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蛋白质Tat转运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6-328,共3页
蛋白质Tat转运系统不同于细菌中普遍存在的Sec转运系统 ,而与植物叶绿体中蛋白质转运的ΔpH依赖系统相似 .通过Tat系统转运的蛋白质底物含有特征性的双精氨酸保守序列核心S/T R R x F L K的信号肽 ,其h区的疏水性低 ,c区有由高赖氨酸、... 蛋白质Tat转运系统不同于细菌中普遍存在的Sec转运系统 ,而与植物叶绿体中蛋白质转运的ΔpH依赖系统相似 .通过Tat系统转运的蛋白质底物含有特征性的双精氨酸保守序列核心S/T R R x F L K的信号肽 ,其h区的疏水性低 ,c区有由高赖氨酸、高精氨酸构成的避开Sec系统信号 ,信号肽和成熟蛋白质的组成对蛋白质的转运都有影响 .TatA、TatB、TatC和TatE四种蛋白质参与了大肠杆菌的Tat转运系统 .被转运的底物蛋白质绝大多数为与细菌厌氧呼吸有关的含氧化还原辅因子的酶 ,并以折叠形式转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蛋白质tat转运系统 双精氨酸保守序列核心
下载PDF
一株Tat蛋白质转运系统受阻菌株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明 苏珍 +4 位作者 杨晓志 张仁锁 唐欣昀 吴龙飞 余增亮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大肠杆菌野生型菌株MC4100A经低能氮离子注入处理后,根据细胞排列方式定向筛选到了一株突变菌株ZSY。ZSY与MC4100A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细胞呈链状排列,丧失了细胞分裂后分离的能力;2%SDS对ZSY有一定的杀伤性;在厌氧状态下,失去了以甘油为... 大肠杆菌野生型菌株MC4100A经低能氮离子注入处理后,根据细胞排列方式定向筛选到了一株突变菌株ZSY。ZSY与MC4100A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细胞呈链状排列,丧失了细胞分裂后分离的能力;2%SDS对ZSY有一定的杀伤性;在厌氧状态下,失去了以甘油为碳源和TMAO为电子受体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突变株ZSY具有的一系列性状同编码双精氨酸转运系统受阻的菌株相同,因而ZSY的突变很可能发生在与细菌蛋白质Tat转运系统相关的基因上。特别有意义的是突变菌株在37℃下生长缓慢,难以形成菌落,而在4℃放置3天,可形成直径为0.5mm的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突变 tat转运系统
下载PDF
大肠杆菌Tat蛋白质转运体系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正祥 张部昌 马清钧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3-86,共4页
Tat是大肠杆菌中能够将折叠蛋白质跨膜转运的体系,其信号肽中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双精氨酸模体。Tat体系包括TatA、TatB、TatC和TatE4种蛋白质,它们的复合物在大肠杆菌质膜上形成转运通道。大肠杆菌Tat体系转运的底物蛋白质多为呼吸电子... Tat是大肠杆菌中能够将折叠蛋白质跨膜转运的体系,其信号肽中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双精氨酸模体。Tat体系包括TatA、TatB、TatC和TatE4种蛋白质,它们的复合物在大肠杆菌质膜上形成转运通道。大肠杆菌Tat体系转运的底物蛋白质多为呼吸电子传递链组分,与大肠杆菌的许多生命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 双精氨酸模体 信号肽 蛋白质转运
下载PDF
细胞膜糖转运系统的蛋白质互作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立军 殷莎 +2 位作者 汪澈 崔震海 胡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研究表明,在生物体中,糖的跨膜转运是由糖转运系统介导的,该系统由糖转运蛋白家族蛋白或非糖转运蛋白家族蛋白构成。细胞膜的糖转运不仅受构成转运系统的蛋白基因表达的调节,还受蛋白质互作调节。糖转运蛋白家族成员能够形成同源寡聚体... 研究表明,在生物体中,糖的跨膜转运是由糖转运系统介导的,该系统由糖转运蛋白家族蛋白或非糖转运蛋白家族蛋白构成。细胞膜的糖转运不仅受构成转运系统的蛋白基因表达的调节,还受蛋白质互作调节。糖转运蛋白家族成员能够形成同源寡聚体、异源寡聚体,还能与一些非糖转运蛋白发生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糖转运系统 转运蛋白 蛋白质互作 寡聚化
下载PDF
TAT蛋白及其转导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榕 伍思霖 +2 位作者 王霞 王凯 苟兴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6-468,共3页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一种结构,由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胶质细胞紧密连接组成的细胞层组成。其功能是将血液与脑组织相对分开,是存在于脑和脊髓内的一个动态的调节界面,从而...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一种结构,由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胶质细胞紧密连接组成的细胞层组成。其功能是将血液与脑组织相对分开,是存在于脑和脊髓内的一个动态的调节界面,从而维持大脑、脊髓稳定的内环境。在机体正常情况下,BBB严格地控制血液进入脑细胞外液的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屏障作用。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疾病时,在临床治疗中,很多药物,尤其是蛋白质药物不能通过BBB,因此BBB成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究的一个瓶颈,它的存在限制了蛋白质药物在中枢神经治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蛋白质药物 tat barrier 应用 技术 转导 白及
下载PDF
动物的蛋白质消化及肽的吸收利用 被引量:1
6
作者 Brian J.Bequette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4,共3页
经过动物胃消化的食糜进入小肠后,在胰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的作用下,开始产生可吸收终产物。然后通过具有吸收功能的上皮细胞刷状缘膜上表达的水解酶将肠腔里的养分进一步消化。肠道上皮细胞通过位于肠上皮细胞刷状... 经过动物胃消化的食糜进入小肠后,在胰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的作用下,开始产生可吸收终产物。然后通过具有吸收功能的上皮细胞刷状缘膜上表达的水解酶将肠腔里的养分进一步消化。肠道上皮细胞通过位于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上的各种转运蛋向来吸收被消化的终产物。20世纪50年代之前,普遍认为氨基酸是日粮蛋白质在动物机体消化吸收的唯一终产物,并且氨基酸的吸收有其特定的转运系统。事实上,整个机体的各种细胞的营养需求大不相同,并且存在大量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转运赁门:转运系统是由各种具有识别、结合及跨膜转运一个或多个底物的蛋闩质组成,而这些转运蛋白主要仔在于整个机体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基底和顶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消化 动物机体 吸收利用 肠上皮细胞 转运系统 跨膜转运 肠道上皮细胞 吸收功能
下载PDF
蛋白质和肽类药物的口服胃肠道吸收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纪海英 李振志 孙晋瑞 《山东医药工业》 2003年第6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蛋白质药物 肽类药物 口服给药 给药系统 胃肠道吸收机理 肠多肽转运系统 IPTS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TAT-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小鼠体内跨膜转导与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柳雅立 陈德喜 +4 位作者 于志勇 张洪海 吴亚松 石英 吴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1121-1123,共3页
目的:建立TAT-EGFP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试验方法,探讨该融合蛋白经过胎盘屏障后在小鼠体内跨越各种生物膜转导及分布情况。方法:将重组表达载体pET32-TAT-EGFP转化E.ColiBL21,得到稳定表达的融合蛋白,纯化后注入孕鼠腹腔内,注射... 目的:建立TAT-EGFP融合蛋白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的试验方法,探讨该融合蛋白经过胎盘屏障后在小鼠体内跨越各种生物膜转导及分布情况。方法:将重组表达载体pET32-TAT-EGFP转化E.ColiBL21,得到稳定表达的融合蛋白,纯化后注入孕鼠腹腔内,注射后第3天分别取母鼠和仔鼠组织,并做快速冷冻切片,观察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成功表达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2×103的TAT-EGFP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在小鼠不同组织细胞内分布,在小肠上皮分布最为明显,并能透过胎盘及血脑屏障。结论:TAT介导的EGFP可在小鼠体内广泛跨膜转导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大分子活性物质进入细胞及其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产物 tat 重组融合蛋白质 蛋白质转运
下载PDF
大肠杆菌Tat转运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静 张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3,共3页
TatA、TatB和TatC是大肠杆菌Tat转运酶的组成成分。研究表明各Tat蛋白具有不同的功能区域,TatA和TatB蛋白功能重要的位点位于N末端的穿膜片断、其后的双极性α-螺旋和铰链区。TatC的序列保守性低,N末端穿膜片断和位于胞质内的第一环区... TatA、TatB和TatC是大肠杆菌Tat转运酶的组成成分。研究表明各Tat蛋白具有不同的功能区域,TatA和TatB蛋白功能重要的位点位于N末端的穿膜片断、其后的双极性α-螺旋和铰链区。TatC的序列保守性低,N末端穿膜片断和位于胞质内的第一环区对转运是必需的。Tat转运酶各成分相互结合成复合物形式并相互依赖。TatA在细胞中高表达并自身聚合形成数量不等的同聚物,具有稳定TatBC复合物的作用,TatB有稳定TatC的功能,TatB和TatC两者结合形成二聚体。实验表明,TatA复合物形成转运通道,TatBC复合物通过TatC蛋白识别底物的信号肽并与底物结合,再在TatB介导下与TatA复合物结合形成具有活性的转运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tat蛋白质转运系统 tat转运 tat蛋白质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迪 郝飞 +1 位作者 夏汝山 牟芝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蛋白质组的变化。方法分别提取14例SLE患者及9例健康献血者的PBMC,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全蛋白质组,对部分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离子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其肽质量指纹图谱,与...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蛋白质组的变化。方法分别提取14例SLE患者及9例健康献血者的PBMC,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全蛋白质组,对部分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离子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测定其肽质量指纹图谱,与互联网蛋白质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获得了较好的双向电泳图像,图像分析显示:1例SLE患者、4例健康献血者PBMC蛋白匹配点为1084个,其中SLE患者高表达及特异表达蛋白点为71个及17个,健康献血者高表达及特异表达蛋白点为45个及20个,与所有实验2-DE图谱逐个比对后,对表达差异重复性高的30个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经数据库检索后,鉴定出2个胞浆蛋白质酪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合成酶(tyrosyl-tRNA synthetase)和斑联蛋白(zyxin)在SLE患者的PBMC中低表达。结论SLE患者PBMC蛋白组学研究可能为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建立新的诊断指标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蛋白质 酪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合成酶 斑联蛋白
下载PDF
真核细胞中的铜转运系统
11
作者 王少华 印莉萍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关键词 转运系统 分子伴侣 酵母 真核细胞 蛋白质
下载PDF
大肠杆菌细胞周质底物结合蛋白gsiB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中山 向泉桔 +1 位作者 王海燕 张义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511,共7页
为深入研究大肠杆菌谷胱甘肽转运系统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对该系统中的gsiB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条件的优化。根据大肠杆菌谷胱甘肽转运系统中底物结合蛋白gsiB基因序列,利用PCR方法扩增到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利用SLIC(Sequence and lig... 为深入研究大肠杆菌谷胱甘肽转运系统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对该系统中的gsiB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条件的优化。根据大肠杆菌谷胱甘肽转运系统中底物结合蛋白gsiB基因序列,利用PCR方法扩增到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利用SLIC(Sequence and ligation–independent cloning)方法直接将其插入pWaldo-GFPe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Waldo-GFP-GsiB。将重组质粒转化不同的大肠杆菌表达菌株进行诱导表达,通过改变培养温度和IPTG浓度等条件,得到了能够大量表达目标蛋白的重组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BL21(DE3)是gsiB基因表达的最佳宿主菌;18℃低温诱导培养有利于gsiB基因的大量表达;0.1mmol/LIPTG足够诱导gsiB基因表达,增加IPTG浓度(0.1mmol/L~1.0mmol/L)并不能明显地促进gsiB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目标蛋白质有表达,其分子量大小与预期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谷胱甘肽转运系统 细胞周质底物结合蛋白 gsiB基因 基因表达 蛋白质印迹
下载PDF
双精氨酸转运(Tat)系统及其在大肠杆菌分泌表达重组蛋白中的应用
13
作者 贾爱娟 谭树华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43-447,共5页
常见的分泌途径(Sec途径)是细菌中蛋白分泌跨膜转运的主要途径,而双精氨酸转运(Tat)则是另外一个蛋白分泌跨膜转运系统,该系统的特征是在分泌蛋白的信号肽中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双精氨酸基序。与Sec途径相比,Tat系统的显著优点是它只分... 常见的分泌途径(Sec途径)是细菌中蛋白分泌跨膜转运的主要途径,而双精氨酸转运(Tat)则是另外一个蛋白分泌跨膜转运系统,该系统的特征是在分泌蛋白的信号肽中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双精氨酸基序。与Sec途径相比,Tat系统的显著优点是它只分泌已正确折叠的蛋白,而未正确折叠的蛋白则不能通过该系统分泌,这样就保证了分泌产物在结构上的正确性。因此,研究利用Tat信号肽牵引重组蛋白通过Tat系统进行分泌跨膜转运在重组蛋白的表达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Sec途径 双精氨酸转运(tat)系统 信号肽 蛋白质跨膜转运
原文传递
CACANA1A突变所致一过性和进展性共济失调对离子通道转运能力及动力学的影响
14
作者 Khanna R. Sandusky M. 刘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53-54,共2页
Background: CACNA1A encodes Cav2.1, the pore- forming subunit of P/Q- type voltage- gated calcium channel complexes. Mutations in CACNA1A cause a wide ran ge of neurologic disturbances variably associated with cerebel... Background: CACNA1A encodes Cav2.1, the pore- forming subunit of P/Q- type voltage- gated calcium channel complexes. Mutations in CACNA1A cause a wide ran ge of neurologic disturbances variably associated with cerebellar degeneration. Functional studies to date focus on electrophysiologic defects that do not adequ ately explain the phenotypic finding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some mi ssense mutations might interfere with protein folding and trafficking, eventuall y leading to protein aggregation and neuronal injury. Methods: The authors studi ed the functional consequences of two pore missense mutations, C287Y and G293R, in two families with EA2, one newly discovered and the other previously reported . Both mutations caused episodic and interictal ataxia. The biophysical properti es of mutant and wild type calcium channels were examined by whole- cell patch - clamp recordings in transfected COS- 7 cells. The plasma membrane targeting was visualized by confocal fluorescence imaging on Cav2.1 tagged with green fluo rescent protein. Results: The mutant channels exhibited a marked reduction in cu rrent expression and deficiencies in plasma membrane targeting. Conclusions: In addition to altered channel function, the deficiency in protein misfolding and t rafficking associated with the C287Y and G293R mutants may contribute to the slo wly progressive cerebellar atax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 CACANA1A 离子通道 致一 转运能力 电生理 神经系统疾病 通道电流 绿色荧光蛋白质 聚焦成像技术
下载PDF
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西龙 田浤 姚文兵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45-448,共4页
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生物活性,已成为治疗众多疾病的首选药物。由于胃肠道内酶的降解作用以及肠道粘膜的低通透性,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其常规给药一直以注射为主。为了使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能够广... 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生物活性,已成为治疗众多疾病的首选药物。由于胃肠道内酶的降解作用以及肠道粘膜的低通透性,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其常规给药一直以注射为主。为了使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人员对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系统做了大量研究。目前用于提高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主要有微粒给药系统、内源性细胞转运系统、应用酶抑制剂和黏附给药系统等。文章就这些方法在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 口服给药 微粒给药系统 内源性细胞转运系统 黏附给药系统
原文传递
Notch信号转导与调控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庆军 胡若真 +1 位作者 邵健忠 项黎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8-203,共6页
Notch是一个进化上十分保守的跨膜受体蛋白家族 ,它可以通过与表达配体的相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转导信号 ,从而决定动物系统发育过程中多种细胞的“命运” .Notch信号转导过程包括Notch受体与配体的结合、Notch受体的酶切活化、可溶性NIC... Notch是一个进化上十分保守的跨膜受体蛋白家族 ,它可以通过与表达配体的相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转导信号 ,从而决定动物系统发育过程中多种细胞的“命运” .Notch信号转导过程包括Notch受体与配体的结合、Notch受体的酶切活化、可溶性NICD转移至细胞核并与CSLD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 ,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Notch活性水平、时间和空间分布受到包括配体、蛋白质转运、泛素化降解等多水平内源性和外源性诱导因素的调节 .系统介绍了Notch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组成、Notch信号激活的生化机制、Notch信号的多水平调节以及与部分相关疾病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 信号转导 调控 跨膜受体蛋白 动物系统发育 配体 蛋白质转运 泛素化 生物化学机制
下载PDF
心脏交感神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与心肌纤维化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丁宇 李世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交感神经对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7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同源同系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手术组(行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术)10只,饲养7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功...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交感神经对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7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同源同系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手术组(行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术)10只,饲养7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胶原组织Ⅰ、心肌胶原组织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mRNA。结果手术组全心质量、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手术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5±0.14)mmvs(1.84±0.18)mm,P=0.001;(1.52±0.10)mmvs (1.83±0.17)mm,P=0.000]。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NET mRNA表达明显升高,心肌胶原组织Ⅲ和CT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心脏交感神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具有调节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NET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高血压 心肌病 肥厚性 胶原Ⅰ型 胶原Ⅲ型 去甲肾上腺素质膜转运蛋白质
下载PDF
谈谈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18
作者 冯国民 《农村养殖技术(新兽医)》 2006年第12期48-49,共2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并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本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为一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经被动物弥散通过细胞外膜的孔蛋白,然后经Ⅰ期转运系统通过细胞膜而摄入... 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并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本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为一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经被动物弥散通过细胞外膜的孔蛋白,然后经Ⅰ期转运系统通过细胞膜而摄入细胞内,此为一能量依赖、速率有限的摄入过程.并可为钙、镁等离子、高渗透压、低氧和酸性环境等因素所阻断。当药物在细胞膜核糖体的高亲和力30S亚基积聚时.引起依赖于能量的Ⅱ期转运系统的参与,导致大量药物在细胞内迅速积聚,影响正在进行的肽链延长过程,造成遗传密码错读,合成异常蛋白质。异常蛋白质结合进入细菌细胞膜.使细胞膜发生断裂.细胞内钾离子、腺嘌呤、核苷酸等重要物质外漏,导致细菌迅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药物 合理应用 蛋白质结合 抑制细菌 转运系统 细胞膜 杀菌作用
下载PDF
小肽吸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煌映 《畜牧市场》 2005年第8期76-78,共3页
小肽作为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氨基酸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小肽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运系统,与游离氨基酸相比,小肽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等特点。本文综述... 小肽作为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氨基酸的消化、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小肽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转运系统,与游离氨基酸相比,小肽具有吸收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且各种肽之间转运无竞争性与抑制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小肽在单胃和反刍动物体内的转运机制的特点,介绍了小肽转运载体(Peptidestransporter)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其转运肽的过程.分析了对小肽吸收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肽 研究进展 吸收机制 分子生物学特性 游离氨基酸 转运载体 转运系统 相互独立 吸收速度 动物体内 蛋白质 抑制性 竞争性 肽吸收 消化 特点 反刍
下载PDF
解读遗传性血清GGT独酶升高新机制
20
作者 虞倩 潘柏申 《肝脏》 2020年第7期662-664,共3页
γ-谷氨酰转移酶(GGT)是生物体内参与谷氨酰循环的关键酶,具有重要的抗氧化、解毒功能,参与维护膜完整性,影响氨基酸向细胞内转运、蛋白质代谢与细胞分化发育。基于化学速率法的外周血GGT酶活性检测在肝胆系统疾病中的异常检出率极高,... γ-谷氨酰转移酶(GGT)是生物体内参与谷氨酰循环的关键酶,具有重要的抗氧化、解毒功能,参与维护膜完整性,影响氨基酸向细胞内转运、蛋白质代谢与细胞分化发育。基于化学速率法的外周血GGT酶活性检测在肝胆系统疾病中的异常检出率极高,被广泛用于疾病提示与监测。其诊断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差,正常结果可协助肝病排除诊断,异常则需联合其他指标进一步解读。在实际临床中,常需就各种原因引起的GGT独酶升高(又称GGT血症)进一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系统疾病 异常检出率 诊断灵敏度 细胞内转运 排除诊断 解毒功能 蛋白质代谢 谷氨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