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粒酶和p53及PCNA蛋白过度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旭霞 王景杰 +3 位作者 刘震雄 黄裕新 闻勤生 张少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并对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p53和PCNA的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89%(49/55)、77.5%(31/40)和80%(32/40);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11.4%(4/35)、8.5%(3/35)和14.2%(5/35),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6;胃癌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端粒酶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41和0.0852,而且端粒酶活性与p53、PCNA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859。结论:端粒酶活化、p53和PCNA表达均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端粒酶、p53和PCNA在胃癌分化、浸润中各自起着独立的作用;端粒酶、p53和PCNA同时高表达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胃肿瘤/遗传学 端粒 末端转移酶/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DNA重复序列扩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组织中p53和PCNA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齐凤杰 张秀伟 王恩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3898-3900,共3页
目的:探讨p53及PCNA蛋白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 lled pu lm onary scleros ing hem ang iom a,PSH)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PSH、8例肺炎性假瘤(pu lm onary pseudotum or,PP)、8例正常肺组织(norm a ... 目的:探讨p53及PCNA蛋白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 lled pu lm onary scleros ing hem ang iom a,PSH)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PSH、8例肺炎性假瘤(pu lm onary pseudotum or,PP)、8例正常肺组织(norm a l lung tissue,NL)中p53和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p53及PCNA蛋白在35例PS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1%(16/35)和62.86%(22/35),在8例PP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8)和25%(2/8),而8例NL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p53、PCNA在PSH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L和PP组织(P<0.05)。结论:p53、PCNA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PSH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病理学 皮肤纤维瘤/病理学 蛋白质p53/分析 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53蛋白在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莹 吕玉波 +2 位作者 刘玉胜 刘宏伟 王家耀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985-987,共3页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 p5 3蛋白在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联系。方法 :对 6 5例手术切除的颌面部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恶性肿瘤的 PCNA和 p5 3表达均高于良性肿瘤 ,其χ2 值分别为2 1.89,17.4 5 ,P<...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 p5 3蛋白在颌面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联系。方法 :对 6 5例手术切除的颌面部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恶性肿瘤的 PCNA和 p5 3表达均高于良性肿瘤 ,其χ2 值分别为2 1.89,17.4 5 ,P<0 .0 5 ,且都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 ,其χ2 值分别为 10 .16 ,13.73,P<0 .0 5 ,淋巴结转移与 PCNA和p5 3蛋白表达之间均有明显相关性 ,其χ2 值分别为 19.2 4 ,2 6 .4 1,P<0 .0 5。 PCNA与 p5 3蛋白表达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其χ2 值为 2 0 .82 ,P<0 .0 5。结论 :联合检测 PCNA及 p5 3蛋白对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及预后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肿瘤/诊断 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PTEN、P63、P5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静 李雯 梁颜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检测肿瘤基因PTEN、P63、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对108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PTEN、P63、P5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 目的:检测肿瘤基因PTEN、P63、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对108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PTEN、P63、P5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的PTEN的阴性率分别为36%和10%,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的P63阳性率分别为56%和20%,主要为鳞化细胞阳性,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N的阴性率和P63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转移与否、肿瘤大小无关。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未见表达。结论:PTEN失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不是频发于早期事件;PTEN的失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性因素。P63、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的鉴别诊断及预后中缺乏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蛋白质/分析 蛋白/分析 反式激活因子类/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乳头状/诊断 乳头状 滤泡/诊断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COX-2、P53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惠球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646-647,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p53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白建华 裴素霞 +3 位作者 陈兆平 丁玉喜 路泽华 马云飞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607-609,共3页
目的:观察以抑癌基因p53编码蛋白在正常肠黏膜、肠上皮化生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53和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4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肠上皮化生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 目的:观察以抑癌基因p53编码蛋白在正常肠黏膜、肠上皮化生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53和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4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肠上皮化生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其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1)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66.7%,26/39)。结直肠癌组织p53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黏膜组织相比较,显著偏低(1.12±1.07,2.32±1.05,P<0.05)。2)蛋白和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75,P<0.01)。3)黏液腺癌组为3/4,管状、乳头状腺癌为19/35,p53蛋白和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53失活或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提示p53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判定结直肠癌发生及侵袭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蛋白质p53/分析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100例PTEN、P53、ER、PR阳性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恩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5432-5433,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癌的病理形态特点及其前驱病变。方法:回顾性分析筛选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TEN、P 53、ER、PR在肿瘤中及周围上皮的阳性表达。结果:PTEN在子宫内膜样癌和浆液性癌中的阳性率为24.5%、89.8%;P...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癌的病理形态特点及其前驱病变。方法:回顾性分析筛选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TEN、P 53、ER、PR在肿瘤中及周围上皮的阳性表达。结果:PTEN在子宫内膜样癌和浆液性癌中的阳性率为24.5%、89.8%;P 53在子宫内膜样癌和浆液性癌中的阳性率为14.7%、84.6%。结论:P 53蛋白突变与浆液性癌发生有关。浆液性癌周围的异型细胞团是浆液性癌的早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受体 雌激素/分析 孕N/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肿瘤抑制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下载PDF
甲状腺癌45例P21和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8
作者 段笃文 于秀冰 曹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5979-5979,共1页
目的:探讨P 21和P 53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甲状腺癌石蜡标本中P 21和P 53的表达。结果:P 21和P 53在甲状腺癌和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及26.7%和57.8%及33.3%。两者比较,... 目的:探讨P 21和P 53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甲状腺癌石蜡标本中P 21和P 53的表达。结果:P 21和P 53在甲状腺癌和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及26.7%和57.8%及33.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26例同时存在P 21和P 53的过度表达,术后4 a中3例死亡,8例复发。结论:癌基因P 21的激活和抑癌基因P 53的失活在甲状腺癌发生中有协同作用,P 21和P 53在甲状腺癌的共同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原癌基因蛋白质p21/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的p53表达及其与SCT征象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曲金荣 张小安 +1 位作者 袁继武 赵鑫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探讨p53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SCT征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53蛋白在28例肾母细胞瘤标本中的表达,并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SCT表现。结果:28例肾母细胞瘤中p53阳性表达7例,阳性率为25... 目的:探讨p53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SCT征象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p53蛋白在28例肾母细胞瘤标本中的表达,并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SCT表现。结果:28例肾母细胞瘤中p53阳性表达7例,阳性率为25%;在Ⅰ~Ⅱ期和Ⅲ~Ⅳ期之间(P=0.005)以及不同的淋巴结转移之间(P=0.043)p53的阳性表达具有显著性;SCT和病理结果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P=0.004),说明SCT的诊断结果是可信的;在SCT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及阴性组,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5/8)和10.0%(2/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9)。结论:应用SCT结合p53的检测有助于评价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以及确立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从蛋白水平认识肾母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外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放射摄影术 蛋白质p53/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p53和Survivin在交界痣中的表达
10
作者 廖理超 孟刚 汪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交界痣的免疫表型特征,并初步探讨交界痣与恶性黑素瘤在免疫表型方面的可能差异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Survivin在47例交界痣、13例皮内痣、16例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状况。结果p53在交界痣、皮内痣、恶性黑素瘤中表... 目的研究交界痣的免疫表型特征,并初步探讨交界痣与恶性黑素瘤在免疫表型方面的可能差异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和Survivin在47例交界痣、13例皮内痣、16例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状况。结果p53在交界痣、皮内痣、恶性黑素瘤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72%、30.77%、81.25%;Survivin在交界痣、皮内痣、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85%、23.08%、87.50%。p53和Survivin在交界痣中高表达且具有正相关性,在交界痣与恶性黑素瘤中表达一致。结论p53和Survivin的表达异常在交界痣易恶变为恶性黑素瘤的发生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p53/分析 色素 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VEGF、p53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
11
作者 胡建功 金小平 +4 位作者 申兴斌 高立生 王竹君 邢跃太 李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讨 VEGF、p5 3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 ,检测甲状腺良性病变 4 0例、甲状腺癌 10 0例中 VEGF、p5 3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未分化癌... 目的 :探讨 VEGF、p5 3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 ,检测甲状腺良性病变 4 0例、甲状腺癌 10 0例中 VEGF、p5 3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未分化癌中 ,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0 %、2 0 .0 %、2 6 .7%、5 7.8%、6 1.9%、6 9.2 % ,p5 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0 %、15 .4 %、15 .4 %、36 .4 %、4 2 .9%、4 6 .2 % ,均与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 (P<0 .0 0 1,P<0 .0 0 1)。 VEGF与 p5 3表达率在甲状腺腺瘤与滤泡癌中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两者表达率呈正相关 (R=0 .6 79,P<0 .0 1)。结论 :VEGF、p5 3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p5 3可上调 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化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53基因表达与乳腺肿瘤的相关性
12
作者 于德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5268-5269,共2页
目的:探讨P 53蛋白表达与乳腺肿瘤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37例乳腺良性纤维瘤及48例乳腺癌P 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P 53基因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瘤,其中髓样癌的阳性率最高。P 5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细胞... 目的:探讨P 53蛋白表达与乳腺肿瘤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37例乳腺良性纤维瘤及48例乳腺癌P 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P 53基因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瘤,其中髓样癌的阳性率最高。P 5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组织学分型呈正相关;与肿瘤大小、患者的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显著相关性。结论:P 53基因表达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一定意义,P 53基因的表达可作为判定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蛋白质p53/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癌长期生存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P53、c-myc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燕 王能进 +2 位作者 陆培新 张瑞菊 施艳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513-1514,共2页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长期生存患者临床病理及P53、c-myc癌基因表达的特点和意义。方法:以启东肝癌高发区34例肝癌术后生存10年以上的病例(A组)作为研究对象,42例肝癌术后5年内死亡的病例(B组)为对照,进行临床病理特点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方...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长期生存患者临床病理及P53、c-myc癌基因表达的特点和意义。方法:以启东肝癌高发区34例肝癌术后生存10年以上的病例(A组)作为研究对象,42例肝癌术后5年内死亡的病例(B组)为对照,进行临床病理特点观察,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及癌旁P53和c-myc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P53、c-my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58%(43/76)和60.53%(46/76),A组中分别为47.06%(16/34)和50.00%(17/34),B组中分别为64.29%(27/42)和69.05%(29/42),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癌旁组织中P53、c-my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11%(32/76)和57.89%(44/76),A组中分别为26.47%(9/34)和41.18%(14/34),与B组中54.76%(23/42)、71.43%(30/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85.29%(29/34)的病人有完整包膜,显著多于B组的21.43%(9/42);5.88%(2/34)有门脉栓塞,38.24%(13/34)伴有肝硬化,显著低于B组(69.05%,78.57%)。结论:癌周组织中P53、c-myc表达与术后生存呈负相关;肝癌包膜完整、无门脉栓塞、无肝硬化的单结节病人,预后好,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基因 p53/分析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分析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幸存患者
下载PDF
胶质瘤与P27、P53表达的关系
14
作者 宋宇 陈德勋 +2 位作者 郝荀 李新菊 刁新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3335-3336,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病理学 肿瘤复发 局部 微丝蛋白质/分析 蛋白质p53/分析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血清P53抗体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金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2294-2295,共2页
目的:探讨P53抗体在肿瘤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P53抗体浓度进行定量检测,以9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进行结果分析。结果:9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P53抗体阳性者36例,其中肺癌18例、肝癌10例、胃... 目的:探讨P53抗体在肿瘤辅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P53抗体浓度进行定量检测,以9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进行结果分析。结果:9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P53抗体阳性者36例,其中肺癌18例、肝癌10例、胃癌5例、乳腺癌3例,总阳性检出率为40%,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经统计学处理,恶性肿瘤患者中P53抗体阳性检出率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P53抗体作为一种间接指标可反应P53基因突变情况,使用ELISA检测血清P53抗体具有操作简单、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便于基层推广等特点,对于肿瘤诊断及预后监测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学 蛋白质p53/分析 自身抗体/分析 人类
原文传递
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兰 刘静伟 刘文书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6期8923-8924,共2页
目的探讨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56状腺腺瘤组织中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56状腺腺瘤组织中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结节数量无关(P>0.05)。结论 P5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增高,对临床上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乳头状/诊断 蛋白质p53/分析
原文传递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动态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子白 王丽冰 +1 位作者 王金龙 肖鹏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的方法。方法:273例可疑食管癌患者经内镜下Lugol液染色,取黏膜不着色区组织进行p53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并对p53蛋白表达阳性病灶,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结果:在85处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黏膜内,p53蛋白阳性34... 目的:探讨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的方法。方法:273例可疑食管癌患者经内镜下Lugol液染色,取黏膜不着色区组织进行p53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并对p53蛋白表达阳性病灶,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结果:在85处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黏膜内,p53蛋白阳性34处(40.0%),其中9处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治愈1处(11.1%),好转5处(55.6%),总有效率为60.7%。对照组好转2处(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能有效切除食管癌前病灶,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检查 癌前状态/诊断 蛋白质p53/分析 染色法
下载PDF
P53、Ki-67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洪滨 张学新 +3 位作者 苏君 张锐 金华 常亮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4期8361-8361,共1页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胶质瘤中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它们在胶质瘤恶性变及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将42例胶质瘤标本依据WHO 2000神经外科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按照免疫组化方法即SP二步法对胶质瘤标本...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胶质瘤中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它们在胶质瘤恶性变及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将42例胶质瘤标本依据WHO 2000神经外科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按照免疫组化方法即SP二步法对胶质瘤标本及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进行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 P53及Ki-67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关(P<0.05)。结论 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评价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病理学 蛋白质p53/分析 Ki-67抗原/代谢
原文传递
P53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金柱 罗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1551-1552,共2页
目的:探讨P 53蛋白表达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6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48例乳腺增生症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 53蛋白在各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 53在乳腺癌、乳腺癌旁组织、乳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2%(32/... 目的:探讨P 53蛋白表达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6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48例乳腺增生症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 53蛋白在各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 53在乳腺癌、乳腺癌旁组织、乳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2%(32/86)、16.3%(14/86)和8.3%(4/48),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 53蛋白异常表达在散发性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蛋白质p53/分析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