
4
作者 王黔川 《生物制品快讯》 2002年第6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生物技术 药物 蛋白质口服释放技术
下载PDF
消毒方法对钛种植体表面TiO_2纳米管的蛋白质吸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彦维 吕武龙 +2 位作者 张振庭 王娜 李彦秋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7,共5页
研究了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对钛表面TiO2纳米管亲水性及蛋白质吸附的影响。纯钛试件经过打磨形成光滑钛,光滑钛在20 V电压下进行阳极氧化形成80~100 nm的TiO2纳米管。对TiO2纳米管及光滑钛进行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研究了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对钛表面TiO2纳米管亲水性及蛋白质吸附的影响。纯钛试件经过打磨形成光滑钛,光滑钛在20 V电压下进行阳极氧化形成80~100 nm的TiO2纳米管。对TiO2纳米管及光滑钛进行紫外线照射、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测量表面接触角,然后在37℃下进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及释放。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组的TiO2纳米管接触角较小,亲水性较好;紫外组蛋白质吸附多于高压组,而高压组的蛋白质释放快于紫外组。两种消毒方法综合比较,TiO2纳米管紫外线照射优于高压蒸汽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 TIO2纳米管 亲水性 牛血清白蛋白 蛋白质吸附及释放
下载PDF
纳米凝胶作为蛋白质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林 李兆明 +2 位作者 陈超 颜东 董世波 《食品与药品》 CAS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纳米凝胶的特性、制备方法、不同的种类作为蛋白质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纳米凝胶 蛋白质药物载体 溶胀 蛋白质药物的释放
下载PDF
聚乙二醇改性水溶性壳聚糖对蛋白药物的释放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春 扶雄 杨连生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8期885-886,911,共3页
本文采用离子交联的方法,研究制备了聚乙二醇(PEG)修饰的水溶性壳聚糖(WSC)药物载体。以牛血清蛋白(BSA)作为模型蛋白药物,对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了初步检测。由于分子间的竞争作用,PEG的修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WSC纳米粒子的药物... 本文采用离子交联的方法,研究制备了聚乙二醇(PEG)修饰的水溶性壳聚糖(WSC)药物载体。以牛血清蛋白(BSA)作为模型蛋白药物,对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了初步检测。由于分子间的竞争作用,PEG的修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WSC纳米粒子的药物负载能力。体外释放实验表明PEG修饰的纳米粒子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BSA的释放,但仍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聚乙二醇 纳米粒子 牛血清蛋白 蛋白质释放
下载PDF
新型聚己内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释放蛋白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焕来 王海 +4 位作者 叶淑琴 孙洪范 杨菁 唐丽娜 宋存先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2005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合成一种含有活泼环氧基和羟端基的聚己内酯(PCL)/聚醚嵌段共聚物,这个新聚合物具有更理想的亲水性,并可通过与环氧基团的反应进一步衍生化。方法采用双官能团的环氧基化合物作为交联剂,通过化学偶联的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用1H核磁... 目的合成一种含有活泼环氧基和羟端基的聚己内酯(PCL)/聚醚嵌段共聚物,这个新聚合物具有更理想的亲水性,并可通过与环氧基团的反应进一步衍生化。方法采用双官能团的环氧基化合物作为交联剂,通过化学偶联的方法合成嵌段共聚物,用1H核磁共振(IH-NMR)、热分析和接触角测定法表征其结构和性能。通过多官能环氧基化合物将肝素偶联到嵌段共聚物的端羟基上,用3H标记的肝素定量测定肝素的结合量和结合稳定性。采用溶液浇注和压膜方法制备含牛血清蛋白(BSA)的共聚物膜,37℃恒温摇床中进行体外模拟释放,用分光光度法(595nm波长)测定BSA的释放量。结果1H-NMR测定证明共聚物中环氧基团(EO)对CL单元的比例与原始配方的计算值相符,热分析曲线表明嵌段共聚物有两个吸热峰,证明它具有微观相分离结构。接触角测定表明,随着共聚物中亲水组分的增加其亲水性增加。选择聚醚的类型和比例可以调控其亲水性,嵌段共聚物上化学偶联肝素的量可达到15%,具有明显高于物理混合的结合稳定性和很好的抗凝血活性。共聚物中亲水性聚醚组分的存在促进蛋白质的释放,而且通过改变聚醚片段的组成可以对蛋白质的释放速率进行调控。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合成预设片段长度的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新方法,并提供了一类新的肝素化的释放蛋白和多肽类药物的控释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PCL) 嵌段共聚物 肝素化 亲水性 蛋白质释放
下载PDF
肝再生与线粒体蛋白释放的关系
9
作者 周运恒 于军 +2 位作者 王璐 时多 缪明永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6-308,共3页
在肝部分切除或创伤后,残存肝组织很快就进入复杂的再生过程。在肝再生过程中,线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能量,而且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等活动。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在肝再生过程中线粒体透性转换有明显特征性的变化,并具有一定的... 在肝部分切除或创伤后,残存肝组织很快就进入复杂的再生过程。在肝再生过程中,线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能量,而且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等活动。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在肝再生过程中线粒体透性转换有明显特征性的变化,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发现,在肝再生早期有一些线粒体基质蛋白释放到胞液中,提示线粒体蛋白的释放可能与肝再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线粒体 蛋白质释放 PTP
下载PDF
BSA和FN在纳米化钛表面的蛋白吸附及释放行为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婕 冯波 +3 位作者 鲁雄 汪建新 段可 翁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9-1303,共5页
通过阳极氧化技术,在钛表面制备一层管径为100nm左右的氧化钛纳米管.选取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纤维连接蛋白(FN)两种蛋白质进行蛋白吸附实验,并在仿生条件下进行蛋白质的体外释放.对吸附了蛋白的纳米管试样表面进行红外和荧光定性分析... 通过阳极氧化技术,在钛表面制备一层管径为100nm左右的氧化钛纳米管.选取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纤维连接蛋白(FN)两种蛋白质进行蛋白吸附实验,并在仿生条件下进行蛋白质的体外释放.对吸附了蛋白的纳米管试样表面进行红外和荧光定性分析,同时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对纳米管表面的蛋白吸附进行定量检测,实验发现纳米管试样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吸附,且FN在试样表面吸附时的吸附率大于BSA.氧化钛纳米管的蛋白释放分为突释和缓释两个阶段,其释放机制符合Fickian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纳米管 蛋白质吸附及释放 小牛血清白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刺激-响应型蛋白质分子印迹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乔娟 齐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330-1339,共10页
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在蛋白组学、生命科学、生物传感、药学研究及生物样品纯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备受关注.不过,由于其分子量较大,蛋白质分子印迹材料在应用中还存在蛋白质的传输扩散效率较低及吸附脱附较难等缺陷.而新出现的... 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在蛋白组学、生命科学、生物传感、药学研究及生物样品纯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备受关注.不过,由于其分子量较大,蛋白质分子印迹材料在应用中还存在蛋白质的传输扩散效率较低及吸附脱附较难等缺陷.而新出现的刺激-响应型蛋白质分子印迹材料可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可进一步通过调控分子印迹材料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目标蛋白质的高效快速捕获及释放,因此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刺激-响应型蛋白质分子印迹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其制备方法、聚合物单体种类、刺激-响应类型及机理,还进一步阐明了刺激-响应型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 分子印迹材料 蛋白质捕获/释放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蛋白释放载体——水溶性壳聚糖纳米粒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春 扶雄 杨连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三聚磷酸钠作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了不同构成的水溶性壳聚糖纳米粒子(WSCNP).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型药物,所制得的空载及载药WSCNP粒径、Zeta电位分别在35~190nm和35~42mV之间.红外光谱证实了纳米粒子中水溶性壳聚糖的氨... 以三聚磷酸钠作为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了不同构成的水溶性壳聚糖纳米粒子(WSCNP).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型药物,所制得的空载及载药WSCNP粒径、Zeta电位分别在35~190nm和35~42mV之间.红外光谱证实了纳米粒子中水溶性壳聚糖的氨基与TPP的磷酸基团发生了交联反应.考察了WSCNP蛋白药物释放的一些影响因素.BSA浓度的增加(0.05~1mg/mL)提高了WSC的载药量但同时降低了负载率;聚乙二醇的添加加速了WSC载体中BSA的释放;WSC的脱乙酰度(72.6%~90%)及分子量(3.5~15.8kDa)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负载率而降低了释放率.结果表明,水溶性壳聚糖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蛋白药物释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WSC) 纳米粒子 牛血清蛋白(BSA) 蛋白质释放
原文传递
海藻酸钠修饰的水溶性壳聚糖药物载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春 孙胜玲 +2 位作者 肖惠宁 何北海 杨连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41-2342,2354,共3页
[目的]改善水溶性壳聚糖(WSC)作为蛋白药物载体的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海藻酸钠修饰的WSC纳米粒子并测定粒子的TEM、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WSC、负载BSA的WSC以及海藻酸钠修饰的WSC纳米粒子均呈球状,纳米粒子的粒径基本在20... [目的]改善水溶性壳聚糖(WSC)作为蛋白药物载体的作用。[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海藻酸钠修饰的WSC纳米粒子并测定粒子的TEM、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WSC、负载BSA的WSC以及海藻酸钠修饰的WSC纳米粒子均呈球状,纳米粒子的粒径基本在200 nm以内,WSC和海藻酸钠修饰的WSC纳米粒子的粒径较小,在100 nm左右;而负载BSA的WSC粒子的粒径较大,在200 nm左右。当海藻酸钠浓度从0.1 mg/m l增大到0.3 mg/m l时,WSC纳米粒子的BSA负载率从32%增加到94%,载药量从4.8%增加到24.0%。在3 d内,WSC和海藻酸钠修饰的WSC纳米粒子的BSA释放量分别是40%和13%。[结论]海藻酸钠与WSC之间产生了较强的化学交联作用,且海藻酸钠的修饰提高了WSC纳米粒子的药物负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壳聚糖 海藻酸钠 纳米粒子 牛血清蛋白 蛋白质释放
下载PDF
Accommodating the bacterial decoding release factor as an alien protein among the RNAs at the active site of the ribosome
14
作者 Elizabeth S Poole David J Young +2 位作者 Marjan E Askarian-Amiri Debbie-Jane G Scarlett Warren P Tate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91-607,共17页
The decoding release factor (RF) triggers termina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by functionally mimicking a tRNA to span the decoding centre and the peptidyl transferase centre (PTC) of the ribosome. Structurally, it m... The decoding release factor (RF) triggers termina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by functionally mimicking a tRNA to span the decoding centre and the peptidyl transferase centre (PTC) of the ribosome. Structurally, it must fit into a site crafted for a tRNA and surrounded by five other RNAs, namely the adjacent peptidyl tRNA carrying the completed polypeptide, the mRNA and the three rRNAs. This is achieved by extending a structural domain from the body of the protein that results in a critical conformational change allowing it to contact the PTC. A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bacterial termination complex with the accommodated RF shows that it makes close contact with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bases of the stop codon in the mRNA with two separate loops of structure" the anticodon loop and the loop at the tip of helix orS. The anticodon loop also makes contact with the base following the stop codon that is known to strongly influence termination efficiency. It confirms the close contact of domain 3 of the protein with the key RNA structures of the PTC. The mRNA signal for termination includes sequences upstream as well as downstream of the stop codon, and this may reflect structural restrictions for specific combinations of tRNA and RF to be bound onto the ribosome together. An unbiased SELEX approach has been investigated as a tool to identify potential rRNA-binding contacts of the bacterial RF in its different binding conformations within the active centre of the ribos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ease factor protein synthesis termination TRNA functional mimicry molecular mimicry SELEX RIBOSOME
下载PDF
界面超分子化学与响应性功能表面(英文)
15
作者 万鹏博 Hill Eric H. 张希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超分子化学和界面的结合有效地促进了超分子化学和胶体与界面科学的发展。刺激响应性超分子界面,因在外界刺激作用下能够引起界面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并带来新的界面功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溶液中基于偶氮苯-环糊精主客体相互作... 超分子化学和界面的结合有效地促进了超分子化学和胶体与界面科学的发展。刺激响应性超分子界面,因在外界刺激作用下能够引起界面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并带来新的界面功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溶液中基于偶氮苯-环糊精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超分子组装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我们将溶液中基于偶氮苯-环糊精主客体作用的可控可逆超分子组装体转移到界面上,构筑了具有刺激响应性的功能化超分子界面,并实现了表面浸润性的可逆调控、生物大分子的可控吸附与脱附、光可控的生物电化学催化等功能。我们期待类似的概念可以拓展到其他超分子体系,构筑具有特定结构的功能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超分子化学 响应性功能界面 主客体化学 蛋白质固定与释放 生物电化学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